养老金上涨“提低控高”,还有必要长时间缴纳社保吗?

养老金上涨“提低控高”,还有必要长时间缴纳社保吗?你这个观点有点以偏概全,或者是有点走极端,我们对于任何事情的观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养老金上涨全国总的原则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提低控高并不是养老金的调整的基本原则,只是个别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定额调整中采取的操作措施。

严格来讲,养老金调整和我们长时间缴纳社保是有必然的联系的,长期缴纳社保的目的,不但和今后领取的养老金的高低有关系,同时对调整养老金的也是非常有利的。按照社保法的规定,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可以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待遇,也就是缴费15年是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就是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但是要达到多领取养老金,领取更高的养老金,除了提高缴费基数以外,就是争取长缴费。

提高缴费基数,对于在岗职工来说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工资不提高,缴费基数也就不会提高,加上用人单位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也不愿意随意提高职工的缴费基数;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如果提高缴费基数,面临的资金压力也会非常大,同时还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既然提高缴费基数不行或是有困难,那么坚持长期缴费,增加缴费年限,是我们增加养老金最好的方式。

在养老金调整的三项原则中,定额调整大家都比较熟悉,从这么多年的调整经验中,多数地方都是采取平均主义的方式,即不管养老金高低,都是定额同一个标准调整。比如有的地方定额调整45元,有的地方定额调整60元。每月养老金8000元的人和每月养老金1000元的人,在多数地方定额调整的标准都是一样的,这体现的是公平性。但在体现公平性的同时,还要体现激励性,如果只讲公平不讲激励,就会挫伤那些长期缴费人员的积极性,所以第二个原则就是挂钩调整。

目前多数地方挂钩调整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和缴费年限挂钩的,而且挂钩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比如缴费15年以内的,每一年缴费年限增加3元,15年到20年,每增加一年每月在再增加2元,满30年以上的每月再增加1元等。当然也有的地方的挂钩调整方案没有那么细,就是一个方案,每缴费一年增加3元或是5元,这样缴费年限30年的人员增加的调整金额,与只缴费15年的人相比,也会增加一倍,也体现了长缴得多的原则。

综上所述,个别地方提出的提低控高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其实这不是方案,只是定额调整时采取的操作手段,如果加上挂钩调整,适当倾斜,总体上还是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长的人,长期缴费的人员,养老金调整的绝对数额更高,得到的实施更多,所以那种认为养老金提低控高就不愿意长期缴费想法,是不符合我国当前养老金调整的实际的。


“提低控高”是一种保障措施,在近数年内,尤为需要。”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是相对长期的政策,现在有单位的工作的人,不允许不缴。农民也参保。没单位的也应长缴。请耐心看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至今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就明白了。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始于上世纪90年代,2014年10月机关事业与其并轨。以前均是退休制,企业事业干部以至各个系统部门的工资待遇也不一样,退休费计算也不同,同系统的人与人、不同部门间也有差别。有句典型的流行语:”生在企业,死在机关事业”,具体如当时企业员工的妻子小孩医药费全报销,但死了无遗属补助,退休费计算方法不同,企业折扣大。但人与人,企事业、系统间总体差别不如现在大。退休后仍在各部门各单位管理和发放调整退休费,不象今天统一发放这么明显。自经济体制改革后,除大型企业尤其其是带垄断性质企业仍然稳定发展,人员工资大增,其他有撤有并有变私,大量工人下岗,转编,退休制度也改为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再就业,至今还有些小企业、私企招工不肯交养老金,何况下岗打工自谋职业的,断交没交多的是,交的也是低标准。而在职在岗的,近30年又是工资大涨之时,计算退休费那也是基础,改为养老费后,以前”视同缴费年限”。企业实行养老保险政策一般近30年了,机关事业并轨才6年多,交养老保险费由单位负责,机关事业单列,企业个人与单位结合,都是与工资挂钩的,机关事业以及大型企业相对人员稳定,工资本就不低,而近30年增长稳定,总体大大超过企业职工,交的养老保险金肯定多,视同缴费年限长,计算养老金是达15年后,按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政策计算,绝大部分企业员工肯定比机关事业退休低很多,而很大一部分自交、断交、未交的下岗职工,有人15年还未达到,达到的开始每月拿不到千元,13年纺织厂工人下岗又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标准交费22年,合计35年去年5月退休,今年每月才2000出点(我地实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仍在改革、完善和不断推进中,历史原因造成的过大差距也确实影响数量不小的一般退休工人(含少量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的少数工人)尤其是下岗和在小微私企打工到龄的人的养老保障,所以有提低限高的急需。但为保证全民养老制度实现和持续健康发展,差别交费客观存在,多交多得长缴多得也必须,养老金存在差別还将长期存在。是否提低限高,根据人人养老有所保障原则,还会根据到时实际决定。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政策我看一二百年内不会变。


养老金上涨“提低控高”,意思就是针对于养老金远超过当地养老金月平均额的,在每次上调时比例少调一点。针对于养老金低于当地养老金月平均额的,在每次上调时比例多调一点。这样逐步拉小高低养老金之间的差距,向中间逐步靠拢。但是实际上收到的效果暂时还是比较少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假如张三和李四都领取养老金,张三是2000,李四是4000,当地的月平均养老金为2500元。那么本年度的养老金上调平均幅度为5%,但是按照具体政策,张三调整7%,李四调整4%。但是最终结果,从上调的绝对数角度看到,张三也只上升了140元,而李四上升了160元。在调整过后,双方养老金的差距由2000元变成了2020元,从金额上看的绝对差距继续再拉大。

那么在此情况下,很多人就会疑问,按照高标准长时间去缴纳养老社保,是不是就吃亏了呢?其实也不吃亏,因为我们仅仅是从最终的养老金数值上,看到上调的比例有差别。但是如果从上调的比例结构基础上去看,那么就明白,哪些缴纳社保的行为会让自己养老金数额高,而且每次上调的比例也同样高。

以上海2020年养老金上调方案分析,其实看到上调方案对于高养老金人员是有着很大的好处。而低养老金人员主要是基数太低了,所以最终的上调额相对比显得调整比率高。

1.企业退休人员每人定额增加75元。这是不论养老金数额高低统一上调。

2.按本人职保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1.5元。这是依据缴纳期限长短进行统一调整。

3.以本人2019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2.3%。这是按照养老金领取金额为基数统一一个比率进行调整。

4.高龄退休人员额外增加20元。这是依据退休人员的岁数进行划分调整。

按照上面的实例来下个结论。高养老金人员在历次调整中还是占据着绝对值的优势。另外我们分析一下高养老金人员,其为什么养老金数额高原因主要是两条,一条是当年工作时缴纳的养老金基数高。一条是累计缴纳的养老金期限长。

从而推论出另外一个结论,过去已经反复强调过了,而且过去也用案例和计算过程给大家进行了证明。那就是缴纳社保的时间长,要远远好于缴纳的基数高。如果仔细看上面的4点调整方案。第1条所有人都能享受。第2条缴纳期限长的养老金人员会调整的更多。第3条高养老金人员调整的会更多,其中缴纳期限长的养老金人员也在其中。

所所以再反复强调一次,缴纳期限长,不论是在退休时计算的养老金数额高,而且在历次养老金上调方案中也是最占优势的。在此情况下,大家明白了吗?

觉得好,请给予点赞评论和转发!

养老金上涨“提低控高”,还有必要长时间缴纳社保吗?插图


退休领高工资的人们,请给他们查一下他们交了多小钱的保金,在对比一下企业退休职工交了多钱,为啥事业和企业退休工资差距这么大。


从这个问题的提出,就可以看出所谓“提低控高”的弊端已经出现苗头:首先,它会助长一些人的投机取巧心理,缩短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虽然开始养老金少,但今后每年就可以多增加,如此“少缴多得”很划算;另外,由于不能充分兑现“多缴多得”原则,高缴费群体可能会降低缴费水平,最终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到的资金减少,从而影响养老保险事业的可持续性。


养老金上涨“提低控高”,还有必要长时间的缴纳社保吗? 这是个社会敏感问题,也是个争议性很大的问题。从国际惯例,到国内形势,都贯彻执行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一些发达国家都是这么做的。就我国国情这政策起步晚,情况有些复杂。又逢前所未有的疫情使一些小企业或私企在缴纳费用有些困难。国家连续十六次涨工资的一些倾斜政策使有人对多缴养老金的必要性有些动摇。认为多缴的吃亏了。就从政策面国家会宏观考虑,不会改变多缴多得的总原则。会逐渐理顺关係。不会让多缴人吃亏。多缴的人也不要因一时的利意得失而做出让自已后悔的事。当初有些人就是因患得患失而使现在的养老金数目不高。看将来,观大局。国家的形势不会变


养老金上涨“提低控高”,还有必要长时间缴纳社保吗?插图1

两码事儿,变得那么一混了。

养老金的调整以前都按照百分比进行调整的,这个百分比相当相当的厉害。

你比如:拿1000块钱的人长10%和拿1万块钱的人涨10%。这差距大的天地之别。

养老金上调低的多拿点高的少拿点儿。并不引起长缴与短缴的总额资金变化。

长期交养老金的人的金额总,要比短交养老金金额的人要多。

当不按百分比调整的时候,只按只按人头都涨100块。这样的调整就平均了。并且不影响多缴者的总金额比少缴者的总金额少。

如果仍仍然按百分比的上浮上涨,那么差距会越来越大的。

上缴养老金金额时间长的多拿些,所交时间短的拿少些是合理的。这就是贡献大的多大贡献小的少了。

都退休了,都没贡献了。凭什么钱多的人比钱少的人拿的更多呢?

因此退休以后1000块钱退休金的人,若按10%的上涨,那么他只涨了10块钱。

而退休后拿1万块钱的人若按10%上涨,那么他就上涨了100块钱。

养老金上涨“提低控高”,还有必要长时间缴纳社保吗?插图2

这样的涨幅合理吗?公平吗?

所以这个百分比应该改,应该调整。否则社会公平就失去了。

现实里有钱的人实际上花钱是很少的。而钱少的人全部用于生活方面的,是真正的内需经济拉动者。

这就是月光族和靠吃存款利息就可以生活的人之间的不同。

事实上钱多的人该买的东西都买了,仅剩下吃喝玩乐了。

只有那些缺钱的人才买电器呀,买房子呀,买家具呀,这也要买那也买就是没钱呢。因此给他们多涨点儿钱就拉动内需更快了。

现实中真有很多钱的人是不买国货的,全新买进口货,高档品奢侈品。全都用到外国人身上了,不用在中国人身上。

缺钱的人全是卖国货的,是真正的国家内需经济的拉动者。

养老金上涨“提低控高”,还有必要长时间缴纳社保吗?插图3

好观点网看后咱也在上面留上点啥。


“提低控高”的做法与现有政策相悖 ,负面影响显而易见。这样做对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国家总体统筹大政方针是个破坏,是制造社会不稳定,给养老保险带来安全隐患。但存在二条轨的问题,当下正处于并轨的过度期中,国家有时间节点,我相信一定能平稳过度。对于以前遗留下来的事企不统一的差距,怎样提低控高,才是需要国家认真评估,正确决策。


当然必须得长时间交社保了。因为这是国家强制性规定,不交是不行的。提低控高,是指缩小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人员在养老金的差距一种作法,当下有其公正性和合理性。这是因为,这两者人群在改革前退休收入大体一致。只是企业先改革为企业和个人缴费,而机关事业仍为过去的财政包管,两套养老金制度运行,致使养老金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于达到两三倍之多。所以说,这种差距并不是缴费越多,工龄越长所导致的,完全是制度实行的结果。后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也进行了改革,但是这种改革,是国家普遍给涨了相当于养老金的工资。换句话说,就当时而言,这群人今后不用或少交养老金,就可以得到比企业人群一至三倍或更高的养老金。可以看出这就不是所谓的多交多得,长交多得的出现的问题。现实中很多人对此差距有意见,进行长达十几年的呼吁,并没有从实际上解决,反而差距越来越大。需要明确的是,当前每年涨养老金作法,鼓励了两个人群拉大养老金距离。而提出控高提低正是解决当前现实中有效合理的办法。它针对的是当前的现实情况,解决的是过去遗留的问题,调整的是当前的社会矛盾。尽量做到对现在两大人群的公平和公正。同时,应该指出,这种提低控高作法达到一定合理程度,就可以调整,并不涉及随着时间推移,今后年青人通过多交多得,长交多得而获得高额养老金的问题。这是两码事,不可混作一谈。


2021年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已经进入倒计时,预计将在2021年3月中旬公布具体的调整比例。调整比例可以说是最大的悬念,到底还是像2020年那样继续上调5%,还是上调3.5%的比例,或者是极限的2.5%的幅度

如果还是保持5%的上调幅度,那么,每月增加的养老金就在100元至230元之间。

倘若是上调3.5%的幅度 那么,每月增加的养老金就在70元至150元之间。

上边说到的每月增加额不包括高龄退休人员,因为高龄退休人员都有或多或少的补贴,少则每月增加20元,多则每月可以增加290元,每月增加20元至90元之间的情况居多。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那就是无论是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调整养老金的通知,还是地方政府印发的调整养老金的通知,从未有过所谓的“提低控高”的描述。

《人社部 财政部 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有这样的描述:要进一步强化激励,适当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

挂钩调整在养老金调整所采用的三种办法中,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因为挂钩调整是与全部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的双挂钩。

这种双挂钩就为养老金的调整政策指明了大方向,那就是在同等条件下,退休人员的全部缴费年限只有越长,拿到的养老金才能越多,才能在上调养老金的时候拿到更多的养老金。

参保人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越长、缴费指数越高、社会平均工资越多,才能在退休之时核定养老金的时候达到最优化。只有养老金待遇达到了最优化或者相对的最优化,才能在每年上调养老金的时候达到最优化或者相对的最优化

定额调整从表面上来看,体现出了公平的原则,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因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大锅饭”的思维模式,并没有体现出对于早退休人员的某种照顾。

作为双挂钩调整之一的全部缴费年限,在任何地方都能体现出长缴多得的原则;作为双挂钩调整之二的养老金水平,除了北京之外,其他地方也能体现出多缴多得的原则

倾斜调整这部分拼的既不是全部的缴费年限,也不是养老金水平的高低,而是退休人员的年龄,年龄是唯一管用的指标。

从养老金水平高低的角度来看,养老金待遇越低的退休人员,在每次上调养老金的时候,上调的比例也就越大,得到的实惠也就越多;而养老金待遇越高的退休人员,特别是那些养老金待遇远远超过平均养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员,他们在每次上调养老金的时候,上调的比例也就越低,比如上调比例只有3%,而绝大多数退休人员不是5%,就是8%,甚至更高的比例。

但是,在每次上调养老金的时候,我们比的不应该是上调的比例,而是实实在在的增加金额,比的是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每月拿1500元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在任何时候都是无法与每月拿6500元养老金的退休人员相提并论的,而他们之间的差距就体现在缴费年限、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这三个最为重要的指标上。(原创:周凤迟)

有必要。

养老金提低控高目前只有北京

在每年的养老金上涨当中,实行提低控高的,目前只有北京。

北京在2020年的养老金调整当中,在挂钩调整时,进行了提低控高,也就是高者低调,低者多调。

具体就是养老金5646元(含)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5646元以下每人每月增加65元。

北京的这个做法有利于养老金比较低的人群,这个做法有一定合理性,因为养老金低于5646元的,多数是企业退休人员,而高于5646元的多数是事退人员,这样有助于缩小企业退休人员和事退人员养老金差距。

不过,目前提低控高的做法只有北京在采用的,多数地区还是遵循着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的上涨原则,养老金基数高、缴费年限长,上涨金额就高。

所以,长时间缴纳社保是有必要的

为什么说有必要呢?

第一,养老金是长缴多得,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高,每年上涨金额越高。

虽然个别地区有提低控高,但是并不是普遍实施的,具体到个人来说,为了自身的利益,长缴费还是有必要的。

第二,这种多缴多得的机制并不会轻易改变,提低控高的做法主要是针对缩小企退人员和事退人员养老金的差距。

更多地方是采取让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涨幅更高的做法来缩小养老金差距的。

第三,如果你是一直在单位工作,那么也是要一直参保缴费的,因为社保是强制性缴纳的,工作必须参保缴费,这就不是是否必要的问题了,而是必须的问题。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这是一个很有质量的提问。但是提问之前,把这个“提低控高”意思没理解到位。我也相信很多人其实都没正确认识到这个问题。

提低控高,如果是题主理解的意思,控那些交的越多领的越多,交的时间越长领的越多的话,那就正如题主所言,谁还会多交长交呢?

但是题主理解错了,我认为“提低控高”,控谁的高?是控那些本身自己就不用交社保,但退休金很高的人群。这样的人群非常多的。什么叫自己不用交领的还多?就是有人帮他交替他交,交的还很多。例如,正常退休又在那些“正式大单位”的人,事业机构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足额的社保金,但属于福利待遇,并非个人劳动所得,个人缴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向往有五险一金的大单位,就是因为福利待遇好。

仅仅用社保法的比例看,交的情况与领的情况都是有法定比例的。我们倒推看就知道,一个退休金上万的人,他所缴纳的社保费也是巨量金额。这个钱数不是一般人能交得起的。但他们为什么能交?因为他们有很好的单位这个强大的后台。有的是国家机构福利待遇高,有的是单位效益好福利待遇高。共同点就是单位这个后台就解决了一大半子社保费。同时个人缴纳的那部分小头,仍然是国家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法,额外补充到工资里。不仅如此,另外还有国家的地方政府的社保费补贴。

一句话得出结论,凡是有“正式单位”的人,社保费这一块,基本上自己一毛钱都不出,也能有退休金。他们之间退休金的高低,则取决于单位效益,机构性质,和职位高低的差别。

所以,提低控高。这里的控高,就是控这些人的高。


中国国情与世界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之前的工人不交养老金,而且改革开放初期有关系的退休人员还能篡改工龄甚至提高级数。改革开放以后的工人就不同了,不仅要交养老金,而且交的少回报少。可是,你们看看,现在领取养老金多的是什么年龄?其中一部分民办教师在四五十年代开始教学,到退休年龄时,国家按照离休干部待遇发放养老金,他们在改革开放之前交过养老金吗?哪一个单位在改革开放之前见过养老金?有很多人在改革开放不久就退休了,这与自己交养老金多少有关吗?答案是否定的!至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更是与自己交养老金没关系了!还有一些参加工作晚的人,参加工作之前在生产队劳动,那时是交公粮,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还是交公粮,而且每年都有义务劳动,所以参加工作晚,工龄少,退休金才1500元左右。还有是企业单位给漏交,导致退休时退休金少,这些问题补发养老金时国家是否考虑过?有人用现在交养老金来衡量已经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多少是没有道理的!制度的变化导致退休金的差距与退休人员无关,国家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合理解决!要想合理,凡是八十年代以前参加工作的,六十年代初以前出生的(包括六十年代出生改革开放之后参加工作的),退休金的多少都应该根据年龄来调整退休金,因为那时的养老保险国家保底,不是现在的政策,不能用现在缴纳养老金的政策去衡量,只能根据年龄来调整养老金才是合理的!养老金多缴多得应该以制定时间,始于年限为准,不能与过去混为一谈!


谢邀!

现在养老金受三种势力扯撕:

第一种势力主要来自农民,缩小说就是农二闹们:他们大肆闹闹网络平台诉求就是:

  • 所有农民不交一分钱社保金,必须毁灭社保体制不交不得的基本原则,让国家压迫纳税人每年交纳出几十万亿元给九亿农民养老!而且根据他们在头条要求,55岁农民不干活可以享受养老金,而且每人每月养老金与机关干部科学家教师一样多!否则走着瞧,丐帮式网上抱团抹泪的抹泪,喊苦的喊苦,叫冤的叫冤,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第二种势力主要来自企业退休人员,他们的诉求是:

  • 坚持社保养老金体制是不错,但历史的事实是,建国初为共和国拼搏的工人,直至九十年代初工资及退休金与机关干部教师一样,都享受同样行政工资级别。但改开搞社保后,机关干部教师养老金扶摇直上,为企业退休人员三五倍。比如初中学历的小学教师与大学学历的工程师是发小,原来这教师比工程师月工资还差七八元,现在都退休了,这教师拿六七千元,工程师反拿三千来元,这就令人如梗在喉咙,心情难以平衡!也就是说,1994年社保前参加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同志,对如此双轨制十分不满。企业退休人员要求社保以前参加工作的所有人员应执行毛时代工资体制,机关干部教师与企业员工所有人按工龄定一样水平养老金,而不是一个打落水,一个捧上天!
  • 更何况虽然说社保金年年涨,但企业涨口惠而实不至,因为涨的百来元只能填物价高涨形成的塘。倒是高收入的干部教师也按工资额的5% 涨,结果增涨是企业退休人员的三五倍,他们用一百元填了物价上涨塘后,剩下的三四百元全是实惠性增涨,这就是说养老金增涨搞的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碳,高的越来越高,低的却是蹇驴上坡桥,实质凝滞不动!

第三种势力,坚持社保金基本原则,反对无原则绝对平均化

这种势力主要是九十年代后参加工作每月交社保金人员,有人已经迄今连交26年了。他们个人交纳与单位交纳少则四五十万元,多则如跨国公司白领总监五六百万元。面对有人要求不交一分钱社保,也要平分他们的养老金,他们视为寇仇强盗。他们认为社保金必须坚持多交多得、少交少得、不交不得原则,必须保持法律严肃性。如果国家向农二闹低头,搞养老金平均主义,这些企业员工白领可以肯定:

只要提低控高,搞平均主义,搞不交也多得,那么基本无人再相信社保法,也肯定没有多少企业白领去每月长时间交养老金,自己每月四五千元存银行也不少了。所以这一势力正在观察审视国家对社保养老金的政策动向。一旦提低控高,8090OO后人员肯定不会再交社保,因为社保失去信用,如同一张扯烂了废纸!

目前,这三大势力正在网络斗争着,结果如何,拭目以待!

元芳,你看这矛盾如何解决??!!


养老金要体现多缴多得,缴费时间长多得,少缴少得,缴费时间短少得,不缴不得为原则,应鼓励多缴,长缴,对不缴养老金人应该不得,对少缴养老金人应该少得,大力提倡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如增加养老金也应该体现多缴多得,这样才合理。希望大家参于评论!


提高的是囩企下岗退休工人,为改革开放轻装上阵,国企无安置的关仃并抟,许多下岗工人到现在生活无靠还要努力交社保,而到退休才2千多(改制时单位按最低标准交的)。国家不能忘记这群为改革作出牺牲的群体,有他们当时的个人牺牲才今天改革的成功。


提低控高这不符合:多缴多得的原则,这是变相的鼓励人们少交哭穷的现象,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养老金社會保障体系,社會从来就没有绝对平均的,应鼓励人们平吋多交多得习惯,现在国际都提倡这个原则,现在,有一部分人,总想闹哭穷就想白手套空狼,吃大锅饭,这怎行!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免費的午餐!


养老金上涨为什么要提低控高呢?这是一个诱导骗人的伪命题!养老金上涨应该是不论工龄和工资高低人人平等上涨,理由只一个:那就是物价上涨人人平等!


国家养老金政策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少缴少得”。适当提低控高可以,但超过限度就是在制造新的不公平,以后谁还多缴?


我觉得养老金,应该多缴多得,我也一直按百分之百交,如果提低控高,这样做太不合理,有失公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好观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ptv1080.com/462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