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发生多大变化。
相比麦克阿瑟,李奇微还是善于动脑子的。他刚到朝鲜不久就发现了志愿军补给困难的弱点,利用美军火力强,海空优势的优点,搞了个“磁性战术”,打了志愿军个措手不及,在第五次战役中讨了一些小便宜。不过,在志愿军铁原之战后,李奇微的战术就失效了。当志愿军改变战术,采用“零敲牛皮糖”之后,李奇微就无机可乘了。即使他不调离朝鲜,那么范弗里特的命运就是他的命运。在几经挣扎,遭遇类似上甘岭之类战役的失败后,李奇微也会如范弗里特一样,暗然失色,离开军界。
李奇微的高光时刻是1951年,转折点也是1951年。就在这一年,他的对手发生很大变化。
一是战线稳定下来,阵地战代替运动战,李奇微的磁性战术失效。
二是志愿军换装完毕,大部分志愿军采用苏式装备,与美军武器差别不是太大,再加上坑道战术采用,步炮协同的战术完善,冷枪冷炮运动开展,都让美军真的无技可施。
三是志愿军后勤发生很大改变,反绞杀战成功,后勤运输系统有了很大改善,现代化后勤开始建立起来。为前线提供强大支持。
四是空军在反绞杀战中壮大起来,并与防空部队相配合,硬是在美军的制空区扯下了一块,形成令美军望而生畏的“米格走廊”。至使美军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上甘岭是中美攻防的转折点,也可称为东方的凡尔登战役。而金城战役则是志愿军由守转攻的开始。当时志愿军采用轮战战略,许多部队以及将军都是刚到朝鲜不久,都急于想打一仗,试试苏式武器的威力。可是金城沒打多久就停战了。许多人连战火的硝烟沒得闻就失去了机会,甚是遗憾。
许多人给李奇微脸上贴金,认为他调欧洲,是失去了战机。其实,他如果留在朝鲜,会和范弗里特一样,输得更惨。
不为别的,主要是时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中国再沒有给李奇微机会了。
随着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阵亡,有着中国通背景的李奇微走马上任,针对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的开展,李奇微终于发现了我志愿军善于夜战、善于突袭的战术特点,并把志愿军的攻势总结为“礼拜天”攻势,意思是作战只能维持七天,之后就会后劲不足、主动撤退。
李奇微针对性地改变战术,给我军带来诸多的伤亡和困扰,美军屡屡利用礼拜天的间歇期,对我军实施攻击,并向牛皮糖一样紧紧咬住不放,一度曾占得优势、打乱了我军的进攻节奏,李奇微把这种战术总结为“磁性战术”,意思是像个磁铁一样能盯住铁块不放。
不可否认的是李奇微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但我军的优势就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从运动战、游击战到阵地战、防御战,我军在第四次、第五次战役中已经是得心应手,牢不可破的坑道工事、猫耳洞战术的应用,一度使李奇微无计可施,为消灭坑道的抵抗,李奇微使用了细菌战,即使这样,我军的顽强抵抗仍然使美军无计可施。
对于我军零敲牛皮糖的战术运用,美军的磁性战术已经宣告破产。由于双方胶着的战争状态,并不符合美军“先欧后亚”的战略思路,于是美军通过联合国的吹风,授意李奇微进行停战谈判。
1952年5月李奇微调任欧洲任总司令一职,说的是高升,但面对越打越强的志愿军战士,李奇微还是露出没能战胜中国军队的遗憾。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全面爆发,南朝鲜军队在北朝鲜人民军的打击之下节节败退。麦克阿瑟和美国决定武力干涉朝鲜战争。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亲自指挥仁川登陆,朝鲜战争扩大。美国组成了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联合国军进入朝鲜之后,北朝鲜人民军兵败如山倒,一直推到了三八线以北。麦克阿瑟则狂妄地称,感恩节前饮马鸭绿江,结束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之后,初战告捷。接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发动了第二次战役,再一次重创联合国军。1950年12月23日,美国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沃尔顿·沃克因车祸身亡。李奇微被紧急调往朝鲜战场。
李奇微接替第八集团军总司令之后,迅速整顿了第八集团军的士气。相比较于老练、谨慎的沃尔顿·沃克,李奇微更加富有创造性。相比较于狂妄自大的麦克阿瑟,李奇微更加谦虚谨慎。
第三次战役,李奇微虽然撤出了汉城,却也在酝酿反攻。正式由于李奇微,才稳定了联合国军的阵脚。虽然在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中,李奇微再一次被志愿军击败了,但是联合国军却没有出现一溃千里的情况。1951年4月11日,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成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第五次战役之后,双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此后的两年多时间内,双方基本上围绕三八线展开拉锯。1952年4月28日,李奇微卸任,克拉克接替联合国军总司令之职位。克拉克接替联合国总司令的一年多时间内,并没有什么出色表现。1953年7月,交战双方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最终结束。
如果李奇微不被调离朝鲜战场,战争的局势影响有多大。无论李奇微有没有调离朝鲜战场,战争局势都不会有根本变化。
我个人认为联合国军的三位总司令中,李奇微的能力最强,给中国人民志愿军造成的麻烦也最多。如果没有李奇微,联合国军有可能在第三次战役之后退出朝鲜半岛。李奇微发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弱点,抓住了志愿军的弱点,给我军造成了许多麻烦。虽然李奇微比麦克阿瑟和克拉克更出色,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度神话李奇微。
第五次战役结束之后,李奇微也希望突破三八线,再一次将战线推进至鸭绿江。此后10个月时间,李奇微纵然使劲全身解数,也没有突破三八线。正是由于李奇微无法突破三八线,也无法真正击败中朝军队,所以美国才会坐在谈判桌上。从1951年6月份,双方开始谈判。李奇微既没有在谈判桌上占到便宜,也没有在战场上占到便宜。
如果李奇微继续留在朝鲜,最终的结局也可以是边打边谈、边谈边打。李奇微的对手没有变,他的招数也基本上被志愿军识破,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谈判。
将帅对于战争的影响不容置疑,但是并不能说起到最关键性决定作用。战争总得来说是综合实力的较量。交战双方之所以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说到底也是交战双方维持了军事上的实力相对均衡。战争进行了一年时间,如果不进一步补充兵力,双方都无法突破。李奇微没有能力打破僵局,克拉克也没有能力突破僵局,其他将领也没有能力突破僵局。
交战双方一旦形成了僵局,除非一些特殊情况或者另一方实力大增,否则僵局很难打破。不是李奇微和克拉克的能力不够,而是有些事不是个人可以解决的。在美国高层眼中,克拉克的能力肯定不如李奇微。美国高层也意识到战争已经呈现出僵局,即使李奇微留在朝鲜半岛也无法打破僵局。
李奇微卸任和麦克阿瑟卸任不同,麦克阿瑟卸任之后基本上使用去了军队指挥权,李奇微则接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等于是高升。通过李奇微升迁可以看出,美国高层非常看重李奇微。美国高层让能力较弱的克拉克接替李奇微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的战略重心并不在朝鲜半岛而在欧洲。
二战爆发之后,美国的战略重心就在欧洲。朝鲜半岛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地方,美国的投入已经远远大于回报。美国高层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将更多兵力投入到朝鲜。美国国内也想尽快结束朝鲜战争,将主要精力用于对于苏联。美国已经明确希望尽快结束朝鲜战争,李奇微就不可能有更多兵力突破僵局。
即使李奇微继续留在朝鲜,美国也不会继续增兵,也要秉持尽快结束战争的决策。李奇微没有能力打破僵局,就只能选择谈判。克拉克继任联合国军总司令之后,基本上秉持美国高层的意思,战略、战术基本上沿用李奇微的那一套。虽然克拉克的能力不如李奇微,他做得并不比李奇微差多少。
即使李奇微不离开朝鲜战场,他大概率还会采用自己确定的战略战术。交战双方依然会继续维持边打边谈的局面,最终双方也会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李奇微离不离开对于战局的影响已经不大,有影响的可能是战争结束的时间或者谈判时候的筹码。
没变化。战术概括起来就是这么几下:
1.我们玩诱敌深入加战术穿插,一到敌后,美军就逃跑撤退,一盘散沙。美军败。
2.李奇微发现我们每次只能进攻七天,7公里。要求每天撤退7公里消耗中国军队。7天后反击。美军获胜。
3.中国发现李奇微军队平行前进不留破绽。于是设计很多钉子堡垒,美国不敢绕过去。一个一个的吭。每吭一个死的人远大于防守方。我们小胜。
4.美军发现我们补给有限,我们发现美军不敢突击。于是二十世纪中叶打出了二十世纪初的堑壕战。我们使用冷枪冷炮战术消耗了美军战斗士气。美军士气垮了。但我们也无法展开大规模总体战。(空军不是一夜建设起来的)
总体来说,仗打到这份上,已经没办法了。李奇微也不会有办法。
《孙子兵法》上有一句关于将帅对战争胜负的精辟辩证,“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
意思就是善于打仗的人, 能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战胜,却不一定能做到一定会战胜敌人。一言以蔽之,战争的胜负在于将帅对战场形势的把握程度,是否能创造出改变战场形势的有利战机?
而《孙子兵法》是西点军校的必修教材,李奇微这位西点军校高材生不可能没读过这本书。真正对军事、军史有研究的朋友们,相信也不会对《孙子兵法》陌生。
现在回头说一下李奇微和朝鲜战场局势的问题。
李奇微加入朝鲜战场的时间是1950年12月27日,接替车祸身亡的沃克将军担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一职。当时的战场形势是,我军发动的第二次战役进入收尾阶段,“联合国军”东西两路大军兵败长津湖、清川江,向三八线方向全线溃退。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连败两仗,折兵5万多人,其中美军就占一半,从鸭绿江一路溃退到三八线,不仅让前线的部队灰心丧气,更让后方的美国朝野极为震惊。时任国务卿的艾奇逊就曾层评价第二次战役是“美军时间最长的一次退却。”
因此,李奇微这个时候前往朝鲜战场,可以说是临危受命。
当然,不可否认李奇微是一个军事素质非常高的将军。他上任后在很短时间内就将被我军杀得魂飞魄散的联军士气重新鼓舞了起来,而且还吃透了我军的战术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反击方式——磁性战术。
可是李奇微上任才三天,各项准备工作还没完成,我军随即发动第三次战役。30万大军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跨过三八线,7天之内横扫200里,占领汉城,前锋一直打到三七线。不过李奇微还是指挥“联合国军”全师而退,而且在三七线附近摆开阵势。这算是李奇微比麦克阿瑟高明的一个地方,能够审时度势,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像老麦一样过分迷信武器优势。
然而我军没有继续追击,一方面是战略目的不在歼灭多少敌人,另一方面确实是后勤能力已经发挥到了极限!参战的30万大军所用的粮食,有相当一部分是金日成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从朝鲜征集的。再就是彭德怀及时识破了李奇微的诡计。
所以,李奇微固然善于把握战场形势,然彭德怀却更胜一筹。
李奇微诱敌不成,于是主动发起进攻,第四次战役拉开序幕。
面对李奇微指挥下的23万“联合国军”,彭德怀做出了“西顶东放”、积极防御的部署。西线以我军第38、50军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在汉江南岸布阵防御,由韩先楚指挥,同美军主力打阵地战;东线以我军第39、40、42、66军在横城隐蔽待机,由邓华指挥,等西线战事陷入胶着之际发动反攻,先打南朝鲜军,得手后向西迂回,威胁西线美军侧翼。
纵观整个第四次战役,西线38、50军10万官兵依托仓促构筑的野战工事,拿着步枪机枪与飞机大炮坦克装备起来的美英军10万余人打最不擅长的阵地防御战。李奇微的部队每天前进不到一公里,代价则是近千人伤亡之巨!
东线的邓华集团的反攻行动相对顺利,除了因为火力不足没能拿下砥平里之外,基本上没让“联合国军”占到什么便宜。
就这样,李奇微拖泥带水地打了87天,折兵7.8万多人,才勉强推进到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的出发线之前。连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次作战没有获得完全成功。”
令李奇微没有想到的是,87天的艰难作战刚停下,彭德怀反手就给他来了一场大规模进攻。无论后人如何评价第五次战役,不可否认的是,战役第一阶段我军最多是没达到战略目的,决不能说是失败。没办法,李奇微的部队仗着机械化程度跑得太快。第二阶段我军重创东线的南朝鲜军,是个不折不扣的胜仗。第三阶段则是因为弹尽粮绝,被李奇微钻了空子,也算是磁性战术唯一一次得到正常发挥。陷入敌军包围的我军有第27军、180师、91团3支整建制部队。除了180师折损过半外,27军、91团基本上都是毫发无损地冲出了重围。
从以上两次战役看李奇微的指挥水平不难发现,论防御的确很有一套,论进攻他不行。论战术,他不如麦克阿瑟。从第四次战役的部署来看,李奇微的战术从整体上还是延续老麦那套东、西两路同时推进,进攻前先搞一番战略轰炸,并没有多少新鲜事可言。比老麦强一点也就是命令个别部队死守待援,比如砥平里,抑或是学我军的战法搞个穿插迂回。而在兵力配置上,麦克阿瑟一直是两路并重,都是实力强的美军担任主攻,即使失败也能全师而退。李奇微则是把重点放到西线,东线一直是南朝鲜军打前站,美军当预备队。于是,两次战役东线部队基本上就是一触即溃,最后影响到西线。
第五次战役之后,敌我双方沿三八线对峙。这个时候双方都很清楚解决朝鲜战争靠军事行动已经无法完成。中朝军队因为后勤不足,难以攻破“联合国军”的立体防御。“联合国军”同样因为消耗巨大,特别是美国的全球战略陷入了本末倒置的危险,更无力突破大量苏式武器武装的中朝军队以坑道工事为主体的的防御体系。战争最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双方的军事行动只是作为政治谈判的辅助工具而已。
而李奇微在这一时期指挥的几次军事进攻,如空中绞杀战、夏季攻势行动,全都是得不偿失的作战。
战争形势已经定格,非人力所能扭转。因此,李奇微离不离开朝鲜战场对战局有何改变,不是他自己说了算的,而是战场形势决定的!
别过份夸大李奇微的能力,李奇微、麦克阿瑟都不是彭总的对手,只不过李奇微接手的时候,战局比较清晰了,是志愿军对战美军,美军已经吃够了苦头。李奇微只是吸取了麦克阿瑟的教训,作了一些调整,比麦克阿瑟谨慎多了,真正明白志愿军的战力和谋略不是以往对手可比的,仅靠钢铁是打不垮志愿军的,因此他必须稳住战局在三八线附近。李奇微能稳住战局并不是他多厉害,客观上是志愿军推进过快,后勤保障难度越来越大,不得不停止。李奇微也看出志愿军最大的短板是后勤保障,最多能保障一周左右,因此,李奇微本想诱志愿军南进,增加保障难度,实施反击的计划被彭总看破,可以说李奇微每走一步彭总都知道,只是志愿军由于装备和后勤保障无法与美军比,彭总很多时候很无奈!李可微调走时朝鲜战争处于打打谈谈的时候,他走不走都是这个结果!其时美国没有任何一个将军在朝鲜战场是彭总的对手,如果志愿军的后勤保障能有美军的一半能力,彭总能把美军赶出朝鲜,你信不?
中国军队的将帅们在朝鲜战争后期,武器方面和美军差距越来越小了。况且,找到了对付敌人的办法,就是实行阵地战,局部反击。运动战,穿插分割包围不适用了。所谓美军发现的七天攻势不存在了,表面上联合国军在进攻,但在钢铁般的防线上伤亡巨大,收效甚微。实际上真正想早点结束战争的是美军。由于苏联空军参战,尽管隐蔽性的,再加上中国已经组建空军并投入空战。中国的后勤供应短板已经极大的改善,正象前面网友说的,美军已经对战胜志愿军不抱任何希望了。所以,不管美军换谁,都是一样的,只是怎样体面的结束战争及什么时间结束战争的问题。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率先从辑安(今集安市)渡过鸭绿江入朝作战。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发起了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以1个军的主力配合朝鲜人民军在东线阻击对手,与此同时集中另外5个军和1个师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实施突然打击。最终“联合国军”被从鸭绿江畔赶到了清川江以南地区。第一次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损失约1.5万人。
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发起了扭转朝鲜战局的第二次战役。这次战役后美军丢了平壤、元山等地,只好全线撤退到了三八线以南。志愿军趁着美军还没重新调整好作战姿态就再接再厉发起了第三次战役:志愿军集中6个军在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协同下对依托“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防御的“联合国军”发起全线进攻。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歼敌19000多人。韩国首都汉城(今首尔)也在这次战役中被志愿军占领。三次战役打下来之后身为“联合国军”指挥官的麦克阿瑟已被打得有些晕头转向了。事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向麦克阿瑟询问对策,结果病急乱投医的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用原子弹。麦克阿瑟的胡言乱语以及美军在朝鲜战场的不利态势最终促使美国总统杜鲁门下决心临阵换将。
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由让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远东美军总司令。李奇微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所面对的敌军指挥官中相对难对付的一个。早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时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在撤退中身亡后就是由李奇微接任其职。当时李奇微在胸前挂着两个手雷表示:“一旦实力允许就立即恢复攻势”。
本来士气低落的第8集团军在李奇微接手后又重新恢复了斗志。同时李奇微还提出了“夜间收缩部队使各部紧紧衔接在一起,昼间则以步坦协同发起强有力反冲击”、“有秩序地按照调整线实施后撤”等主张。这些都是他针对我军擅长夜战、擅长穿插迂回的优势所提出的策略。第三次战役结束后李奇微又发现了我军的弱点:补给能力弱、供应困难,因此每次战役攻势只能持续7-10天左右(礼拜攻势)。
李奇微所发现的这点确实是我军最突出的弱点。志愿军入朝参战以后国内各族同胞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通过各种方式积极踊跃支持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时新中国才刚成立一年,所以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之时。由于当时我国尚未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所以汽车数量相当有限。当时东北人民是赶着马车通过鸭绿江浮桥向前线运输各种军需物资的。
在没能掌握制空权优势以前我们的补给线始终处于美军飞机的威胁之下。这也导致大量军需物资无法及时运送到前线战士的手中。据20军后勤工作总结摘要显示:部队11月12日入朝,到18日第一列车100万斤粮食才出发。粮食由辑安运到前川离前线还有300余里,而且这剩下的300多里路程几乎全都要翻山越岭。敌人的空袭导致20军本就为数不多的汽车损失严重。
运输力不足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入朝参战的部队缺弹药、缺粮食、缺冬装……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们趴在雪地里啃冻土豆的镜头和美军官兵吃大餐的镜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粮食、冬装等军需物资的缺乏造成了志愿军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在狙击美军撤退的“死鹰岭”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摄氏零下40度的阵地上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被冻成了一个个永不倾倒的“冰雕”。
李奇微针对志愿军在后勤补给上的弱点制定了一度令我军头疼的磁性战术:即以少量机动部队采取多路小股的方式在宽大正面不断对我军进行小规模攻击。既不与我军发生大的正面冲突,又始终保持与我军接触,从而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小规模攻击消耗我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寻找合适的时机发起反击。此外磁性战术也是针对我军夜战能力强却缺乏运输工具的特点而制定的。
在这一战术思想指导下美军会在夜晚主动后撤一定距离,然后等我军突入相关地区后以炮火杀伤我军,等到第二天日间再大举发动进攻。如此种种的确在一段时间内给我军造成了相当的困难。1951年4月11日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成为联合国军总司令后指挥部队采取“主力靠拢”、“等齐发展”的战法不断向北推进。等到1951年4月21日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结束时双方的战线最终维持在了三八线附近。
1951年4月22日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至6月10日前后结束。战役过程中志愿军和人民军一度将“联合国军”从三八线附近地区打退到汉江南岸地区,然而“联合国军”在李奇微的带领下又把战线推回到了三八线附近。在此过程中“联合国军”被歼灭8.2万余人,与此同时志愿军和人民军也损失了8.5万余人。至此战役已进入胶着状态,可这时美国人的心态开始崩了。
朝鲜战场的胶着状态对美军的士气造成了严重的挫伤。这时美国在全球的战略重点是与苏联在欧洲争夺势力范围。美国本来以为朝鲜半岛的战争不会持续太久,然而现实却是美国已在朝鲜战场泥足深陷。美国不得不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朝鲜战场,因此在无形中削弱了美国在欧洲与苏联博弈的力量。这时的美国迫切希望从朝鲜半岛腾出手来应对苏联在欧洲方向的战略威胁。
曾经气焰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开始试图与中、朝方面接触谈判。1951年6月以后朝鲜战争大规模运动战阶段结束,随后双方进入到边打边谈的阶段。这一阶段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开始与中、朝方面接触谈判,但仍试图在战场上取得优势以逼迫中、朝方面在谈判桌上让步。这种边打边谈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就是在边打边谈的这段时间里美国方面再次临阵换将。
1952年5月李奇微接替艾森豪威尔担任北大西洋条约组织武装部队最高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这一职位则由马克·韦恩·克拉克接替。克拉克在朝鲜战场的表现比起麦克阿瑟、李奇微这两位前任没太多可说的:这时战线已基本固定,所以克拉克上任后并没太多的表现机会。李奇微的去留其实对朝鲜战场的影响并不大——克拉克甚至认为调自己来朝鲜就是不想让李奇微成为第一个在美国未能战胜的条约上签字的将领。
事实上五角大楼把克拉克派到朝鲜半岛来主要倒并不是看中他的军事才能,而是因为克拉克他比较擅长军事以外的东西——政治。在北非登陆作战时克拉克曾负责与法国维希当局谈判,结果说服了维希法国驻北非的军队与盟军合作。1952年美国方面已决定要用谈判来结束朝鲜战争。这时美国实际上已意识到要在军事上取得朝鲜战争的胜利已不可能,所以作为谈判高手的克拉克就被选中接替李奇微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李奇微的调任并不是在美军形势一片大好时做出的决定,而是在美国已意识到不可能用军事手段解决朝鲜问题时做出的决定。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朝鲜战争的大形势早已固定下来。无论是李奇微继续留任还是换任何人来接替他都不可能改变大的形势。李奇微确实是志愿军所面对的对手中比较难对付的一个。李奇微到任后对美军的一系列整顿确实一度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不过敌人可以调整、整顿,那么我们也可以学习、进步。我军针对新的战争形势迅速做出了一系列调整部署:在第五次战役前我军的指导思想是“准备长期,争取短期”;在第五次战役后我军开始以持久作战作为指导思想。第五次战役后大踏步进退的机动战已日益减少,而阵地战的战争形势则一天天增加。长期以来我军一直以游击战、运动战展开作战,然而在新的战争形势下我军逐渐学会了阵地攻坚和阵地防御。
这一时期我军采取“零敲牛皮糖”的打小歼灭战方针:通过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向打大歼灭战过渡。我们在上文中提到前几次战役中运输力不足造成了志愿军在弹药、粮食、衣物、药品等军需物资上的匮乏,然而在经历与美军的多次交锋以后我军开始加强运输能力、补充兵员、改善技术装备……此后的战事表明:我军不仅没像李奇微所设想的那样被削弱,反而在一次次战斗中越打越强!
据《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记载:“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以及舍身炸碉堡、堵枪眼等行为成为了普遍现象”。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197653人。在此期间涌现出了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可歌可泣的英烈。正是这种顽强的战斗意志迫使美国人第一次在自己为能战胜的条约上签字。
在志愿军这种钢铁般的意志力面前美国无论换谁来当联合国军总司令也改变不了大局。1952年9月志愿军所用于的高射炮已由1951年11月的719门增加到988门、无后坐力炮由613门增加到1030门,同时可轮番初出动掩护的歼击航空兵也由5个师250架飞机增加到9个师450架飞机。在应对上越发从容的志愿军确立了轮番作战的原则以解决部队休整和补充问题并使更多部队得到现代化战争的锻炼。
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结束后鉴于我军已能够守住现有阵地,所以国家决定将在朝鲜的兵力减少26万。与此同时将全国610万军队精简到400万人左右。我国在前线节节胜利的前提做出了缩减军费开支以利国家建设的决策,而美军方面虽大量增加兵力、军费却依然无可奈何。当李奇微离开朝鲜之时实际上已黔驴技穷,而克拉克则最终有幸成为“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
李奇微走不走,对朝鲜战局都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到了朝鲜战争后期,战争的主动权已经不在美军这边。
可能有些人不服这个说法。[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跟前期不一样,到这个阶段志愿军的后勤得到改善。
过去美军打下志愿军阵地,发现志愿军战士吃的都是炒面,烤土豆这些。而此时,甚至能在阵地上看到豆浆油条,说明吃的问题解决了。
到上甘岭战役时,志愿军可以对美军阵地进行连续四个多小时的炮击,这种火力打击说明武器弹药也不缺。美国人很清楚过去的用消耗志愿军补给,等弹尽粮绝再进行反扑的打法不灵了。
战术上,从原来的运动战到后期的阵地战,志愿军已经完全适应了美军的打法。
上甘岭战役,说明志愿军在面对武器占优势的联合国军面前,过去阵地防御战能力不足问题已经解决。可以进行长期的对峙,而且这种对峙对于美军来说,就是跟志愿军比拼消耗兵力。
打下去,对美军来说是纯消耗,相反志愿军却会越打越强。
所以在谈判到最后时,因为李承晚不愿意停战,擅自就地释放俘虏。并叫嚣要独自打到鸭绿江。
彭总司令提议,再打一仗,给李承晚有一个教训,并将此事报告给了毛主席。最终,毛主席回电“再歼灭敌人万余人极为必要。”
最后一战“金城战役”就此爆发,四个南朝鲜军遭到毁灭性打击,中朝联军歼敌7.8万,兵锋直指汉城。
这说明,志愿军想守就守,想攻就能攻。完全控制朝鲜战局主动权。美军换谁指挥都一样,唯一不同就是一两场战斗的伤亡数字区别而已。对整个战争不会有任何改变。
看了众多精彩的回答后,也想补充一下自己的看法。
美国在朝鲜战场上虽动用了三名顶尖的军事将领,但最终也难免失败的下场。
先期的麦克阿瑟狂妄自大,走了骄兵必败的老路,于是换上了李奇微。李上任后确实比麦克阿瑟狡猾多了,他首先发现志愿军的七天攻势,然后又发现我军一千多里的后勤补给线是很大的弱点。首战砥平里曾重创我军,然后展开空中绞杀→对我运输补给线进行狂轰滥炸,最后又搞了场苍蝇跳蚤的细菌战…在两军对峙中确实给志愿军造成很大麻烦!但我军也很快摸淸了他的战法,进行针锋相对的作战部署,最终在我军面前还是胜少败多!
后来有人曾扬言,若李奇不被调往欧洲北约任职,朝鲜战场上美军不至于最终连遭败绩。其实不然!!!
后来接任的克拉克不仅是谈判高手,在作战方面比李奇微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在两军对峙期间,克拉克一面打着谈判的旗号,一面暗中在中央五圣山地区昼夜不停地调兵遣将。杨德志司令得到军情后对地图仔细打量:见五圣山左有金城,右有铁原,背靠平康,屏护铁三角,正在战线中央!→五圣山得失,关系全局!若为敌军攻占,向左可攻击铁原,向右可攻击金城,向前可威逼平康占领铁三角!
五圣山南坡有一高峰叫上甘岭,隔一道山谷是下甘岭→南去5公里是金化,此二处皆为美军第45师所占。
杨德志发现克拉克果然狡猾!一眼相中了上甘岭和五圣山。→→若失上甘岭,必失五圣山,若失五圣山必失铁三角!铁三角一失我军全线门户大开,必全线崩溃。……于是就出现了争夺上甘岭打了43天的激战场面……足以证明克拉克不比李奇微差!
纵上不难发现,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三将虽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但在中国志愿军面前仍然是手下败将,李奇微即便是不调走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一个杰出的将领,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基本能判断出战争的结果;
李奇微是美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如果他不被调离朝鲜战场,朝鲜战争将结束得更早;
因为打完第四次战役,李奇微实际已经看清战争结果。
一、“虎头狗”沃克挂了
朝鲜战争中,美国纠集了一个所谓的“联合国军”,实际上,主力部队就是美国陆军;所有到达朝鲜战场的美国陆军,分成两部分:西线的第八集团军,东线的第10军。
第八集团军下辖美第1军和第9军,实力最强,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力;本来第10军也是下辖第八集团军的,战争打响后,麦克阿瑟把第10军分出来去到东线。战后总结,麦克阿瑟这种分兵出击的战术是不当的。
战争开始,美军的指挥架构基本是:麦克阿瑟坐镇东京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朝鲜战场两条线,最主要的西线是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指挥,东线是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指挥。
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是巴顿将军的部下,绰号“虎头狗”,冲锋陷阵有余、灵活机动不足;但巴顿就是喜欢这样的,他要不顾一切地进攻。
在二战欧洲战场上,巴顿常常教训别的军官:你们学学“我那个最棒的杂种小子”沃克。沃克也喜欢学巴顿那样,坐在吉普车上到处督战,朝手下连骂带比划:你TM进攻啊!进攻!
1950年12月23日,在朝鲜战争的第二次战役中,第八集团军被打懵了,不断南逃,沃克的吉普车在南逃的时候莫名其妙出了车祸,扛着四星上将军衔的沃克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挂了,成为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死的最高级军官。
二、跟着艾森豪威尔混江湖的李奇微还是比较优秀的
接替沃克任第八集团军司令的就是李奇微。1950年12月23日,沃克死亡的消息一传到华盛顿,美国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就把电话打到副参谋长李奇微的家里:按照预案,你马上到朝鲜接替沃克的第八集团军司令职务。
李奇微1917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在基层服役期间,正是美国急剧扩张时期,他的服役经历遍布世界各地,连中国他都到过。
1942年,二战打响时,他任美国第82步兵师师长,第82步兵师是要到欧洲参战的主力,李奇微到任第一件事是把这个步兵师改编为空降师,随后开赴欧洲战场。
李奇微和他的第82步兵师参加了“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他指挥实施了美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夜间空降作战;1944年6月完成“诺曼底登陆战役”后,李奇微被艾森豪威尔任命为“第18空降军”军长,他率领部队打到最接近柏林的易北河地区。
二战结束后,李奇微留在欧洲,协助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工作,直到1949回到美国,任陆军副参谋长。可以看出,李奇微是艾森豪威尔的得力干将。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美国也不例外。在美国军队,跟着巴顿的人都寂寂无名;跟着麦克阿瑟的人早早退出军界;跟着艾森豪威尔的人后来都身居要职。
李奇微于1950年12月担任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1951年4月,就接替麦克阿瑟任“联合国军”总司令、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远东美军总司令,“第八集团军”司令的职务交给了范佛里特。
1952年5月,李奇微又接替艾森豪威尔任北约最高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由克拉克接任。1953年10月,李奇微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直到1955年6月退役。
李奇微退役后,在回忆录中提到中国军队和彭德怀元帅,对中国军队,他这样说:当今世界,军队战斗力最强的国家只有三个,美国、苏联和中国,其他的都不值一提。
对于彭德怀元帅,他这样评价:彭德怀是智勇双全、非常勇猛的战士;他率领的志愿军是文明的敌人;朝鲜战场上,我们不是在和一个容易被打倒的对手作战。
三、范弗里特是个打仗不心疼弹药的狠人
接替李奇微任第八集团军司令的人是范佛里特,这家伙在美军中资历很老,他的军校同学包括艾森豪威尔、马歇尔、布莱德雷这些五星上将。
范佛里特体魄健壮,踢足球敢打敢冲,打仗是有名的不心疼弹药,以至于有一个“范弗里特弹药量”的说法;但他在军队升得较慢,1941年才当一个团长,而他的同学艾森豪威尔已经是上将了。
二战诺曼底登陆,范佛里特是巴顿手下的团长,他第一个攻上犹他滩头,战后得到火箭般的升迁;三个月的时间,他从团长升到军长。在欧洲,他被认为是难得的“山地战专家”。
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后,范弗里特就碰上第五次战役,他不顾弹药消耗地坚决反击、不顾纵深太远的大胆穿插,别出心裁地想搞东海岸登陆作战、迷信“超级火力”想把战争打大。
在多次以“超级火力”攻坚失败后,范弗里特沉默了,他知道自己的作为只是在做无用功。后来的范弗里特作为第八集团军司令一直留在韩国;退役后,他还担任了首位韩国社交协会会长。
四、说克拉克无能,这是不对的
接替李奇微人“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是克拉克,很多人说克拉克无能,这是不对的。应该说,克拉克是最适合朝鲜战争后半段作战指挥的将领,他也干得不错,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了,还说了一句“千古流传”的话:我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谈判文件上签字的美军将领。
克拉克出生在军人世家,1917年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在法国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是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得力助手。
1942年11月,只有46岁的克拉克就被升为中将司令,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将;随后,他一直在欧洲战场,并于1945年3月10日晋升为上将。和范弗里特一样,没有点本事,怎么可能得到这么快的提升。
二战结束后,克拉克主要的工作是协调美国军队与外国的关系,1952年4月接替李奇微任美国远东地区总司令的时候,朝鲜战场已经固定,双方在三八线对峙,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大的战役可打;即使打起来,也是为了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
开城是朝鲜半岛重要城市,战争发生之前还是南朝鲜控制,克拉克上任时,这里被志愿军控制,李承晚天天找联合国军,要打回开城,克拉克压根不理,他心里暗骂李承晚:想打下开城,知道要死多少美国人吗?
五、从美军的用人,可以看出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态度
从美军的用人,可以看出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战争开始,狂妄的麦克阿瑟,挟二战之余勇,加上巴顿的爱将、“虎头狗”沃克,一顿猛打猛冲,的确把战线推进到鸭绿江南岸。
前期的胜利让美国人忘乎所以,他们想尽快结束战争,以显示美军的战斗力、控制力;他们不顾中方的一再警告,说这些都是虚张声势的讹诈。
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两次战役,东西线全面开花,水银泻地般的进攻打得美国第八集团军连逃跑都找不到方向。要不是志愿军没有机械能力,美第八集团军都被团灭了。
这时候,仿佛演习一样,勇猛有余、灵活不足的沃克挂掉了,老谋深算、能攻能守的李奇微接任重担;而李奇微的实际权力比沃克要大多了,麦克阿瑟根本管不了他,美国政府也在酝酿撤换麦克阿瑟。
李奇微是很能打的,他是第一个指挥美军夜间大规模空降作战的指挥官;也是美军参加了欧洲战场两次决定性登陆作战的核心人员;还是冲在欧洲战场最前线、打到柏林附近的美军军长。
李奇微也是有战略眼光的,在欧洲,他协助艾森豪威尔主持世界性的全局工作;回到美国后,他又在陆军司令部任副参谋长,管理陆军战略层面的事务。
所以,在朝鲜战场,他既能从战场角度,采取有利有力的战术,扭转前两次战役的不利局面,又能从战略角度,对战争进行长期布局。
李奇微才有的所谓“磁性战术”和“绞杀战术”,的确在第三次战役、第四次战役中,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但李奇微也知道,这样的战术效果是不长久的,果然,第五次战役,他的战术就没有任何优势,志愿军找到了对付美军的办法。
李奇微彻底离开朝鲜战争是在1952年4月,这时,支援军司令彭德怀元帅也因病回国,战场指挥实际是邓华将军;可以说,第五次战役开打时,两军的主帅都换了。而这时的战场也到了“收宫”阶段。
范弗里特是“收宫”阶段的第八集团军司令,他的打法是合适的:不顾弹药消耗,能打下多少就打下多少,给谈判的讨价还价增加筹码。
克拉克也是适合“收宫”的,他在欧洲,一直在干这样的工作,他也能从战略层面理解艾森豪威尔的意图,了解马歇尔的想法。
总之,美军的换帅,一方面是战场所需,比如沃克死了,李奇微接任,这是预案。每次战争,军队都有指挥人员替换的预案,不会临时决定。而美军每个阶段的指挥人员,都是适合这个阶段战况要求、适合整体利益的需要。
六、从“进攻、防御、撤退”三个方面,李奇微看到志愿军实力
判断一支军队的实力,会打仗的人都从“进攻、防御、撤退”三个方面来看。李奇微之所以对志愿军推崇备至,是因为他从这三个方面看出来志愿军的能力。
进攻方面,前两次战役,志愿军如水银泻地一路打到汉城,打得美军仓皇逃窜,要不是美国海军从海上接走美军,战争在前两次战役后就结束了。
防守方面,“铁原阻击战”让李奇微胆颤。“铁原阻击战”在激烈进行的时候,战场北边的彭总没有一刻离开,他时刻盯着前线;一样的,战场南边的李奇微也没有离开,他到最后也没有想通:这么一个没有办法防守的铁原,志愿军愣是死守了十七天。
“铁原阻击战”开打之前,美军希望以自己机动能力强、进攻火力猛的优势,快速占领铁原、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分割志愿军主力再“绞杀”,打了半个月,李奇微只得在1·5万伤亡的情况下,下令美军停止进攻,转入防御。
撤退方面,志愿军组织得不好,李奇微也看出来了,所以,他们才大胆在三八线附近布置,不断进行战场间的互相支援。但是,朝鲜战场并不是什么大的纵深战场,兵力上美军也没有绝对优势。
李奇微的确是个难缠的对手,他对战术上的敏感异于常人。刚来到朝鲜战场,他在飞机上看到了朝鲜的复杂地形,马上意识到:这里是轻步兵的理想战场,但对于机械化部队来讲,这是个悲惨的地方。
所以,他马上改变战术,不再依靠坦克等机械化兵力,而是别出心裁地针对志愿军弱点布置作战;当他发现志愿军进行战术休整,后续兵力不足时,马上果断采取进攻,让志愿军在第四次战役一开始就吃了个大亏。
七、到后期,李奇微的战术已经没有优势了
第五次战役,李奇微已经不在朝鲜战场,但朝鲜战场的情况他还是很关注的,志愿军针对“磁性战术”“绞杀战”,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执着地坚持机动包抄的“运动战”,而是采取坚决的“阵地防御”战术,让美军的战术得不到效果,比如“上甘岭战役”就是鲜明的例子。
因为“运动战”在前期发挥奇效,一是出其不意,二是美军对我方的后勤补给情况不明。现在情况明朗,美军的“磁性战术”直接指向我军后勤保障时间短的弱点;一旦我军补给不及时,美军主动发起进攻,也进行机械化包抄,得逞后进行“绞杀”,消耗我军力量。
我军坚定守住阵地,将阵地上的地道、战壕、交通沟、防空洞等全部连通,逼着美军和我们开展进攻与防御,逼着兵力本不占优势的而美军打需要优势兵力的攻坚战。所谓的“磁性战术”和“绞杀战术”马上发挥不了作用。
李奇微离开朝鲜战场后,克拉克的工作更多的是保住“三八线”,不让志愿军南下;范弗里特的工作主要是不断在各个战场抛洒弹药,一个“上甘岭”,让范弗里特颜面扫地。谈判桌上,美军先是趾高气扬,随着战况的变化,他们不得不调整预期,老老实实谈判。
八、1952年之后的朝鲜战争,反而是克拉克更适合那种打打谈谈的“牛皮糖”局面
总之,到第五次战役,李奇微的战术已经没有优势可言;
他如果一直在朝鲜战场,可能连“上甘岭”战役都不会打,他已经看出了战争结果,就不会纠结于局部的战斗。
当李奇微发现机会时,他会不顾一切争取最好的结果;
比如他一到朝鲜战场,就果断放弃汉城引诱志愿军深入作战,再发动强力反击,遏制住志愿军的攻势。
当李奇微发现结果不能改变时,他也会果断停下来。
比如在二战时,他作为军长已经带第18空降军马上就可以打进柏林,这时苏联占领柏林的局面已定,他马上在易北河一带停下。
所以,1952年之后的朝鲜战争,反而是克拉克更适合那种打打谈谈的“牛皮糖”局面:
打,有不心疼弹药消耗的范弗里特;谈,有黏黏糊糊擅搞协调的克拉克。
抗美援朝战争的敌军指挥官中,李奇微是相对难对付的一个。
他针对我军弱点所做的调整,一度给我军造成了相当困难。
不过,敌人可以调整、整顿,我们也可以学习、进步。
李奇微此后的几次企图全部被我军粉碎,在他离开朝鲜前,已经黔驴技穷。
精明的对手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在撤退中身亡,李奇微接任其职。
他胸前随时挂着两个手雷,表示:“一旦实力允许,便立即恢复攻势”,以此激励士气低落的联合国军。
同时,针对他提出“夜间收缩部队,各部紧紧衔接在一起,昼间则以步坦协同发起强有力反冲击”、“(撤退时)有秩序第按照调整线实施后撤”等要求,企图限制我军擅长夜战,擅长穿插迂回的优势。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李奇微又发现了我军的弱点:补给能力弱、供应困难,每次战役攻势只能持续7-10天左右(礼拜攻势)。
对此,他提出了一度令我军头疼的磁性战术:即以少量机动部队,采取多路小股的方式,在宽大正面不断对我小规模攻击,始终保持与我军接触,消耗我军,打乱我军节奏,并在合适时间发起大规模反击,杀伤我军。
同时,磁性战术又针对我夜战能力强,但缺乏运输工具的特点,夜晚主动后撤一定距离,待我军突入相关地区后,以炮火杀伤我军,日间再大举进攻。
如此种种,给我军造成了相当困难。
尤其是在第5次战役中,联合国军先在我攻势发起数日,弹药等物资缺乏时,发起大规模反击,给我军带来相当损失,并使我军陷入危险的境地。
幸亏我军在铁原等地的阻击战中英勇奋战,才粉碎其企图,稳定战线。
可以说,李奇微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对手,给我军带来了相当的威胁。
李奇微的任务
5月30日,第五次战役结束。
6月初,美国通过联合国秘书长透露愿意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敌对行动。
6月30日,李奇微奉美国政府之命发表声明,同意进行停战谈判。
这也说明,美国已经认识到:靠单纯的军事手段,已经不可能结束战争。
此后,李奇微及美军的任务,已经是“光荣的停战”。
即:尽管美军认为不可能完全战胜我军(在苏联没有参战的前提下,长时间、大代价被我牵制于朝鲜,不符合其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但认为他们可以利用其物质优势,打击中朝军队,为联合国军赢得“光荣的停战”。
因此,此后李奇微的成绩,可以用两个标准来评价。
1、是否以更低代价消耗我军有生力量,占领更多土地;
2、我军是否在其打击下越打越弱?
李奇微,也正是围绕这两点展开其计划的。
李奇微的计划
李奇微的计划,看起来非常精准,瞄准了我军的弱点。
首先,利用火力优势,在阵地战中给我军相当杀伤。
第4次战役中,我军在南汉江阻击战中尽管阻击了敌军,但由于火力悬殊,当时的一般野战工事对美军炮火防御力有限,付出了相当代价。
而在袛平里,我军以相当兵力优势攻袛平里未克。
这说明:与现代化技术装备的美军作战,我军死守一地不易,而攻击敌坚固阵地也不容易。
因此,李奇微相信:以自己的火力优势进行阵地作战,他的优势明显,很可能达成给我军带来大量杀伤的目的。
其次,利用空中优势,对我运输线实施绞杀战,阻止我人员、物资抵达前线,分割我军前方与后方,削弱我军,窒息我军,破坏我军防御的稳定。
这一点,也瞄准了我军的弱点。
当时,我军对空防御力量和后勤保障能力很弱。
1950年底,我防空部队只有1个高射炮兵团,对航空兵的斗争,主要是采取伪装、隐蔽、疏散等防护手段,一切大规模活动都在夜间进行。
在敌飞机轰炸下,我军车辆损失极大。
尽在1950年10月25日-11月8日,15天就损失了汽车339辆。
第1-3次战役期间,粮食供应仅能达到前线所需的20%,第4-5次战役期间,也只能达到50%。
粮食如此,急需的弹药、装备、人员,难度更大。
李奇微,找准了我军弱点,试图迫使我在谈判桌上就范。
然而,我军最大的特点,就是擅长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我军的调整
针对新形势,我军做出了调整。
1、确立“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原则。
第5次战役前,我军的指导思想是“准备长期,争取短期”。
然而,在第5次战役后,形势变化,我军遂调整作战思想,以持久作战为指导思想。
2、学会阵地攻坚和阵地防御。
“大踏步进退的机动战”机会已日益减少,而“阵地战的战争形势”则一天天增加。
因此,我军需要学会阵地战。
长期以来,我军一直以游击战、运动战展开作战,为求主动,即便是防御,也力争为运动防御。
除了配合攻势的阻敌作战(如塔山阻击战、黑山阻击战)外,长时间的阵地战不多。
因此,当时我军存在“宁打10山头,不守1钟头”的思想。
我军阵地战斗的原则为:积极防御、节节抗击,对每一阵地必须进行反复争夺,不得轻易放弃阵地,采取不断阵地反击及小出击,歼灭出犯或突出部之敌,以求得多杀伤敌人,争取时间;进攻中···稳扎稳打····
指导原则如此,但要全军学会、掌握阵地战,则仍需要从上到下惊人的学习能力、总结能力。
3、确立以“打小歼灭战”的原则。
我军采取“零敲牛皮糖”的打小歼灭战方针,每次战役企图不太打,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向打大歼灭战过渡。
4、保护运输线,加强运输能力,补充兵员、改善我军的技术装备,使我军越战越强。
此后的战事表明:我军粉碎了李奇微的企图,不但没有被敌人削弱,反而越打越强!
正面战场:连续粉碎李奇微的企图
1951年8月中旬,敌人发起了夏季攻势。
这一次,李奇微将打击目标,放在在朝鲜人民军上。
然而,中朝军队都已利用有利地形,修筑了野战工事,并确立了积极防御的方针。
朝鲜人民军利用有利地形和野战工事,粉碎了敌人的企图。
同时,我军配合朝鲜人民军,积极进行战术反击。
夏季攻势作战,联合国军仅突入朝鲜人民军阵地2-8公里,占179平方公里土地,被毙伤78000余人(含美军22000余人)。
其后,敌军又“采取逐段进攻、逐步推进”的战法,发起秋季攻势。
中朝军队坚守者坚守,其他部队发起战术反击,再次粉碎了敌人企图。
其中,68军在文登公路粉碎敌坦克进攻中,集中所有反坦克火器和工兵分队,组成专门的反坦克部队,设置反坦克阵地,为我军反敌“坦克劈入战”积累了丰富经验。
秋季防御作战,敌攻占土地467平方公里,被毙伤79000余人。
在敌夏、秋季攻势结束后,我军迅速发起了局部反击。
局部反击中,我军毙伤俘敌10000余人,攻占敌阵地21个,巩固9个。
此外,在开城南面,我军阵地前推到汉江北岸和砂川河流域,使意义非凡的开城(古代曾为朝鲜都城)防御形势更为稳固。
显然,李奇微尽管火力优势明显,但对于顽强、灵活的我军,其办法不多。
正如美国人自己所说:用这种战法,李奇微至少要用20年光景才能到达鸭绿江。
不但其突破我防线,给我大打击的企图无法实现,其谈判中嚣张无理的“海空优势补偿”也被迫放弃了。
原本,美方在谈判中无理提出:由于联合国军海空军优势明显,所以,要求我方后撤1.2万平方公里。
谈判中断,大家用大炮来辩论。
进过连番交战,美方被迫放弃其荒唐的“海空优势补偿”提议,同意与我以实际接触线为准,展开谈判。
显然,在这场用大炮展开的辩论中,李奇微输了。
越来越巩固的阵地
更大的变化是:我军已经学会了阵地战,越打越强了!
过去,我军以国内战争的经验,以一般的野战防御工事抗击敌军,伤亡大,防御不能持久。
在夏季防御作战中,我士兵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加深的防空洞(俗称“猫耳洞”),逐渐发展成马蹄形小坑道,从而出现坑道工事的雏形。
我军随即推广这一群众创造,在全线掀起构筑坑道工事的热潮。
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时,敌平均发射40-60发炮弹杀伤我1人,而1952年1-8月(李奇微于52年5月离开),敌平军发射660余发炮弹方能杀伤我1人。
显然,我军的阵地战是越打越有心得了。
我军修筑坑道期间,李奇微对此做了两件事情。
1、发炮轰击。
质量合格的坑道,不容易炸塌,质量不合格的,很快就塌了。
李奇微,协助我军作了质量检测。
2、诱捕。
兵不厌诈,李奇微还曾主动撤退,企图诱我出击,实施“诱捕”。
然而···没有人中他的计···
反绞杀战、反细菌战
正面作战进行的同时,敌人对我后方设施和交通运输线进行了封锁破坏,计划以三个月时间,使“铁路运输陷于完全停顿的地步”。
我方在技术装备落后和物质器材极端缺乏的情况下,进行了“反绞杀”作战。
斗智斗勇的过程不说了,直接说结果。
1952年5月,李奇微去了欧洲。
1952年5月30日,范弗里特(“范弗里特弹药量”的主角)表示:虽然联合国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然而共产党仍然以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输到前线,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到1952年是,我铁路各线通车夜达到了68.9%-96%,公路运输能力提高到70%。
此外,美军还多次展开细菌战。
我军一面在国际上揭露其罪恶行为,一面积极展开各种防疫工作。
在1952年底,与细菌战有关的384名患者,有258人得到治愈,说明我反细菌作战的能力得到大量提高。
敌人的细菌战,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还在政治、道义上陷入可耻的失败。
越战越强
1952年9月与1951年11月比较,我全军山炮、野炮、榴弹炮、火箭炮及反坦克炮、重迫击炮,已由1715门增加到1789门,高射炮由719门增加到988门,无后坐力炮由613门增加到1030门,可轮番初出动掩护的歼击航空兵由5个师250架飞机增加到9个师450架飞机。
而我方在应对上也越发从容。
我军确立了轮番作战的原则,解决部队休整和补充问题,并使更多部队得到现代化战争的锻炼。
同时,在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结束后,鉴于我军已经能够守住现有阵地,战线比较稳定,我方做出方案:在朝鲜的兵力减少26万!将全国610万军队精简到400万人左右,计划在1952年实施。
我军缩减军费开支,以利国家建设,而美军大量增加兵力、军费却依然无可奈何!
我军,越发从容,越打越强!
李奇微具备相当的军事才能,是一个不容易对付的对手。
可是,在善于学习、勇于创新、顽强勇敢的志愿军面前,他已黔驴技穷。
敌人并不笨,他们既强大又狡猾,不容易对付。
可是,只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志愿军前辈的精神,任何强大敌人,也都会黔驴技穷。
朝战两年八个月,美国联合国军指挥官换了三任,分别是:麦克阿瑟、李奇微、克拉克。
1950年,第一任指挥官麦克阿瑟意气昂扬,携16国部队在仁川登陆后一路向北,很快就收复了韩国领土。但他没有停顿,而是越过三八线后以钳形攻势继续北上,不仅对中国的警告是视若罔闻,还主动跑去鸭绿江边作死挑衅。结果事实证明麦克阿瑟是高估了联合国军的战斗力,他不仅没有兑现在圣诞节前占领朝鲜半岛的诺言,反而是被志愿军打得节节败退,一度连汉城都丢掉了。为了挽回颜面,麦克阿瑟不顾美国不得扩大战争的禁令,大放厥词,宣扬要对中国沿海地区实行轰炸,并建议使用原子弹。这让欧洲各国恐慌非常,毕竟,这样做有可能把苏联也卷入战争,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被麦克阿瑟的疯劲吓坏了的欧洲盟友们纷纷跑去询问带头大哥,这让杜鲁门尴尬非常,一怒之下,只能将麦克阿瑟解职了事。
接替麦克阿瑟的是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作为二战中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一代名将,李奇微显然要现实的多,他清楚的知道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在朝鲜半岛支撑下去,毕竟和志愿军的多次交手早已证明在现有的局势之下要击败对方,很不现实。同时李奇微也清楚,志愿军同样很难把“联合国军”赶出朝鲜。因为志愿军后勤补给能力不足,又缺乏制空权,打的越远,补给越吃力,在志愿军大步南进后,补给线一度长达五百公里,其中四百公里没有空中掩护,粮弹供应早已发生严重困难,极大地影响了部队连续作战的能力。其二是因为盟军后退之后,力量反而聚集,野战不行,守高地倒是绰绰有余,再加上韩国不比朝鲜,这个半岛的地形是越往南越平坦,失去山区的掩护,志愿军对上美军装甲部队还是很吃力。
加上李奇微通过仔细观察志愿军的进攻规律后创造了“磁性战术”,通过小股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粘着疲惫的的志愿军,利用不断的交战和炮火来消耗对手,把自己补给上的优势发挥出来。为了对付志愿军的穿插包围,美军一反前期的分兵冒进突击的战斗风格,变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各部队之间互相靠拢、齐头并进、靠火力优势把山川关隘占领,再修建堡垒慢慢推进,这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但志愿军很快就适应了过来。在前三次战役,中美双方争夺的是重要的城市和公路。但自从“磁性战术”创造出来后,志愿军明显加强了对山川高地的争夺,并把土工作业用到了极致,不少的山头都被挖空,形成了一座座要塞,朝战终于变成了消耗战。通过第五次战役的交手,把战线基本固定在三八线附近,战局出现了一种均势。而且双方都接受了战局陷入僵局的现实,北京方面也给彭老总发来了指示,建议实施“零敲牛皮糖”战术。
6月10日,美国已经通过苏联和一些中立国向中国提出了和谈的意向,双方也开始有意识的避免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美国主动上门求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是第五次战役后志愿军空军十个歼击师快速换上了最先进的米格15,其空军参谋长范登堡直接评价称:中国已经在一夜之间成为了空军强国,加上高炮阵地、人工哨岗等方式,使从鸭绿江到三八线的后勤供应不再是制约志愿军的短板。另外志愿军重武器也全面加强,让习惯于火力压制的对手的美国人很是品尝了几次喀秋莎和重炮轰炸的滋味。为了争取更多的装备,李奇微夸大军情,说志愿军有喷气式战机600架,步兵90万,结果这严重打击了华盛顿国会老爷们的信心。
第二就是欧洲盟国们早已被打怕,英国首相艾德礼亲自跑去和杜鲁门诉苦,小弟们打得辛苦,死亡也惨重,以联合国军的战力,现在根本不可能将志愿军击败,再打下去,也只能是无尽的消耗战,对参战国没一点好处。另外柏林危机后,力量占绝对优势的苏联陆军在边境虎视眈眈,强大的压力快要把英国等盟国的神经绷断了,生怕哪天对方突然放出钢铁洪流,接近崩溃的小弟们集体恳请大哥不要在朝鲜半岛发疯了,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置在欧洲大地上。
在诸多压力之下,美国政治家们开始筹划早日从朝鲜脱身,但李承晚政府以及一些鹰牌军人还是心有不甘,譬如老年(还是中年?)丧子的范弗利特。为了给儿子报仇,老范特意制定了一份大规模进攻计划,被克拉克否决。只好修改计划──用两个营的兵力花5天时间进攻上甘岭,结果越打越大,打成了天下闻名的上甘岭战役。
1952年,在上甘岭战役开战前夕,李奇微高升了,他的老上司艾森豪威尔要去竞选美国总统了,所以留下来的欧洲总司令一职李奇微是当仁不让。但接下来远东司令的指挥官让人很是迷惑,马克·韦恩·克拉克,美国陆军四星上将,西点军校著名平庸学员(班139个人排名111位)。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直到在一次演戏中获得马歇尔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两年时间就从少校升上了中将职位。
在克拉克将军短暂的指挥生涯中,著名的“ 萨莱诺登陆 ”就是出自此人之手。在这场战役中,克拉克率领第五集团军在五艘航母两支舰队的火力掩护之下,被德军第16装甲师的打得寸步难行,四个月艰难推进了70公里,并成功的抢占了己方战场伤亡人数的八成以上,获得了“杀人犯”和“白痴将军”的雅号。
但我们仔细查看克拉克的履历,就会发现,克拉克将军有一项特殊能力是其它将军不具备的,那就是克拉克非常善于外交和谈判,不管是面对的是盟友还是敌人,克拉克总能找出足够的理由和足够的耐心来说服对方。
克拉克将军在谈判桌上的风采,历任美国将领里无人能及。
克拉克首次上战场身份就是火炬行动的联军副总司令。北非战场,克拉克没有参与指挥,而是展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非凡天赋。他独自带着4名随从前往北非阿尔及尔与德国傀儡维希政府中的首领会谈,在会议中克拉克舌战群儒,痛陈利害,力压伪法政府三军领袖达尔朗,逼迫其不断接受盟军增加的诸多要求。最后再克拉克的说服之下,12万伪法军一枪不发,投降了盟军从而立下大功。
克拉克担任远东司令的一年多来,没有发动过任何的大规模进攻,他清楚的知道,美国派他到朝鲜的目的是让他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而不是扩大战争规模。克拉克抵达当日,就乘机视察了三八线战场,结果发现志愿军居然在战场空隙种菜屯田,准备做长期消耗的准备,而且此时的后勤早已稳定,坑道战士甚至能吃上了油条豆浆,克拉克摇摇头对身边的人说:“这仗没法打。”
志愿军在战火中种菜的操作让克拉克目瞪口呆
即使是李奇微时期,同样对后期志愿军的阵地毫无办法。在三八线边境,志愿军为了对付美军的炮火,一共挖了1250公里长的坑道,加上交通壕和堑壕一共6240公里,一共掏出土石6000万立方米。1951年7月前,美国人每40发炮弹,就会伤害到一位志愿军战士。但坑道修建之后,志愿军有连队挨了3万多发炮弹,打退敌人22次进攻,仅有21名战士受伤。事实上李奇微的秋季攻势,耗费了大量弹药,伤亡几万人,也就推进了2公里不到。这样残酷的消耗后来让李奇微有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后来的越战李奇微坚决反对美国卷入其中,免得再对上中国陆军,结果得罪了国内鹰派被退休回国。
作为谈判专家,克拉克眼光独到,他把目光放在了上甘岭上。
上甘岭不是山也不是领,只是五圣山范围内以一个普通山村,大小不过3.6平方公里。这个村庄周边,有两个无名山坡,驻兵后也能互为犄角,也就是后来著名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但上甘岭的地理位置很是重要,首先这个村庄与美军阵地距离只有200米。志愿军战士在两个山头上可以俯瞰美第7师和南朝鲜第2师的防区,“联合国军”的一切动向能看得一清二楚,在冷枪冷炮运动时,美韩军队把这个阵地称为狙击岭。如果志愿军发起进攻夺取对面阵地,那美军需要退一千多米才能找到新阵地。同样,志愿军如果丢掉上甘岭,不仅丢了五圣山外围屏障,还需要后退2000米左右才能找到合适的阵地。更重要的是,上甘岭作为五圣山唯一的突破口,一旦五圣山有失,则中国军队将要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
克拉克为了在谈判桌上能多拿得出一点筹码,决定拿下上甘岭。虽然上甘岭前排两个山头有 500 多米的海拔和 30 多度的陡峭山坡,易守难攻,但毕竟兵力薄弱,每个山头驻守不过是一个连队。按照范弗利特的想法,路再险要,也比直接进攻15 军的正面门户要容易的多。范弗利特对此信心十足,他计划只花5天,损失200人的代价把上甘岭拿下来,结果打了43天,伤亡了两万五千人,搞得范弗利特灰头土脸,两个月后,老范被暴怒的克拉克解职,从此退出军界,郁闷而终。
关键时刻,克拉克将军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他向盟友和美军宣布:“上甘岭没有任何价值,不值得我们的士兵为它流血。”双方又一次回到了谈判桌讨价还价起来,1953年7月28日,双方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定,克拉克将军在谈判桌上,再也没有了北非战场时步步紧逼达尔朗的风采,签完字克拉克感慨道:“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彭德怀元帅回答:“先例既开,来日方长。”
(注意胸前的两颗手雷)
派李奇微到朝鲜战场上来的时候,杜鲁门就已经准备用他取代麦克阿瑟了。虽然李奇微未必清楚是要让他来接替麦克阿瑟,但他已经清楚的知道,杜鲁门和柯林斯等人已经对麦克阿瑟非常不满,是准备撤换的。
是不是说李奇微的到来,改变了美军在朝鲜战场的态势呢?虽然事实确实是他到来之后,美军的态势有所好转。第三次战役美军撤退比较快,志愿军没有能够抓住多少美军进行围歼,第四次战役美军开始反击,又恢复了主动进攻的姿态,改变了之前三次战役节节败退的态势。但这不等于就是他的功劳。
第一次战役都打完了,美军对中国出兵的情况仍然是一头雾水,麦克阿瑟甚至判断中国的部队最多就是几个师,甚至有情报人员提供的情报是只有几千人。所以,第二次战役仍然是美军主动进攻,志愿军则穿插分割,包围消灭美军和韩军。但结果是第二次战役美军再次吃亏了。但相比第一次战役,美军已经有所进步,因为被包围的美军能够在空中支援和火力优势之下,强行突围逃走,只是代价大了些而已。
到第二次战役之后,美军就开始比较重视志愿军了,也没人再说志愿军只有几千人的话了,因为他们明显的感受到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对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和基本战法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在这些基础上总结一下前两次战役中交手的情况,就不难发现志愿军的长处和短处各自在哪里。
(麦克阿瑟的烟斗和帽子,是他的logo)
换句话说,即便是李奇微不来,麦克阿瑟也有可能发现志愿军的短板一是火力不足,二是后勤补给线脆弱。而这恰恰是美军的长项。所以,美军自然会扬长避短,在志愿军进攻的时候避免接触,主动后撤,诱敌深入,拉长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等到志愿军的攻势结束之后,再开始反击。这也就是李奇微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中的做法。
到第五次战役开始的时候,麦克阿瑟已经被撤职,李奇微奉命接替,已经去东京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部上班了,也不用再挂着两颗手雷在前线来回巡视战况了。接替他的,则是比他更疯狂也更激进的范弗里特。虽然第五次战役时,李奇微仍然在东京遥控指挥,但前线已经是范弗里特在负责实际操作了。
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中,美军都开始扬长避短,但他们的优势却并没有让他们取得预想的结果。无论是五十军在汉江以南的血战,还是六十三军在铁原死战不退,都让美军对自己的火力优势究竟能在战场上起多大的决定作用,开始有所怀疑。到第五次战役之后,虽然美军是进攻的一方,但在铁原阻击战之后,双方进入阵地战态势,美军就发现,只要志愿军不主动进攻,不暴露自己的短板,美军也无可奈何。
在第五次战役之后,确实有一段时间,志愿军是比较被动的,态势比较有利于美军。但在志愿军确定之后不再大开大合的打运动战,也放弃了一次战役歼灭美军几个师的目标,改变了战法,美军虽然炮火猛烈,还能空中绞杀,但志愿军毕竟这时候在朝鲜的部队总人数已经达到了六十万人,相比美军的地面部队,兵力是绝对优势。
(范弗里特)
就这个局面来说,就是麦克阿瑟在离任之前说的,如果要想在朝鲜半岛彻底取胜,就必须增调部队到朝鲜战场上来,甚至要准备放台湾的常公出笼,或者干脆使用核武器。但问题又在于,在第三次战役之后,美国的欧洲盟友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法国等国要求与中国人谈判,尽快结束在朝鲜的战争,他们想回家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去了。所以,撤换麦克阿瑟也意味着,否决了继续扩大战争的方案。
因此,在第五次战役之后美军的大举进攻却在铁原碰到了硬钉子的情况下,说明美军在朝鲜战场彻底打败中国人,已经没希望了,接下来就是怎么体面地结束战争的问题。李奇微在东京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部又待了一年,也仍然没有看到什么彻底打败志愿军的机会,打打谈谈,谈谈打打已经成了常态,剩下的就是美军什么时候下决心撤退。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朝鲜战争的第三年,志愿军已经改变了之前的被动态势,能够进行局部战场的反攻,而且卓有成效。因为这时候苏联支援的武器已经普遍换装,火力大幅度提高,和美军的差距缩小,空军也能够提供一些支援,所以,志愿军在局部战场甚至可以做到指哪儿打哪儿。再耗下去,美军可能就没办法体面的结束战争了。到后期南朝鲜仍然不愿意结束战争,志愿军还帮美军教训了一下韩军,美军才体面了。
志愿军入朝初期,后勤短板其实很明显。
明显到只要美军能冷静,仔细研究分析,就能看到这个短板。
但是就在最需要冷静的时候,美军指挥层却集体智商掉线了。
首先是在东京坐镇指挥的麦克阿瑟。
估计是做惯了“五星天皇”,军事嗅觉退化了。
当时的麦克阿瑟,只是表面看起来还是一个军人。但其实,骨子里已经是政客了。而且还是那种非常蹩脚的政客。只要战局稍微不利,就满脑子想着用原子弹,妄图把战火烧到中国腹地,挑起更大规模战争。而不是站在一个军人的角度,想着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战术,扭转不利局面。
其次是在前线负责指挥的沃克等将领。
由于被志愿军打蒙了,担心被包饺子,慌忙下令全军火速退到三八线以南。结果,撤退变成了溃退,联军上下一片混乱。沃克本人也正是在这种混乱中,被韩军司机撞死。
而李奇微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经麦克阿瑟的大力推荐,接替被撞死的沃克,出任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
1950年12月26日,也就是志愿军入朝两个月时,李奇微正式上任。
到任后,李奇微很理智。并不像蹩脚政客麦克阿瑟,满脑子就是原子弹。也不像沃克,满脑子就是大踏步撤退。而是下到基层调研,通过分析缴获来的志愿军的服装、口粮袋、武器,以及对几个志愿军俘虏的询问。找到了志愿军的短板。
并以此,提出了他那个著名“磁性战法”。
磁性战法,顾名思义,就是像磁铁一样,吸住志愿军和朝鲜军队。
志愿军开始迂回时,美军就后撤;志愿军开始穿插时,美军也后撤。
归结一句话,就是先跑。但是这个跑,也不是沃克式的上百公里的跑,而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后撤。
美军在后撤中,始终与志愿军的攻击部队保持20公里左右的距离。
这种有序的撤退,效果很明显。美军不仅有效可以脱离志愿军的打击范围,令志愿军很难将美军分割包围。而且还能通过撤退,迫使志愿军的阵型变形。
而等到志愿军补给消耗的差不多了,要往回收缩。且阵型也变形时。美军就可以顺势发动反击了。
对于该怎么反击,李奇微在做了调查后,也制定了与先前沃克不一样的战术。
这套攻击战术简单的说,就是美军主力在正面互相靠拢、齐头并进、稳打稳扎的同时。还抽出一部分兵力,走山路、抄近路,抢占山头和制高点,配合主力,对中朝军队的防守要点进行多路同时攻击。
操作得好,可以大量的歼灭志愿军。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存实力,李奇微在三、四、五次战役时,故意把南朝鲜军队和联合国军摆在第一和第二线。而美军主力则集结于汉城周围及汉江南北地区之交通要道上。
这么部署,为的就是把盟友推到前面,当炮灰用,消耗志愿军的战力。而美军则在战斗打响后,能顺利有序的后撤。然后在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发动反击。
整体来看,李奇微的战术。相当阴损,但却相当有效。在后续战斗中,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麻烦。挽救了美军在朝鲜半岛岌岌可危的战局。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志愿军的后勤短板,是非常明显的。李奇微能看到短板,并做出正确的应对战术。并不能说明他优秀到了超神程度。
这只能说明,他脑子是冷静的。
只能说明,他发挥出了一个美军高级指挥员本该有的表现。
事实上,李奇微发明“磁性战术”之初。效果并不好。
因为志愿军的厉害,攻击之凌厉,超出了李奇微的正常想象。
后来的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吃了大亏。归根结底而言,并不是李奇微的“磁性战术”有多么厉害。而是志愿军的战线拉长,后勤短板被无限放大。
并且由于轮换的缘故,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被调到二线休整。而第二批入朝的部队,战力水平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才让美军在第五次战役期间抓到了战机。
如果志愿军没有明显的后勤短板,装备水平也能跟上,李奇微就拿志愿军没辙了。
用李奇微自己的话说:“要不是我们拥有强大的火力,经常得到近距离空中支援,并且牢牢地控制着海域,中国人可能已经把我们压垮了。”
比如1951年的开城谈判破裂后,志愿军转入阵地防守。李奇微先是寄出“绞杀战”。
试图用空袭的办法,切断志愿军的铁路、公路运输系统,把几十万志愿军困死在朝鲜半岛北部。
用李奇微自己的话说:“我们就是要用空中轰炸这根绳子,一下子把中国巨人勒死。”
但美军三个月的“绞杀战”下来,志愿军不仅没有被“勒死”。反而是在反绞杀的过程中,组建了专业的空军和防空部队。
眼见绞杀战不成功,美军又祭出化学战。企图把朝鲜半岛北部变成人间地狱。
但是几个月下来,效果也不明显。美军反而因为使用毒气弹、细菌弹等生化武器,在国际上被骂惨了。
(投到朝鲜人民军阵地的美军细菌弹)
所有法宝全用上,李奇微也没辙了,只能与志愿军耗着。
1952年,由于美国总统换届,而美国驻欧洲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作为共和党候选人要回国参选。而按照美国宪法规定,总统者竞选人不能是现役军人。艾森豪威尔为了参选便辞去了军职。
于是,李奇微作为继任者,便去到了欧洲接任了美国驻欧洲部队总司令、北大西洋条约组织武装部队总司令等职务。
接替他职务的是平庸的克拉克。
等到克拉克上任后,志愿军由于普遍换装了苏联支援的武器,火力大幅度提高,和美军的差距缩小,空军也能够提供一些支援。一改之前的被动态势,不仅能进行局部战场的反攻,而且反攻还卓有成效。
如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克拉克和范佛里特拼尽全力,想着露一把脸,为大靠山杜鲁门竞选助势。结果还是被志愿军打败。
而当朝鲜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时,抓耳捞腮,急于结束战争的一方,已经是美军了。
如果再耗下去,美军很可能像在后来的越南一样,灰溜溜的结束战争了。
纵观李奇微在朝鲜战争期间的表现,可以说他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麻烦。
但要说他不走,朝鲜战争就会输,这就夸大其词了。他要有真那本事,朝鲜战争也打不到1953年7月,以《朝鲜停战协定》收场。
李奇微虽是最有才能的一个,后期我们才装备了几个苏械师,火力与后勤、制空等同等条件下已基本对等,单位上美军已不占优势,上甘岭防的如何?等到原计划的几十个苏械师全装备齐,即使他不走,美军也会败的更惨。
特别反感过分神话李奇微的言论,基本就是哈美一族内心不可明状的念头,影响战争走势的是综合国力,而非个别将领的能力。更何况,李奇微是从朝鲜去了日本,仍然以“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美军总司令的身份和职务,继续指挥前线战事,那么如问题所述,又有什么区别?
(范佛里特)
实际上,美国陆军中央选派副参谋长李奇微中将赴朝,本就有未来取代麦克阿瑟的打算,首先是因为麦克阿瑟一直不把杜鲁门总统和参谋长联席会议放在眼里,其次是李奇微按资历已经够条件晋升为四星上将了,最后才是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意外身亡,而在此之前,只不过是李奇微不太好意思来。
换句话说,李奇微接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只是个过渡,在战场上认真了解下情况并且积累下声望,然后在合适的时机接替老麦坐镇东京。这是杜鲁门和美军高层的一箭双雕,一方面起用“战术机敏”的李奇微扭转第八集团军惊慌失措的局面,另一方面为拿下麦克阿瑟预做准备,而不是奢望能以李奇微以一己之力,就把战场形势彻底逆转。
(李奇微)
我们不妨捋一下李奇微在远东的行程和重大事件时间表:
1950年12月26日,到达东京晋见老麦。
1950年12月27日,到达汉城接管指挥权。
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发起第三次战役。
1951年1月3日,李奇微逃离汉城。
1951年4月11日,麦克阿瑟被解职。
也就是说,李奇微在朝鲜战场上作为联军地面部队总司令,仅仅在职四个半月的时间,期间经历了我军发起的第三次战役和第四次战役。其主要战功是恢复了第八集团军行将崩溃的士气,使其免于继续后撤逃过三七线,并进行了有限的反击。而在志愿军损失最大的第五次战役期间,李奇微已经坐在东京的办公室里面喝咖啡了。
李奇微以三星中将的军衔全部接替了五星上将的职务后,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换成了范佛里特中将,也就是著名的“范佛里特弹药量”发明人,他的任期一直持续到战争行将结束的1953年2月11日。在范佛里特任内,出现了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中伤亡75000人和180师遭到严重损失的情况,可这已经跟李奇微没什么直接关系了。
第五次战役的时间是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而经历过五次大规模运动战的战役以后,朝鲜战争已经进入了残酷的阵地战和消耗战,战线基本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双方形成僵持状态。此时志愿军已经得到了第3兵团和第19兵团的增援,地面部队兵力占据优势,并且创造了坑道防御工事的新战法,炮兵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沃克)
而美军保有空中优势和地面火力优势,但地面兵力却居于劣势,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作战,这是由当时双方的综合国力和军队情况决定的,无论李奇微在不在战场、在不在东京,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样的力量对比。因此,在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速胜的情况下,只能是通过政治方式解决,朝鲜停战谈判于是重启,5月间,李奇微晋升为四星上将。
谈判你就好好谈,然而美国人自恃所谓的“海空优势”,又不肯接受中朝方面提出的条件,于是从1951年7月份起,双方进入了“谈谈停停,打打停停”的状态,这其中最不甘心的,正是范佛里特的直接上级李奇微。结果怎么样呢?美韩军在多处的进攻都撞得头破血流,李奇微虽然没有在战场第一线,但是他的遥控和指挥也没什么卵用,家庭条件在那摆着。
李奇微真正缺席的是1952年10月的上甘岭战役,在此之前,美韩军已经对志愿军的地下长城一筹莫展,并且在我军“零敲牛皮糖”和“冷枪冷炮运动”下损失惨重。在这样的战争形式下,什么名将也没啥好办法,李奇微也一样,所以盲目夸大李奇微的军事能力,是错误的军事历史观,要么就是别有用心了。
1952年初,北约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参选总统,按例辞去军职,作为美国陆军“建制派”的骨干人物,李奇微于当年4月接替艾森豪威尔的职务,从东京飞往欧洲,也就彻底离开了远东和朝鲜战场。不过呢,能够连续接替麦克阿瑟和艾森豪威尔两名五星上将的职务,确实说明李奇微很受美军高层的重视,这里面未必都是军事才能,其实也包括为人处事。
一年多以后,经过艰苦的谈判和复杂的程序,停战协定于1953年7月正式签署。
(这大脸都认识不)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李奇微确实给志愿军制造了很大麻烦,得承认李奇微确实是位优秀的将军,第五次战役的失利和李奇微发现志愿军的弱点有很大关系,但是我认为这说明不了什么,如果李奇微不调离朝鲜战场,等待他的将是更大的耻辱。
假设李奇微没走继续担任所谓联合国军司令,那么身经百战的毛主席彭德怀将会调整战术,短时间内不会和美军打会战,同时想办法克服困难,既然李奇微认为我军只能打礼拜攻势,那么我军肯定会改变战术,而李奇微之所以能在第五次战役中重创我军就是发现了我军后勤保障的弱点,而我军要是把后勤保障弱点克服了,那李奇微还有什么倚仗的呢?
事实也是如此,第五次战役后我军后勤保障不足的情况迅速改变,同时志愿军已经适应了美军的战法,并且也理解了苏联的武器装备,这点从上甘岭战役就能看出来,上甘岭战役和金城战役时志愿军再也没出现打一个礼拜就弹药不足的情况,已经可以和美军拼火力了。假设李奇微继续担任美军的司令,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李奇微如果还认为志愿军只能打礼拜攻势,那美军将被打的一败涂地。
李奇微离开了朝鲜战场是他的幸运,要不然志愿军在粮弹充足的情况下,再和美军打两次会战,很可能朝鲜战场上那几万美军都不够志愿军打的,李奇微的下场可能比麦克阿瑟还要惨。
首先我表明自己的观点:李奇微是朝鲜战场上,我军最难对付的美军将领,没有之一。李奇微发明的那套“磁性战术”,让我军在第三次、第四次战役中损失还是有点严重的。
李奇微是在1950年12月担任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的。他接替的是美国第八集团军原司令沃克的位置。这个沃克在朝鲜战争中由于出现了车祸,早早地就去世了。
后来由于麦克阿瑟被杜鲁门无情地解除了职务,李奇微于1951年4月,实际上完全接替了麦克阿瑟的职务担任:“联合国军”司令、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远东美军司令等职务。
李奇微总体上应该算是:奉命于危难之间的一个人。不过李奇微一开始采用的“磁性战术”确实给我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但是我们不断地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最后这一招也就不那么灵了。在李奇微后来离开朝鲜战场的时候,实际上双方都不愿意再继续打下去了。双方都感到——坐下来谈谈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1950年6月25日,随着北朝鲜突然发起了统一之战——朝鲜战争全面爆发了。麦克阿瑟在同年9月份的时候,带领联合国军进行了著名的仁川登陆。
这一下子就把北朝鲜军拦腰斩断了,北朝鲜军在后勤补给严重不足、人员士气也极其低落的情况下,遭受到了惨重的失败。
当时我们为了自身的根本安全考虑,于1950年10月出兵朝鲜,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
一开始的时候,麦克阿瑟看到了北朝鲜军的溃败,外加上武断地认为:我们是不可能参战的。麦克阿瑟当时的目标就是:完全占领朝鲜,然后饮马鸭绿江。
于是乎,联合国军一路高歌猛进、如遇无人之境般的往前挺进。麦克阿瑟甚至狂妄地说:士兵们可以在圣诞节之前回家,因为朝鲜的战事在圣诞节之前就能搞定。
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几十万大军已经悄悄地挺进到了朝鲜地区,就等着给联合国军来一个突然袭击了。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我们迅速地发起了第一次战役。此战过后,基本打破了麦克阿瑟速战速决、完全占领朝鲜的企图。联合国军也从鸭绿江边被驱逐到清川江以南地区了——朝鲜战局基本上就稳定了下来、稳定在朝鲜地区了。
随后我军又在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发起了第二次战役。此战由于爆发突然,外加上我军作战英勇,直接将联合国军赶到了三八线以南地区了。著名的血战长津湖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此战还有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在本次战役中去世了。他是在重整部队的过程中,发生车祸去世的。
沃克死了以后,美国方面就派来了李奇微来主导朝鲜战局了。从此以后,我们的对手就变成了李奇微这个人了。
此时无论是联合国军还是南朝鲜军的士气都是极度低落的、不论是高层还是将士都已失去了进攻的信心。整个联合国军队里面充满着一股子悲观的情绪。
不过李奇微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老战士,其作战起来还是有一套的。李奇微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志愿军打仗虽然很厉害,但是后勤补给能力太差了。
于是乎,李奇微就提出了著名的“磁性战术”了。李奇微对志愿军的战术进行仔细分析之后,他发现志愿军由于后勤补给存在问题,往往其强大的攻势最多只能持续一个星期。
通过多场战役的分析李奇微发现了志愿军后勤供应不足的问题,便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从而制作计划以重创志愿军。
其实这套战术的打法很简单:当志愿军进行冲锋的时候,美军就边打边退,然后用飞机去轰炸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当志愿军随身携带的补给和粮食差不多用完的时候,美军再来回首一击。
不得不说的是,这套战术还是比较管用的。在第三次战役以及第四次战役的时候,李奇微这种战术,确实给我们造成了比较重大的伤亡。
第三次战役以后,我们已经完全占领了汉城。战役结束以后,我们只休整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又接着发起了第四次战役。
当时我军的既定目标是彻底地把联合国军赶出朝鲜。可是李奇微的“磁性战术”在此时发挥了关键作用,我军的后勤补给确实出现了重大的问题。
如果我军再继续向前推进的话,恐怕美国人会来第二次仁川登陆战术。于是乎,我军主动地放弃了汉城,回到了三八线附近了。
此时麦克阿瑟与杜鲁门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麦克阿瑟坚定地认为应该继续往北推进,继续把统一全朝鲜当作既定目标。
可是杜鲁门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志愿军的战斗力来看的话,坚定地认为应该适可而止。
最终的结果是:麦克阿瑟被杜鲁门解除了职务,李奇微成为了美军的最高指挥官了。第四次战役虽然我们没有取得既定目标,但是也极大地打击了联合国军,此战歼敌8万多人。
第五次战役实际上就是双方在三八线附近你来我往的较量战,最终的结果就是:双方基本上稳定在了三八线地区了。
往后双方达成了一个基本上的共识——谈判。
美国人认为:完全战胜志愿军已经是完全不可能了,再打下去的话美国人必将深陷在朝鲜战场了。大家不要忘了,当时处于美苏争霸时期、美苏争霸的焦点不在亚洲而在欧洲。
我军其实同样准备谈判了,毕竟完全把美军赶出朝鲜也是不太现实的。没办法,美国人的军事装备和后勤补给领先我们太多、太多了。
1952年5月的时候,李奇微收到了老上级艾森豪威尔的召唤,然后离开了朝鲜战场。其实李奇微离开朝鲜战场的时候,双方已经谈判了很久了。接替李奇微职务的是:马克·韦恩·克拉克。
那么李奇微如果不被调走的话,对朝鲜战局又会有哪些影响呢?其实我觉得基本上没啥影响。李奇微走之前就已经在谈判了、李奇微走了之后还是接着谈呗!
当时双方基本稳定在了三八线附近了,李奇微的那一套“磁性战术”也基本上失去作用了。后来发生的上甘岭战役中,我军虽然在局部补给上还是存在困难,但是总体上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了。
后期随着苏联支援的武器已经普遍换装给志愿军。我军的军事装备和火力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与美军的差距也不断地缩小,空军也能够提供一些支援。后期甚至出现了:志愿军在局部战场甚至可以做到指哪儿打哪儿的状态了。
这样一来,李奇微的“磁性战术”以及老一套已经对我军完全不起作用了。
美国人感觉到:继续在朝鲜战场上耗下去的话已经毫无意义了,除了不断地增加伤亡以外,啥也得不到。大家永远不要忘了,当时是美苏争霸时期,美国人那是想着赶快离开朝鲜这个泥潭的。
于是乎,美国人最终失败了,并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下了大名。朝鲜战争的失败,是美国人在二战以后第一次面临的重大失败。
最后我想说,朝鲜战争的胜利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美国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70多年前,我们英雄的志愿军战士就曾经在朝鲜这冰天雪地里面,战胜过强大的美军。
接替李奇微的是马克·克拉克上将。
克拉克上将在二战中担任第五集团军司令,负责意大利战场的进攻。由于德军在意大利设置了防守严密的“凯塞林防线”,结果导致第五集团军在意大利寸步难行,伤亡惨重。打了差不多一年的光景才突破了这道防线。
美国五角大楼把克拉克再次派到一个狭长的半岛来指挥作战显然不是因为他在这种地方有什么特长,相反,是因为他比较善于军事以外的东西——政治。克拉克是个谈判高手,在北非登陆作战时,他曾经负责与法国维希当局的谈判,说服了维希法国驻北非的军队与盟军合作。
而在1952年的时候,美国已经决定要用谈判来结束朝鲜战争,而停战谈判是由军方负责的,所以需要有一个精通政治的人来当联合国军司令官。在这方面,克拉克显然是个理想人选。
克拉克上任之后,在前线担任第八军司令的范弗里特依然还抱着在朝鲜大打特打的想法不放,这和美国的整体战略是不相符的。于是,范弗里特很快就被解职,克拉克在意大利战场的老部下,原101空降师师长马克斯韦尔·泰勒接掌了第八军。
泰勒接任第八军司令后,完全按照克拉克的部署,谈谈打打,打打谈谈,同时还严格约束了韩国军队试图破坏和谈的捣乱行为,最终促成了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
回头看这段历史,可以说在1951年的第四次战役后,美国就放弃了统一朝鲜全境的想法,改为尽快结束战争,恢复三八线的做法。在这种总的战略格局下,换任何一个指挥官上来,都不能扭转大局。
像当初麦克阿瑟那样,在仁川登陆后一直杀到了鸭绿江边的做法,其实也是违背美国政府的原意的。只不过麦克阿瑟地位太特殊了,总统和国防部不得不事后追认罢了。麦克阿瑟敢于牵着总统和五角大楼的鼻子走,让总统反过来听他的,这样的事,在美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在麦克阿瑟之后,再也没有一位美国将军能够像他那样了。李奇微更是远远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