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

雍正使用计谋将甄嬛和果郡王安置在一个屋子中,桌子上摆着一桌菜肴和一个特制酒壶,里面有一部分是让人忘却爱恨情仇的毒酒。二人都为了保护对方的性命对毒酒进行了“偷天换日”,结局是果郡王中毒而死。他用生命保甄嬛安全,这份不参杂质的爱情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流泪,这只是电视里的镜头。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

在这里小姐姐告诉大家,在历史上雍正并没有毒死果郡王,果郡王允礼历经三朝 ,他比雍正还多活3年,雍正还在临死前交代弘历好好照顾允礼,使他到死享受荣华。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

(果郡王剧照)

下面是雍正给弘历(乾隆)的遗诏:

“果亲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材,但平日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傥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伤损其身。若因此而损贤王之精神,不能为国家办理政务,则甚为可惜。”

从这份遗诏中可看出雍正对允礼的照顾和疼爱,临死不放心允礼的身体,安排弘历及众大臣体谅照顾他。

雍正为何对允礼如此照顾呢?

在历史上,果郡王允礼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出生在紫禁城,是康熙帝的第十七子,也是他最小的儿子,雍正帝的异母弟。允礼虽然是康熙帝的老儿子,但康熙并不是特别喜欢他,据载,胤礼从康熙四十四年,九岁才开始随驾巡幸,一直到康熙驾崩,都没有受任何封位。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2

(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画像)

一、允礼身份卑微对雍正构不成威胁

允礼的出身注定他得不到康熙的特宠,在所有人眼里他没有资本参与夺位,也因此保全了自己。他的生母陈氏出身卑微,汉族人,一个不起眼的宫女,康熙帝不宠爱她;他的外公陈希阂是个二等侍卫。在封建帝王家庭,母族的身份地位直接关系到孩子在父亲心中的地位,因母亲的卑微使允礼自然得不到康熙优待,他在众皇子中是个不起眼的皇子。在康熙生前,他几乎无事可做,什么没封上。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才干些主管宫内喇嘛念经与办造佛像的闲杂活。允礼并没有因为得不到大家的重视而自暴自弃,反而在学习上很用功,历史上的他也是才华横溢、聪明持重、温文尔雅。他闲暇时间就去游学,观赏山水,练习书法,攻读诗词。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3

(历史上的果郡王画像)

雍正最看重他的一点就是:他没有参与皇权争斗。雍正评价允礼:

“幼从学沈德潜,豁达识体,不参与皇权之争。且又聪明持重……”

二、体弱多病,没有夺权的实力,雍正对他很放心

允礼从小多病,《清圣祖实录》、《清世宗实录》等史料都有记载,面对一个病怏怏的,没有什么权利地位的小皇子,谁愿意搭理他?另外他在性格上也是与世无争,所以没有大臣走进他的圈子为他绸缪皇权。他在年龄上比雍正小19岁。皇子们夺权时他才10岁左右,是个不起眼的小不点。

三、因他的才华、人品和能力雍正皇帝欣赏他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4

(雍正皇帝

康熙1722年去世后,雍正胜出继承了皇位,允礼便有了他的开挂人生: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初三封郡王,十六日正式封为多罗果郡王,五月二十七日,雍正命“以果郡王署右翼前锋统领”,隶属前锋营……雍正对他的封赏不断,动不动就封官进爵,赏银万两,使允礼在康熙年间没有得到的封赏在雍正这里全部加倍得到,所以允礼对这个年长他19岁如同“父亲”一样的哥哥非常的忠心,他在工作岗位上也是尽心尽力,忠于职守,帮助雍正永固江山。

雍正评价皇十七子胤礼:

“果郡王为人直朴谨慎,品行卓然。……王微有弱疾,虽偶尔在家调养,而一切交办事件仍然尽心料理。”

“实心为国”“尽心竭力”“操守亦甚清廉。”

由于他体弱,雍正帝命其在自己家工作,隔几天来宫中报道一次就行。允礼的小日子过的很舒服,这在当时是一种不同寻常的优待和殊荣。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所以雍正临终前交代弘历要好好照顾他的十七叔。可惜,允礼在四十二岁时就因病逝世了。他死后,葬于易州上岳各庄。


康熙去世后,在非正常状态下,雍正继承皇位。由于继位有程序上的“瑕疵”,雍正的合法性饱受质疑。某种程度上而言,雍正皇位的稳固性,远超康熙在位的任何时期。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5

雍正的对手是诸位皇子,虽说都是亲兄弟,但兄弟之情不会就此淡化权力争斗的残酷性。封建皇权争斗的残酷性在于,它会将政治生涯之外的一切所纠缠进来,逼迫参与者采取任何非正常手段,甚至以消灭对方生命来达到目标,因此才会泯灭所有情感,包括父子兄弟之情。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朱棣的靖难之役,都是这种残酷斗争的写照。

夺嫡失败的其他皇子,对雍正或多或少都有不满。其中,敌意最为明显的莫过于胤禩、胤禟以及胤禵。直到雍正四年,雍正才将这股力量彻底清除。在打击兄弟的同时,雍正也拉拢一批,这当中就包括怡亲王胤祥与果亲王胤礼。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6

胤祥在康熙朝被雪藏,但与雍正关系好。雍正继位,胤祥就成了大清的二号人物。相比胤祥的青云直上,胤礼就没那么幸运。

胤礼是康熙的十七子,母亲为纯裕勤妃陈氏。在康熙的后宫之中,由于陈氏出生低微,仅是二等侍卫之女,因此后宫地位也很低。康熙三十三年,陈氏入宫时为宫女,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被册封为勤嫔,这待遇甚至连胤禩的母亲卫氏也不如。

可能正是由于背景不如人,胤礼在康熙朝比较安分守己,既没混到爵位,也没参与皇权斗争。他从小接受严格的满汉教育,师从御用文人沈德潜。长大后,胤礼对藏传佛教产生浓厚的兴趣,曾专心研究佛学经典,还选编刻印了《古文约选》。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7

即使没有显山露水参与皇权斗争,但到了雍正朝,胤礼同样受到排挤,只是没有八爷那么悲惨。雍正不知是心虚还是本来就多疑,将胤礼看作八爷一党,并惩罚其到遵化守灵。好在胤祥深明大义,他向雍正说情,解了胤礼的危难。雍正元年,雍正认可了胤礼的才能,册封他为果郡王,并负责理藩院的事务。

后来,雍正整顿旗务,准备收回旗权,便让胤礼接管了正黄旗蒙古都统和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胤礼配合着雍正,削弱了各旗主王爷的权力,加强了皇权。雍正见他办事用心,给他安排的差事也越来越重要,甚至让他代皇帝行祭祀礼。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8

雍正六年,雍正加封胤礼为和硕果亲王,并让他一人身兼多职。尤其是胤祥去世后,胤礼更加倍受恩宠,这主要是因为:

一、胤祥去世,让雍正痛失臂膀,身边肯定需要人来填补。这个人既要有才能,还要得到信任,胤礼再合适不过。

二、雍正的兄弟政敌已经纷纷凋零,可以说朝廷上下已经没有对手。这时的他,也需要拉拢几位兄弟,显示出皇室内部的团结。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9

雍正在传位给乾隆时,还没忘关照胤礼,在遗诏上注明,让其位列四大托孤重臣之一。

首先,这种殊荣,代表着雍正对胤礼生前的认可,既包括兄弟之情,也包含能力、忠诚度。考虑到弘历年轻,缺乏政治经验,雍正很有必要物色几个信得过的助手,胤礼也就顺理成章成了辅政大臣。

其次,为权力平稳交接而布局。清朝从开国到雍正朝,权利交接从来都惊心动魄,雍正对此深有体会。他虽用秘密建储制度,确立了弘历为接班人,但还未经过实践的检验。为了万无一失,雍正要做进一步的安排。四位辅政的大臣的选择,就是立储的补充。张廷玉代表汉人,鄂尔泰代表满人,然后皇室占两个名额,有他们撑场子,局面不会失控。当然,必须要是雍正觉得的忠诚可靠之人。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0

乾隆顺利地继承皇位,对胤礼也礼遇有加,又是亲王双俸、实际权力,又是御前免跪。乾隆三年,果亲王胤礼与世长辞。

秋媚说:胤礼是康熙的皇子中,出生比较低,但结局比较好的一位。他在康熙朝被冷落,却躲过了雍正的清洗,还能身居高位;到了乾隆朝,虽英年早逝,却躲过了乾隆的鸟尽弓藏之举。


爱新觉罗·胤礼(后改允礼),康熙第十七子,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雍正帝临终时,命允礼辅政,并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鉴于雍正对于自己兄弟的狠辣,自己的亲弟弟(允禵)还在圈进呢,为何对允礼厚爱有加?一个能让刻薄寡恩的雍正放心使用的亲王,何德何能?无非两点:

一、低调

康熙后期“九子夺嫡”时候,允礼其实已经逐渐成年,但他并没有参加这场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其母纯裕勤妃陈氏,汉军旗,康熙三十三年入宫,为宫女。康熙五十七年册勤嫔,而允礼在康熙有生之年并没有任何封号,可见其并不受宠。这也是他低调的原因。康熙年间,允礼远离政治斗争,将自己的心思放在佛经研究和诗文书画上。其他的争位皇子对他比较漠视。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1

二、务实

雍正继位后,为了显示自己的胸怀,加封了各个兄弟的爵位,允礼也在其中,最开始先是让允礼去修景陵(康熙的陵墓),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理藩院类似于现在的外交部,管理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应该说是很器重他,当然也是试试他的成色。雍正三年,果郡王允礼因为尽忠报国,为官清廉而被雍正颁旨嘉奖。诏书内容为——“郡王实心为国,操守清廉,宜给亲王俸,护卫亦如之,班在顺承郡王上”。雍正六年,雍正帝下诏正式晋封果郡王允礼为亲王,允礼一路攀升,恰恰证明了自己务实且有能力的风范。

在整个雍正朝,允礼一直就是踏实肯干的角色,深得皇帝信任。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2

乾隆帝即位后,允礼的待遇再上一层楼——不仅让他总理朝廷事务,而且拿亲王级别的双份工资、宴会期间也不用跪拜自己(赐亲王双俸,免宴见叩拜)

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果亲王允礼因病去世,时年四十二岁。当日,乾隆帝亲自前往祭奠、怀念。因为没有子嗣的缘故,应庄亲王允禄等热人的请求,乾隆帝同意以雍正帝第六子弘曕为果亲王的子嗣,过继到果亲王的名下(这点倒是和《甄嬛传》一样)。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3

PS 有种说法允礼在夺位的时候支持了雍正,个人觉得可能性小,当时允礼没有任何爵位和职务,年纪尚轻,力量微不足道。而且后来允礼的亲王没有获得世袭罔替的资格(胤祥可是铁帽子哦)。


果郡王不是与甄嬛乱搞男女关系,被雍正察觉后,赐了一杯毒酒毒死了吗?怎么又复活了?难道喝了假冒伪劣产品了!

千万不要被电视剧误导了,真实的果郡王既没有与甄嬛勾勾搭搭,也没有与甄嬛有过肌肤之亲,也没帮雍正生大胖小子,更没被逼喝毒酒。他活的好好的!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4

后宫戒备森严,里面只有皇帝一个男人,连卫兵也只能守在宫外,不得擅入,否则杀无赦!果郡王根本不可能私会甄嬛,他们连见一面都难比登天,更别提给雍正戴绿帽了!

果郡王是康熙第十七子允礼,他比雍正小了整整十九岁,小了将近一代人;他比甄嬛娘娘小五岁,也不会喜欢大姐姐类型的吧。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5

允礼出身低微,他的母亲是一名普通宫女,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类型的!康熙像是不知道有这个儿子似的,直到驾崩也没封他个官当当。

而且果郡王性格敦厚,与世无争,不喜权术之变,所以没有搅入九子夺嫡之争。他不偏不倚,闲云野鹤,始终远离政治漩涡。

雍正继位后,政权不稳,人心不服,皇宫内外盛传他矫诏篡位,残害手足兄弟。雍正急于消弭谣言,控制舆论。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6

于是,雍正将几位年轻兄弟全都封了王,并委以重任,这样允礼成了果郡王。

果郡王不负所托,干工作任劳任怨,十分卖力,虽然身体不好,但轻伤不下火线。这种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深得雍正赞许,称赞其为当代劳模。

果郡王命中无子,妃子生下一儿一女先后夭折,雍正怜其无后,就把六阿哥弘瞻过继给了果郡王。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7

可见,雍正是真心待这个兄弟的!

雍正临死前,遗命果郡王为辅政亲王,还要乾隆好好待他。乾隆三年,果郡王允礼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果亲王后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实心为国,尽心竭力”,可见在众多兄弟当中品行是比较出众的。

爱新觉罗·允礼是雍正的异母弟弟,是康熙皇帝第十七之子。在爆发九子夺嫡之争,允礼那时年纪尚小,没有参与其中,所以允礼的结局算是不错的,最后得到乾隆宝宝关照,得以善终。

那么,允礼究竟是个怎样的人,雍正临终前要再三嘱咐弘昼照顾好他呢?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8

在九子夺嫡的这场大战中,四爷胤禛是大赢家,如愿以偿登上了至尊宝座。所以就开始对他的政敌进行整顿,残酷打击。尤其是之前参与夺嫡之争的兄弟们,更是不遗余力的打压。

但是对于没有参与夺嫡的兄弟也是关照有加,允礼不仅得以善终,而且在雍正朝不断受封,在乾隆朝也是关照有加。那允礼的为什么没有参与“九子夺嫡”中呢,这也是跟他性格和出身有很大关系。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9

允礼其人

允礼是康熙第十七子,在九子夺嫡中之所以没有参与,一是允礼当时年龄较小,实力也有限。除了资历不足以外,也没有什么后台和背景。允礼生母是纯裕勤妃陈氏,出身卑微,康熙晚年时才给她晋封为嫔,所以允礼不具备资格,同时允礼在“九子夺嫡”中始终是保持中立的。

在雍正登基后,允礼是表示认可雍正这位刚上位的新君。因此也得到雍正的赏识和信任,雍正上位之后,允礼的人生就像开挂一样,受封不断,允礼得到了雍正的信任与支持,先后管理工部和户部。后来,雍正六年,雍正又封他为果郡王,奉命管理理藩院。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20

雍正时期,允礼得到雍正赏识和信任

雍正朝廷处于内忧外患、暗流涌动状态。内患是夺嫡的权利斗争,政权在一定的程度上分化,导致政权不能正常运行。

雍正帝要一方面解决清王朝内忧外患的同时,还要防止来自八爷党和十四爷,这些政敌的暗算。自从雍正登基后,一直给雍正制造麻烦,密谋推翻雍正朝廷谋划,几乎没有消停过。

外患早在康熙在世之前,清朝为了常年支持青海和蒙古部族用兵,导致国库已是空虚,加上一些腐败官员让财政吃紧,清朝此时的财政,已经满足不了目前开销的状况了,更别说再支持蒙古部族的讨伐。

雍正不论是想解决内忧外患,还是防御来自八爷和其他兄弟的政敌巅峰,都必须积极稳住朝廷局势。特别是刚即位时要树立权威,让天下人信服,就需要靠自己的亲信创造政绩来,才让天下人信服他。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21

胤祥十三爷就是雍正的军事政绩的创造者,十三爷先被雍正帝委任管理户部,在经济运作上,因此十三爷胤祥掌控大清的财政大权,正好给雍正最大的支持。

后来,雍正派十三爷担任讨伐准噶尔蒙古事务负责人,胤祥十三爷给雍正的政绩和军事上创造了很多成绩。

雍正在位期间,胤祥十三爷一直就是雍正的铁杆亲信,但还有一个胤礼十七也算称上雍正左膀右臂。果亲王允礼因为工作卓有成效,兢兢业业,帮助雍正处理各种棘手事务,雍正对允礼相当满意,对果郡王为人评价也也非常高:质朴谨慎,品行卓然。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22

因此更是让雍正重任,同时,雍正刚上位时,皇位不算稳固,也需要有兄弟能够站出来分担朝政,以此来平息关于对自己“残酷打击兄弟”的负面舆论。

雍正所有兄弟中,除了怡亲王胤祥是雍正铁杆死党,还包括果亲王允礼和庄亲王允禄,还有一个最小的二十四阿哥諴亲王允秘,这几个兄弟都得到雍正的优待。

雍正是疑心很重的人,能得到雍正优待和信任的人,都是厉害的人物。雍正选择的忠于他的大臣,颇费了一番心思,要么是怡亲王胤祥既有能力又铁杆,要么就是像允礼这样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做事,不具备对雍正皇位构成威胁条件。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23

雍正八年,积劳成疾的胤祥去世,这让雍正帝感到痛苦不已。当时西藏等地区也是叛军制造叛乱不断,清政府不可能完全依靠武力来解决,这样单方面很难解决本质问题,更达不到理想效果。

因此雍正把安抚苗疆、西藏等地的政策托付胤礼去办,胤礼把雍正帝交办的重要事情都完成的很出色,为保持雍正朝的边疆稳定,做出了贡献。

而且果亲王是一个身体素质不太好的人,雍正知道果亲王对自己没有威胁,雍正对其异常照顾。除了是念及兄弟感情与允礼的功劳,加上自身生病,身体又虚弱,更需要特殊的关照。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24

雍正嘱咐乾隆宝宝善待十七叔

雍正为了弘历顺利继位,在选择顾命大臣,也是花了一番心思,所以雍正把允礼和允禄授命于顾命大臣,他们代表的是宗室的利益,让他们两个能帮助弘历连接宗室贵族的纽带,通过他们获得更多的宗室支持,这也是允礼的重要作用。

雍正十三年,处于病危状态的雍正帝告诉乾隆皇帝:要好好对待你的十七叔。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25

那么雍正为什么嘱咐乾隆要好好待十七叔允礼呢?一般认为原因有几点:

第一,胤祥十三爷是为了维护王事,积劳成疾英年早逝,雍正感到很痛心,而胤礼同样也是维护王事的人,且还健在,希望自己过世之后,胤礼不受任何政权替换的冲击,劝乾隆好好善待十七叔。

第二,雍正突然大悟,自身这一生争强好胜,为了达目的失去太多亲情,人之将死什么都看透了,感慨一切都是虚空,劝乾隆务必要顾及亲情,善待十七叔。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26

第三,以雍正的经验,他很清楚在朝堂一些倚重的大臣,都有举足轻重之作用,如果没有资历深厚的大臣来辅佐和帮衬,那很难坐稳位置。所以雍正认为胤礼最好的人选之一,能帮乾隆稳定朝政,而且又是亲信的叔叔,让乾隆和胤礼多亲近,有助于稳定朝廷局面,更是能帮助乾隆顺利权力的交接与过渡。

第四,为雍正觉得胤礼在政权上做出巨大贡献的,乾隆理应替他好好照顾好十七叔。

乾隆三年(1738年)胤礼去世,年仅42岁。想必这也是勤务王事导致的积劳成疾,跟十三爷一样造成的英年早逝。也有一种可能,就是雍正帝早早就发现十七弟胤礼余寿不多了,于是建议乾隆善待胤礼。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27

结语

胤礼正如人们给他的评价一样:“实心为国,尽心竭力”,为雍正政权做出巨大贡献的胤礼,虽然到乾隆期,乾隆对他关照有加,又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主刑部事务,还赐果亲王双俸禄。但果亲王本来身体不好,最终,跟十三怡亲王一样积劳成疾,造成英年早逝,有点惋惜。

—END—


(图片来源网络)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演绎中,皇四子胤禛有惊无险地接过康熙皇权后,并没有留在宫中为大行皇帝守灵而是立即返回潜邸,名为“躲避宫中晦暗不明的情形”,实则是想除掉掌握了自己太多阴暗材料的邬思道。就在雍正皇帝反复试探、邬思道拼命自保的关键时刻,张五哥进来汇报:

“启禀皇上,十七阿哥求见!”

张五哥口中的“十七阿哥”,就是电视剧《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历史原型——康熙帝皇十七子胤礼。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28

在康熙朝晚期的“九子夺嫡”事件中,皇四子胤禛不光有皇十三子胤祥的支持,还有皇十六子胤禄、皇十七子胤礼的暗中相助。虽然在《雍正王朝》的演绎中,胤礼未曾露面,甚至还不及有着数次露脸机会、台词机会的胤禄;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位“十七阿哥”却备受雍正皇帝信任,一度手握重权,甚至在胤祥病逝后成为了雍正皇帝最为信任和倚重的皇室兄弟、胤祥的“接班人”

那么,雍正朝时期的胤礼到底有多牛呢?

雍正元年四月,雍正皇帝下令晋封胤礼为“果郡王”,并命其管理“理藩院”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29

“理藩院”,基本相当于现今的民族事务委员会,乃系朝廷管理蒙古、回族和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责任重大,对清朝皇权的稳固有着近乎决定性的巨大作用。胤礼之前的“理藩院”一把手,即为著名的权臣隆科多,由此足见雍正皇帝对胤礼的信任和倚重程度。

雍正二年八月,雍正皇帝下令“果郡王着照亲王给予俸银俸米”,也就是说,此时的胤礼已经开始享受“亲王”待遇。与此同时,雍正皇帝开始将部分八旗兵权逐渐交给胤礼掌握,行至雍正六年,胤礼同时兼任“正黄旗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和镶蓝旗蒙古都统”等四旗都统。

有清一朝,皇室宗亲兼任四旗都统者,唯胤礼一人而已!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30

雍正六年二月,胤礼晋封为“果亲王”;雍正八年八月,为大清王朝、为雍正皇权殚精竭虑、奉献一生的怡亲王胤祥病逝,胤礼便开始陆续接受胤祥生前的工作,从管理“户部三库”“监管户部”,再到“监管宗人府”。此时的胤礼,已经被雍正皇帝当成了胤祥的“接班人”,成为了最为信任和倚重的皇室兄弟。

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皇帝驾崩于圆明园,临终任命胤礼和胤禄、鄂尔泰、张廷玉为“顾命大臣”,赞襄新皇乾隆处理国政。在雍正皇帝的《传位遗诏》中,有着这样一句专门针对胤礼的交代:

果亲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才。但平日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傥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伤损其身。若因此而损贤王之精神,不能为国家办理政务,则甚为可惜。

除了怡亲王胤祥,能得雍正皇帝如此关爱,甚至在《传位遗诏》中给出专门“照顾指示”的皇室兄弟,恐怕也只有胤礼了。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31

只是,这里有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需要我们注意,那就是雍正皇帝为何在《传位遗诏》中专门要求后继之君和朝廷枢臣们“照顾”果亲王胤礼呢?

除了像对待胤祥一样的“兄长柔情”外,《雍正王朝》里的雍正皇帝有一句台词能解释这个问题:

为了给弘历留下一个安定的基业!

雍正皇帝留下的四位“顾命大臣”,由两位皇室宗亲——胤禄、胤礼和两位朝廷枢臣——鄂尔泰、张廷玉组成。其中,胤禄和胤礼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而鄂尔泰和张廷玉这一满一汉,亦能起到很好的制约、平衡作用。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32

只是,胤礼素来身体孱弱,一旦病逝必然引起朝野势力的重新布局,甚至是朝野震动,危及皇权。所以,才有了雍正皇帝的如此安排。

除了朝野局势的制衡作用外,雍正皇帝也真心希望胤礼能够成为乾隆皇帝的肱股之臣,甚至成为像怡亲王胤祥一样的“常务副皇帝”,为大清江山、乾隆皇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好在,乾隆皇帝并没有在胤礼身上施行自己的一贯德行,并没有辜负雍正皇帝的交代:

乾隆元年,胤礼获赐“永享亲王双俸”“御前免跪”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33

乾隆二年,42岁的胤礼病逝,乾隆皇帝下令给予了至高丧葬待遇,除了派遣皇长子永璜“穿孝”外,还另赐“加祭一次”,赐谥号“毅”。而后,更是将自己的亲弟弟弘曕过继给胤礼为嗣,使得“庄亲王”一脉一直延续到清末。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清实录·世宗实录》、《清实录·高宗实录》、《啸亭杂录》


看过《甄嬛传》的朋友都记忆犹新,雍正皇帝是如何对付果亲王的。

其实,真实的历史却是雍正皇帝临终托儿子,一定要照顾好果亲王。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34

说说雍正、弘历、果亲王的关系

“千古一帝”,说的是康熙,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共61年。 康熙在位期间,取得了不错的历史功绩,自己在皇家也大势开支散叶,子女共有35个。不过,宗谱上记载的只有24个儿子。

老四,名叫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老十七,名叫胤礼,就是后来的果亲王

老四胤禛即位后,为了避讳,令他所有兄弟名中“胤”字辈的,改为了“允”字。所以,十七又叫允礼。

弘历,是历史上的乾隆皇帝,雍正皇帝的儿子。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35

低调的十七阿哥

允礼低调,与他的出生有关。

允礼的母亲,姓陈,本来是一名宫女。有一次,康熙帝在皇宫里无意发现了有几份姿色的她,就临幸了允礼的母亲,因此怀上了允礼。

不过,康熙帝对允礼的母亲没有什么感情。就算允礼出世,她的地位依然没有变化。到了康熙57年,允礼的母亲才被升为勤嫔。

康熙帝对母亲没啥好感,对这个母亲生的儿子,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尤其,康熙的儿子多的是。所以,直到康熙帝去世,允礼都没有被受封。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十七阿哥的允礼,完全掺和不到“九子夺嫡”事件中去。而且,当时的允礼还是个孩子,他的母亲也根本没有这份野心。

所以,允礼将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36

十七是个才华横溢的阿哥

当年,“九子夺嫡”的编外之人允礼,因为年幼躲过了这场纷争。而且,允礼从小就体弱,无法真正地弯弓射箭,实现自己的价值。于是,他潜心学习,钻研诗词歌赋,在知识的海洋里修身养性。

聪敏好学的他,很喜欢诗文,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诗词里。《春和堂集》、《静远斋集》、《奉使纪行诗集》等等,都是允礼流传在世上的文笔

十七阿哥,不仅才华横溢,而且秉性纯厚,品行卓然,对待感情上也是如此!

他一生只有两个妻子,一个是指腹为婚,另一个是允礼自己所喜欢的人 。过去的富豪之家,有个三妻四妾的很正常,独独这位王爷长情而专一!

这一特性使他在长大后,快速地融入到了四阿哥的阵营里,也得到了四阿哥的重用。包括后来的乾隆帝,都非常看重他!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37

雍正重用十七阿哥允礼

允礼加入四哥的阵营后,雍正观察了很久。

他发现自己这位老弟直朴谨慎,做事尽心尽责,而且点到为止。也不贪恋权势,更不私下培植羽翼。说真的,雍正从心底很欣赏允礼,守本份、知进退。这样的人才,去哪找呢?

雍正元年,雍正皇帝封十七阿哥允礼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后来,又管理正黄旗和镶蓝旗的都统事务。接着又赐允礼白银一万两等等。

雍正6年,雍正称赞允礼忠心为国,封他为和硕果亲王!

雍正7年开始,允礼管理工部、户部、宗人府等事务等等。因为王爷允礼身体不是很健朗,雍正帝还特意下旨,责令允礼就在王府内办公,隔几天再进宫一次查看各部门的情况即可。

这种待遇,在当时不得不说是一种殊荣!

雍正12年,允礼奉旨到泰宁会见格桑嘉措,并在第二年的西藏地方宴会上,向格桑嘉措宣旨

我们通过雍正皇帝对允礼的这些封赏,以及允礼担任的众多职务的背后,可以看出雍正皇帝对这位弟弟的信任和重视。

所以,雍正在临终前,一再嘱咐儿子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38

允礼和乾隆帝

允礼为人平素淡薄,这是他顺遂人生的关键。

雍正死后,乾隆待允礼很尊敬,允礼主要负责刑部的管理

在乾隆元年,乾隆帝为允礼的生母加徽号,并且赐允礼永远食亲王双俸。亲王双俸,那是的多么富有啊!

可惜的是 ,允礼的身体一直很弱。到了乾隆3年,42岁的允礼英年早逝。乾隆帝万分悲痛,亲临其丧

由于允礼无子,乾隆将自己的亲弟弟,雍正的第六子弘曕过继到果亲王名下,继承果亲王的 一脉。

总之,果郡王本人,一直到去世,都位高权重,荣华富贵。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39

三 少 说 :

事实证明 ,雍正皇帝没有看错人,允礼值得他信任。


康熙晚年,诸子夺嫡,老四胤禛意外胜出。在康熙死后继位的雍正皇帝对他的众多兄弟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圈禁胤禩、胤峨、胤禵,胤祉,幽死胤禟、将胤裪降爵。但唯独对康熙第十七子,雍正异母弟胤礼极为器重,临死前还交代儿子弘历照顾好这个十七叔,这是为何呢?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40

胤礼出生于康熙三十六(1697年),是康熙的第十七子。他出生后十几年,比他年长的许多哥哥便展开了残酷的夺嫡之争,年少的胤礼并没有参与其中,这也是雍正后来极为器重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彼时的胤礼就像一张白纸,没有受到夺嫡之争的冲击,而是无忧无虑的过着他的皇子生活。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41

胤礼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宫廷教育,他为人豁达宽容,纵情山水无欲无求,对皇权之争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并未被卷入夺嫡的政治斗争。胤礼九岁便随驾巡幸,跟随在父皇身边出巡塞外,由于康熙子嗣众多,且康熙晚年深陷诸子夺嫡的政治斗争,导致他直到康熙死了都没有受封,依然是个皇子。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42

胤礼品行端正、实心报国、操守清廉,雍正因此在诸多兄弟中最终选择了这个优秀的弟弟作为他的政治助手。雍正元年(1722年)25岁的胤礼被雍正封为果郡王署理礼藩院事,他也第一次摆脱没有爵位的尴尬,六年后又加封为果郡王。第二年主管工部事,次年总理户部三户,十一年管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回西藏,顺路问视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还京师,并携宝亲王弘历和庆亲王弘昼办理苗疆事务。可以说胤礼在很多岗位都历练过,能力突出事情都办的妥妥的,因此深受雍正的信任和器重。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43

雍正十三年(1732年)雍正病重,以果亲王胤礼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同受顾命,成为辅政大臣之一,此足可见雍正对胤礼之信任和器重,而当时胤礼的众多兄弟不是被雍正幽死就是被夺爵圈禁。胤礼是为数不多的在雍正朝得到重用的皇子。


雍正去世后胤礼继续得到了侄儿乾隆的重用和信任,乾隆元年胤礼身患脚疾行走不便,乾隆给予了十七叔在私氐办公的特殊待遇。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胤礼去世,乾隆悲痛万分,亲临果亲王府吊丧。胤礼死后无子,乾隆命以幼弟弘瞻过继给十七叔,承袭果亲王爵位。


雍正有没有特意嘱咐要照顾好果亲王,我不知道,因为我查不到任何有关这样的记载,无论是《清史稿》,还是《清世宗实录》,亦或是《清高宗实录》,我都找不到。所以是真是假不得而知。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44

 

不归虽找不到雍正特意嘱咐乾隆要照顾好允礼的记载,但从其他的一些记载可以看出,相对于雍正给予其他的兄弟的待遇,允礼得到的待遇可以说仅次于十三弟允祥。

雍正三年曾下诏:“果郡王实心为国,操守清廉,宜给亲王俸,护卫亦如之,班在顺承郡王上”,“实心为国,操守清廉”这个没啥好说的,个人觉得是恭维话。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45

最重要的是后面那句话“宜给亲王俸,护卫亦如之,班在顺承郡王上”,先不说以郡王爵领亲王俸,再配亲王级的护卫,这等待遇在康熙的子嗣中除了允祥,只有他得到,更甚者他在上朝时,班位还被排在顺承郡王上,要知道顺承郡王可是清朝的铁帽子王之一,地位尊崇无比,允礼能够以一个普通的郡王,位列一个铁帽子王之上,这就足以说明他受宠的程度。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46

最后雍正十三年,《清史稿.允礼传》载:“世宗疾大渐,受遗诏辅政”,雍正临死前,他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一起,被雍正任命被辅政大臣。能被雍正做为托孤大臣,允礼的受宠已无可置疑。

那么允礼为何会如此受宠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早年间从来不参与到皇位的争夺中,即使他受到康熙的喜爱,他也对皇位从未表现出对其有兴趣的感觉,而是一直在游山玩水,四处游学,所以这么一个无欲无求的允礼自然受到雍正的格外看重。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47

再是允礼的办事能力的确蛮强的。正如雍正六年,雍正晋升他为果亲王下诏时所说:“果郡王为人直朴谨慎,品行卓然。朕即位以来,命王办理理藩院及三旗事务数年,王失志忠诚,毫不顾及己私,执持正理,概不瞻徇,赞襄朕躬,允称笃敬。王微有弱疾,虽偶尓在家调养,而一切交办事件仍然尽心料理。”。

雍正元年,雍正让允礼同渣齐、萨尔那等人一起修建康熙的陵寝“景陵”,他得到了雍正“甚属尽心”的评价。之后允礼在管理藩院,并兼管正黄旗蒙古都统事务、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的数年时间里,他又得到了雍正“毫不顾及己私,执持正理,概不瞻徇”的评价。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48

也就是如此,在允礼如此会替雍正办事的前提下,他得到了许多其他诸王都未先是曾享受过的待遇。如雍正二年,先是八月初八日祭大社大稷,他代替雍正行礼,后初九日,胤礼又代雍正举行祭孔大典。

再如直至雍正六年,允礼一人就兼任正黄旗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和镶蓝旗蒙古都统四职。而这些职务全部强加到允礼一人之手,这足以说明允许办事的能力是有多强。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49

当然无论允许的受宠是因为不恋皇位,还是办事能力强,他最让雍正放心的确是他的忠。如果不是他对雍正忠心耿耿,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没有站在雍正的对立面的话,恐怕无论他有多么的不恋皇位,亦或是办事能力强悍,他都逃不过二个字“弃用”。


果亲王名叫胤礼,是康熙皇帝最小的儿子,因为生母是汉族人,所以不具备夺嫡的资格,而且果亲王因为在帮助雍正夺位的时候出了力所以,所以一直被雍正器重,即便是雍正身死后,都被列为顾命大臣。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50

那么在雍正离世前,为何特意叮嘱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呢?

除了果亲王的功绩以外,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果亲王一生无嗣。

在古代宗法礼法十分严苛的时代,古人是十分注重孝道的,讲究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现在有一句非常恶毒的词叫“断子绝孙就是这么来的)。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51

因此在古代没有子孙后低啊是一件非常被人瞧不起的,但是偏偏就是这样,果亲王胤礼一生都没有子嗣,没有人继承他的血统宗支。

当然我想,这应该不是果亲王自己不能生育的问题,我认为很大的可能就是为了能够让雍正皇帝安心。而雍正也是出于对胤礼的感激,所以在临终前告诉弘历,要好好照顾果亲王。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52

这也是为什么雍正偏偏选择果亲王为顾命大臣,因为果亲王对皇位是没有威胁的,是皇帝天然的盟友。

果亲王也就是康熙的十七子胤礼,他是康熙诸子之中结局比较好的一位,他也是雍正继位后,除了老十三胤祥之外最受雍正喜爱和信任以及重用的弟弟。

在胤祥英年早逝之后,胤礼是雍正最为喜爱和信任且还重用厚待的弟弟,正是因为雍正对老十七胤礼的喜爱和信任,所以雍正临终前将青年继位的弘历也就是乾隆托付给了胤礼,以胤礼和老十六胤禄以及张廷玉、鄂尔泰四人位辅政大臣,而胤礼则是首辅,并且雍正一再交代乾隆照顾好胤礼不要让他过度操劳,可见雍正对胤礼的喜爱。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53

胤礼少年好学温文儒雅

胤礼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算是康熙人到中年才生的儿子,胤礼的生母为勤嫔陈氏,勤嫔家族出身比较低微,她的家族都是镶黄旗汉军旗包衣奴才出身,她的父亲陈希阂不过是二等侍卫,而且勤嫔在康熙时期一直是没有封号的妃嫔,直到康熙晚年才因为生有皇子被册封为嫔。

胤礼生母勤嫔家族出身地位不高,所以胤礼和生母勤嫔在父亲康熙面前也并没有受到重视,胤礼在康熙去世时已经年满27岁还没有任何封爵,也没有任何职务权力,可见这对母子在康熙时代非常不受重视。

当然胤礼不受父亲康熙重视也和他为人低调内敛有很大关系,胤礼师从清代大诗人沈德潜,简单的说一说胤礼的这位老师沈德潜。

沈德潜是清代非常有名的诗人,乾隆曾经非常赏识沈德潜,经常与沈德潜互赠诗词,而且沈德潜非常高寿活了97岁,从康熙初年一直活到乾隆中期。沈德潜年轻时期就是非常有才华,但是常年科举不中,终康熙和雍正两朝沈德潜都没有考中过进士及第,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67岁的沈德潜才考中进士,不过沈德潜生性开朗豁达,把这些看得非常淡薄,因此沈德潜在当时文坛素以豁达大度著称。

沈德潜在康熙中晚期曾在文学方面指导过胤礼,但并不是官方指派,因为沈德潜没有官职在身,所以胤礼是少年时期在民间与沈德潜结识,跟随沈德潜学习文学诗作,因此胤礼在文学方面造诣很深,而且深受其师沈德潜豁达大度的影响,胤礼在青少年时期也是非常豁达大度,温文儒雅。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54

所以胤礼在早年深受文学熏陶,无意于政治,也从不参与皇位之争,在康熙时期胤礼基本就是寄情于山水,工于书法,擅长诗词,更加喜好游学四方。

因此这样的胤礼又低调,又喜欢出去游学,还不过问政治,所以在父亲康熙时代胤礼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也没有得到康熙册封爵位,可以说康熙在世时他可能很容易把胤礼这个儿子忘掉,毕竟20多个儿子,不出类不拔尖,老爹也很难记住你。

胤礼正是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样的道理,所以他在康熙面前从来都是不声不响低调做人,也因此胤礼可以在康熙朝时期激烈的皇位竞争中独善其身。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55

雍正继位后对这位低调内敛的小兄弟格外喜爱和器重

胤礼的性格确实非常豁达大度,而且对于权力真的是野心不大。其实胤礼也是有资本参与争夺皇位的皇子,虽然胤礼的生母勤妃陈氏娘家出身地位不高,但是胤礼的嫡福晋钮钴禄氏却是清朝政坛豪门。

胤礼的嫡福晋钮钴禄氏是康熙初年四大辅臣之一的遏必隆孙女,也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的曾孙女,她的父亲也是康熙朝权力比较大的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阿灵阿,她的姑姑是康熙的孝昭仁皇后,另一位姑姑则是老十胤䄉的生母温僖贵妃,可以说胤礼即是胤䄉的弟弟也是他的表妹夫。

因此来说钮钴禄氏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都是清朝盛极一时的权臣,是清代政治豪门遏必隆家族的一员。如果胤礼真的想参与皇位竞争,他嫡福晋钮钴禄氏家族可以给他提供很大助力,胤礼的岳父阿灵阿也是康熙给胤礼指派的老师,阿灵阿是“九子夺嫡”中强力支持老八胤禩的重臣之一。

不过幸好胤礼没有受到阿灵阿这个老师兼岳父的影响,他更多是受到他民间的老师沈德潜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胤礼没有想借助岳父阿灵阿家族的势力参与争夺皇位,更难能可贵的是胤礼也没有跟着岳父阿灵阿一起去支持胤禩,因此来说胤礼是既没有野心也无心涉及政治。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56

雍正继位之后对当初参与争夺皇位的其他兄弟打击很厉害,尤其是针对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打击最厉害,他俩更是被雍正褫夺爵位、削除宗籍、冠以恶名,囚禁迫害致死。

雍正一方面对这些不肯臣服和参与过皇位争夺的兄弟动用残酷手段,另一方面雍正也需要收拢皇室宗亲的人心,他需要对一些像老十六胤禄这样肯定听话肯臣服于自己的兄弟更好一些,所以低调内敛还非常有才华且没有野心的胤礼被雍正发现,他非常喜爱这样的兄弟。

因此生性豁达大度且没有野心,还很有才华的胤礼在四哥雍正继位后就迎来了人生的春天,而与自己的老师兼岳父阿灵阿形成了鲜明对比。

阿灵阿早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就已经去世,但是阿灵阿当初与雍正的政敌弟弟老八胤禩关系太好了,所以雍正继位后非常憎恨阿灵阿,认为是阿灵阿助长了胤禩的野心同时还挑拨了胤禩与自己的关系。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57

因此即便阿灵阿当时已经死了很久,雍正还是在清算胤禩时将阿灵阿也列入清算之列,阿灵阿死后被雍正毁碑,雍正改立其墓碑为“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

其实阿灵阿按亲戚关系来算还算是雍正的亲姨夫,阿灵阿之妻乃是雍正生母德妃的亲妹妹,由此来说胤礼之妻钮钴禄氏与雍正也算是表兄妹关系,胤礼也是雍正的表妹夫。

即便如此亲戚关系,雍正依旧将阿灵阿次子阿尔松阿斩首,将阿灵阿家族全部流放宁古塔,当然,这其中不包括胤礼的嫡福晋阿灵阿之女钮钴禄氏。

因为雍正一面大肆诛戮阿灵阿家族,一面又对胤礼非常好,雍正刚即位就直接册封了胤礼为多罗果郡王,可以说胤礼都没当过贝勒和贝子,直接就是郡王起步,这都看出雍正对这位小兄弟的喜爱。

雍正诛戮阿灵阿家族时,还怕胤礼即其妻钮钴禄氏会产生担忧,雍正曾经亲自召见胤礼夫妇,当面向他们表示,阿灵阿家族所为与他们夫妇无关,以安胤礼夫妇之心。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58

雍正就是看中了胤礼性格豁达大度、低调内敛且没有野心,还比较有才华,所以雍正继位后对他是十分赏识,即位之初给胤礼加封果郡王的同时,雍正还让胤礼署理正黄旗蒙古都统事务兼署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还兼任了理藩院尚书,可以说胤礼手握两旗大权还兼管着外交事务,权力非常大。

这只是即位之初雍正对胤礼的喜爱和赋予他的权力,这些事务只是雍正想让胤礼小试牛刀而已,算是看看胤礼有什么能力和多大本事。

胤礼也不负雍正的赏识,把正黄旗和镶蓝旗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处理外事也非常符合雍正的心意,这一下更是让雍正对胤礼喜爱非常。

到了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更是晋封胤礼为和硕果亲王,成为了亲王爵位,在之前胤礼的两旗都统职务上,雍正又让胤礼署理了镶红旗满洲都统和镶蓝旗蒙古都统,至此胤礼一人身兼三旗四都统职务,这时期的胤礼权力地位基本在雍正朝仅次于老十三胤祥了。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59

胤礼不止在权力地位上仅次于胤祥,在赏赐方面也基本和胤祥差不多,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曾让胤礼代替自己去祭祀社稷,这件事办妥之后,雍正在先赏赐胤祥一万两白银后,又以此为理由赏赐给了胤礼同样的银钱。

胤祥生母敏妃家族出身是包衣奴才出身,身份地位低微,在康熙时期都是没有名号的庶妃,只是在死后被康熙追封为敏妃,但是雍正当初十分喜爱十三弟胤祥,雍正在即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胤祥生母家族全部抬出包衣身份,授予贵族地位,同时还立刻追谥胤祥的生母敏妃为敬敏皇贵妃,一下给胤祥生母连升两级,并且雍正打破了妃子不能从葬帝陵的先例,将胤祥生母葬进了康熙帝陵之中,与康熙同墓同穴。

清朝皇妃能陪葬帝陵就是由雍正为胤祥生母开创的先例而来,本来康熙生前根本就没有想过让胤祥的生母敏妃与自己合葬,而胤祥生母能被葬进康熙帝陵之中完全是雍正抬举进去的。

《清史稿》中记录雍正给出的理由也很强悍: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追进封。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60

同样雍正对胤礼生母勤嫔家族也是如此,雍正即位时,胤礼生母勤嫔还在世,本来按照清宫规矩先皇驾崩,先皇生前的妃嫔有儿子的可以出宫由儿子供养,只有当这些妃嫔的儿子全都去世,才由现任皇帝接回紫禁城在宁寿宫中供养。

但是雍正没有让胤礼生母勤嫔出宫,而是他替胤礼将勤嫔供养在宁寿宫中,可以说算是雍正替胤礼供养老母,而且雍正还晋封勤嫔为皇考勤太妃,所以勤嫔在后世也被称为勤妃。

同时雍正也是跟提拔胤祥母系家族似的,将胤礼的母系家族由包衣出身提拔成了贵族,从这些都可以看出雍正对胤礼的喜爱可以说仅次于他最喜爱的弟弟胤祥。

雍正朝中后期胤礼替代已去世的胤祥成为雍正最信任和倚重的弟弟

雍正八年(1730年)胤祥去世之后,胤礼更是进一步得到了雍正的重用,雍正让胤礼接管了胤祥生前所掌管的户部,胤礼在之前雍正七年(1729年)还兼管了工部,之后雍正又让胤礼兼管宗人府,可以说胤礼此时的政治权力达到了最高峰。

胤礼为人认真仔细,在处理工作事物上十分认真尽心尽力,最关键的是胤礼不贪恋权力也不贪恋金钱,这点最为让雍正所喜爱,所以雍正才会对胤礼格外的器重和赏识。

雍正曾经评价胤礼“实心为国,尽心竭力,而且品行端正,操守清廉”。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61

因此胤礼在老十三胤祥去世后,雍正朝中后期权力更盛,更是深得雍正所倚重,直到雍正临终前诏胤礼、胤禄和张廷玉以及鄂尔泰,向他们四人托孤,将青年乾隆托付给四人。

老十六胤禄和二十四阿哥胤祕是雍正除了胤祥和胤礼之外最喜爱的两个弟弟,但是他们俩比之十三和十七那还是差了一些,但是胤禄为人忠厚老实,也得到雍正信任,并且在临终前委以重任。

胤礼更是雍正临终时托孤的四大辅臣之首,也就是乾隆初期的首辅大臣。

由于胤礼工作兢兢业业,非常勤恳认真,而且雍正所赋予他的权力和职务还很多,所以胤礼非常劳累,因此雍正担心过多的工作会把弟弟胤礼压垮,怕胤礼步上老十三胤祥的后尘,所以在临终前一再叮嘱乾隆要善待和照顾好他的十七叔胤礼。

果亲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才。但平日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傥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伤损其身。若因此而损贤王之精神,不能为国家办理政务,则甚为可惜。

——《清史稿》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62

乾隆即位后果然遵照其父雍正的叮嘱,非常善待和礼遇十七叔胤礼。乾隆刚即位之时,胤礼与胤禄以王叔之尊,拥护乾隆,率先带领群臣向乾隆下跪俯首称臣,乾隆对两位叔叔如此拥护自己十分感动,当即下旨,永久赐予胤礼和胤禄双王俸禄,御前免跪待遇。

庄亲王、果亲王便殿赐坐时俱行拜礼,朕心深为不安,二王皆圣祖仁皇帝之子,大行皇帝之弟,于朕为叔。行辈甚尊,岂可常行拜礼于朕前乎!

——《清史稿》

可以说胤礼在雍正和乾隆时期都是深受重用和礼遇,当然这也归功于胤礼非常好的脾气秉性,所以胤礼才能深得两代帝王的信任和倚重。

可惜胤礼还是劳心劳力步上了胤祥的后尘英年早逝

乾隆即位后,胤礼为总理王事务大臣,工作量非常大,而胤礼为人又极为认真勤恳,外加胤礼本身就身体虚弱,所以乾隆特许胤礼不必每天入宫,平时在王府中处理事务,只需每隔一段时间入宫汇报即可,这是极为不同寻常的关照,也说明了乾隆确实遵照父亲雍正的遗嘱交代,对王叔胤礼格外照顾。

胤礼本身生性豁达,还很有文采,所以他也深受大侄子乾隆的喜爱,因此乾隆除了格外关照胤礼,还非常关心胤礼身体健康,经常派御医去给胤礼调养身体。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63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很可惜,胤礼在乾隆三年(1738年)还是步上了十三哥胤祥的后尘把身子熬垮了,英年早逝,年仅41岁。

胤礼一生只有一个儿子,还可惜夭折了,所以胤礼一生无子,在他病重期间,乾隆亲自到王府去探望胤礼,想到胤礼生前没有子嗣,如果就此一病而逝,那岂不是就后继无人了,所以乾隆当即与胤礼商量,把雍正最小的儿子也就是乾隆幼弟六阿哥弘瞻过继给胤礼为子嗣。

胤礼死后,乾隆果然找了十六叔胤禄商量将幼弟弘瞻过继给胤礼为嗣,经过议定最终将弘瞻过继给胤礼为子嗣,所以当胤礼去世后,乾隆追谥胤礼为果毅亲王,让幼弟弘瞻承袭了果亲王爵位。

其实乾隆让弘瞻承袭果亲王爵位也是有私心的,因为乾隆非常喜爱这个比自己小20多岁的幼弟弘瞻,而胤礼生前得到了雍正很多赏赐,家底十分丰厚,所以乾隆想让自己最喜爱的弟弟继承胤礼的家产和王爵,这样就把弘瞻的前途都安排明白了,弘瞻小小年纪就可以衣食无忧,一生都不用发愁了。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64

所以这么来看乾隆对弟弟弘瞻的疼爱也不次于父亲雍正对小兄弟胤礼的喜爱。

胤礼死后乾隆万分悲痛,并且乾隆亲自去为胤礼送灵出殡,还特意给胤礼加祭一次,并且乾隆让大儿子永璜和幼弟弘瞻披麻戴孝以孝子贤孙的身份为胤礼发丧。

写在最后

从这些都能看出胤礼在生前死后都受到了雍正和乾隆父子的礼遇,这就归结于胤礼为人知进退,明得失,善于明哲保身,且性格还温和谦恭,所以在最是无情帝王家的情况下胤礼得到了哥哥雍正和大侄子乾隆的倚重和厚待。

胤礼的结局是康熙诸子中算是非常好的一位了,只可惜的是他的寿命太短,虽然深受两代皇帝倚重和厚待,却英年早逝,这是比较可惜的地方。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果亲王胤礼,可以说是除了怡亲王胤祥之外,雍正皇帝最为器重的兄弟之一。

《雍正王朝》中,康熙去世前已经向众位皇子宣布要传位于四阿哥,可是八爷党一众为了混淆视听,偏偏说是传位十四阿哥,这个时候就有一位年长的阿哥站了出来,不仅坚持说康熙是要传位四阿哥,并且与十阿哥大打出手,而这位阿哥就是十七阿哥胤礼。而在《雍正王朝》的原著小说《雍正皇帝》中,胤礼同十三爷一样,都是雍正的铁杆支持者,为了雍正登基不惜散尽家财做支持,并且在十三爷从从宗人府被放出来的时候,是同十三爷胤祥一起前往丰台大营夺去兵权,勤王护驾,为雍正的登基立下汗马功劳之人。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65

历史上的十七阿哥并没有参与康熙的“九子夺嫡”,一方面,是胤礼年龄较小,实力不足,另一方面,也是胤礼生母是纯裕勤妃陈氏,汉族人,出身卑微,也不具备资格,同时胤礼在“九子夺嫡”中也保持了中立。在雍正登基后,胤礼随即朝拜新君表示支持,因而也得到了雍正的信任与赏识,在雍正继位之后就被封为果郡王,奉命管理理藩院。

在雍正朝时期,胤礼得到了雍正的信任与支持,先后管理工部和户部,并在雍正六年(1729年)被晋封为果亲王。在雍正八年(1730年),怡亲王胤祥去世后,胤礼和雍正的另外一位弟弟,十六阿哥庄亲王胤禄成为雍正最为信任,也是最为倚仗和器重的兄弟。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前,胤礼被雍正委以顾命重任,成为雍正的“托孤之臣”。

乾隆皇帝登基后,胤礼总理事务,并且获得乾隆的不断封赏和极高礼仪待遇。乾隆三年(1738年)胤礼去世,乾隆将雍正皇帝第六子弘曕过继给胤礼,袭承果亲王爵位。

胤礼历经康雍乾三朝不断受封并且得以善终,在雍正的兄弟当中确实难得。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66

雍正临终前特意交代乾隆要好好照顾果亲王,除了因为胤礼在雍正朝时期的功劳,也与胤礼的身份和作用有着密切关系。

果亲王胤礼在雍正在位期间,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辅佐雍正处理各种事务,因而得到了雍正的赏识和信任,同时,雍正也需要有兄弟能够站出来分担朝政,以此来平息关于自己“残害兄弟”的负面舆论,除了怡亲王胤祥,包括果亲王胤礼和庄亲王胤禄,以及康熙最小的儿子、二十四阿哥諴亲王胤秘,都得到雍正的优待。

而雍正特意交代乾隆好好照顾胤礼,除了是念及兄弟感情与胤礼的功劳,同时也是念在胤礼的身体状况并不好,需要特殊的关照,但是雍正更加知道的是,胤礼在乾隆继位初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67

一来,是为了政局的稳定与皇权的顺利交接过度。

胤礼在雍正朝时期,特别是怡亲王胤祥去世后,成为雍正非常倚重的大臣,在朝堂之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他需要胤礼能够尽量帮助乾隆稳定朝政,顺利实现帝王权力的交接与过度。

二来,胤礼位列顾命大臣之列,是宗室成员的代表。

雍正为乾隆选择的顾命大臣,颇费了一番心思,而在他选择的这些“托孤之臣”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张廷玉代表了汉族士大夫阶层,是朝堂之上汉族官员的代表;鄂尔泰代表着是满洲官员。这两人不仅成为辅政大臣,并且雍正留下遗命要这二人配享太庙,为的就是让他们更够更好的辅佐乾隆。

而胤礼和胤禄成为顾命大臣,他们代表的是宗室王公的利益。雍正皇帝他们两个成为连接宗室贵族的纽带,通过他们是乾隆获得更多的宗室支持,这也是胤礼的重要作用。

三来,胤礼并没有子嗣。

胤礼一生并没有留下子嗣,这一点可以让雍正非常放心的将其委以重任而不用担心其对于皇权的威胁,同样,也正是因为胤礼没有子嗣,而胤礼也深受雍正的器重,所以乾隆为自己的叔叔尽孝,照顾自己的叔叔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孝道之举。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68


果亲王胤礼当年曾力挺雍正继位,因此他就成为了除老十三胤祥之外,最受雍正器重和信任的兄弟,而雍正临终前交代儿子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则是害怕他步了老十三的后尘。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69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在康熙皇帝驾崩时,交代将皇位传给皇四子胤禛,但由于康熙当时气若游丝,因此以皇九子胤禟和皇十子胤莪为首的几人,便借此机会,声称康熙要传位的是皇十四子,而不是皇四子。

关键时刻,有两名皇子站了出来,大声反驳皇九子等人,十分坚定的说康熙交代的是传位于皇四子,双方因此产生了激烈的冲突,皇十子胤莪还与其中一位反驳他的皇子当场扭打了起来。

而这名与皇十子胤莪打作一团的皇子,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康熙皇帝的第十七个儿子,皇十七子胤礼。

当然,在真正的历史上,皇十七子胤礼究竟有没有和皇十子胤莪打过架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确实曾坚定地支持雍正继位,因此,雍正才会在登基后,对这个弟弟极为信任和重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雍正在位期间,对老十七胤礼的感情,仅次于对老十三胤祥,而在胤祥因操劳过度,以至于英年早逝后,雍正更是唯恐老十七步了胤祥的后尘,因此,才会在临终前交代弘历务必要照顾好老十七。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70

 

胤礼对于雍正,在很多时候,更像是雍正的一个情感寄托。

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康熙皇帝的第十七个儿子胤礼出生,他的生母是一名汉人,为二等侍卫陈希阂之女。

在胤礼刚出生的时候,太子还是胤礽,比胤礼年长的其他皇子,得益于康熙皇帝在教育上的重视,皇子们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并且具备了一定处理政务的能力,因此,当时大多数成年的皇子都已经担任起部分职务,并各司其职,共同为大清朝昌盛做着自己的努力。

但在胤礼长到十一岁的时候,也就是康熙四十七年,随着太子胤礽的第一次被废,众皇子为了争夺嫡位,暗中的角力便开始了。

随着情势的变化,争夺嫡位的皇子们逐渐分成了几大阵营,比如以皇四子胤禛为首的“四爷党”,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八爷党”等,几方人马你争我抢,造成了康熙晚年时期著名的政治事件“九子夺嫡”。

但在众多参与夺嫡的皇子之中,却并没有皇十七子胤礼的身影。

之所以没有胤礼的参与,有两方面原因,一来,当时的胤礼年纪尚且很小,前文也讲过,在太子胤礽被废那年,胤礼方才十一岁,虽说古人成熟的早,但胤礼这个年纪,还不没有太大的资格参与夺嫡。

当然,年纪只是一个很小的因素,第二个原因,才是比较重要的。

前文讲过,胤礼的生母是二等侍卫陈希阂之女陈氏,也就是说,这个陈希阂是胤礼的亲外公,但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极少,并且,从他的二等侍卫这个职位来看,就知道他并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人。

更何况,陈希阂还是一个汉人,虽说在康熙年间满汉通婚已经不算一个稀罕事,但作为康熙皇帝来讲,娶这么一个汉人之女,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手段。

并且,康熙皇帝对于这个汉人妃子,也并不是那么重视,胤礼的生母陈氏是在康熙三十三年入的宫,在康熙三十六年生下了胤礼,但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时,才被康熙帝晋封为勤嫔。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71

 

也就是说,在胤礼22岁之前,他的母亲陈氏,都只不过是一个没有什么封号的妃子,而胤礼自己同样也是如此,直到康熙去世,胤礼也没有被封什么爵位,更别提什么职务了。

不被父亲重视,背后也没有什么庞大的家族势力支持,只能在紫禁城的高墙里,过着外人羡慕无比,自己则十分苦闷的生活,这就是皇十七子胤礼。

而他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他是康熙皇帝的儿子。

所以,明白自己处境,并且颇有自知之明的胤礼,在看到太子胤礽被废之后,并没有什么行动,也没有加入任何一个阵营,因为胤礼知道,那些“游戏”,远不是自己这个无人关注的皇子能玩得起的,一不小心,自己就可能万劫不复。

当然,如果以事后人的角度来看,当时的胤礼也并非没有一争之力,虽说他的生母陈氏地位不高,但他的嫡福晋,也就是他的正妻,可是一个很有身份的人。

胤礼的嫡福晋,是清朝的开国功臣遏必隆的孙女,而胤礼的岳父,正是遏必隆的第七子阿灵阿。

遏必隆的子女在康熙朝的地位都不低,阿灵阿袭封一等公,还担任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除了阿灵阿之外,遏必隆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康熙,次女为孝昭仁皇后,三女则为温僖贵妃。

也就是说,如果皇十七子胤礼真的要论亲戚的话,凭着他娶了阿灵阿的女儿这层关系,还是有很大的资源可以利用的,像康熙的第十子胤莪,就是因为他的生母是温僖贵妃,因此才会底气十足,成为了皇八子胤禩极力拉拢的对象。

但这一切似乎与胤礼并没有太大关系,哪怕是康熙皇帝还在世的时候,胤礼都一向以低调内敛示人,更多的时候,他都在学习文学诗作,很少参与到政治里面。

在这种情况下,胤礼的文学造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性情也变得更加豁达温和,但同样的,与世无争的胤礼也愈加不被康熙皇帝重视,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直到康熙去世,都没能被封一个爵位的主要原因。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72

 

但有道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胤礼的人生中,也曾经经历过政治风波。

不过,这个风波并不是因他而起,而是因为他的岳父大人,也就是康熙朝的宠臣,雍正朝的罪人果毅公阿灵阿。

根据史料记载,在康熙晚年时期,因为太子胤礽的二次被废,让其他皇子均看到了机会,因此就形成了前文所述的几大党派,这其中的”八爷党“,曾经在一段时间里,风头极盛。

八爷党的首脑为皇八子胤禩,原本他因为生母的地位低,并没有太大的竞争机会,但在”九子夺嫡“的发展中,胤禩凭借个人的能力,以及常年积攒下来的口碑,在后期成为了最大的一个热门。

尤其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后,当时因为皇长子胤褆因不被康熙帝所喜,自感争储无望的他,转头开始支持皇八子胤禩,同时,朝中的诸多大臣也在朝会上公开表示支持皇八子为储君,而在这些大臣之中,跳的最欢的就是阿灵阿。

而众所周知,”九子夺嫡“的最终结果,是皇四子胤禛胜出,成为了雍正帝,在雍正继位后,随即就展开了对曾经的政敌清算的行动,除了那几个曾与他为敌的皇子之外,曾经支持皇八子的大臣们,同样也被雍正算了总账。

但当时的阿灵阿,早已在康熙康熙五十五年时病逝,他去死后,康熙帝还十分感伤,并对其进行了厚葬,但即便是他死了,还是没能逃过雍正的清算。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73

 

雍正二年,雍正帝在朝会上对阿灵阿大加痛斥,指责其为”居心奸险,结党营私”,之后,愤怒的雍正帝,下令将阿灵阿的墓碑上,原本康熙帝赐的谥号,改为“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最后,又将阿灵阿的儿子阿尔松阿的官职全部免除,发配到奉天看守陵墓去。

“本朝大臣中,居心奸险,结党营私,惟阿灵阿、揆叙为甚….蛊惑诸王是以日夜谋为造作无稽之谈相传闻,致皇考愤懑,莫可究诘,此朕与阿灵阿揆叙不共戴天之恨也。”—雍正皇帝

而在两年后,仍不解恨的雍正帝,又将阿灵阿的儿子阿尔松阿找了回来,先是抄家,后又将其斩首示众,最后又将阿尔松阿的妻子发配到宁古塔,直到乾隆年间才被放了回来。

按理说,作为阿灵阿的女婿,胤礼多多少少都会因为他的岳父而受到冲击,但实际上,从雍正清算阿灵阿开始,到最后将其子抄家问斩,作为女婿的胤礼,一点事儿都没有。

不仅他没事,包括他的妻子,也就是阿灵阿的亲闺女,同样也没事,并且,在处置阿灵阿的时候,雍正帝还专门找到胤礼夫妻俩,十分明确的告诉这对夫妻,不会因为阿灵阿而牵涉到他们。

因此,胤礼就这样安然地度过了雍正初年的风波,这和他曾经的低调内敛,并且在情感上支持雍正有很大关系,毕竟雍正这个人,向来都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如果这胤礼在当初但凡做出过一点与他岳父阿灵阿“同流合污”的事,那么等待他的,就会是和皇八子等人一样的结果。

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圈禁至死,并且还会被雍正冠上一个类似于“阿其那”、“塞斯黑”这样带有侮辱性的称号。

但胤礼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在雍正登基后,开启了人生的第二春。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74

 

雍正元年,刚刚继位的雍正帝,就封他十七弟胤礼为果郡王,这在当时,可是一个相当非同寻常的待遇。

根据清朝皇子的封爵制度,皇帝的儿子们在成年后,皇帝会根据他们的表现进行封爵,表现优异的,则可以封为亲王,像雍正在当皇帝之前,就是雍亲王。

次一点的,就是郡王,再往下就是贝勒、贝子等,像听起来十分唬人的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则是在爵位中,最低等的存在。

从上述的等级制度就可以看出,郡王的地位是仅次于亲王的,因此,就说明了不是每一个皇子都会成为郡王的,在清朝的不少皇子里,可能熬了一辈子,也就是贝勒、贝子的份,这还是皇帝赏识的结果,如果不赏识,那就只能是一个不入流的奉恩将军了。

而前文也提到,胤礼在康熙去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光头阿哥,没有任何爵位在身,但雍正一登基,随即就将其提拔为郡王,足以说明,胤礼在雍正的心里,地位还是很高的。

而雍正之所以封他,雍正本人给出的理由是胤礼“实心报国,操守清廉”,但明眼人都知道,还是因为胤礼在“九子夺嫡”时的表现让雍正十分满意,这才让他当了郡王。

当然,登基之初的雍正,此时最信任的还不是胤礼,而是他最“爱”的十三弟胤祥。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75

 

胤祥可以说是雍正的铁杆儿粉丝,不管是在是史料中,还是在相关的影视剧中,他都是雍正帝最坚定的支持者,可以说,“九子夺嫡”中间发生的风波,胤祥帮雍正扛下了不少。

因此,在雍正继位后,受到封赏最大的,就是老十三胤祥,先是被封为和硕怡亲王,之后又出任议政大臣,帮助雍正处理继位之初复杂的政治局面。

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那个时候的胤祥,那就是当时的他,就是大清朝的“常务副皇帝”。

但正因为几乎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胤祥的身上,让他整日处在繁多的公务之中,最终导致他因为操劳过度,身患重病,在雍正八年五月去世,年仅44岁。

胤祥的去世,对雍正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毕竟当年与他贴心的兄弟也只有胤祥一人而已,虽说子啊胤祥死后,雍正下诏令其配享太庙,但终归是不能改变胤祥已经离去的事实。

因此在,在这个时候,尤其是在清算了曾经与自己为敌的兄弟们之后,雍正十分需要一个情感上的寄托,也需要一个能让世人看到自己并不是一个“逼死兄弟”的君主。

而老十七胤礼,就成了一个十分合适的人。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76

 

先说在情感方面,胤礼虽不是雍正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他在“九子夺嫡”期间的表现,在雍正看来是可圈可点,虽说史料中并未明确记载胤礼究竟有没有公开支持过雍正,但根据胤礼能在雍正继位之初,就被封为郡王这个事情来看,他当年肯定不仅仅是简单的各不相帮、独善其身。

所以,在情感方面,胤礼至少让雍正满意不反感,更不会厌恶。

另外就是个人能力方面,在胤礼被封为郡王后,雍正便委任他为负责外交事务的理藩院长官,这个任命,实际上是雍正锻炼胤礼的一块试金石,他要看看自己这个弟弟到底有没有能力。

而在任职期间,胤礼称得上是兢兢业业,将各项外交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雍正帝的大加赞赏,并因功,在雍正六年晋升为果毅亲王。

也就是说,胤礼在能力上还是很有一定水平的,可能他比老十三胤祥会稍微差点,但也算是雍正一个很不错的助手。

情感上满意不反感,能力上也很优秀,再加上当年帮助过自己登基,因此,雍正就逐渐的对自己这个弟弟愈发重视起来。

而在胤祥去世后,不管是从情感上还是在当时的局势上,雍正帝需要一个心腹,以应对当时的复杂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雍正帝也只能选择他信任的老十七胤礼了。

因此,在此之后,胤礼的地位一升再升,同时也身兼多职,工部、户部、外交以及代替雍正帝视察等,都是那几年胤礼干的事情。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77

 

不过,雍正帝对胤礼还是留了个心眼,当然不是防着他的心眼,而是担心胤礼因为劳累,导致身体不适,再度步了老十三胤祥的后尘,说白了,雍正也是害怕胤礼英年早逝。

因此,在雍正执政晚期,雍正帝已经有意减轻胤礼的工作负担,让他能得到休息,从而保重身体,毕竟这失去最信任的兄弟之痛,他已经经历过一次,不想再经历了。

而到了雍正十三年,“工作狂”雍正帝再也坚持不住,在当年五月驾崩,在他临终前,将胤礼以及张廷玉、鄂尔泰和庄亲王允禄召至榻前,告诉几人日后要好好辅佐新君,这也就是这四人“顾命大臣”的由来。

“戊子,世宗疾大渐,召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入受顾命。”—《清史稿》

公元1735年九月,按照雍正皇帝留下来的遗诏,宝亲王弘历登基,是为乾隆帝,而在雍正帝的遗诏中,除了将弘历指定为继承人外,还特意提及,要弘历在日后照顾好果亲王胤礼。

之所以雍正会特意对此事进行交代,实际上还是深知胤礼的身体弱,担心将来他熬不住,步了胤祥的后尘,从这一点上来看,雍正对这个小兄弟,真的是相当不错。

那么,乾隆登基后,是不是按照他老爹交代的那样,把他十七叔照顾的很好呢?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78

 

在最开始的时候,乾隆确实对自己的十七叔尊重有加,但在他逐渐稳定了统治之后,就变得不是那么回事了。

乾隆刚登基时,对雍正留给他的顾命大臣,可以说是相当的尊重,尤其是对于胤礼,不仅委任胤礼总理宗人府事务,还让他打理刑部,同时又下诏“永赐与果亲王双俸”,并让胤礼在便殿接受召见时,免除叩拜之礼。

乾隆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他内心有多尊重胤礼,更多的是因为他刚登大宝,不管是统治还是权力,并不是很稳定,因此,他才会在这个时候,主动的对雍正留下来的旧臣示好,以便他们能无条件的支持自己。

但等乾隆的统治逐渐稳定,并且权力也基本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后,他就开始对胤礼等人敲打了。

据史料记载,胤礼在乾隆元年的时候,曾因病患有脚疾,行动上十分不便,得益于当时乾隆曾下诏命他免去行礼,这就让胤礼减少了不小的痛苦。

但在后来,某次依照惯例,胤礼等人在接受乾隆的召见后,乾隆就胤礼没有行礼一事十分不悦,不仅当着大臣的面斥责了胤礼,之后还下诏停止了胤礼双俸的发放。

这件事让胤礼在当时十分难堪,毕竟是乾隆曾下令他可以不行礼,如今却因此对他斥责,不过也幸好胤礼一直都生性豁达,对此并不太过在意,只不过自此之后,再见到乾隆时,都会认认真真的行礼了。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79

 

而前文也提到,胤礼的身体素质一直很差,加上多年的操劳,最终还是在乾隆三年因病去世,年仅四十二岁。

在胤礼去世前后,乾隆还别有用心的玩了一个局。

胤礼一生有两个福晋,但这两个福晋都没能为胤礼留下个儿子,其中嫡福晋曾先后生下一儿一女,但在生下来不久后便夭折,也就是说,胤礼其实并没有亲生的儿女。

到了乾隆继位的时候,他对外宣称说因考虑到果亲王没有子嗣,所以就把雍正帝的第六子(按序齿排)弘曕过继给胤礼当儿子。

而这个弘曕,恰恰是乾隆帝最喜欢的兄弟之一,把他过继给自己的十七叔当儿子,其实说白了正是乾隆的一个私心。

胤礼在雍正朝,曾多次受到雍正的赏赐,因此也就积累了可观的家业,并且,他还顶着亲王的称号,如果把弘曕过继给胤礼的话,将来继承家业,承袭爵位的自然就是弘曕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胤礼去世后,乾隆帝风风光光的为其进行了厚葬,而在葬礼结束不久,乾隆就下令让他最喜欢的弟弟弘曕承袭了果亲王的爵位。

通过这几件事,就能十分清楚的知道,乾隆对雍正交代他要照顾好果亲王这件事,做的并不是很到位,完完全全是出于政治需要而已。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80

 

综上所述,雍正在临终前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胤礼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胤礼因为过于操劳患病,害怕他步了胤祥的后尘,因此才会特意对弘历进行嘱咐,而弘历在登基后,并没有严格按照雍正的交代去做,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但从整体上来说,胤礼的结局还是要比当年参与夺嫡的其他皇子要好上太多。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果亲王?这是那位?是不是甄嬛传里边那给雍正戴帽子的哪位?估计有一部分小伙伴瞅着这三个字一脑门的感叹号。

咋说呢?这果亲王搁历史上确实不显,介绍也就是简简单单那么几行字就过去了。

但能让大家伙记住的,估计也就是《甄嬛传》里那嬛嬛和果亲王之间的爱情。

那么历史是这样的吗?

你快拉倒吧!历史上的果亲王您就是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干。

雍正那可不是一个好混弄的主,而且这位对自己的兄弟下手,没啥顾虑的,毕竟那老八老九老十这帮人,没有一个吃到好果子的。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81所以电视剧里边的事,您就当瞅一乐呵,当不得真。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火把要问了:“也就是说题主这问题,不成立!毕竟雍正能对得起自己弟弟的也就是老十三胤祥!”

您这说得不对。

咋说呢?老十三对于雍正来说,这就是个特例,俩人好的可以蹲在一起吃土,都感觉乐呵,这兄弟俩的感情,那真不是盖的。

当年雍正登基,之后兄弟们要避忌讳,因为雍正叫胤禛,一帮子兄弟都要把这胤字改成允字。

就这事到了老十三的头上,雍正到是敞快:“咱哥俩谁跟谁呀!留着吧!”得,老十三名字没改,这算是雍正兄弟当中的头一份。

其实雍正对待自己个兄弟好的,不止老十三一个,这果亲王就是另外一个,当然这份亲情还是不及人家老十三的。

最典型的就是人家老十三那是铁帽子王,这顶帽子传下去就不代降级的,而果亲王这帽子是个软帽子,传一辈矮一级。

从这里咱就看出来这份感情还是有区别的。

那么这果亲王是个啥情况呢?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82果亲王在康熙三十五个儿子里边,排行十七,名叫胤礼。就这排行您也瞅出来,年龄小。

所以康熙年间九子夺嫡压根就没有他的份,一帮子哥哥们为了那顶皇帝帽子,拉帮结派扎成堆了,互相敌视,他也只能拉个小板凳,蹲在旁边安心做个吃瓜群众。

也就是说他的态度很明确:“哥哥们你们玩你们的,俺不掺和,你们尽兴就好!”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他在当中间就没有站队?”

咋说呢?还真没有,原因他有两个。

一个就是因为年龄小,没赶上被康熙提携的日子,也就是说历练不够,压根就不是康熙桌子上那盘菜,没资格参与到九子夺嫡的序列里边。

毕竟九子开始夺嫡了,他才十岁。

另一个呢?他这出生不好。皇宫里边,他是不仅讲究母以子贵,他还讲究子以母贵,就这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83而果亲王的母亲是纯裕勤妃,陈氏,听这姓氏,大家伙就知道果亲王的母亲是汉八旗的人,当然她能够入宫,说明是上三旗的人。

就这身份搁到内务府,属于包衣奴才的身份。所以他的母亲开头是以宫女的身份进入皇宫里边的,因为有了果亲王,这才晋级了身份,成为康熙老婆堆里的一员。

所以这身份就抬不上面,而康熙就是个讲究身份出生的人,结果就是果亲王在康熙的面前没那么亲。

您如果不相信,可以翻翻果亲王的履历,他这辈子在他老爹康熙的手底下压根就没有得到啥像样的封赏,别的哥哥,什么贝勒啦,什么亲王啦这都有,可到他这里卡住了,啥都没有,就这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康熙去世,都没有改变。

那么果亲王就知道他和这皇位那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距离。想也是白搭,九子夺嫡想要参与期间,您没点能为和依靠是不成的,而这能为和依靠就是来自于康熙的看重与否。您要真来个霸王硬上弓,真上,这就是找死的节奏。

看的明白,想的清楚,所以果亲王选择了很明治的做法——旁观。

得咧,既然果亲王没有参与到九子夺嫡当中去,雍正对这弟弟,也就没有下手,俩兄弟还保持着最起码的兄友弟恭。

后来的事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84咋说呢?老十七这人听俺分析完了之后,大家伙也能感觉的出来,这人不笨而且是个聪明人。

他虽然没有得到康熙的重视,但也没有自暴自弃,把功夫用到了学习上,才华横溢这四个字用到他的身上,还是蛮贴切的。

好了有了这些打底,咱接着说事。

而果亲王能够被雍正重视起来,这也是因为老十三的举荐。

雍正瞅着老十三的面子,咋也得用一下不是,所以开始的时候就给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凑活着看看吧!

啥官呢?就是管理蒙古,回族等等这些个民族的一个办事机构。大家伙一听这就是闲的没事的职务,雍正那个意思,也就是你不是想做点事吗?就这档子事,干也好,不干也罢,没多大关系。

毕竟这种机构,要么不出事,要出事,这就是天大的窟窿,皇帝就得亲自插手了。

咋说呢?这老十七也可以,去了之后,还真没把这官当个闲职来看,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做事。

咱就说了,雍正这人不怕你这人笨,他怕你干事不认真,十七弟的表现,雍正很满意。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85所以慢慢的这老十七就开了挂了,什么右翼前锋,什么前锋营等等,这官就开始加上去了,最后愣是做到了管理军事机构的职务,甚至掌管了工部和户部。

而这爵位那是一涨再涨的,直接涨到了亲王的位置上,这还不算,雍正给予老十七的奖赏,那动不动就上万两银子。

您要记住了雍正可不是个大气的主,扣扣索索的,要不他咋就能把康熙留下的八百万两的银子干成了六千万两呢?

所以从这些个表象上看,这弟弟确实有才能,而雍正也不吝啬,该给的这都给了。

所以雍正给老十七的评价也高

“幼从学沈德潜,豁达识体,不参与皇权之争。且又聪明持重……”

咋说呢?雍正死了之后,他也担心这老十七受苦,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他这儿子乾隆,雍正多多少少也知道。

所以为了老十七,雍正还专门写了遗诏,让乾隆照顾。

“果亲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材,但平日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傥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伤损其身。若因此而损贤王之精神,不能为国家办理政务,则甚为可惜。”

这就是雍正给乾隆最后的嘱托,所以从这里也能看出来,雍正还是很喜欢这个弟弟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1735年,雍正驾崩,临死前留下遗诏,命皇四子弘历继位,也就是著名的乾隆皇帝,同时雍正在遗诏中也任命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四人为辅政大臣。在说到允礼时,雍正说他“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才,”但因为同时身体不好,也特别嘱咐道,“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伤损其身。”凭着这道“保命符”,允礼在乾隆朝颇受优待。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86

允礼原名爱新觉罗﹒胤礼,后来雍正登基后,为避皇帝名字讳,改为允礼。允礼时康熙第十七子,生于康熙三十六年。当年九子夺嫡最激烈的时候,允礼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五岁,年龄尚小。同时,允礼对皇位争夺也没什么兴趣,既没有站队八爷党,也没有站队四爷党,而是一直醉心于佛学和丹青之中,这使得康熙对这个儿子很不喜欢,所以备受冷落,连个爵位也没有混到。

但也正是因此,允礼在康熙晚年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始终置身事外,所以当雍正上台后对众兄弟残酷清算的时候,允礼反而毫发无伤,并逐渐受到重用,最后成为了雍正的左膀右臂,以致于雍正临死前将他列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那么为何雍正要可以交代乾隆和诸王大臣要照顾好允礼呢?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87

首先,当然是允礼出色的工作能力。

康熙死的时候,允礼已经25岁了,他虽然没有争夺皇位,但并不代表他没有政治头脑。雍正登基之后,允礼很快就认清了形势,首先站出来对雍正行君臣之礼,承认了雍正的皇位。虽然雍正对这位小弟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但和雍正是过命交情的十三爷允祥保荐允礼,说他“居心端方,乃忠君亲上、深明大义之人。”雍正对其他兄弟狠毒,对十三爷的话却是言听计从,于是便开始重用允礼。

刚开始的时候,雍正交给允礼的只是一些修缮皇陵之类的小事,但允礼做的非常出色,雍正大为赞赏,不久便封允礼为果郡王,让允礼也捞到了王爵。同时,雍正让允礼接替了隆科多,负责管理理藩院事务。理藩院是专门管理蒙、臧、回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肥差,但允礼对各蒙古王公及其他少数民族贵族送来的贿赂,一律拒之门外。而且事必亲躬,即使在生病期间也事无巨细的向雍正进行汇报,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条。

雍正是最恨贪官的,当他看到允礼事情办的好,又不贪财,非常高兴,于是在雍正六年封允礼为和硕果亲王,并下旨称赞允礼“为人直朴谨慎,品行卓然,为朕之子弟及世世子孙之表范”,并特旨规定允礼的俸禄按照亲王标准执行。

后来,雍正整顿旗务,便让允礼接管了正黄旗蒙古都统和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允礼积极配合雍正,削弱了各旗主王爷的权力,收回了旗权,加强了皇权。直到这时候,允礼终于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得到了雍正的真正信任。所以,雍正临死前将辅佐新皇帝的重任交给了允礼,就是看中了他卓越的工作能力。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88

其次,是雍正和允礼之间的兄弟感情。

雍正登基之后,很多兄弟都受到了他的严厉打击,其中八爷胤禩、九爷胤禟还被其折磨致死。但是,这并不代表雍正心中就没有兄弟之情,对那些不曾在争储斗争中攻击过他,对他现在的皇位又没有威胁的兄弟,雍正还是不错的。而对那些能真正帮助自己治理国家的兄弟,雍正也并不吝惜手中的爵位和权力。比如十三爷允祥,是在九子夺嫡中唯一支持雍正的,雍正对他就非常重用。

康熙虽然儿子众多,但死的死,囚禁的囚禁,真正能帮上雍正的兄弟没几个了。这个时候,雍正难免会更多的珍惜仅有的几个兄弟之情,善待他们。尤其是当十三爷允祥早逝之后,雍正痛失臂膀,必然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帮他分担,允礼无疑是其中最好的选择之一。

除此之外,由于雍正对待几个兄弟手段十分残酷,无论朝野上下,还是皇家宗室,对雍正都有些不满,虽然不敢宣之于口,但心中总是多多少少有些意见,暗地里也出现了很多不利于雍正的议论。为了平息这种议论,雍正也需要拉拢剩下的几个兄弟,以显示皇家宗室之间的团结。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89

最后一条,应该是为了皇权的顺利交接。

清朝自开国以来,从皇太极继位,到顺治继位,雍正继位,权力的交接过程都十分惊心动魄,期间阴差阳错,这才没有酿成大祸。雍正当然深深知道其中的厉害,所以他在死之前必须要为乾隆的继位做好安排。

为此,雍正甚至不惜对自己的儿子们下手。老三弘时很早就被他逼死了,老五弘昼则是因为“荒唐”,搞了一出“活出丧”的闹剧才得以保全。雍正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为乾隆扫清继位的障碍和风险。

雍正留下的四位辅政大臣也很有讲究,张廷玉和鄂尔泰都是朝中大臣,但前者代表了汉人,后者代表了满人。不过,考虑到君权与臣权的平衡,还需要有皇室的成员,也就是十六爷允禄和十七爷允礼。尤其是允礼的忠诚可靠,让雍正觉得非常放心,所以他才特意叮嘱,一定要善待允礼,就是希望允礼能够保着乾隆,坐稳江山。

以上,就是雍正临死前留下遗诏,叮嘱乾隆和诸王大臣一定要善待允礼的原因,其中既有感情因素,也有政治上的考量。当然了,政治目的是主因,兄弟之情是辅因。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90

乾隆继位之后,对自己这位十七叔并不怎么样。

乾隆刚即位时,对允礼还是不错的,不仅让允礼总理事务,主刑部事务,而且还给允礼涨了工资,“永赐与亲王双俸”,也就是说允礼可以拿双倍工资。此外,乾隆还给了允礼一种超规格待遇,因为允礼有脚疾,行走不便,于是乾隆下诏说,以后允礼见到他可以不用跪拜,直接坐下来说话,而且也不用天天上朝,隔几天进宫一次汇报工作就可以了,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待遇了。

但是,允礼可能把乾隆的客气当真了,有一次乾隆正在跟大臣们开会,允礼进去后直接就坐下了,结果乾隆十分生气,当众训斥道,“虽为叔侄,亦是君臣,岂能如此毫无人臣之礼?”并为此事削去了允礼的“双倍工资”。

此事过后,乾隆不再重用允礼,允礼赋闲在家,无所事事,最终郁郁而终,中年42岁。允礼死后,乾隆十分悲痛,亲临其丧。后来,因为允礼无后,乾隆还把自己的六弟弘瞻过继给允礼,继承他的爵位。过了几天,乾隆还给允礼加祭了一次,谥曰“毅”,所以后人也多称允礼为果毅亲王。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91


我是林长风,专注历史问答,敬请关注!


由于《甄嬛传》等影视剧的热播允礼和雍正后宫的关系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很多人可能也被影视剧误导,将影视剧误认为是历史。下面我们来大致看一下历史上真正的果亲王。


和硕果亲王爱新觉罗·胤礼,康熙皇帝十七子,因为雍正登基为了避讳改名为允礼,由于允礼的出身并不是很好,其母只是二等侍卫之女,虽然诞下皇子,但是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获封“嫔”号,所以允礼平时一直谨小慎微。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92

康熙晚年众多皇子为了争夺皇位,展开了所谓的“九子夺嫡”,除了名义上的九位皇子之外其他成年皇子多少也被卷入夺嫡之争,比如“八爷党”的骨干成员就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四爷胤禛之所以最终能够登上皇位也离不开“四爷党”的帮助,除了我们熟知的十三爷胤祥,十六阿哥允禄和十七阿哥允礼也是四爷胤禛的同党。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93

胤禛登基后,大部分兄弟的结局都不太好,但是和胤禛关系较好的十三爷获封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十六阿哥过继给庄亲王博果铎,继承了庄亲王的爵位,十七阿哥允礼在康熙一朝都没有获得爵位,雍正即位后即受封郡王,雍正六年又进封和硕果亲王。

在平稳度过雍正一朝后,允礼和张廷玉、鄂尔泰等人成为顾命大臣,辅佐新君乾隆皇帝,乾隆登基后赐给果亲王允禄亲王双俸,还给庄亲王、果亲王上殿免拜的特权,乾隆三年果亲王允礼去世,乾隆遣皇长子永璜前往致哀。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94

允礼的一生没有波澜壮阔,平平淡淡勤勤恳恳,工作中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也没有较大的过失,至于《甄嬛传》中果亲王和甄嬛的爱情故事则纯属虚构,很可能是允礼曾长期在雍正私邸办事的经历引申出来的。


雍正其实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帝王,在他继位后凭借着自己的权力,将当初和自己争夺“嫡位”的各位阿哥一一铲除,就连他的胞弟都没能逃得过他的毒手,可是在这些阿哥中,雍正却对一位弟弟拥有着不错的好感,这个弟弟便是他的十七弟,也就是后来的果亲王。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95

根据历史的记载,果亲王和自己的这位哥哥关系是相当不错的,所以皇帝对他很是喜欢,以至于在后来自己病逝前夕,还告知下一任皇帝要好好的对待他。

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解开他们之间的不解之情。

源于这位弟弟的默默无闻和支持

他的这位弟弟在众多兄弟中,排名为十七,可以说是比较小的了。十七第之所以会得到四哥的好感,这是因为他的默默无闻,以及沉默寡言所导致的,因为在那个时候的阿哥中,很多人都已经站好了队伍,你争来、我夺取,而这位弟弟的不表态和中立,则是在无意中得到了这位四哥的好感。

再加上他的身份是根本没有成为嫡长子的可能,则使得他们没有利益的冲突,使得他们的关系更近了一步。

据说,这位十七弟做事的风格过于认真和较真,所以因此得罪了很多的人。但是这种得罪都是一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如果和众多阿哥夺嫡的事情相比较,他的这件事简直就是轻于鸿毛,虽然他和雍正的感情不至于向电视剧中那样,为了哥哥和其他兄长大大出手,但最起码,他的哥哥对于这位弟弟拥有着不错的印象,而且在后期还或多或少的帮助过雍正继承大统。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96

善于做事的弟弟

如果说,这位弟弟留给雍正的好印象是来自于“夺嫡之战”,那么他们之间的感情便是出于后来的共同战线。在他继位后,就马上给自己的这位弟弟封了一个爵位,然后又给了他一个可大可小的官职,这个官职是管理蒙古、回族等部事情的办事机构,就对于十七阿哥来说,这个官职其实不算是很高的,雍正最初的目的也不过是给弟弟一个闲职,让他有事可做,可这个十七弟即使在得到了这个闲职后,也还是勤勤恳恳的做事,即使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都要做到最好。就这样,在十七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下,他看到了为弟弟的闪光点和优点。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97

后来在他的安排下,十七弟从最初的郡王爵位升为了亲王的爵位,后来紧接着还被哥哥委任了管理军事机构的职位,因为这位弟弟的做事越来越出色,再加上当时雍正急需自己人来牵制自己手下的大臣,所以在他当政了一段时间后,便安排这十七弟进入了六部做事,管理的是工部和户部。

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六部等于是中央中最高的办事机构,掌握的权力是较大的,就工部和户部来说更是如此,我们从雍正给弟弟的职位就可以看出,这满满的都是对于弟弟的信任,对于弟弟做事能力的肯定。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98

害怕自己的儿子对十七弟下手

俗话说,每一代的帝王都有着自己处理事情的风格,在登基后烧的三把火也可能是自己的臣子,也可能是自己的儿子,或是自己的叔父,所以当时快要驾崩的他,就是害怕自己的儿子会在自己死后,会因为其他事情对十七弟下手,因为当时雍正安排给这位十七阿哥的位置,是乾隆的辅政大臣,所以雍正担心的是,这位执拗的弟弟会和自己的儿子有矛盾,更害怕自己的儿子会因为要夺走权力对弟弟大打出手,所以他才会在驾崩前这么告诫儿子。


雍正仅有的兄弟情,都给了果亲王。雍正登基前,允礼连个爵位都没有。雍正一登基,允礼就成了果郡王,掌管京城守卫,后来又封果亲王。他们真的兄友弟恭吗?不,皇家哪有真亲情,背后都是博弈!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99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果亲王是个闲云野鹤的人,从来不问政务。

他爱上了雍正的妃子甄嬛,一直默默守护。

后来,甄嬛和雍正闹翻,生女后自请出宫

果亲王非常照顾在寺庙修行的甄嬛,两人擦出爱情的火花,而甄嬛也怀上了果亲王的孩子。

再后来,甄嬛误以为果亲王去世,便跟着雍正回了宫,还生下了一对龙凤胎。

最后,雍正怀疑两人的关系,却舍不得伤害甄嬛,便赐了果亲王一杯毒酒。

雍正说:“都是允礼的错。”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00

后来,雍正去世,甄嬛当上太后,扶持乾隆上位,并把之前生的孩子,过继给了果亲王。

有人说,难怪《还珠格格》里的太后,那么宠爱晴儿,原来晴儿是她的亲孙女。

这话,咱们笑一笑,也就过去了。

毕竟,果亲王的结局,和《甄嬛传》中演绎的,截然不同。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01

历史上的果亲王

果亲王是康熙的第十七子允礼,在惨烈的九子夺嫡以后,只有他,受到了雍正的礼遇,并得以善终。

果亲王出生于1697年,生母陈氏的地位不高,生了孩子以后才被封为勤嫔。

或许是生母地位太低,允礼一直到27岁都没有封爵,也没有任何职务。

他的亲王之位,还是雍正给封的。

果亲王师从清代大诗人沈德潜。

沈德潜是真正的文人,温文尔雅,阔达大方,因此,跟着他学习的允礼,对政务没有兴趣,最喜欢寄情于山水,每日写写诗,练练书法,顺带出去游学一番。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02

有时候不争,反而是一种幸运。

雍正登基后,允礼就受到了礼遇。

他先是被封为果郡王,兼任理藩院尚书。

后来,雍正又封他为和硕果亲王,赐了非常多白银,并晋封他的母亲勤嫔为皇考勤太妃,赐住宁寿宫

雍正去世时,临终托孤,封果亲王为辅政大臣,让他和胤禄、张廷玉、鄂尔泰一起,辅佐乾隆。

弥留时,雍正一再嘱咐乾隆,要好好照顾十七叔允礼,说他的身体清弱,要好好照顾。

《清史稿》:“果亲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才。但平日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傥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伤损其身。若因此而损贤王之精神,不能为国家办理政务,则甚为可惜。”

要知道,雍正对兄弟素来是下得了狠心的。

登基后,他立刻贬黜圈禁八爷、九爷、十爷,就连一母同胞的十四阿哥也被他软禁起来、赶去守陵。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03

为何他对同父异母的弟弟果亲王,这么好,弥留时还不忘嘱咐乾隆好好照顾呢?

原因且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允礼没有参加九龙夺嫡,沉迷诗书,纵情山水。

康熙一生35个儿子,但凡是当初活着成年的,或多或少都参与了“九龙夺嫡”。

但允礼却是一个难得的例外,他温文尔雅,和老师沈德潜一样,每日只纵情山水。

9岁以后的允礼,经常跟着康熙一起出征。

虽然,他一直没有得到爵位封赏,可父爱从未缺席

要知道,康熙戎马一生、皇子众多,他亲自带在身边教养的皇子,只有废太子胤礽

其余的,大多数时候都是父子情薄。

但允礼时常在康熙跟前侍奉,享受了许多儿子没有的亲情和温暖。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04

有学者猜测,康熙一直到去世,也没给27岁的允礼封爵,不是忘记了这个儿子,而是一种变相保护。

“九龙夺嫡”的架势,康熙不可能不知道其中凶险。

既然允礼选择纵情山水、喜好游学,不如随了他的心愿,彻底让他与朝政隔绝。

来日,不管谁登上皇位,都不会为难允礼。

父母之爱子,必谓之计深远。

这种猜测,也有一定的道理。

至少,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果亲王,不会成为任何皇子的敌人。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05

第二,雍正打压兄弟,也需要表演兄友弟恭。

雍正继位后,迅速处理了几个兄弟,尤其是八爷党。

但是,作为皇帝,不能一味冷血,不顾骨肉亲情。

因此,游离政坛,醉心诗书的允礼,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对象。

雍正和允礼的“兄友弟恭”,某种程度上也有表演的味道,但不可否认,允礼才华横溢,性情阔达,也足以弥补雍正内心渴求的兄弟情谊。

值得一提的是,在九子夺嫡之际,允礼醉心诗书,翻译了不少藏文名著,还编刻了《古文约选》

或许,雍正也是惜才之人,对于这个淡泊的弟弟,总还是有几分兄弟情分在。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06

第三,允礼为国效力,是雍正后期的好帮手。

雍正登基以后,就开始正式启用允礼,委以重任。

第一年,雍正册封他为果郡王,并让他管理理藩院、前锋营、正黄旗蒙古都统事务、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

《清史稿》:“景陵办理修饰甚好,十七阿哥、孙渣齐、萨尔那甚属尽心,敬谨效力。十七阿哥封郡王”“管理藩院事”“以果郡王署右翼前锋统领”……

这是雍正的态度,也是雍正的试探。

他把京城重要守卫和八旗中的两旗,都交给了允礼,是一种沉甸甸的信任

而允礼也没有让雍正失望。

或者说,雍正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就已经对允礼的忠心、能力非常认可。

此前27年,允礼没有受到任何册封,也不被允许参加任何朝政,但他把一切都处理得很好。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07

第二年,雍正把镶红旗满洲都统的管理权交给了允礼。

八月初八的祭祀活动,雍正甚至直接让允礼代替他行礼

清宫剧最喜欢宣传雍正对十三弟胤祥的特别优待,比如特许他不必改名,予以重用,给他无限地位与荣光。

但在历史上,和胤祥一样受优待和重用的,还有允礼。

每一次,雍正给怡亲王胤祥加俸禄时,都不曾忘记给允礼也加一份。

比如雍正二年,雍正给怡亲王加了10000两白银俸禄的同时,也不忘给果郡王10000两白银。

雍正二年八月二十七日,雍正谕宗人府:“着加怡亲王俸银一万两,果郡王着照亲王给与俸银俸米。”

雍正四年,允礼被封亲王,一人兼任四旗都统职位。

雍正七年,允礼负责管理了工部事务。

再后来,户部三库、宗人府都成了允礼的职务。

到了后期,允礼已经成了雍正真正的心腹。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08

生性多疑的雍正,不仅无条件信任允礼,还多次表示他“实心为国”“尽心竭力”“操守亦甚清廉”。

雍正对兄弟狠辣是一回事,但他同样是有才能的君主,对于这样一个为他稳住朝局、立下功劳的兄弟兼臣子,他自然也是感恩的。

因此,雍正希望允礼能有个安稳晚年,并嘱咐弘历善待果亲王也是情理之中。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09

第四,允礼身份贵重,适合托孤,能稳住朝局。

雍正十三年,雍正的身体越来越差,明显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开始安排托。

他让允礼带着弘历、弘昼一起办理边疆事务。

临终前,雍正又亲自为弘历安排辅政大臣,其中允礼便是最重要的一位。

  • 其一,允礼是雍正的兄弟,弘历的皇叔,从血缘和辈分上来说,身份贵重,能够稳住朝政。到雍正后期,怡亲王胤祥去世,雍正真正信任的兄弟便只有允礼了。

 

  • 其二,允礼资历深厚,功劳显赫,手上更是掌控着朝廷的重要机构和职责。关键时候,允礼不仅能够为弘历分忧,提供好建议,更能保驾护航。

 

  • 其三,允礼始终非常谦逊有礼,与年羹尧、隆科多不同,没有半点功高盖主的傲气。让他辅佐弘历,不会威胁朝政。

 

《清史稿》:(雍正)十三年八月丁亥,世宗不豫。时驻跸圆明园,上与和亲王弘昼朝夕谨侍。戊子,世宗疾大渐,召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入受顾命。

既然果亲王是雍正为弘历选的辅政大臣,自然要好好嘱托弘历,予以善待。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10

第五,允礼没有后代,不会威胁皇权。

经历了九龙夺嫡,还能当上皇帝的人,不仅看人准,还懂得防患于未然。

雍正重用允礼、托孤给允礼,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允礼没有后代。

《甄嬛传》中,皇后宜修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孩子的人,本宫用着放心。”

这句话放在这里,同样非常贴切了。

允礼到底是爱新觉罗家族,是康熙的儿子,雍正儿子少、又不太成才,一旦手握大权的允礼有了反叛之心,必然是江山的大麻烦。

可是,允礼一直没有孩子。

他的正妻嫡福晋为钮祜禄氏,没能生下一儿半女,侧福晋孟氏生下一子一女,却都夭折。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11

皇家讲究子嗣兴旺,没有后代的人,基本在皇位上也是无望的。

因此,雍正对允礼绝对放心,不会威胁皇权,这才让弘历善待他。

以上,便是雍正嘱咐乾隆好好照顾果亲王的原因了。

那么,果亲王的结局怎么样呢?

雍正去世后,允礼受到了弘历的优待。

乾隆给允礼的母亲追加徽号,并免除他在便殿召见时的叩拜礼。

和雍正一样,乾隆依然重用允礼。

“永赐与亲王双俸……庄亲王、果亲王便殿赐坐时俱行拜礼,朕心深为不安……皆圣祖仁皇帝之子,大行皇帝之弟,于朕为叔。行辈甚尊,岂可常行拜礼于朕前乎……”

从《清史稿》的原文来看,乾隆并没有对允礼不好。

乾隆三年,42岁的允礼去世,乾隆下令让大阿哥永璜,给允礼戴孝,以示尊重,并给他加祭、加谥号“毅”。

后来,乾隆不忍见允礼后继无人,便让自己最宠爱的弟弟弘曕,修改玉蝶,去当了允礼的嗣子。

《清高宗实录》:“乾隆三年二月,四十二岁正当壮年的允礼遽尔病逝,果亲王爵位悬虚,乾隆命王公大臣会议,何人可承袭,翌日庄亲王允禄等共推六阿哥弘曕,承继事遂定。”

从这一点看,和《甄嬛传》中,甄嬛建议乾隆,把弘曕过继给允礼,倒是出奇地一致。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12

有很多人认为,乾隆过继弟弟弘曕给果亲王,也是对弟弟的一种特别照顾

果亲王允礼,家境富庶,生前颇受重用,但他生性节俭,攒下了许多财富

弘曕承袭果亲王的爵位之后,自然而然就获得了这些财产。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清朝,王爷后继无人,通常是从其他皇室宗亲中选择,很少直接从皇子中挑选的。

除了弘时被割去黄带子,贬为八爷之子以外,整个清朝历史上,也很少见到皇子,去给别人当儿子。

由此可见,弘曕给果亲王当儿子,是对果亲王的一种厚爱,而绝非贪图他的家产。


 

历史上的允礼,康熙在位时候,过着自由无拘的闲散生活;到了雍正和乾隆年间,则手握大权,十分受优待

 

生在皇家,他虽然与皇位无缘,却过了舒心畅快的生活、享过大权在握的地位,死后更是荣光无限。

 

比起殚精竭虑半辈子才当上皇帝、操劳13年又迅速离世的雍正,果亲王的一生,明显惬意舒适很多。

 

如果是你,你愿意当雍正,还是果亲王?


暗流涌动的雍正王朝

清朝康熙六十一年(西历1722年),康熙帝驾崩,临终前册立胤禛为皇位继承人——是为雍正帝。

雍正在位前后共计十三年,而这十三年里,雍正朝廷处于内忧外患、暗流涌动状态。

先说内忧。康熙晚年,关于清朝皇位继承人问题,导致了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前后有九个康熙帝的皇子,为了争夺皇位继承人,而卷入到权力争斗中,九子夺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朝统治集团的分化,并且危害到了政权的正常运作。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13

再说外患。康熙帝晚年,清帝国常年对青海等蒙古部族用兵,导致国库空虚、财政吃紧,加之政权腐化等情况,清朝的财政,已经满足不了开销,更支持不起对蒙古部族的讨伐。

雍正帝登基以后,九子夺嫡仅仅是告一段落,诸如八阿哥、十四阿哥等康熙帝的皇子,密谋推翻雍正朝廷的活动,几乎没有停止过,而雍正帝要一方面解决清王朝内忧外患的同时,还要防止来自政敌的暗算。

雍正朝廷的左膀右臂

雍正帝不论是想解决内忧外患,还是防御来自政敌的巅峰,都需要积极经营雍正朝廷。而作为皇帝,想要树立权威,让天下人信服,就需要拿出政绩,而皇帝的政绩,需要亲信的人帮自己去创造。

在雍正时期,雍正帝的朝政得以稳定,内忧外患等问题得以解决,主要依靠两个人:一个是胤祥(皇十三子),另一个,则是胤礼(皇十七子,后被册封为果亲王),此二人,堪称雍正帝的左膀右臂。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14

在雍正时代,胤祥先被雍正帝委任管理户部,掌控清朝财政大权,并在经济运作上,给雍正帝以支持,在雍正七年,还被雍正帝委任为讨伐准噶尔蒙古事务的负责人——这是胤祥在军事上,帮助雍正朝廷取得政绩。

雍正八年,积劳成疾的胤祥去世,这让雍正帝感到痛苦不已。

在九子夺嫡中,胤祥对雍正帝全力支持,而胤礼则置身事外。雍正帝继位后,胤礼选择支持雍正帝,为雍正帝效劳。

在雍正时代,雍正帝感念胤礼为人正直,于是委任胤礼负责理藩院的管理——在当时,西藏、苗疆等地区叛乱不断,清政府如果完全依靠武力镇压,是力不从心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因此雍正帝对苗疆、西藏等地主张采取安抚政策,胤礼完成了雍正帝交办的使命,为保持雍正朝的边疆稳定,做出了贡献。

雍正帝的遗嘱

雍正十三年,处于病危状态的雍正帝告诉自己的继承人——后来的乾隆皇帝:要好好对待你的十七叔。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15
雍正帝为什么会在临终之前留下这样的遗言?一般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雍正帝觉大限将至,想起自身这一生的林林总总,感慨一切都是虚空,因此劝乾隆帝顾及亲情,善待胤礼;

第二:胤祥勤于王事,积劳成疾在雍正八年英年早逝,这让雍正帝较为惋惜,想起同样为维护雍正朝廷而付出且还健在的胤礼,雍正帝希望能让自己过世以后,胤礼不受政权更替的冲击,于是劝说乾隆好好对待胤礼;

第三:乾隆朝确立初期,需要一部分资历深厚且信得着的大臣辅佐,胤礼是最好的人选之一,让乾隆和胤礼多亲近,有助于稳定乾隆初期的朝政局面。

第四:为雍正政权做出巨大贡献的胤礼,在雍正过世的三年后(乾隆三年)去世。想必,也是因为辅佐雍正、乾隆父子导致的积劳成疾,而造成的英年早逝。而雍正帝很可能也发现胤礼余寿不多,于是建议乾隆善待胤礼。


在甄嬛传中,果亲王就是绿了雍正帝的那位潇洒王爷,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就来聊聊雍正和胤礼之间的故事。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16

爱新觉罗胤礼是康熙的第十七位皇子,出生在康熙36年,当胤礼出生时,皇四子胤禛已经年近20岁,谁也没想到年纪犹如父子的两人关系会如此亲近。

说到胤礼,很多人也许了解并不多,他有两个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直接关系着他日后的命运。

第一,胤礼母亲身份卑微。

胤礼的母亲陈氏是汉族人,是侍卫的女儿,在康熙33年时入宫成为宫女。清朝的紫禁城中最高贵的当然是满清贵族,汉族人地位极低,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就是下等人。

不少女子入宫都怀揣着被皇帝宠幸的梦想,陈氏就是其中的幸运儿之一,当康熙帝临幸陈氏时她仅仅是一名宫女,并且顺利怀上龙种,为康熙生下一位皇子,也就是胤礼。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17

值得注意的是,陈氏从怀孕到生下皇子这段时间,始终没有得到康熙的册封,并不像是影视剧中怀上龙种后马上就飞上枝头变凤凰,现实往往残酷得多。

康熙五十七年,陈氏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册封,她被康熙帝封为勤嫔,这一年的胤礼已经20岁。理论上来说,为皇帝生下皇子应该是大功一件,陈氏在二十余年后才仅仅得到一个嫔位,究其根源是陈氏的出身太低。

清朝皇子的身份地位与母亲的位份直接相关,因此胤礼从小在宫中的地位都很低,福祸相依,正是在这种残酷的等级观念中,胤礼养成了聪明持重的性格,将影响其一生。

第二,胤礼非常有才华。

康熙在历史上的功绩评价很高,在教育子嗣上也同样让人深受启迪,他一直都非常重视对皇子的培养,比如让他们进行满汉双语学习,还要学习经书,作为满清起家的马背之术自然不能落下,骑射水平是重要的考核标准。

废太子胤礽在康熙的培养教导下,七岁年纪就能张弓搭箭射老虎,按照康熙的教育理念,皇子从六岁开始基本上都要文武双全。胤礼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康熙对他的培养从不缺席,这也体现出封建社会中对儿子的重视程度。

雍正临终前为何特意交代弘历要照顾好果亲王?插图118

从康熙四十四年开始,刚满九岁的胤礼就跟随康熙巡幸四方,一直近身受到康熙的教导,耳濡目染之间就让胤礼受到极大锻炼。按照常理来说,年幼聪慧的儿子跟随在自己身边,康熙无论如何也会给予他一定的封赏,然而事实上直至康熙驾崩,胤礼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康熙是如何考虑的已经无人可知,也许是康熙晚年深受众位儿子争夺皇位的困扰,不愿让胤礼参与其中,这才没有赏赐任何封号。

凡事都有利弊,康熙强大的教育培养方式的确锻炼出很多优秀的儿子,也正是因为这些人过于优秀,为了得到皇位、争取自身利益而争相残害手足。

康熙晚年的夺嫡之争终于落下帷幕,皇四子胤禛登基成为雍正皇帝。雍正登基后面临着棘手问题,由于夺位前期一直处于蛰伏状态,手中的人才资源不足以面对政权交接初期的暗流涌动。

在雍正身边有两位皇子成为得力干将,一位是铁哥们胤祥,另一位就是胤礼。雍正能够与他们二位的关系亲近且信任,主要是因为两人对雍正忠心,没有利益威胁和冲突。相比胤祥,胤礼在雍正心中的地位要低不少,但是迫于登基之初的复杂环境,雍正同样也委托胤礼一些重要工作。

雍正登基的第一年,雍正以胤礼督办景陵尽心有功为理由,将胤礼册封为果郡王。胤礼从兄长这里得到封赏,但是此时与胤祥仍然是没办法相比较的,当时胤祥已经是亲王级别的。

胤祥是被委以重任,负责恢复清朝逐渐衰败的经济颓势,另外还有重要的基础建设工作。胤礼在成为郡王之后就负责统帅一部分的军事力量,在当时众多康熙皇子中算是突出亮眼的人物,毕竟很多人都被打压圈禁。

随着清朝经济的复苏转好,胤祥的身体状况却大不如前,因此胤礼担负的职责逐渐增多,在雍正七年的时候,胤礼已经被任命负责工部和户部,相当于接下了胤祥的工作。

第二年,胤祥就与世长辞,雍正对胤祥的辞世感到非常痛心,于是诏令胤祥不用避讳自己的胤字,这在清朝历史上都绝无仅有的,因为胤祥的功劳的确很大,康熙遗留下来的残局,雍正又缺乏可用人才,胤祥在关键时刻顶上了。

胤祥去世后,雍正也越来越相信胤礼,主要是胤礼办事忠诚牢靠,处理问题能力非常强,雍正开始放心大胆使用。雍正六年,胤礼被封为果亲王,负责清朝宗人府,宗族的事情都归胤礼,除此之外,胤礼还要管理与其他番邦的交流事宜,代替雍正视察各省的驻防情况。

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鉴于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悲剧,雍正将传位诏书放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后面,皇权顺利传递到弘历手中,也就是乾隆皇帝。

雍正在遗诏中为弘历任命了两个顾命大臣,一个是庄亲王允禄,另一个就是果亲王胤礼,准确说应该是允礼。在乾隆皇帝即位初期,胤礼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受到乾隆皇帝的爱戴尊敬。

乾隆虽然一生都崇拜爷爷康熙,“忤逆”父亲雍正,但是对于善待胤礼这件事,乾隆遵从雍正的意思并且做得非常好,比如胤礼的母亲陈氏在雍正时期曾被加封,在乾隆时期再次加“徽号”,显示出乾隆对胤礼的态度。

公元1738年(乾隆三年),胤礼驾鹤西去,作为康熙的儿子,主要活跃在雍正时期,为朝廷做出重要贡献,深受雍正信任重用,在乾隆时期也恩遇有加。

胤礼去世后,乾隆命大阿哥永璜身穿孝衣,葬礼更是隆重,因为胤礼一生无后,乾隆将雍正幼子弘瞻过继给胤礼,以此来延续果亲王一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好观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ptv1080.com/244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