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比我国大部分的省份面积都大很多。由于这里降雨稀少,蒸发量旺盛,生物量非常低,几乎没有什么植物覆盖。在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愈发珍贵的今天,如果能把这个大沙漠全部转化为能利用的耕地,绝对是一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梦想。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

大家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如果一块陆地水资源比较丰富,那么就将具备适合生命生存和繁衍的基础。那么,有人不禁设想,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年降雨量增加3000毫米,长时间下去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沙漠降雨“贵如油”

地球上的沙漠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第一是分布在大陆的腹地,距离海洋很远,来自海洋的湿润水汽很难抵达这里。第二是南北回归线附近,这里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凝结。第三是大陆沿海绵长山脉的背风坡,来自海洋的水汽,绝大多数在顺着山脉迎风坡抬升时凝结降落,背风坡雨水很少。

这三个典型区域由于常年缺乏雨水的“滋润”,空气十分干燥,同时由于长时间的光照、风力侵蚀以及昼夜的巨大温差,覆盖地表的岩石碎解的程度很高,逐渐形成细砂粒。加上缺乏微生物和土生动植物,地面“成壤”作用几乎不存在,久而久之地面就被细砂所覆盖。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1

不过,在沙漠中,仍然存在着少量生命力非常顽强的植物,这些植物普遍具有叶片很小、根系异常发达、种子耐旱能力突出等特点,这些特征不但可以使它们能够吸收到沙子之下珍贵的水分、降低蒸腾作用,同时还能为后代在条件合适时萌发和“开枝散叶”提供生理保障。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2

一旦沙漠地区出现降雨,原来艰难生存的植物便利用这难得的时机,拼命生长开花结果,另外已经成熟或者散布开的种子,也会迅速发芽形成新的植株,这种变化在沙漠因降雨形成的一些临时性小湖泊、小水泡边缘表现得最为明显。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3

比如,有时塔克拉玛干沙漠也会下起暴雨,甚至引发洪水。雨后形成的许多水塘周边,几天之后就能看到生机勃勃的景象,一片片“绿洲”就此形成。不过,毕竟沙漠降雨很罕见,即使有降雨形成这样的小“绿洲”,之后没有持续的水源补充,强大的蒸发使地表水域面积快速萎缩,新生长出来的植物,很多就变得枯萎死亡,沙漠重新变得荒凉起来。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4

如果增加3000毫米的年降雨量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年平均降雨量,还不到100毫米,在中心区域只有不到10毫米,甚至有的区域几年都不曾下过一滴雨。如果新增加3000毫米,那么将达到每年3050毫米左右,这个数值在我国,已经超过了95%以上区域的年降雨量,只有台湾省东部、西藏西南部和南方沿海部分区域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5

这样的话,塔克拉玛干沙漠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湿润气候了。刚才提到了,一场大暴雨就可以短时间增加沙漠地区的植被覆盖,如果连续多年有这么高的降雨量,那么塔克拉玛干沙漠完全能够变成水草丰盛、河湖共济的西北“塞上江南”。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6

而且,多年连续的降雨“滋润”,将会很大程度改变区域的水汽循环特点和气候特征,基本上能形成大区域尺度的稳定状态,因为毕竟有持续的降雨输入有保障,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能一直保持下去吗?

我觉得不能。只要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没有改变,要想长时间持久保持这种湿润的局面,在“撤去假设的降雨”这个先决条件以后,将变成“无根之木”。

从地理位置上看,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距离海洋非常遥远,其中距离太平洋约3300公里、距印度洋约2500公里、距北冰洋约4000公里、距大西洋约7200公里。各大海洋的水汽,很难深入到这里。

从地形特点看,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周围全是高山和高原阻挡,比如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阿尔金山等,更加阻挡了外围水汽的进入。再加上这里太阳辐射强烈,势必造成蒸发旺盛的局面。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7

即使有连续多年的假设降雨作为基础,但一旦没有更多的水汽输入作为补给,原来的区域湿润小气候的稳定局面,也会被逐渐地被打破,区域地表和大气中的水资源总量,势必会呈现逐渐减少的状态。当水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地表植物便开始慢慢萎缩,最终又会重新回到目前的干旱荒凉状态,只不过这个过程可能会“拉锯”较长时间。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8

从以上对这个假设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治理沙漠是一个极其艰巨、艰苦和长时间的过程,而且需要综合沙漠的分布、面积、气候等因素,循序渐进地利用工程手段,来逐步增强植物的数量和适应能力,也就是说通过人工辅助来强化自然恢复的本领,决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大刀阔斧、一蹴而就,否则只能做无用功。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9

我国在毛乌素、腾格里沙漠等区域的治沙工作,正是遵循了自然规律,循序渐进,从边缘开始,从控制沙漠扩张开始,一点一滴逐步增加植被成活率,逐渐改变区域小气候,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成为了举世瞩目治理沙漠成功的典范。



这不是梦!是可以实现的。正如文章写的,现如今新疆之所以蒸发量大,是因为它地表裸露阳光直射,聚热快散热慢。如果能有稳定的水源,地上长满植物,阴凉也就有了,汽温也就降下来了,蒸发量自然就少了。如果把沙漠弄平整了,难道不是肥田沃野吗?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年降水量达到3000毫米,10年后那里将绿树成荫,河水流淌,塔里木河流量巨大,夏天一片江南好风景,冬天到处是林海雪原的景象。

但是时间的推移,塔里木盆地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湖,不到1000年湖水就会外溢到河西走廊,然后逐步升高水位,最终巨大的水流会外溢到黄河,黄河流量是现在的几十倍,冲刷目前的黄河下游。黄河河道加宽加深,渤海最终被填平,也有可能黄河改道南下到黄海入海。总之这样的话,北方人现在天天唠叨要南方水的想法不会存在,每天都在为加固黄河大堤而奋斗。


今年下半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极度干旱。而起因就是今年大西北地区降水多了。彼多此少,让人推测地球每年的降雨量是个常量!也就是说人类再努力,地球降雨量都不可能增加,只能是这里湿润那里干旱。照此说,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年降雨量增至三千毫米,那东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将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不仅植物大量死亡,空气也将因干燥浮尘扬起而非常糟糕。因此,塔克拉玛干因大量降水变为绿洲,此一设想并不可取‘!改变沙漠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引水灌溉!希望红旗河早日通水,


至少没有那么多人会提什么黄河入疆,等等幼稚的话题了。新疆干旱的沙漠山区原本就是大自然一部分,同纬度世界各地基本都是如此,为什么再来一次人工改造?最近几年新灌溉方式推行,加上气候变化,尤其是部分地区环境变好,水量增加,水库储水量大涨,经常放水,塔里木河水头到达的地方已经陆续出现芦苇荡,胡杨开始生长,几个消失的湖泊开始出现,水面逐年不断增加,很多水鸟都开始出现,再过几年就有可能到达罗布泊腹地 。塔河下游随着植被恢复,涵养水汽,将可能影响到局部气候变化,新疆特有鱼类将大量出现,水鸟也会比现在更多。

喜欢看历史就会明白,当年汉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合兵痛击匈奴,新疆现在很多荒凉之地,比如楼兰高昌等故地,都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后期逐渐荒凉,除了该地区自身发展垦植外,上游农业发展,导致河水使用上涨,出现恶性循环,下游水量小,影响植被生长是重要原因。众多湖泊失去水输注,干涸,周边植物死亡,影响局部气候,降水减少,更加耐旱的植物也逐渐消失,并导致沙化,吸收大量河水,河水越往下流,越少,以至断流。想必随着环境改善,这一切都会逐渐好起来。


如果有3000毫米降水,塔里木盆地就会变成一个巨型湖泊,在盆地东部就会有一条如长江流量一样大的大河,自西向东,流向甘肃、内蒙西部,和黄河汇合,那么中国整个西部(除青藏高原)都变成森林和鱼米之乡


毛主席有一个 著名的演讲叫《愚公移山》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10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地而将两座山搬走的故事。毛主席抗战时期多次讲《愚公移山》的故事,树立抗战必胜的决心,搬走日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并说我们也会感动的上帝,但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体中国人民。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11

但是我们不知道是哪路神仙,给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每年的降雨量增加了3000mm。大家可能不知道,年平均3000mm的降雨量是什么概念?我国平均降雨量是600至800多毫米。也就说塔克拉大沙漠的降水量是全国平均降雨量的三至四倍。那十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啦?那就是这么多的降雨量会形成河流和沙中湖泊。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12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13

这么多的降雨量和河流,湖泊会滋润沙漠的沙地,可迅速长成耐干旱的草被植物,起到固沙的作用。并形成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也有利于树林的迅速成长。每年落下的树叶和枯死的草,起到了改良沙土和施肥的作用。吸引大批的虫鸟禽兽。可以传播草籽和树种,鸟粪和禽类粪便又会起到肥料的作用。这种良性的循环会促使沙漠气候和环境的改变。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14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15

十年以后会怎么样呐?沙漠变绿洲,会变成鱼米之乡,蔬菜水果基地。会吸引大量的云贵川和新疆和西藏的人口迁移!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16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17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18

这种经济繁荣和人口的增加,会促进塔克拉玛沙漠变成地级市。如果是这样,是不是《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全体中国人民,才会给塔克拉玛大沙漠,带来每年3000mm的降雨量了!


如这个西北的大沙漠,年降水量都能达到3000毫米的话,那沙漠中很多地方肯定能成为绿洲。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中,沙漠里会形成很多大小林地。这看起来是好事,湖水荡漾绿色覆盖无边的大沙漠,这将会是多么美好的景色。但年降水3000毫米的雨量,很可能对大西北的新疆等地,形成很严重的灾难,可能人们难以生存在那里了!天山南北今天适合人类生活的绿洲,很大一部分会将成为洪水泛滥的地方,夏季大雨连绵不断,冬季降山形成的积雪会极厚。天山山脉及其它山脉,的雪量更是高于今天一二十倍!春季到来时更山洪不断,遍地汪洋而无处可泄。大西北一个纬度很高的高原,3000毫米降水与蒸发相差很远。今天的耕地可能大部分,都会变成了大小湖泊及滥地。今天降水几十不足二三百毫米,地域中的大小间歇河流河,将成为水量很大经常泛滥成灾的江河。有中国水塔之称青海省的雨量,及雪山大量的融化的雪水,更是会让今天中国向东、向东南流的大小江河的流量大增。想一下这是多么可怕,几千年中华民族形成的现在的人口布局,将会因长江、黄河等水流的巨大增加,已不适合几千年来而形成了的,今天这样的布局了!如还是今天这样的布局,那可真是人或为鱼鳖了。我觉得西北的降水量适当增大一些会有一定好处,但西北年降水3000毫米,如象热带雨林一样多的降水,很可能对今天的中国,很大一部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域中大——中、小城市,广阔肥沃的耕地,一定会是巨的大灾难!


会变成“塔克拉玛干湖”,而且一举超越苏必利尔湖,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不用十年,只要一场透雨,几天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020年的时候,世界第二大沙漠阿拉伯沙漠中的鲁波哈利沙漠就突然之间下起了大暴雨,在一天之中降雨量相当于九年的总和,雨后沙漠中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湖泊,各种植物也都开始生长,从空中俯瞰可以看到成片的绿洲,但是仅仅也是昙花一现,后续由于没有持续的降雨,湖泊干涸,植物枯死,绿洲不在。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19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20

如果按照楼主的说法,每年的降水量在增加3000毫米,那么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降水量加上原来的年均50毫米降水就可以达到3050毫米的降水量,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身为热带雨林气候的西双版纳年降水量也不过在1200毫米至1900毫米之间,这妥妥的要成为雨林气候的节奏啊。

但这是不可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年蒸发量达到了3000毫米,也就是说蒸发量和降水量持平了,那是不是说沙漠就没有变化了?当然不是,现在的蒸发量高是因为地表裸露,没有植被覆盖的原因,如果有持续的降雨补充,那么沙漠就会逐渐被植被覆盖,蒸发量也就会减小。

每年3050毫米的降水,平均到每个月就是二百多毫米的降水,丰富的降水会使沙漠铺满绿色,塔里木河川流不息,罗布泊也逐渐会恢复到往日5000多平方公里,甚至更大的湖面,随着降水增多蒸发量减少,新疆地区的空气将会变得湿润,气候也不在干燥炎热,可以耕种的土地也会增多,如果持续十年的话,那么罗布泊可能会越来越大,可能会溢出来,向青海或者甘肃方向形成新的河流,我们也可以修建水利设施,将多余的湖水输往甘肃、新疆北部和内蒙阿拉善地区,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会大为改善。

塔克拉玛干沙漠将会变成鱼米之乡,物产富饶,空气清新,沙漠变良田,越来越多的人会移居到此,会出现很多的大城市,但是原来的一些适合干燥环境的瓜果等农作物可能会受到影响,品质变差,产量减少,病虫害增加等等。

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权当是做了一个梦吧。


感谢提问,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基本现状。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21

众所周知,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南疆三面环山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总面积达33余万平方公里,它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全球第十大沙漠。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降雨稀少,年平均降雨量(毫米级)还不到最小的三位数,甚至有的年份还落了单仅仅只有个位数(4~5毫米),但蒸发量却达到了2500至3400毫米,说它是“死亡之海”一点都不为过。

塔克拉玛干沙漠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沙漠,关于它的成因,是众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受海陆位置、地形环境、大气环流的影响最为突出。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22

首先,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大西北内陆地区,而这一地区是世界上距离海洋较遥远的地方之一,东南距离太平洋3300多公里、西南距离印度洋约为2500公里、西北距离北冰洋近4000公里、西距大西洋更是高达7200余公里。由于距海较远,受海洋水汽影响十分微弱,因此降雨量稀少。

其次,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群山夹峙之中的塔里木盆地中心,处在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等大型山脉的合围之中,一方面盆地较为封闭的地形阻挡了水汽的进入,而且盆地地形具有“保温”作用,温度高自然就加剧了水分温度蒸发;另一方面塔里木盆地处在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并且也处在西南季风的背风区,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不利于东南太平洋水汽的长驱直入,而且西南季风背风坡焚风效应也加剧了水分蒸发。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23

P.S: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因的地形因素,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与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有关,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使亚热带环境被高寒荒漠取代,而西北地区因内陆性不断增强而处于干旱半干旱环境

最后,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内陆腹地,且处在青藏高原的北侧和冬季风的上风向,受青藏高原自身的热力作用和机械阻挡作用的共同影响,青藏高原冬季风向四周辐散以及北支西风脊加强了我国西北部冷空气的势力。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24

由于塔克拉玛干是个极度干旱的沙漠,除了有少量根系发达的植物和有夏眠习惯的动物以外,往往是沙丘遍布、风沙漫漫的景象。如果像题主假设的那样这一地区能够达到年降3000毫米的雨,可以说塔克拉玛干沙漠将会从根本上得到治理,造出一个3千多万公顷的绿洲不成问题,因为3000毫米的降雨量基本上是我国有着“雨城”之称的雅安年平均降雨量的将近1倍,并且已经远远超过了热带雨林地区的2000毫米的平均降雨量。

不过,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是由大环境决定的,并且沙漠地带土壤相当贫瘠,因此要达到区域生态环境的全面治理还需要一个过渡期,但毕竟守着这么大的降雨量,未来的有朝一日沙漠变森林、良田指日可待,而且远期还能焕发已经消失的仙湖——罗布泊,说不定形成一个巨大的“塔里木湖”都有可能。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25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内,我国最大的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其面积33万平方公里,沙漠东西长1000公里,南北宽400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至3400毫米。塔卡拉玛干沙漠,被称“死亡之海”,气候特点:多风少雨,气候炎热干燥,昼夜温差较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植被稀少,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26

塔克拉玛干沙漠年平均降水只有100毫米左右,最少时只有四五毫米,而蒸发量却高度2500至3400毫米。假如“上天眷顾”塔卡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南疆盆地的塔卡拉玛干沙漠会是怎样的景象?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27

3000毫米降水量是什么概念呢?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山脉南侧印度境内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年降雨量为10000毫米左右。而世界上的热带雨林地区或赤道附近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也仅在2000毫米以上,像我国的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及附属岛屿、广西省和云南省的一部分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而我国最重要的一个地理界线“秦岭——淮海”一线大致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28

这下我们清楚了吧,3000毫米降水量,真的不少,而且是处于亚欧大陆腹地,距离海洋如此之远。当然十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个地区的环境和气候。有人说:“塔卡拉玛干沙漠年蒸发量是2500至3400毫米,降水量不都被蒸发量吗,会有什么变化呢?还不是和原来一样那么高温炎热干燥少雨么?”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也不无道理,但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其实也就是“水滴石穿”的意思。3000毫米降水量,只要不是集中在某几天内降下来,形成洪涝灾害,而是分布在一年内,正常降水,风调雨顺,沙漠内的植被会越来越多,经过十年反复的“锤炼”,塔卡拉玛干沙漠内不在是局部存在绿洲,而是形成成片的森林草原,有了植被的保护,此时该地区蒸发量会远远少于原来没有植被光秃秃沙漠时的蒸发量,因此持有上边观点的人的顾虑是多余的。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29

足够的时间,加上足够的水资源,足以改变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候和环境。到时候我国沙漠面积将大大减少,我国第一大沙漠消失于地球之上,降水丰沛,植被茂盛,水土流失减少,形成良性循环,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增加,可缓解我国东部沿海人口过于密集的压力;塔里木盆地气候环境的改观,也会影响周围环境的改变和收益;丰沛的降水,植被的增加,气候的转变,会使塔克拉玛干沙漠内的塔里木河、车尔臣河、孔雀河、疏勒河等河流一年四季生机盎然,不在受季节性限制,河道下游“消失”的台特玛湖、罗布泊等会重新再现等等吧。这个假设是值得我们欣喜的,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梦想成真”吧。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30

谢谢阅读。


可以肯定地回答,如果年平均降水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之后,会有一个新的地理名词塔里木湖就出现了。3000毫米是个什么概念?我国内地降雨量最大的地区是四川雅安,1800毫米。上海是比较湿润的城市,年降水量是1134毫米。如果塔里木盆地有3000毫米的降雨量,那整个南疆地区的气候,地表植被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这么多的降水量,分布到12个月在第一年基本就把沙漠消灭了,流动沙丘将变成湿润而有利于植物生长,许多低洼地方肯定会因为积水而形成湖泊。南疆人民肯定会投入到抗洪救灾当中,因为现有的塔里木河道基本上不能容纳这么多的降水,泛滥出河道的雨水将大大扩展塔里木河道的宽度,下游的罗布泊将会再次形成新的湖面。

10年之后,塔里木盆地中的水必然要选择向东注入黄河,不然,没有出水口,当地是无法消化这么大的用水量,

这么多的降水将大大改变南疆乃至更大区域内的环境。随着大气向东移动,这里的湿润水汽将被带到更远的地方,整个河西走廊,蒙古草原,都将有更多的降水,大西北的干旱形式将获得颠覆性的改变。莫高窟的各个石窟将装上大玻璃罩以及有效的除湿装置,不然,壁画将因为潮湿而不能保存。

至于还会有什么变化那就不好说了。或许可以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来。总之,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如果真的实现,那整个地球的环境一定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期待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以及北方各地的沙漠能够得到有效治理,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这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或许才能完成。毕竟,我们的对手是难以战胜而可以改变的自然。

2008年初,塔里木盆地百年难遇的大雪突然降临,极其令人意外。我们就在顺6区块进行石油勘探施工。

2021年5月13日,昆仑山北部区域以及塔里木盆地腹地连降暴雨,降雨量达到惊人的34毫米,这个降雨量是之前多年年平均值的1.5倍,非常喜人。

种种迹象表明,塔里木盆地的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而塔里木盆地地下的水量也非常大。

或许,随着当地气候特别是降雨量的不断增加,我们会加快塔里木盆地的植物会加快生长,恢复。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是33万平方千米,平均年降雨量不足100毫米,蒸发量年平均也达到了3000毫米。纬度在北纬40度左右偏南,年均气温12度左右,海拔1000米左右整体西高东低。

当然降雨量3000毫米的时候蒸发量就不可能也是3000毫米了,同纬度相似降雨量的也只有温哥华岛的西部,智利中南部也是类似气候比如蒙特港。这些地方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蒸发量普遍在800毫米以下。是常年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31

假如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变成类似的气候,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假设:

第一、罗布泊的面积会大幅度增加。 我们根据以上假设,33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会有2400毫米降雨成为地表水汇入塔里木河最终流向罗布泊,其余600-700毫米降雨则为蒸发循环。

这样每年会有将近8000亿立方米的水进入罗布泊,十年会有8万立方米进入罗布泊,考虑到沙漠地形会有大量泥沙涌入,罗布泊的湖床地形会变的比较平坦,我认为在塔里木盆地东北部会形成平均水深30余米,面积达20万余平方千米的超级大湖。

如果以后降雨量不变,大约100年时间,整个塔里木盆地外加吐鲁番盆地几乎都会成为内湖,湖水会突破库鲁克塔格冲入吐鲁番盆地,面积达50万余平方千米,成为世界第一大内湖。

如果湖水想要溢出外流至内蒙西部,则需要200年时间才能突破天山东部余脉进入阿拉善地区,内外蒙交界地区会形成大面积沼泽和湖泊。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32

第二,塔里木流域区都会成为湿润地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只有33万平方千米的面积,而塔里木水系的流域面积达100余万平方千米。我们的假设是沙漠降雨量3000毫米,还有70万平方千米的地区呢。

当然塔里木水系的地形封闭性特别好,除了东部有缺口其余海拔均超过了4000米水汽很难逃出,我们假设蒸发部分四分之三能留在当地。

33万平方千米我们计划的600毫米地表径流之外的补充在了这些地区山麓,整体上这些地方降雨量最多是能增加300毫米的,由于十年时间年年累加的作用,这些地方降雨量是有望成为降雨量过1000毫米的多降雨地区的。

也就是说十年之后整个新疆南部和甘肃西部都会成为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的湿润地区的。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33

第三,塔里木水系会改变为罗布泊水系。

因为以罗布泊为起点会形成巨大的湖泊,塔里木河道下游会淹没在湖泊里,所以河道不再完整了。

整个西部会依然是塔里木河最终流入罗布泊,而东南部的车儿臣河会单独流入罗布泊南部,西部的疏勒河也会单独流入罗布泊西部。整个水系形成三个主要河流。

所以不能再叫塔里木水系了,只能叫罗布泊水系。而100多万平方千米8000亿立方米年径流量的水系,肯定是中国第二大水系,流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也仅次于亚马逊河,刚果河,长江和拉普拉塔河,位列世界第五。超过密西西比河的水量。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34

第四,南疆和甘肃西部地貌会发生极大变化。

塔克拉玛干沙漠这33万平方千米大约有10几万平方千米成为湖泊,而另外将近20万平方公里地区大概率会形成稀树稀草的石滩戈壁地貌。通俗讲就是石块形成的荒漠,在缝隙中有可能存在生命力顽强的树和草。

这个观点可能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但我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每年3000毫米的降雨量,原本的地貌又是裸露的沙漠,表面的沙土肯定会被冲走,留下的只能是一地的石头,有点沙土形成也会很快被雨水冲走,所以只能是沙土沙漠变为石头戈壁荒漠。

想要形成森林需要更长的时间,一百年或者两百年或者更久有可能,十年时间只能是这个效果。

但是沙漠边缘的昆仑山北麓,天山南麓,以及甘肃疏勒河流域就非常繁荣了。因为按上面的分析山麓会成为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即便平原降雨量没那么多也会大增并且上游水量充足。

这种降雨量超过1000米的山区会形成非常茂盛的森林和草原,而下游的平原地区会形成非常繁荣的农田和工商业用地,开发起来肯定是没问题的。


虽然这个假设基本不可能实现,但是我们也可以探讨一番,毕竟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干旱问题确实很严重,而且沙漠内的河流经常断流,塔里木河、和田河等河流对沿途的贡献很大。另外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以内,基本占据塔里木盆地大部分,所以两者基本可以相互代表,如果降雨量增加到年均3000毫米,那塔里木盆地变成四川盆地那样富庶也不是不可能。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35首先,年平均降水量3000毫米是什么概念,3000毫米也就是3米,比一层楼还要高,这还只是平均降水量。塔里木盆地本身夹在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大型盆地,降雨量本身已经很高的了,再加上周边降水也会向盆地汇集,所以用不了多久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消失了,丰富的降水会生长大量的植物,塔里木盆地变成“盆地雨林”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36随着水汽的蒸发,新疆中部乃至整个西北会随之改善干旱,沿盆地周边也会产生很多良田,大量经济作物带动新疆中部的经济增长,环塔里木盆地会变成宜居、宜游、宜业的地区,本身新疆的自然环境就十分优美,随着降雨量充沛,新疆的城市也会变得更加强大,阿克苏、库尔勒、和田等城市也会越来越繁荣。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37然而以上只是考虑降雨带来的美好层面,平均年降雨量三米,且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下其实也是有存水的,表层沙漠吸收完毕以后,就会开始在地表汇集,周边全是高山也会向低处加速汇集,由罗布泊开始重新变成湖泊,最终整个塔里木盆地就变成了大型湖泊。塔里木盆地没有缺口,东部的罗布泊是最低点,海拔780米左右,罗布泊再往东的敦煌,海拔在1100米以上,理论上只有湖水超过三百米才会从敦煌向东流出形成河流,但这么大一个淡水湖,西北干旱可以完全解决。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38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的假设真是够厉害的,年降水量3000毫米是什么概念?我们先来讲讲有关年降水量的事情,一般来说,如果从干湿区的角度来看,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一般为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之间的为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的为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就可以称为湿润区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39

在我国东部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但是3000毫米年降水量是800毫米的4倍左右,是一个极大的年降水量值。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通常在2000毫米以上,3000毫米年降水量在热带雨林气候中也是非常多的。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40

也就是说,年降水量通常不超过100毫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突然变成了南美亚马孙平原那样的年降水量,甚至更多,如果这样持续10年时间。那么,肯定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不再是一个干旱地区了,曾经干涸的河床和湖泊,如罗布泊等都将充满了水,南疆地区将成为一片湿润之地,将会成为一个植被茂密的地区。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部低,有可能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41


这个设想确实有意思,不禁让我想起了近些年来媒体多次提到的南水北调新疆丰富新疆生态资源,且不说这个事的真实性,如果真的实施这个计划就不得不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42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几乎整个地区都缺乏植物覆盖。在沙丘间的凹地中,地下水离地表不超过3~5米,可见稀疏的柽柳、硝石灌丛和芦苇。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43

沙漠要改变现状主要靠两个因素:水和植被。提问说每年增加降雨量3000毫米,这根一年的蒸发量几乎相同,再者没有足够植被将这些降雨储存下来,那就意味着一整年降下来水分都要蒸发,换种说法就是这点水分杯水车薪。因此没有足够的水分,在加上这个地区植被很少,所以唯一能改变这个区域的可能性—因为植被太少变成也没有了可能,因此在没有人为的干预下,即使是10年后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是这番景象。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44

延伸:要想改变塔克拉玛干沙漠,除非是人为干预,就像南水北调这样的工程,才能在极短的时 间改变这片沙漠的自然环境,到时候荒凉的沙漠就会变成美丽的自然湿地以及湖泊


年降水3000毫米已经算是非常多了,做个对比,我国的年降水量大约是730毫米,北京地区的年降水量只有640毫米,而位于华南的广州年降水量也不过1600—1800毫米之间。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45

(广州不缺水)

广州是肯定不缺水的,北京其实也不缺水,北京南水北调是由于北京人口实在太多了,超出了当地的承载能力,而在历史上北京也算不上一个缺水的地方。由于降水还算丰富,北京的地下水资源储备较多,古代北京人就是喝地下井水。今天北京的“胡同”一词就是来源于元代的蒙古语“井”。

如此看来,3000毫米的年降水量已经是非常丰沛了,如果一个地方年降水量达到这个数字,这里的气候应该是非常湿润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也就是50毫米,但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当年的蒸发量看来,3000毫米的降水量只不过是刚刚达到了收支平衡。

但是如果真的有3000毫米的降水量,只要各个月份的降水量比较平均,那么大量的水汽是可以改变现有的气候环境的,形成更加浓厚的云层,减少蒸发量,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如果年降水量真的达到3000毫米,那么必定会改变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自然环境,沙漠也必然会消失,因为我还没有见过年降水超过3000毫米的沙漠呢!

不过大家要明白的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塔里木盆地,这里属于内流区,大量的降水很容易形成咸水湖。

首先,先给大家解释下什么是内流区。

说的简单点,内流区的河水是流不到大海里面的,其中不少内流河都是在路途中蒸发掉,或者是在低洼地点汇集,形成一个大的湖泊,这些湖泊只入不出。但蒸发现象不会停止,因此湖水中的含盐量越来越高。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46

(我国西北部基本上都是内流区)

其次,再说一下咸水湖的形成原理。

大家对咸水湖有个误区,认为咸水湖的形成是因为湖盆底部土壤中含盐,所以水流到这里才变成咸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纯净的物质,包括水,再纯的水里面也是含有杂质或矿物质的,例如盐,淡水里面也是含盐的,只不过淡水的含盐量很少,淡水的含盐量小于0.5 g/L,而高于0.5 g/L叫咸水。

如果你将一杯清水静置不动,那么随着杯中清水的蒸发,杯子里面清水的含盐量就会增大。只不过一杯清水中的含盐量实在是太少了,即便是整杯水都蒸发掉,你也看不到杯中剩下盐。

但是只有水量够多,假如是大湖,如果只有河流注入,却没有河流流出,那么随着湖水的蒸发,就会形成一个咸水湖。所以说,咸水湖就是“只进不出”的湖泊,也就说只有河水注入,没有河水流出。

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青海湖,青海湖就是一个咸水湖,它周围有70多条河流为其提供河水补给,其中布哈河、沙柳河、乌哈阿兰河和哈尔盖河是青海湖最大的几条补给河流。

然而青海湖只有河水汇入,却没有河水流出,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湖水里面的含盐量越来越多,最后就变成了一个咸水湖。

而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地处于一个内流区,这里的水是流不到大海的,而3000毫米的降水量必定会形成大河,并且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地区是个盆地,水不但流不出去,还会形成一个规模不小的大湖,那么这个大湖也肯定会变成一个咸水湖。

但即便是咸水湖,对人类而言也要比沙漠有好的多。
如果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后会是怎样的景象?插图47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南疆的塔里木彭迪,这里四面环山,水根本流不出去)


年降雨量3000毫米太多了,将造成灾难!年降雨量不低于600毫米,小于1500毫米,这是最理想状态。同时沙漠周边的环境也会改变,西北地区将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好观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ptv1080.com/235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