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

在1982年,全国第一次有了万元户这个称号,当时的家庭如果拥有一万元,便可以披红戴花走在小县城的大型会议室,也会坐在大卡车上面,接受全县人民的敬仰,现在的千万富翁恐怕也没有这个待遇,所以说,八十年代万元户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的。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

如果非得要用资产来比,80年代的一个家庭一年可以赚取10000元,比起当时的公务员年平均工资360元,可是高了将近30倍。如果按照现在公务员平均工资5000元计算,只要你一个月能够赚到15万元就可以达到原来的万元户标准了,这个工资标准也只有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公司白领的最低工资标准,一般人难以企及。

如果按照农村房子的价格来计算,1983年用360元就可以盖起三间大瓦房,现在的一套房子在农村10万元,在集镇价值20万元,在小县城价值50万元,在省城价值150万元,在一线城市价值1000万元,差别在60~3000倍之间。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1

如果按照农村的娶老婆所需要花费的资金来算,1983年送给娘家只需要几身衣服和一些肉食,价格大致在200元左右,有的甚至只需要几十元就可搞定,而现在的聘礼最低在10万元,还不包括城里有一套房子,一辆车和各种首饰等,两者之间的差异大致在500倍左右。

 

八十年代的万元户基本上都是暴发户,一般都是在矿山挖出来金疙瘩或者颗粒金,或者利用各地的差价,做生意爆发的,很可能就是一夜之间,大部分为非法所得,一般人根本不可能赚到钱这么多。当时的工价一般为每天5元左右,矿山最多也只有10元钱,农民在家里一年到头只能赚到500元,这就是和万元户的差别,那可是20个人以上的人不吃不喝才能赚到的财富。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2

绝大多数第一批万元户最终都只能成为很普通的人,他们身上的光环稍纵即逝,反而激发了更多的人去冒险,或者去煤矿、金矿、锡矿、铅锌矿等矿山,或者做生意,最终选择房地产行业的人都成为千万富翁,甚至于亿万富翁。

所以说,能够赚到钱,人并不是真的有本事,而是选择正确。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也只有房地产才能爆发,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毕竟,早些年终有一批房地产老板跳楼,一部分人退缩了,一部分新人盲目进入,却成就了更多的富翁,谁又能预测到未来也会有房地产行业的人跳楼呢?

所以说,金钱并不是万能的,富贵无三代也并不是铁定的规律,活在当下,活好今天才是最重要的。你说呢?


按照30年一百倍计算,其实这个问题我以前算过的,大约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在六点几差不多30年。物价翻了100倍,你可以按这个来计算,不是像外面人说的好一千万,不过也不差了。基本上也就是等于1万元等于350万。据网上查询的结论是万元户是人均万元。这样以三口之家算下来差不多,这个家庭有1,000万存款。

其实现在按这个水平,其实现在的也算差不多。基本上达到了1,000万,在日常生活中就比较舒服了,没有太多的顾忌。

也是说当年的万元户其实和现在的千万富翁是一个概念。也是再过20年差不多等于一个亿,的水平。

我们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物品来计算,比如说我们早上吃的早餐这种你比较熟悉的嗯东西来计算,当然了,不能以那种比较特殊的类型的东西,比如粮食啊,还有什么嗯,可口可乐之类的。


最直观的算法按年收入算,当时每月50月工资则10000除以50×12=600等于16.67年工资,每月40元则等于20.83年工资,平均18年,现在按每月2000~3000算,则2000或3000X12X18=432000或648000元,即相当于平均54万元


八十年代的一万元,以当时的参考工资每月40元计,是250个月的工资。而现在以参考工资每月8000元计,250个月的工资总额是200万元。所以我认为现在拥有200万元资产的人,相当于当时的万元户。当时,每月40元,可以买80斤米(每斤5角),现在8000元,可认买320斤(每斤2.5元)。买猪肉,当时40元可买50斤(每斤0.8元);现在8000元可买530斤(每斤15元)。所以生话水平大大提高是一个事实。


八十年代的万元户是有钱人的象征!

那么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呢?

1、如果从比例来说,现在可能需要几千万

如果从当初万元户的比例来算的话,大概现在需要有个几千万才可能享受到当初万元户的风光了。

当时一个城市里面大概也没有几个万元户,万元户基本上都是通过做生意富裕起来的,如果当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万元户,那么也是相当风光的事情了,比较受人尊重,而且也是会让很多人羡慕的了。

而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概每个城市可能都会拥有一些亿万富翁,也会有几千万的富翁。这样来说,只有大概拥有几千万财富,可能才是比较风光的事情,也可能才会比较受人尊重了。

因此,从当初万元户的比例来说,现在大概需要几千万财富,才可能享受到当初万元户的风光了。

2、如果从工资、食品物价角度来说,大概300万就够了

80年代初的时候,如果上班,普通人每个月的工资也就是三四十元,一家人吃喝以后,存个几百元都是难上加难,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够存下来,而如果想存下来一万元基本上就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梦想了。也就是说,当时的万元户,大概相当于20个人的年收入。

2020年,就业人员平均年薪在79854元的样子,而2021年平均年薪可能还要比2020年上涨一些,这样来算,拥有20倍普通人年薪,大概现在也需要大概200万财富了。

80年代初的时候,一斤肉大概是几毛钱,一斤白菜基本上都是几分钱,普通家庭一个月几十元的月收入,基本上就足够一家五六口人吃喝穿用了。

现在一斤猪肉大概是20元一斤,白菜大概是1元钱一斤,这样来算,猪肉价格大概上涨了40倍,而白菜大概上涨了20倍,这样综合算下来,大概也就是上涨30倍左右的样子,如果从物价角度来说,大概300万相当于当初的万元户了。

而且80年代初,如果想买家电和汽车是非常贵的,当时的彩电也要几百元,汽车更贵,大概需要十多万元,当时的万元户也是买不起汽车的。

而现在汽车,家电都相对便宜多了,如果拥有300万财富,买个十多万的车,买个七八十寸的彩电等等,基本上压力也不算大了。

因此,如果从工资物价综合的角度来说,现在大概拥有300万财富就可以相当于原来一万元了。

3、结论

综上所述,80年代的万元户是非常风光非常让人羡慕的,如果从比例上来说,大概有个几千万才可能像万元户那样让人羡慕,如果从工资,食品物价角度来说,大概有个300万就可以相当于原来的万元户了。


真要比较就看能买什么,就看米价吧!80年代一万元可以买6万斤大米,现在需要12万元。以黄金价格来看,80年代银行黄金收购价每克50元左右,现在是350元左右。猪肉,现在12元一斤,过去是一元一斤。用工业品比价就不比较了,你懂的。

货币是否超发同时还得看经济规模,只看货币发行量,不看经济规模,是胡说八道!


八十年代10000元的年度利息是1098元,一般人的工资每月是100元左右,年收入是1200元,差不多是10000元的年度利息。现在存款的年利率是2.75%,工资大概5000元左右,要达到存款年利息60000元,需要本金220万元。所以从这个方面看,1万元相当于现在的220万元。


八十年代我们县50多万人口才出现了两位万元户,这两位万元户确实是靠自己勤劳致富的。据说他们俩一位是开办了一家家具厂,另一位是开办了一家铁工厂。每次县里开三干会,他俩总是坐在万人大会的舞台上,并且是披红戴花,可以说荣光无限。

八十年代人们在县城买一栋200平米的二层楼得用6000多元,买一座四合院的家宅,得需要4500元,建一座150平米的五间瓦房得需要3500元。所以那个时候的建材、用工和地皮都比较便宜。

相比较现在要在城市里买一栋200多平米的二层楼,得需要500万元,在城市的郊区买一座四合院的住宅得需要360万元。这样从八十年代的房价与现在的房价相比较,我们就不难看出八十年代的10000元,相当于现在的800万元左右。这个存款数字国内一般家庭不会拥有。

现在谁家拥有800万才等于八十年代的万元户,可想而知当年的“万元户”也是不简单的人物。我们现在的人群里百分之九十五难以超过八十年代“万元户”的财富,我更不行,至如今才存了四十万元,相差太远了。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3


如果按购买力来说,大致相当于100-200万。但是对于持有资产所占的人口比例来看。恐怕当年的万元户人数相当于现在1000万净资产以上的人数


如果单从10000元钱的数量这个角度来说,要达到八十年代“万元户”的资产标准,现在应有的资产少则三五百万,多则上千万才行。因为据有关官方数据显示,那时的一元钱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大部分人所持有的资产,是达不到八十年“万元户”资产标准的,更不用说超过了。

但如果是以当时能符合“万元户”的条件来看,现在很多人的资产就能比得上八十年代“万元户”资产标准的,甚至有超。

为什么我这样说呢?这要从当时需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成为“万元户”,这些“万元户”他们手中是不是真的有一万元钱说起。

1983年有两件事是我记忆犹新的。第一件事是那年9月份我刚参加工作,10月份第一次拿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40元,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一辈子忘不了的。

第二件事就是听说我姨父成了当时人人羡慕的“万元户”。

我姨父能成为当时的“万元户”是我始料不及的,为此我也很惊奇,想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成了“万元户”。因为在我心目中,那时他家才刚刚脱离贫困。

在我的记忆里,姨父家一直是很贫穷的。他家共六口人,姨父姨妈两个表哥一个表弟和一个表妹。

姨父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既没有什么特长的手艺,身体还不是很好,那时表哥他们都还小,一家大少的日常生活所需全凭姨父姨妈挣工分,家境跟大部分人一样都很穷。

姨父家穷到什么程度呢?说出来可能大家都不相信。

他家跟外婆家挨得很近,记得小时候我跟着母亲去外婆家时,母亲每次除了给外婆带吃的,总少不了要给姨父家带一份。

那时候粮食看得紧,生产队是不准粮食外流的,即使这样每年到五六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我父母晚上会偷偷地送点粮食去接济。除此之外,表哥表妹他们穿的衣服都是我们家送的,还有就是他们穿的鞋子也是我们穿过不要的。

后来分田到户以后,两个表哥也大了,大表哥就辍学跟我父亲学做篾工,每年都能挣点钱补贴家用,这样日子才慢慢的好了点。

记得1980年我们那里私人可以开代销店,不知道姨父哪里弄来的钱,那年他利用一个堂舅在县供销社的便利,在自家开了一家代销店。

虽然代销店是当时农村新兴的行业,但农村人经济条件有限,消费水平也不高,除了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其它的东西很少有人买,开代销店除了方便了村民外,利润也不是很高(后来大部分开不下去都关门了)。

那姨父是怎样就成了“万元户”了呢?俗话说“人无横财不富”,难道他真的有哪里来的外财,或者如人们猜测的,本来家里就有财富,只是以前不敢显露出来,后来借开代销店之名才敢拿出来。

为弄清楚姨父怎么突然成了“万元户”,那年过年借拜年之机,我旁敲侧击地试探性问了一下,才弄明白他是怎么成为“万元户”的,其中原因让人啼笑皆非。

原来他的“万元户”用姨父自己的话说完全是浪得虚名,家里财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万元。

那他又是怎样成为“万元户”,这一万元的家产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姨父是这样跟我说的。

1983年刚开春没多久,有一天上午姨父正坐在自家代销店柜台内,大概是上午10点左右,大队长找到姨父,说有件事要商量。

姨父先是把大队长让进柜台内,然后递烟倒茶。完了就问大队长是什么事情要商量。

“无事无登三宝殿,找你肯定是好事,就看答应不答应”。大队长接着说,是这样的,昨天接到公社书记电话,要求我们大队要选一个万元户,大队队委的几个人经过商量权衡,觉得你是最佳人选。你是我们大队唯一一个开代销店的人,说明你家有一定的资产。所以今天我就代表大队队委来向你征求意见,顺便了解一下情况。

姨父听完连忙摆手说,不是我不配合大队开展工作,确实是没哪个能力承担起这么大的一件事,你看我的全部家当都摆在这里,手里又没存款,哪里能称得上“万元户”,即使是把家禽家兽全部算上也凑不够一万元。

姨父的话还没说完,大队长一拍大腿说,“一语惊醒梦中人”,你这句话说得好提醒了我,如果真的凑不够数,就把所有的家禽家兽都算上;如果还不够你就在公社来核实之前,提前去多进点货回来(有关系可先赊账),全部摆在店里,就这样说好了,明天我跟大队队委的人一起来估算一下。说完大队长没等我姨父答应,就说他还有事先走了。

第二天吃完早饭没多久,大队长带着大队队委几个人如期来作评估,估来估去还是不够,差了两千多元没着落。

有句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正在无计可施时,民兵营长突发奇想,指着旁边别人牛栏里的牛说,到时实在不行就说这头牛是你家的,也算在内先凑个数,你知我知只要没人说出来,谁敢说不是你家的,还有池塘里那群鸭子就说全是你家的。

就这样才凑够一万元的数,后来公社来核实时就是这样塘塞过去的。

说完,姨父长长的叹了口气对我说,你姨父我就是这样赶鸭子上架成为万元户的。

听姨父说完,才真正体会到姨父所说的“浪得虚名”是真的一点不假。

当然,或许其他的万元户并不是这种情况。假如以我姨父这种“万元户”为标准来衡量,我认为现在很多人都达到当时“万元户”所持资产的标准。

试想,现在很多人房产就有几套,这个资产就不菲了;还有小车、摩托车,家居配置一应俱全,如果象以前的“万元户”一样,把所有这些都算在内,几百万家产的大有人在。

总之,按货币的通胀率来计算,以前的一万元,只少相当于现在的三五百万,甚至上千万元,如果以这个为标准,很少人能达到。但如果要达到象我姨父以前那样的“万元户”,这样的人还真不少。

但我觉得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使现在的人达不到以前“万元户”的资产,但生活的幸福指数,己经远远地超过了以前的“万元户”。

所以我认为一个人的一生,不要片面的追求金钱的多少,更应该追求幸福生活的环境和和谐环境下生活质量水平。

1980-2020,40年间,货币通胀超1000倍。

也就是说,从货币发行量角度来看,80年代的万元户 = 2020年的千万大户。

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背后,印钞能力也在全球名列前茅。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超218万亿元,而这个数字在1980年,仅有0.184万亿,短短40年,增长1188倍。

所以,按照货币总数来看,1980年的万元户,到了2021年,至少得坐拥千万了。

改革开放这几十年,财富早已经经过数次重新分配,如今的千万户,早已不是当初的万元户了。

而大多数过来人,除了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以外,更多的是对于通货膨胀的重新认知,对于物价上涨,资产价格上涨,尤其是房价上涨的新认知。

货币超发是非常恐怖的,但货币超发背后的财富机遇,是我们应该去牢牢把握的。

我们要庆幸,现如今还没有出现彻底的阶级固化,还有很多行业享受着超发货币的红利,一旦出现经济滞胀,或者是通货紧缩,那么普通人翻身的机会,就更少了。

至于通货膨胀问题,不管你想与不想,都是要去面对的,至于货币通胀和物价通胀,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了。

货币印发是一把双刃剑,总有人把握住了机会“抢”到了钱,也一定有人的财富会被动稀释,找对方式很重要。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4

物价涨幅变化

我们先看看物价这40年的变化。

1980年,大米的价格大概在0.15元/斤,2020年,大米的价格在3元/斤,涨幅约20倍。

1980年,猪肉的价格大概在0.8元/斤,2020年,猪肉的价格在16元/斤,涨幅约20倍。

1980年,蔬菜的价格在0.03-0.05元/斤,2020年,蔬菜的价格在3-5元/斤,涨幅约100倍。

单从吃这方面来看,物价的总体涨幅并不是特别大,至少相比货币总量1000倍的增长来说,并不夸张。

所以,CPI也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据,基本上是完全真实有效的。

如果按照人均货币持有量涨幅1000倍,物价平均涨幅在30-50倍来计算,总体的生活质量应该有了非常大幅度的提升。

这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居民人均的财富增长还是相对比较可观的。

物价总体的上涨,或者说生活成本的上涨,仍然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内。

所以,别去抱怨什么菜价贵了,总体来说,衣食住行的价格上涨,远低于货币的增发量。

大众阶级总体的生活水平,其实是上升的,吃不上饭饿肚子的情况,正越来越少。

从这个角度来讲,货币超发给基本生活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也是符合经济增长的。

 

工资收入变化

再看看工资收入的变化,总体的上涨幅度也是非常惊人的。

198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762元。

199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2140元。

200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9371元。

201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37147元。

202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97379元。

有些人可能会质疑这个数据的真实性,但如果你仔细想想,其实很合理,因为工资就是被平均的。

一个年收入三五百万的人,可以抵上百个年收入三万、五万的人。

是因为阶级的存在,导致了底层的人工资收入涨幅可能只有几十倍,而顶层的人,可能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

从总的数据来看,在这40年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累计增长了128倍,相比物价更高一些,但比起1000多倍的货币发行量,差距依然非常大。

所以,当你感觉靠工资买不起房子的时候,这个感觉一点问题都没有。

因为收入的增长,是用来匹配生活开支的,而不是用来匹配资产的。

资产的价格上涨,才是用来匹配货币的,这是底层逻辑。

而底层逻辑,才是导致很多万元户,却没有成为现在的千万户的原因。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5

楼市的价格变化

生活水平在上涨,工资收入在增长,但很多人却并不觉得自己过得好。

之所以有这种感受,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货币超发引起了一类资产的暴涨,那就是房价。

那么多大类资产的价格,上涨的幅度和通货膨胀相差无几,唯独房价平地而起,占据了非常大一部分的居民财富比重。

这就是为什么每次说到资产,必然提到房价。

如果按照货币体量来看,就更是夸张了。

当下中国的广义货币M2,2020年是218万亿,2021年预计是240万亿,但房地产的总市值预估超过400万亿。

也就是说,如果所有人都把房子卖掉变现,这个市场上的钱,远远不够买下这么多房子。

正因如此,很多人才会觉得自己的收入永远赶不上房价。

其实,大部分资产的价格增长,并没有房价那么夸张,而房地产蓄水池,确实已经透支了整体资产增值的空间。

而80年代的万元户,但凡在历史长河中,配置了房产这一类资产,基本上都能跑赢货币增长,达到千万的量级,而如果没有配置房产,那基本上就很难达标。

这就是货币超发带来的财富再分配。

按照原定经济计划,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其实鼓励的是实体创业,让企业家先走上致富的道路。

而增发的货币,主要是用来提升整个市场的生产力。

但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了保持经济继续高速发展,于是采取了货币宽松的刺激计划,导致了财富再次分配。

大量超发的钱,不断涌入房地产市场,最终推高了房价。

原本,拉动房地产经济,是因为房地产产业链最大,能带动的实体企业最多。

毫无规划、但求更多的土地财政收入目标,加上市场上投机的热钱大肆炒作,还有银行轻松放贷的助长,导致房价失控般的迅速飙升,“掠夺”普通大众的财富。

这直接导致了一大批人,通过房产拥有了纸面财富,整体财富量级几乎是十倍的增长。

你可以说这是资产的魅力,也可以说是资产的残忍之处,因为对于那部分还没有资产配置意识的人来说,这个风口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

有一些人可能会反驳,房子的价格,并没有涨幅那么大。

从1994年左右,开始推出商品房,大部分地区的房价涨幅,也就在10-20倍,远没有货币增长的速度快。

但你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建筑业的发展,高楼平地而起。

说白了,原本都是6层以内的小矮房,有了电梯后,几十层的房子随处可见。

这几十年,房产市场的总体量其实是倍增的,然后再叠加房价的增长,房产总规模也就飙升了几十倍,达到了400多万亿。

北京、上海、深圳,可以说是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的千万户,丝毫不稀奇。

虽说房子没法大量变现,但这些一线城市的流动性,还是相对较好的,资产折现率还是非常高的。

而那些没有房子的人,即便收入非常不错,也就成了一代房奴。

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状,买房早几年,少奋斗十年二十年,晚了几年,可能就要多奋斗十年二十年。

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资产本身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而这和鼓吹房价涨跌,其实没有必然联系。

我们要做的是认清事物发展的本质,而不是在那边去争论一个资产现在的价格合理不合理。

有句话叫做,存在即合理。

我们能做的,就是想办法找到下一个可以保护财富的资产,让财富尽量能够跨越时间周期,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6

关于资产配置

普通人该如何配置资产,去穿越时间周期,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不论是80年代的万元户,还是90年代的百万户,很多都被时代的洪流淘汰,阶级甚至不断地往下层掉。

就好像80年代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把1万元存进银行,当时有8年期存款,8年后可以拿回1.72万元,单利高达9%。

但即便如此,即便按照单利9%,40年存5次,1万元,也只能增长到15万元,都没跑赢20倍的物价涨幅。

简单地说,靠存银行去维持货币的购买力,是绝对不现实的,只能通过资产配置。

而资产配置本身,并不是让你去购买单一资产,毕竟房产致富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绝大多数押宝一类资产,企图达到跨越阶级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

我们最常规的去把钱存银行,作为底层的资产配置,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这部分的比例不能太高,建议不要超过20%。

从资产配置的原则来说,分散风险是首要逻辑,其次才是稳定增长。

所以,资产配比的划分,其实非常的重要。

当然,不同年龄段,配置的资产形式会因为当下的经济情况和家庭情况也会做一些调整。

但总体来说,资产配置还是会有比较标准的大众公式,去套用的。

如果抛开用于居住的房产不论,那么财富中20%是绝对安全,40%是相对安全,40%是相对高收益,是最合理的。

关于绝对安全,就不再做过多阐述,银行的存款、国债、保险,这一类都属于绝对安全的资产。

这部分资产保护了财富的底层,确保了不会因为什么大的危机导致没钱可用的情况。

而相对安全的资产,主要是房产、黄金、包括一些高信用背书的债券,以及一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部分稳定的实体资产,加上中低风险的金融资产,确保了财富总体的稳定性。

60%的资产相对安全,可以说是确保了财富总体的安全度,而60%这个数字,我们又叫做生活品质替代率。

简单地说,当一个人的财富量级达到一定水平后,开销是相对固定的,和资产会存在一个差额,而60%这个数字,代表这部分资产就足够他维持当下的生活品质了。

那么,剩下的40%,就会被用于投资一些高风险高回报的方向。

这40%中,四分之一,也就是10%,最好是用于投资机会型配置。

所谓的机会型配置,指的是有以小博大的空间,但也有可能满盘皆输,分文不剩。

诸如比特币这个类型的资产,就属于机会型的资产,在价格很低的时候,价值不清晰,未来能值多少也是未知数。

同样的还有一些初创企业的股权,企业一旦成长起来,潜力无限,但很有可能也是竹篮打水,企业就这么黄了。

这部分的资产,需要做投资,但一定要控制比例,寻找10倍以上的投资机会,以小博大。

剩下的四分之三,也就是30%,用于投资权益类资产,以优质的股票为主。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是股票,又想骗我去炒股亏钱,当韭菜。

其实,你从经济发展和货币超发这一条路径去想,一定是有很多的行业,很多的企业吃到红利的。

而这部分企业能够和你产生关系的方式,就是股票了。

之前提到过,货币超发是一次机会,是财富再分配,而财富都进入了那些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兜里,而你能参与到分一杯羹的,就是拥有这部分企业的股权,也就是股票。

但也很明显,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能让投资者赚到钱的,所以一定要去寻找优质的企业。

不要迷信炒股就是去炒价格,踏踏实实的去把钱分散的投资到一些你看好的行业和企业里,安安稳稳的赚点踏实的钱。

实再没有投资眼光,就去找一些历史业绩不错的头部基金,让基金经理去给你操这份心。

其实,权益类资产出现波动很正常,但总体来说,整个市场还是稳步向上,至少能跑出一定收益的。

原因是货币超发,一大部分是流入实体经济,带动了企业的发展,另一部分是流入二级市场,助推了股价的上涨。

尤其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大消费概念,都是绝对受益于货币超发的。

资产配置的理念一定要有,因为未来市场经济发展增速在放缓,单一赛道的投资机会会越来越少,而且幅度也会越来越小,不可能再找出一个像房地产这样的品类,去充当如此大规模资金的蓄水池了。

所以,未来几十年,大概率都是资产配置的时代,都有需要我们去合理规划好自己的财富。

从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来看,最近5年已经下滑到了个位数,也就是说,财富增长如果能够达到8-10%,就能跑赢货币通胀,穿越时间了。

8-10%这个目标,虽说也不容易,但也不是特别难,还是很有机会的。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7

最后做个简单的总结。

从生活品质角度来看,收入增长>物价上涨。

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资产增长>收入增长。

这两句话,一定要牢记。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存钱的方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但如果想要在财富量级上有所突破,那就必须得配置资产,用资产增值来抵御货币超发。

当然,人生还有一条路,是可以直接逆袭的,那就是勤劳奋斗,并且靠知识去跨越阶层。

不论是创业成功,还是做一个顶级的“打工仔”,只要你比别人优秀,一样可以聚拢财富。

大部分超发的货币,还是流向了新兴领域,不论是互联网、新能源、高端制造,基本上都是享受到时代红利的,也是致富了一大批的人,改变了阶级。

即便抛开房产价值不算,还是有一大批人靠自己的真才实干,成为一个千万户的,时代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为什么不去把握呢?

与其成天抱怨货币超发,不如抓住时代赋予的财富机遇,进入钱多的领域去赚钱。

与时俱进的赚钱能力,是另一条穿越时间的保值路径。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

假如现在你在农村里,随便拉住一个人问他:“在村子里存款1万元的家庭,算什么样的家庭?”

估计十个会有九个人,会以鄙视的目光看着你,并回答说:“现在有1万元,还算是钱吗,拿这1万元去县城买房子,只能买1平,拿这买车,只能买一辆摩托车。。。”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8

确实,现在的1万元的购买力确实不大了,也仅仅是一个农村老人半年多的生活费。但是在80年代,农民们要想赚这1万元,一个家庭需要付出几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实现。

不得不说,现在的“万元户”已经成为过去式,也成为了贫困的代表。而动辄存款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家庭,却成了80年代的“万元户”。

而随着日新月异,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今天,因此有问题来了:现在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80年代的“万元户”呢?你超过了吗?李子来说一下: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9

至于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我在这里给大家讲述一下:

第一,我们先从80年代和现在的物价算起。

在80年代,别说1万元可以买到很多的东西,就连1块钱,在那时候都是大钱。所以我们从“衣、食、住、行”上来看一下,80年代和现在的物价情况:

主粮的价格:

白面

在80年代的那个时候,白面在0.12元一斤

现在白面的价格是115元/50斤

折合2.4元一斤,

是80年代的20倍左右。

大米

80年代大米的价格在0.14元,

而且还得有粮票才能买到,

现在大米的价格是2.6元一斤

是80年代的22倍左右。

小米

80年代的小米价格在0.18元一斤,

现在小米的价格在6元一斤,

是80年代的33倍。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10

肉类的价格

猪肉

80年代:猪肉的价格在0.85元,而且还得通过肉票能买到。

至于现在猪肉,今年要便宜一些,在15元一斤左右,但是也是80年代的19倍左右。

但是如果在去年,猪肉的价格在30元一斤,是80年代的35倍左右。

鸡肉

80年代:鸡肉价格在0.75元一斤

现在:鸡肉价格在10元一斤

价格是80年代的13倍左右

看来鸡肉的物价,还是比较便宜的

青菜的价格

感觉青菜价格要上天了,现在白菜价格是1.5元一斤

菠菜价格在5元一斤左右

菜花价格5元一斤

西红柿黄瓜的价格是6元一斤

而80年代呢:青菜基本上在0.02~0.05元一斤

现在的青菜价格是80年代的100倍。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11

出行的价格

骑(开)车

80年代基本上都是自行车代步,其花销自然是不多的

那时候除了买自行车花费200~300元外,基本上加油的花销为零。

现在家家基本上都是小车代步,其家庭买车的花费在10万元左右

加上油钱、保险、购置税、车船使用税、保养费等,每年在小车上,需要花费2万元左右。

所以,现在的开(骑)车,和80年代相比,其价格是80年代的300倍以上。

坐车

坐车虽然稍微便宜一些,但是和开车相比却也是不方便的。

那时候80年代的公交价格,在2分钱起步,按照距离收费。

而现在的公交价格,在2元起步,其价格是80年代的40~50倍左右。

旅游

在八十年代,从济南到北京大约在1000公里左右,其路程需要7天左右,而2个人全部的行程花费大约在90元左右

其中车票 28.6元,门票 2.5元,住宿 8.5元。

但是现在,2个人从济南做高铁到北京,7日日游至少要10000元以上了,其价格是30年前的100倍左右。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12

住房以及结婚的花销

住房

在80年代,没有去城里买房子之说,只要是农村里有房子,就可以轻易找到媳妇并结婚的。

所以80年代的住房:农村建造3间平房,基本上花费在1500元左右。

现在买房子:条件好一些的农村三去省城、市里买房子,价格大概是1.5~2.5万元/平房,每套房子150平房来算,其花费大约在200~400万元左右,

条件差一些的农村人,去县城买房子,其价格是8000元/平方,其买房花费在120万元以上。

即便是在农村里建房子的人,现在建设一套4间平房,带四合院的房子,也得花费40万元左右。但是来说,在农村建设房子的农村人,找媳妇的概率也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我们以住房来算,其价格是80年代的266~1333倍左右。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13

培养一名大学生

80年代:从小学到大学大约为140元。大学生毕业后,包分配。

而现在:幼儿园学费每年12000元,三年幼儿园花费5~6万元,小学到初中,每年花费0.8~1万元左右,9年花费9万元左右。

高中3年,每年花费2.5万元,三年花费7.5万元左右,大学4年,每年花费3~4万元,4年共花费12万元。

所以我们现在来看,小学到大学约30万+元左右,其价格是80年代的2142倍左右。

结婚花销

80年代: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其实花费并不多,其中有电器三大件(手电筒、收音机、电风扇),婚宴、婚房的等,大概需要:婚房1500元,婚宴150元,电器三大件500元等,共3000元。

但是现在:彩礼(15万)+房子(150万)+车子(15万)+装修(15万)+婚宴(6万)+……

这些加起开,应该不低于200万吧,其价格是80年代的700倍以上吧。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14

第二,我们从80年代的工资收入,以及现在的工资收入算起。

在80年代初期,工人的收入一般在30元上下,每天在1~1.5元左右,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到了八十年代末,一些好的企业,其工人工资已经有近千元的高收入了。

但是我们从80年代的平均工资来看,其统计数据显示:

198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762元

1981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772元

1982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798元

1983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826元

1984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961元

1985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1148元

1986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1271元

1987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1459元

1988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1764元

1989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1935元。

由此来看,从1980年开始,全国工人平均工资每月在64元左右,到1990年工人平均工资每月178元,近十年间增长近三倍左右。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15

我们再看一下,最近几年的工资情况: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工人年平均工资在56339元,月工资在4695元。

2015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61240元,月平均工资在5103元

2016年,全国在岗职工合计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8993元,月平均工资是5741元。

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月平均工资是6191元。

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2461元,比上年增长11.0%,月平均工资是6871元。

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比上年增长9.8%,月平均工资是7541元。

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2020年平均工资97379元,比上年增长7.6%,月平均工资是8114元。

由此可见,从80年代初期到2020年,全国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从762元,上涨到现在的97397元,其工资上涨了127倍左右。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16

由此可见,从1980年开始,到2021年,现在的钱,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其中,现在住房的价格,相对于80年代上涨了260倍以上,结婚花销也上涨了500倍以上。

但是粮食的价格,和80年代相比,只是上涨了20~40倍左右,而工人工资也是仅仅上涨了127倍左右,这也是相对于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上面。

可以说,现代人的主要花销,的的确确的是用在了住房、用车、结婚等上面。

那么,话说回来了

多少财富才相当于以前的“万元户”?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的权威学术研究报告:80年前的万元户,放到今天,你得有至少255万元,是80年代的255倍左右。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17

现在资产要达到255万元,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那么你超过了吗?

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资产超过255万元的家庭,应该有很多吧

毕竟现在的大街上,豪车也是随处可见,楼房也是遍地而起,仿佛都是“万元户”了。

可是,这255万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却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为在年薪3000~9000元的普通工人工资面前,很多普通工人,一辈子也不可能赚到这255万元,这么多的钱。

也达不到80年代“万元户”的水平。

写在最后:

在我小时候,觉得“万元户”是不可触及的梦想。由于那时候家里非常穷,连几百元都拿不出来,更别提什么万元了。

因为在我印象中,“万元户”家里不仅彩电可以看、也有幸福250摩托车可以骑,真的。

但是等我长大参加工作后,第一次赚了1万元后,却突然觉得这1万元真的好毛,毛的让人看不到,住个院、买个家用电器就没有了。


M2的扩大可大致确定一个排位。1980年M2为0.18万亿元,2020年M2为218.68万亿元,M2扩大了1215倍。从M2的角度来看,当时的一万元相当于现在的1215万元。1980年9.9亿人,2020年14亿人,从人均占有货币的角度看,1980年是186元,2020年是15.62万元。增加839倍。从人均占有货币的角度看,当时的一万元相当于现在的839万元。如果从价值含量角度来看,由于2020年尚有外储3.2万亿,如果用6.4的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20.48万亿,如果从218.68万亿中扣除这部分价值为198.2万亿,人均占比14.16,这样与1980年比增加761倍。从这个角度去看,当年一万元相当于现在的761万元。另外一个方面,现在有所谓虚拟财产的概念,比如你的房产,股票市值,价值计入有重复溢价的部分(不可能大家同时卖出房产或者股票),所以现如今你的家庭实际价值都是小于估值水平,或者说你的家庭估值都是偏高的,水涨船高,当年一万元的价值相当于现今估值的一千多万就是一个合适的水平。


八十年代的“万元户”,那绝对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豪,无数家庭羡慕的对象。但是时过境迁啊,现在的一万元,几乎每个家庭都能拿的出来。

想知道那时候的“万元户”,放在现在是什么水平,我们首先要弄清楚那时候的一万元,是怎样的一个购买力。

80年代的物价水平

1 . 粮食蔬菜肉类的价格

80年代,大米的价格是0.18元一斤。而现在的大米,最差的大概也需要2.5元一斤。

这当中的购买力差别就是约14倍。

80年代,猪肉的价格是0.93元左右。现在猪肉的价格,好一点的部位,一般都要在20元左右。

这当中购买力的差别约为21倍。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18

另外在蔬菜类的产品上,西红柿的价格是0.05元一斤。现在西红柿的价格,4元一斤左右。

购买力差别,约是80倍。

所以如果只是从粮食蔬菜上来看,80年代的购买力,约是现在的30倍左右。

那时候的“万元户”,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银行存款30万左右。

2 . 其它生活开销物价

水费,那时候是2分钱一吨。先在的水费,大概是4元左右一吨。

这当中的购买力,就差别了将近200倍。

电影票,那时候是2毛钱一张。现在电影票,最便宜的也要20块钱。

购买力差别,也是在100倍以上。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19

80年代,理个发只需要2毛钱。现在随便一个理发店,没二三十块钱都走不出来。

这当中的购买力,差别也达到了100倍。

所以,从粮食以外的,其它的生活来衡量。那时候的1万元,购买相当于现在的100万购买力。

“万元户”,就相当于现在银行存款百万的水手。绝对是家庭全国排名,前1%的水平。

3 . 电器类产品

可能很多人会说,80年代,像电视、通讯大哥大之类的都是天价,比现在的价格都要高。如果单从这方面对比,岂不是那时候的1万元,还没有现在的1万元购买力高?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20

没错,那时候的电器类物品都很贵,但是只是占极少数的部分,不具有代表性。而且那些东西,也不是生活必需品,只有少数人家才能拥有。

最好的比较,其实就是职工收入

80年代,工人平均工资水平,都在30元左右。而且那时候,一个月30块钱,就可以养活一家三口。

而现在,想要养活一家三口,需要多少钱?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21

农村小县城里,至少要3000元以上。稍微大一点的城市,需要5000元左右。如果是在一二线大城市,那至少也需要七八千块钱。

我们取个平均值5000元,这当中的购买力差别,在150倍以上。

那就是说,80年代的万元户,至少相当于现在银行存款150万的家庭。

最重要的是,80年代的1万元和现在的150万,能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不同。

那时候人们普遍都很穷,但是生活得很快乐。没有攀比心理,生活虽然平淡,但是却很幸福。

“万元户”,那就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有钱人。如果那时候有媒体的话,哪里出了个“万元户”,绝对都能引起轰动的。

可是现在,150万,真的是啥也不是,很平常。即使你拥有存款150万,也不见得就有多幸福。

房贷、车贷、孩子教育、父母赡养,压的很多人都喘不过来气。永远在加班,永远没有休息的时候。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80年代,结婚取个媳妇,几百块钱就足够了。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22

而现在结个婚,要买房子,车子,还有高昂的基金。

150万只够一个房子全款,如果在大城市,只是一个首付钱而已。再装修一下,十几万又没了。如果还要高昂的彩礼,那结一个婚,没有个大几十万,就搞不定的。

虽然从购买力上来说,80年代时候的万元户,相当于现在的百万存款家庭。但是从人生的幸福程度上来说,可能现在500万存款,都不一定能达到当年“万元户”的幸福。


这种题无论咋变,告诉大家一个恒量:粮食价格。八十年代,一斤大米一毛五 ,现在一斤好大米四块五,这么算,当时一元钱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三十倍。所谓万元户 就是家庭年收入达到或超过一万元的,按照一比三十计算,那就相当于现在的家庭年收入三十万。也就是说,你家庭年收入达到三十万了,生活水平购买能力基本就和当年的万元户差不多了。可能要有人会说,年入三十万很多,当年万元户可是凤毛麟角,别忘了,之所以当年万元户显得珍贵,是因为我们国家整体都非常贫困,人均GDP和现在的阿富汗相当,所以,在今天的阿富汗你年收入三十万是啥感觉,就是当年万元户在社会上的感觉了。而现在大家普遍都富裕了,自然等值当年万元户的人们也就泯然大众了。

有人会说,八十年代房子比现在便宜了不止三十倍。那好,八十年代一台黑白十二吋电视机还要五百元呢,现在让你花五百买个那样的电视,你干吗?随着时代的发展,物价不可能完全恒定发展,有的会便宜有的会贵,有像房价那样一开始无人问津后来恨不得一夜一飞冲天的,也有当时金贵无比 现在甚至干脆就销声匿迹了的,比如随身听、汉显、胶卷照相机,除非古董商,一般人不会去追那些玩意,而房子这些年绑定了太多并非自身的属性,所以才会畸形增值。而粮食则不同,无论汉唐,宋元还是明清现代,粮食是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资,用它来衡量物价指数和财富等级,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县城区域内万元户也就是那么几个,寥寥无几。而现在那个县城区域内没有几个亿万富豪?所以,我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万元户至少也要比得上现在的千万元户。


题主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手中沒有资产,无法问答!如果说现在你有多少钱,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这样问比较准确,也好回答。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资产",不掌握资产,因此无法回答!假如现在你手中控制着一定资产,我国遍地都是当年的万元户,一套房子就是几百万,但这不是统计部门的定义。如果按人民币计算,根据有关数据推算,最少得5000万元左右,才能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不要说我超不过,即便是我的下一代仅靠劳动也无法超过。

 

我不是専家,一知半解说说自已的粗浅看法。


那一年,我成为我们村的第一个万元户,纯粹就是个意外,自己稀里糊涂的就成了万元户,其实在那时,成为万元户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准和标志,都觉得你是,你就是了,人们的依据就是你盖了新房子,还买了拖拉机。

那几年,我们这里的棉花大丰收,那时的籽棉还不到1块钱一斤(0.7-0.8之间),一家能卖到2-3千块 就算收入非常好的了,就是那年,我从收音机里听到济南有家技校,教授养平菇技术,在那当时,这种技术是很神秘的,大有吹的比现在的光刻机都难搞的样子,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拿了家里200块钱的棉花钱(学费60,路费5块(80公里),材料费10块,其余的都是生活费了),就这样在那里待了7天,然后就回来了,我直接想了个快办法,就找到以前的学员菌种厂,直接买他的菌种了。

那时只有棉籽壳一种材料最好,而油棉厂的棉籽壳又卖不掉,出奇的便宜(1分五理1斤),就这样我一下就买了600块钱的,开了40000斤的单子,实际上,油棉厂就根本没过磅,按一地排车500斤给我数车,让我随便拉,就好像我在给他们打扫处理垃圾一样,就这样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拉回来了多少棉籽壳,反正估计7-8万还多的样子。

就这样我在自己的地里开挖地下池(1.2米深),用塑料膜开始搭建养蘑菇恒温地下池子,那时的菌种相对来说很贵(1元1斤),我又借了一些钱,总共下料4万多斤,还剩下一半棉籽壳,没钱买菌种了,就存起来放在一间破屋子里了。

那是第一次养蘑菇,在我们当地也是第一个,很多人都很好奇,觉得是个蹊跷事,无数人都看我笑话。说啥的都有。

到了冬季,开始出菇了,我就去市场上卖,结果很搞笑,卖不动,很多人不知道是个啥东西,当时价格是6-7毛钱,我就大量的往饭店里送,有的7毛,有的8毛,也有的5毛,反正给我钱我就卖。那时没有运输能力,我又种的多,出产最高峰很多邻居都帮忙帮助我家采蘑菇(那时不时兴顾工,大伙就是帮忙)。我最多时一天能用自行车去城里送3趟,每趟都100多斤,那时只有依靠自行车来回运输,说句良心话,那时就连个脚蹬三轮都不舍得买。

资产要达到多少,才比得上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你超过了吗?插图23

 

1斤棉籽壳能产出06-0.7-0.8斤,而且我的那4万多斤还感染了差不多有5千多斤。

那年,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天,要问我准确养了多少斤棉籽壳的也没个准数,卖了多少蘑菇也不知道,也没统计过,唯一的标准就是家里的钱多了,是突然性的多的感觉不安定了,还不敢说,当年我家就准备盖新房子了,在当时谁家敢盖砖瓦到顶的新院子,就意味着他是全村第一首富。

就这样,第二年刚过9月,趁着油棉厂还没有棉籽壳,我就把剩余的全部种植上了,也有差不多小4万吧。到了11月份,油棉厂的棉籽壳又下来了,我又去买,呵呵,涨价了,成了2分五厘了。我就又买了1000块钱的,还是4万,但这次是过磅了,也没赚到什么便宜。但是因为我上一年的大赚特赚,村里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于是第二年,家家户户都养蘑菇,以后的几年里,棉籽壳成了紧俏产品,价格一路飙升,最后高到2毛5至3毛1斤。价格到了8分的时候我就不养了,开始专做菌种。

整个过程,前前后后经历了5-6年,后来我就转产改养蛋鸡了,养蛋鸡那年是1989年。

后来的几十年里,我们村是远近出了名的蘑菇村和蛋鸡村。

所以在那个时候,一个万元户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盖的院子和一部拖拉机的资产。

换算到今天,一个院子也得50-150万吧,一台拖拉机也得10-50万吧,这哪有个准确数呢,再差也得差不多100万才能抵得过那时的万元户的价值。

所以,不能单纯的用金钱数额来对比价值,资产价值也不一样,最贴切的表达方式应该是幸福指数,那么你又觉得你手里存多少钱才算数得上的当地佼佼者呢,恐怕不是100万的问题吧,也不是一个院子和一部拖拉机的问题吧,从养老到看病再到孩子的教育,再到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你觉得100万够呢还是200万够呢还是500万够呢?但在那时,这些全部也许2000块就都够了。


【原创】念友75年复员参加工作,工资46元/月十保健0.27元/日,加班费共计60元/月,78年四口之家住县城有自建房,每户卫生费2元/季度,自来水每人0.10元/月,电费0.08元/度,那时供应米面0.185元一市斤,国家处理积压猪肉“爱国肉”0.74元一市斤。80年前,家里只有300元积蓄,生活却很开心,一点恐惧感没有。6岁几子被车碰住县医院6天,住院,医疗,医药费总计18元,如今这种情况住院6天,检查费,医疗费只少要10000元以上,是八十年代555倍,老伴78年堵一个牙洞0.40元,如今堵一个牙洞至少200元,是八十年代500倍,镶一颗牙1.5元,如今镶一颗牙至今1 000元,是八十年代666倍。79年改革开放,年未辞退工作闯入改革开放大潮,80年承揽县法院五层办公楼,审判厅,车库采暖包工包料工程,81年工程结束,成为当时年代万元户,那时有万元积蓄很有安全感,普通工人工作40年总收入3万元左右。如今有几十万积蓄,一场大病立刻变成一无所有人。即使有一两百万积蓄,一点安全感没有。工资上涨100倍左右,物质平均上涨约50倍,人们生活确实提高了,生活也有了保障。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是,医疗,教育,昂贵的检查,医疗,医药费普通人对治病开销望而却步。学生校外补课普遍现象,有的地区中学生校外补课一小时1000元,最少的也要几百元。要想超过七八十年代万元户安全感,目前手握千万才有点安全感,千万资产普通家庭只能是个梦。念友奋斗几十年,只有两套房,一辆车,一点退休金,一点积蓄只能满足生活现状而已,根本没有81年刚刚步入万元户时有自豪感。朋友们;有钱没钱照样过年,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基本可以满足,不必要去想得更多,就算天上掉下几个亿给我们也没用,无非几吨废纸放在哪看着开心而已。贝壳创始人左晖资产一千多亿,2021年50岁驾鹤西游。老年人注重身体健康很重要,没必要视财如命,舍不得吃,舍不得花,人活着幸福感,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开心快乐!祝各位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货币的比较不是简单的单个方面的比较,如果以货币发行量比较,那时候的一万元可能是现在的千万元。

如果已购买力比较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经过几十年时间沉淀,有的物价比之当年涨幅很大,有的则涨幅不大,以猪肉,大米为例,80年猪肉价格0.8元/市斤,目前猪肉价格16元/每市斤,这样目前货币就只有80年的1/20.大米80年价格是0.138元每斤,目前均价约2.5-3元(指一般大米)这样比较也是20倍左右。如果比较房子,那就看各地房价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生活类商品,除了大米,猪肉,还有服装,如果衣服装来比较,估计80年一元和现在一元没有太大区别。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好观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ptv1080.com/965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