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东北人创造了一个更牛逼的方言 东北话!所以都不用山东话了。我和东北人呆些日子也东北口音了!传染能力太强了!
不是啊!
山东方言在东北保留的很好啊!不说大连话基本就是烟台话,就是辽吉黑加内蒙东部,到处也能听到山东方言啊!东北民间的好多方言土语,只有东北人和山东人能听懂。比如胶东人的口头语biang,东北人都会说。还有如“鼓拥”、“扎古”等等等等,实在是很多很多。其实东北文化就是土著(以满人为主)文化与齐鲁文化的结合。包括东北菜其实也就是山东菜在东北的变异而已。
面对沙俄的蚕食,清廷终于开始屯田实边,闯关东清末开始,一波波浪潮直到民国,建国后又有全国各地大批人移民。
总的来看,移民绝大多数是山东人,其次是直隶人(河北人),然后才是其他地方人。按理说开垦一块没几个原住民的处女地一定是人口多的族群方言会占统治地位。这想法没毛病,我们先看看移民们的方言。山东人的汉语方言也分三大类,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和冀鲁官话,河北人的汉语方言分晋语、冀鲁官话和北京官话。这些大方言势均力敌,不相上下。
再看看东北先后都有哪些族群。东北原住民分世居少数民族,比如满、蒙、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等,清亡后北京、直隶回流旗人,明清辽东、辽西世居汉族居民,日本人统治期间带来的朝鲜移民,和极少数日本遗孤和女人,以及沙俄流入的东欧人和犹太人。这些都跟闯关东的汉族相比处于极少数,对东北方言形成的作用不大。
然后说说闯关东人数占绝大多数的山东人和河北人。由于山东人里面就有很多说冀鲁官话的,加上河北人里主要是说冀鲁官话的,所以东北移民中冀鲁官话和胶辽官话的人数旗鼓相当。整体移民形成的方言用哪一种都不合适,而承德、秦皇岛一带出发的北京官话移民和原世居辽西汉族居民方言相似,最关键的是和北京话类似,所以最后统一的方言为一种类似北京话的东北官话,它以承德、秦皇岛、赤峰、朝阳一带的方言、辽西、辽东世居汉族方言、北京直隶回流旗人方言为基础,融入了胶辽官话和冀鲁官话的部分特征,还加入了满语、蒙古语、朝鲜语、俄语的个别词汇。这情况类似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豪格两方为立储相争不下,最后是哪派都不是的小孩福临登基一样,冀鲁官话和胶辽官话相持不下,算了,统一用和北京话接近的东北官话吧!
当然东北地域寥廓,由于不同方言移民的比例不同,东北官话的分布还是有次方言和各小片区的。另外由于大量山东移民,尤其是胶东半岛的移民都是坐船而来,因此辽东半岛基本被胶东话覆盖,形成胶辽官话区,不同于东北官话,相邻处有过渡现象。在吉林和黑龙江偏远地区由于移民团体多来自同一个胶东地区的,也形成了胶辽官话方言岛,长期双语状态。
这里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山东移民都说一种方言,那么今天就不存在东北方言,东北就是山东话的天下了。现实是山东移民就有三种方言,而且差不多三足鼎立,河北人同样情况,但两省都有冀鲁官话,加起来人数就不少,因此东北的情况跟过去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和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相比都要复杂和不同。
古语讲入乡随俗,去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不但生活习惯会维持改变,语言也会发生变化,而闯关东人群的下一代,在东北的语言环境当中长大,自然而然不会再讲山东话。
方言被当地语言同化
虽然当年山东闯关东的人数群体非常大,但是平均到东北三个省份,人群呈比较分散的状态,所以不可能因为几个人的山东话,而影响一个地区,而一定是某个地区的方言影响山东话的使用群体。或许第一批闯关东的人因为语言的定型,还会继续使用山东话,但是下一代从上学开始,便处在东北话的环境当中,那么自己的方言定型,肯定还是东北话。
东北与山东相同方言城市
不过东北地区有两个城市属于例外,一个是大连,一个是丹东,这两个城市的方言与山东方言的某一支是一样的。闯关东之时,有两条路线,其中一条便是从烟台经渤海在大连或者丹东登陆,所以在大连和丹东形成了山东人大型聚集群体,人数多了也影响了当地方言。当前两个城市,尤其是大连所使用的方言,与山东烟台的方言,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这也能够看出群体对方言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东北方言起源
东北的方言起源比较早,并且融合的方言种类比较多,从秦朝统一六国以后,华夏民族便不断融合壮大,人口流动也更加频繁,那时的山东、河北一带就与东北往来频繁,融合了东北当地的原住民族语言,初步形成东北方言,后来汉朝、晋朝、唐朝等,也不断有中原人口流入东北,再次巩固东北方言,明清及民国时期,东北的汉族人越来越多,加之东北曾受国外列强统治,方言最终就是我们当前看到的。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因为东北方言“感染力太强!”
一个宿舍或者一个办公室里如果有一两个东北人,几天就能开始把同屋的人口音带跑偏,用不了一年整个房间里的人都会说东北话了……
山东人闯关东之后其实是保留了方言的,但这需要前提条件。在一个未有东北人生活居住的偏僻农村,还有着整村使用山东方言夹杂东北话的情况。
如果是整个一大块区域都没有东北人,或者很少的话,由山东移民占据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方言是能够得以完整保存的。比如大连,虽然口音跟大家常听到的“山东话”不同,但其实这是真正原汁原味的胶东方言,由于胶东一带闯关东是水陆前往辽东半岛,而辽东半岛当时人迹罕至,主要由零星的渔村组成,如今大连市的城区在当时基本是由胶东人组成的。
之所以说胶东方言是最纯正的山东方言,是因为山东三大方言当中,胶东方言是唯一一种起源山东流出到省外的方言,除了水陆闯关东到辽东一带的有胶东口音以外,再无任何地区有此方言。
现在被认为最正统的“山东话”叫做冀鲁官话,主要是济南及其北部东部城市使用最广泛。但大家注意“冀鲁官话”是冀在前、鲁在后,这说明以济南为正宗的“山东话”从最初的使用范围就不只是山东,河北临近山东一带自古以来也是相似的口音,只是在山东一带使用范围更大。
鲁西及鲁南部分地区其实跟山东话就没什么太大关系了,其方言叫做“中原官话”,是正宗的河南话分支,和皖北、豫西口音基本一致。像山东的聊城、河南的濮阳,口音没有任何区别,连土话的一些名词、动词都是一样的。仅仅是融入了一些山东方言的词汇而已,口音与冀鲁官话和胶辽官话两大山东方言大相径庭。
至于东北方言的源头,很多论调说山东人去东北创造了东北方言,我认为这个可能性很低,因为山东由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是使用东北口音的,试想山东省内都分多钟方言,怎么可能分散到东三省之后出奇一致的改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口音?他们来自山东不同地区,去往东北不同地区,口音若非被同化,即使再有变化也不可能出奇的一致。所以追根溯源的话怎么也是明代最早“闯关东”之前了。
在辽东,在大连-丹东范围内,绝大多数人都是闯关东的山东人后代。
这其中也包括我,我祖籍地是山东登州府福山县三甲驻六甲社大山夼杨家。大约二百年前,我的八世祖兄弟五人携老母闯关东。传至我已是十三世。
我的祖父辈,最年长的出生在光绪末年,最年轻的出生在建国以后。绝大多数是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二三十年代出生的。他们的口音里山东口音浓厚,比如喝(哈)水、河(霍)套、烟?(釜台)等等,和胶东口音一样。而我父亲他们那一代(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生)人,由于都上过学受过教育,口音中的山东味淡了许多。到我这一代(70后)打小学普通话,山东味又淡了许多。但偶尔也会蹦出几句,比如瞌(卡)睡这就是胶东味。
现在我们的口音应该属于胶东口音于当地土著满族人口音的结合体吧。但我认为还是偏胶东口音,记得2000年冬我去山东高密,在出租车上,我问司机大哥能不能听出我是哪里人。他毫不犹豫的说:烟台人呗!我笑了,祖上确实是烟台人,但现在是辽宁丹东东港人了。看来,历经二百年,乡音依旧啊。
山东语言十里有方言为啥要保留?勾通多困难?全国各地到东北都听懂了东北话,东北话就是中国的通用语言。
你怎么知道没保住山东方言?我曾去过东北三个省的几个农村,就听到了熟悉的山东话。
闯关东,不仅仅只有山东人,河北省、河南省的北部地区,当年去东北的人也是相当多的。我的老家亲戚,在哈尔滨,在沈阳,在长春市的都有。一位远方的亲戚名叫马福堂,生于1921年,据他回忆:民国初年,他的父亲在沈阳市和平区北市场卖烤地瓜(烤红薯),顾客问他多少钱1斤?他用河北老家大名县的方言回答:二毛五一斤,当地人听不懂他在说啥呢,还闹出不少的笑话来,,,,闯关东,背井离乡的人们,至今大多数人都去世了。2000年,在沈阳市皇姑区小白楼农贸市场街道上,有一位名叫刘玉山的大爷,当时年龄在85岁左右,据老人家回忆:他是河南省安阳市南乐县古金楼村人,他8岁的时候随父母亲闯关东,推着独轮小木车,一路乞讨要饭,走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到沈阳,当时冬天每天早晨总有冻死的人!,,,他的家乡语没有改,也不会说普通话,刘玉山大爷每次提起家乡的时候,眼睛里都会含有眼泪!说他死后一定要埋在母亲的坟地旁边!一定要埋在河南老家!
备注一下:南乐县,现在是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1983年归濮阳市管辖。
做为一个东北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东北从开禁以来,每年以五十万的人口数量递增,到了三十年代,人数已达三千余万。其中,山东人及其后裔占绝对主力,据民国十九年人丁文献记载,山东籍移民约2千万余。其他的有东北原生人(五代以上居东北人士),山西移民,冀北移民,河南移民,淮北移民。之所以占绝对主力的山东话没有得到保留,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东人到东北后,饮当地的水,食当地的粮,不免生理上有些变化。再说,新生代在生活中遇见未知的事,未知的物,必然要问当地人,这样有些东北土语变在脑海中扎下根来。二是当时的东北,移民一般都从事农耕,贩卖,手工等低级行业,而政府机关,关口驿站多为当地人把持,你想要办事麻溜,就必须会说一些东北话,久而久之,东北话就成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语种。三,当时的东北虽然山东人多,但大部分都是杂居,特别是在城里,你想啊,各种方言交流起来多费劲。统一成山东话吧,人家山西人不干。就是山东人之间交流也成问题(方言太多),这样显然不利于推进城市化建设。最后,大家都欣然接受东北话进行交流,既有归属感,又不伤和气。后来,全国确定普通话标准后,由于东北最接近普通话,所以新生代的学习热情更是高涨,时间长了反而忘记了家乡话。
其实闯关东的山东人是保存了一部分自己的方言的,大家可以看看辽宁大连,营口,丹东。和山东烟台话简直是无缝对接。
老一辈的东北人管山东人叫“海南丢”。意思就是说大海的南面,闯关东持续了300年,浩浩荡荡的3,000万人涌入了关外,而这3,000万人中,山东人占80%多。
山东人当年闯关东是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走旱路
走旱路的一半是山东的内陆城市,比如济南,德州,济宁,他们甚至是一路乞讨,过关斩将。费劲千辛万苦的来到山海关,最后再设法过去走到关外寻找能安身立命的地方。
第二:走水路。
走水路的话就是坐船从海上过去,烟台到大连的距离是100多公里,走水路的城市,比如青岛,烟台,威海。他们一般会在旅顺口停下,随后慢慢的融入附近的各个城市。
辽宁大连从口音上来说和烟台做到了无缝对接,外地人不仔细听根本就听不出来,都有一股海蛎子味。
大连人到达烟台后,他们会有一种还没有出大连的感觉,烟台的口音和大连的口音能做到90%多相似,这也让他们感到倍感亲切。
同样的道理,烟台人去大连,也感觉还没有出烟台,大连话和烟台话真正做到了无缝链接。
另外还有丹东,营口这些城市都属于胶辽官话的语系,因此基本可以做到无障碍的沟通。
大连属于辽宁半岛的最南端,它的纬度比山海关还要低一些,我查阅了一下资料,保守估计,有70%的大连人祖上都来自山东,因此对山东在骨子里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特别是老一辈的大连人,他们向别人介绍的时候,首先会说我祖上来自于山东。
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其实自明朝的时候,就有一部分的山东人漂洋过海来到辽中半岛扎根。
闯关东为什么叫做闯?
为什么要加一个闯字?那是因为山海关于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他们不允许关内的人踏足,因此都是偷偷摸摸的过去,抓住,可是要被抓回来,还是犯法的。
而走水路就避免了这个问题,走水路的话就直接绕开了山海关,就直接从水上了一路飘到辽宁半岛,还有一个就是走水路要比走旱路快很多。
走旱路的人们全靠脚力走水路,是坐船坐船,怎么着也比人力要快,因此,选择闯关东的山东人一般都是水路比旱路要多。
反而这些走旱路的内陆城市,闯关东去的并不多。
因为山东面朝大海,比河南,陕西这些内陆省份要便捷的多。因此辽宁大连营口旅顺一些地方基本都是山东半岛过去闯关东的移民,所以说这些地方口音和山东人差不多,都属于胶东辽东官话。
烟台到大连的海上距离是130公里,260海里。
自从顺治进入中原,到康熙,乾隆,嘉庆。他们就不断在陆地修筑攻势,目的就是阻止关外的人进入关内。
但是,即便是如此,仍然没有阻止山东人,因为山东人有天然的海上优势,他们直接从水路进发,完全绕开了清朝的防御工事,这就是为什么闯关东人山东人居多的原因了。
当时的山东移民主要来自登州府和莱州府,自从大连建成以来,这里的原始居民就分为“海南丢”和“此地巴子”。
顺治年间,当时的整个东北地区仅有几万人,而辽东半岛仅有几千人。
上世纪40年代,大连的山东人已达到40多万,约占当地总人口的95%以上。 这也就直接说明了,为什么大连的部分饮食习惯和口音和烟台做到了无缝连接。
东北方言的起源。
东北在清朝以前是一片处女地,它的开发比较晚,加之又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因此一直禁止关内的人踏足,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这里都是土地肥沃,地广人稀之地。
闯关东虽然山东人居多,但是也有河南,河北,陕西,山西,虽然有少量的湖北人,但是还是北方人占99%,这些人都属于北方语系,从语言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形成了一个混杂的移民之地。
这些人的北方语言和现在的普通话是有些相似的,随着日积月累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就形成了一个新的语种,东北语系。
东北三省包括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是土地是特别广阔的,从辽宁到黑龙江大约2000公里,因此她们的语言也是不一样的。
甚至在黑龙江的某些地区,还有冀鲁官话,另外,我个人认为黑龙江话是最接近普通话的语种。
由于走旱路的山东人不如走水路的,山东人多,因此,在语言上影响也不是那么深远,再加上闯关东的不只有山东人,所以各地的语言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新的方言。
东北和山东一直都有某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多数的人的根是在山东,尽管经历了几代甚至十几代,但是骨子里流传的相同基因不会改变,东北人和山东人一样,都有豪爽大气的性格,和东北人相处也有天然的亲切感。
部分图片采用《闯关东》剧照
闯关东后,还是有很多山东人后裔保留了自己的方言的,并且连续几代人都说山东方言,直到现在。这些人一般都是生活在独立的山东村里,整个村子都是山东人的后裔,没有东北方言的干扰,所以保留的比较纯正。但这样的山东村占比并不多,更多的是与东北原住民杂处相居,渐渐就被同化了。
比如上次在火车上碰到一个东北的山东老乡,他是50年代去东北的,他媳妇是东北人。他依然一口的山东口音,但到了他孙子辈,完全就是东北口音了。我老姑也是50年代去的东北,嫁给东北人,现在已经一口的东北口音了。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作为移民来说,相比于当地的文化,脱离了自身的生存环境,自带的文化就成了弱势文化了,很容易被同化。比如明初的大移民,山东承接了大量的山西移民,很多山东人都记得山西大槐树的老家传说。山西方言和山东方言的差异是巨大的,但经过了几代人,山西移民就已经完成同化了,成了地道的山东人,方言中再也寻不到山西的影子,这就是文化的强弱问题。
满清入关,到了汉族的地盘,脱离了东北环境,最终不同样被同化了吗?
同样,东北方言也是汉语方言的一种,与满语和其它少数民族语言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词汇中可能掺杂了一些少数民族语言词汇,但主体仍为汉语言系统。主要是在东北,汉族仍然占绝大多数比例的,东北人口中,河北,山东,河南的移民汉族比例很高,再加上明朝在东北的卫所,依然是汉语体系,各种语言交相融合最终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
有一年我去东北办个案子,走访过一个山东“闯关东”去东北的家庭,当年移民的第1代只剩下一个老太太了,这个老人说话还保留的山东方言,而且受东北方言影响比较小。比如说昨天发音“yele”,这是山东比较标准的用词。
而移民过去的第2代,从上学就受当地方言的影响,基本上不说山东方言了,说的是东北话。
大环境同化的影响。
山东人闯关东:
口音有一个地区没变,只是都是老年人了。中国商品粮基地之一—三江平原,农业部下属的国营农场。2012年有幸去那采访,退休的老人清一色山东话,新生代东北话不标准,普通话却非常标准,得益于那的知青多(河北,湖南,四川,山东,河南,哈尔滨,北京,上海),来自五湖西海的人多。普通话就成了大家沟通的标准。
敢于挑战的山东人个性:
这部分人其实山西人居多,明朝洪武年间,山西天下红雪,长红苍蝇,瘟疫盛行!不得已,移民山东,活下的,个性极其坚韧,一旦活不下去就去当“响马,绿林”。清朝末年,私自穿越“柳编墙”去关东谋生。日本和俄罗斯在东北打仗,日本胜利后,朝鲜族就偷渡东北靠着日本人关系(日本朝鲜合并—见中国近现代史),暗中想占领东北。清朝就开禁东北,几千万山东人疯狂涌入东北,保住了边疆,这是山东人一大功劳!
东北方言:
东北人并不是客家人,自古就走汉族在那生存,个性很强,不服输,好斗狠。看《三国志》,辽东是公孙渊的地盘!再看《史记》商朝纣王的叔叔箕子带领商族人建立 朝鲜,横跨辽东和朝鲜半岛!这部分人和当地土著结合,一会变成匈奴,一会鲜卑,一会蒙古族满族等等。 东北话就是博众彩之长,在黑土地和严寒的哺育下,形成了独特魅力的方言。
1、本身山东各地方言就有很大区别,譬如菏泽的和烟台威海的说话就几乎很难听懂,三大方言片区就算山东人和山东人说话估计有的时候都很难理解,所以就算是山东老乡在一起也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更别说除了山东人还有其他地区的人,河北、河南的也不少,再加上一些本地人,这样一个经过融合后的方言出现了:东北话。这也是为什么东北话接近普通话的原因。
2、如果一个区域的人绝大部分是来自同一方言片区的人是能保留住自己的方言,譬如大连绝大部分都是胶东移民的后裔,所以大连保留了山东方言,大连话属于胶东方言,而不属于东北方言。
谢谢邀请。这是个既令人心酸又让许多人叹息的话题。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尝试回答如下:
第一:闯关东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史可查的“闯关东”大约是从300年前就已经有了,这时候是清朝中叶,当时关内战乱频繁,天灾人祸不断,到处是饿殍遍野,老百姓民不聊生。一些人迫于无奈,便陆续涌向关外,试图在那里能够“开疆拓土”,闯出一番新天地,这是第一波闯关东;第二批闯关东是在清末民初。当时河南、山东、江苏北部等地连年遭遇大旱。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饿死、病死众多。为了活命,他们纷纷从水路、陆路携家带口从山海关涌向关外,从河北到吉林,再到黑龙江,到处都是来自关内的人。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人慢慢在关外有了自己的土地,许多人在这里生养繁衍。这些闯关东的人中有不少逐渐积累了财富,淘到了“第一桶金”,同时,这批人也是前面和后来闯关东的主要力量;第三波来自解放战争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受别人的影响来到关外的。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关外地大物博,又有相对稳定的优惠政策,许多年轻人来到关外从事农业、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一大批人在这里投资办厂,成为小有成就的成功商人。
第二,闯关东后许多方言是怎样流失的?我们从许多史料中可以了解到,闯关东的人当中,山东人数量最多。他们在关外已经陆续生活了数百年,及时现在来关外发展的山东人也生活了最少10年。众所周知,东北话非常接近普通话,一般人都能够听得懂,也更方便交流。所以,在这里的外地人包括山东人逐渐适应了东北的语言环境,逐步使用东北话,家乡方言逐渐从生活中消失。第二、第三批闯关东的人由于长期生活在东北,很少=回山东老家,后代也对山东老家的方言变得更加陌生,这样一来,山东方言就在东北慢慢流失掉了。尽管还有一部人会讲山东方言,但数量已经不多了,而且发音也不那么纯正了。
第三,东北方言的起源来自哪里?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东北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数千年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特别是满足文化影响深远。清朝灭亡后,满族语言逐渐衰落,但对东北方言依然影响非常大,一些方言中仍然有许多来自满语,逐渐成为东北方言的主流。
这个就看你自己的,本人到东北三十八年了,在东北成家立业,在东北说东北话,回山东说家乡话,别人都以为我没去过东北,一点不像个在东北生活三十多年的人,请记住一点,在家乡永远别说外地的话,不然家乡人给你不亲,拿你当外人。
我在东北待过几年,
回北京后,
听北京话特别别扭,
垮的难听,
东北话好听,在北方已经是共识,
东北话不但好听,
东北话还好学,
因为东北人说话舌头不打弯,
一学就会。
在东北待几年,就会满口东北腔,
我回北京十几年了,
别人还能听出我话里的东北味,
我去的是黑龙江,
纯真的东北话在吉林,
黑龙江外来人员多,
东北话的味不足。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方言与水土有关。你在哪个地方就说哪的话,这已经是被大量的事实证明的真理。
不要说别人,就拿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来说,她是一位日本人,来到中国学打乒乓球,在东北呆了几年,如今她说话,满嘴的东北话。这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道理。
山东人闯关东来东北,不是没有留下方言,而是有一部分人也保留了自己原有的山东方言,但他们的子女不愿意说山东话,所以没有学说山东话。
我还遇到一位从河南过来的小朋友,刚来东北一口的河南话,没有一个星期,你再和他交流,完全是东北口音,没有一句河南话。为啥学的这么快?他天天和当地的小孩一起玩耍,很快就被熏染成了“东北人”。
在东北的吉林省白山市的周边农村就有不少村子是这样的情况。整村整村的山东人,亲戚连亲戚,亲戚套亲戚的都是当年从山东闯关东过来的。这里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依然门口山东话,可三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都不说山东话。
我问说山东话的老年人:“是哪里人?”他们告诉我:“吉林人”。我问:“吉林人怎么不说吉林话?”他说:“我们是山东过来的。”我说:“现在还想回山东吗?”他说:“回不去了,子女们都不想回去”。他儿子媳妇就在旁边,嘴里说的都是地道的东北口音,没有一句山东话。
岁数大的山东人告诉我:“我们过来三代了,我们那里大部分都是山东过来的,年轻人都不想回山东”。
东北话的形成大概有两点∶第一是当地人固有的语言。第二是东北的满族人流传下来的满语。东北的满汉民族混居,长此以往,当地语言和满语相互混淆,形成了东北语言。因此,东北语言相当丰富,东北人善于创造语言,好多语言都是东北民间流传下来的,并不是文学家在文学字典、词典里固有的。
东北语言不长时间就能创作出新词来,特别是诙谐幽默嘎古的语言,有时候让其它地方的人难以想象和理解?
像,很好!东北人一段时间会说成“贼闭”。因此也引发出一句歇后语“小偷关电闸——贼闭”。
问“你干啥呢?”东北话“你嘎哈呢?”膝盖叫“膊了盖”,下水井叫“马葫芦”,我在北京说“马葫芦”,不但南方人不懂,连唐山人都没明白我说啥呢?
由于日本人在东北从1905年的“日俄战争”胜利后,便取得了在东北的经营权。从1905年到1945年,占领东北40年,日本在东北也搞了一些奴化教育,小学便开始学日语。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曾经有很多俄国人居住,那里还流传一些俄国留下的外来语。像过去我们叫的连衣裙,当年在东北叫“布拉吉”,就是连衣裙的意思。水桶黑龙江叫“魏德罗”,拖拉机收割机叫“卡迈因”,这都是俄语里传过来的词汇。
东北话有当地的民间语言,有满语与汉语的混杂语言,还有外来文化日语、俄语的通俗语言,形成了现在白山黑水黑土地丰富的东北语言与文化。
“闯关东”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称为“闯关东”,这是广义上讲的。从狭义上讲,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关内百姓出关谋生的历史。
本问,指的可能是狭义的“闯关东”。
清军入关后,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东北“龙兴之地”开垦、生活,并为此颁布了禁关令。
顺治时期,满族贵族倾族入关,关东人口剧减。同时,清朝政府借口关东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实行封禁政策,并开始修筑东北长城。
老百姓称东北长城为“柳条边”。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风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到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十九世纪中叶,破产的农民和流民潮涌般的闯开了虚掩的山海关大门,于是,汹涌澎湃的闯关东大军从此兴起。
人是文化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
山东闯关东的人数庞大,到了东北之后,他们按照自己的文化习俗,开始在东北复制“山东村”。
这种“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的现象,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转移。他们不是改变自己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而是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了东北,结果形成了东北与山东文化相容的局面。
当然,东北文化对山东文化的入侵并不是没有反抗,这中间发生过很多对抗、争斗,但斗争的结果是融合。
我们知道,东北是一个以滿、汉、蒙、回为主,兼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共同聚居的地区。东北文化中不仅融入了这些民族的词汇,还融入了俄语等外国语。
比如称下小上大的水桶为“畏大罗”,称俄罗斯面包为“列巴”,这都是来自于俄语。“哈喇”(肉和油变质),“喇忽”(遇事疏忽)为满语,松花江为女真语,吉林为滿语,卡伦(边防哨卡)湖为锡伯语等等。
东北方言的形成不是单一、孤立的,蕴涵着丰富的东北文化内涵,有很多东北方言很难找到它的出处和来历。但东北人习惯了这些说法,认同了其中的含义,也就流传了下来。
比如东北方言“犊子”,是近于“混蛋”的意思,但“扯犊子”的意思,就不是扯混蛋了,而是闲扯、不干正经事的意思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文化中蕴含着多元性的民族文化特色。如东北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用具文化等等,都具有东北特点,细究起来,这是一门大学问,不是靠好观点网的形式能够说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