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

汉文帝和汉献帝都是被大臣们拥戴而成了皇帝,但汉文帝时期,刘家天下的大权并没有旁落,刘氏诸侯国实力非凡。汉献帝时期啥样儿?经过三百年发展,刘氏诸侯国还存在吗?权力在乎实力,实力只看军事。

汉朝的皇权一直比较憋屈,不仅仅是传统的相权,外戚才是皇权第一对手、之后是诸侯与宦官,最后才是相权、军权与皇权相争,汉文帝和汉献帝时期相权都比较弱

有些人一说皇权就说皇权相权之争,这不是不对。但毛病却是:拿基本当做全部,把一个理由放之四海却不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吕后、窦太后的权势,许多人因为电视剧已经了解了,二人在汉朝前期的四十年里,影响了刘邦、刘盈父子;汉景帝、汉武帝前期父子。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

西汉一半以上时间都被外戚控制,东汉则除了刘秀父子外基本都被外戚控制,只是后六七十年,宦官势力才逐渐长成,但记住外戚权力到董卓入京前都不弱。董卓一到,外戚和宦官全部完蛋。这才是汉朝无论东汉还是西汉面临的皇权旁落问题。

汉文帝正是因为屠戮了吕后家族,外戚势力被消灭情况下被群臣推举的。汉文帝继位是中央权力和诸侯势力的妥协。因为汉文帝所在的代国势力小,推举他的中央大臣们自我感觉不会丧失权力,才会支持;诸侯国也因为他实力小,即使对诸侯国不利,自己也有反抗的余力。

汉文帝有实力,加上皇帝地位有联合各势力的优势。汉献帝时,他有啥实力。能不能掌权,只在乎手里有没有兵

汉文帝虽然诸侯国背景小,但毕竟有实力。再加上同是刘姓,继承帝位后,诸侯国与其关系和缓。要知道吕后时期大家都在担心性命,现在刘姓终于扬眉吐气了。共同对付权臣就有心情了,当然这也是汉文帝初期,大家都面对共同敌人的时候。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1

中央的相权必然追求国政统一,自然伤害诸侯王利益。皇权借此就可以联合诸侯王,再加上,皇帝是不会担心没有臣子献忠心的人的,所以,权臣日益孤立是必然。

历史流传的文字不可能有细节,但每个有社会经验的人都能理解:一朝天子一朝臣下,想更上一层楼的人比较多,对前权臣的痛恨并不亚于新皇帝。

这时,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周勃会在文帝即位几年后就被削权的原因了。

汉文帝有实力有军队,你周勃实力日渐猥琐。你们这些汉室老臣曾经眼看着吕后杀刘,你们做了什么?所以,刘氏对他们不是感恩,更多的是怀疑他们在弄权。

所以,汉文帝利用权力联络权力,打败了推举他的朝臣。但其后,他又与刘氏宗亲矛盾。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2

汉文帝的妻子窦后,开始插手政治,在景帝一朝、武帝前期权势和影响都很大。自此,后宫外戚掌握刘家天下的大势一直没有变化。

特别是东汉,弱势刘秀依靠地方豪族获得天下,地方豪族和后宫联合控制了整个东汉。随着汉景帝削藩、汉武帝弱藩政策影响下,刘氏诸侯国到了献帝时期已经所剩无几。

特别是桓灵倚重宦官,天下大乱。皇帝家族已经无兵无将,能够保护自己的只有两个字:听话。

他没有兵,就没有权;没有权,就没人会搭理你。他不像汉文帝那样可以给自己的人高官厚禄,汉献帝能给的只是军阀、权臣的棍棒和屠刀。

没人听你的,你咋制衡夺权。


汉文帝和汉献帝的命运截然相反,这跟他们当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不同有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一、分封制度的威慑力不同

刘邦大规模分封同姓王的目的就是想利用血缘的纽带来维护汉室江山的稳定。在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虽然同姓王是对汉室政权威胁最大的敌人,但是仅从汉文帝维护政权稳定这个角度来说,它绝对是利大于弊。

平定诸吕时,周勃、陈平为什么会联合刘襄兄弟(刘章、刘兴居)?不仅仅是刘襄兄弟三人的胆略,更重要是他们所在的齐国封地大、实力强。如果汉文帝即位后出现了争权现象,不要说像曹操一般的枭雄,就是类似于霍光那样的权臣,第一个敢发兵“讨贼”的多半会是刘襄兄弟。霍光专权引来了燕王刘旦谋反,尽管最后被平定,可那是经过推恩令实施后的分封国,他们的实力远没有汉初的诸侯王强大。另外,刘襄本就对自己没有被拥立为帝耿耿于怀,从后来刘兴居谋反也能证明当时他们兄弟的不满之情。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3

(汉文帝刘恒剧照)

汉献帝处在东汉末年,自从刘秀开国起,各代帝王对宗室甚至亲儿子的分封都非常谨慎。根据《后汉书》的记载:汉明帝刘庄在分封自己的儿子时,相比刘秀时期的封地一律减半。而且,从汉章帝以后,一是即位的皇帝年龄小,二是皇帝的子嗣太少。有6位太后先后临朝称制,东汉朝廷就变成了外戚和宦官争斗的舞台。这样一来,刘姓宗姓的权力越来越小,最后对于维护皇室政权稳定的作用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4

(汉献帝刘协剧照)

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不同

不管多少人对吕后执政有非议,在她的治下,饱受秦末战争之苦的百姓终于可以安心发展家农业生产了。司马迁在《史记》里对吕后为政的评价很高。人民都有饭吃,天下就不会产生大的骚乱。那个年代的人从军,第一目的并不是保家卫国,而是为填饱肚子。即便有权臣心怀不轨,他也得有足够的士兵。所以,吕后为汉文帝留下的是一个相对国泰民安的社会,当时的客观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权臣的出现

汉献帝时期的人民幸福指数高吗?低得惨不忍睹。仅《三国志》的记载,东汉末年就出现多次蝗灾,太多的百姓被饿死(曹操、吕布的濮阳之战就因蝗灾各自退军)。再加上汉灵帝荒淫无道,官场腐败不堪,卖官鬻爵成风。百姓没有了活路,参军便成了一条谋生之路。所以,黄巾军才能在短时间内招揽到数十万的民众。于是,各地的州牧、刺史、郡守在平定黄巾军的过程中,迅速变强变大。曹操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三十万“青州军”,并有了第一块根据地兖州,这才为他日后成就霸业奠定了基础。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5

(曹操剧照)

三、大臣手握的兵权不同

在汉文帝即位之初,最有可能成为权臣的人就是周勃。不过从实际情况看,一来他并没有异心,在部下警示他有可能功高震主时,便主动辞去职务;二来他手里即便有兵,也只是禁军,不足以和实力强大的众诸侯王对抗。

汉献帝所处年代则完全不同了。刺史制度的变迁让地方长官拥有了更多的兵权。刺史最初只是个负责郡、国监察的官员,几经变迁后职权则越来越大。尤其是刘焉向汉灵帝建议选派更有威望的人担任州牧后,这个事件直接成了东汉后期地方势力割据的导火索。看看“关东联军讨董卓”的名单就知道,基本来自各地方的州牧、刺史、郡守、国相(《三国志》里记载共10路诸侯,《后汉书》里记载共有11路诸侯)。地方官员手握的兵权越来越大,也就不用再听从皇帝的安排了。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6

(周勃剧照)

总结

综上所述:汉文帝与汉献帝所处年代存在着分封制度、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和大臣手握兵权的诸多不同。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汉文帝可以成为一代名君,汉献帝只难做傀儡了。


汉献帝,一个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小屁孩。

汉文帝,一个常年就藩边疆的年长的塞王。

功臣集团因为外戚抢夺了他们的权势,因此怒而造反,杀死了外戚囚禁了皇帝,但刘家天下巩固,刘姓诸侯王统治山东,关中也有刘姓诸王的庶子当任警卫,加上功臣本身不是铁板一块的,要改朝换代是不可能的,只能立一个诸侯王,并让他承认政变的合法性。

经过一番比较,舍弃了势力最大的齐王家,选择了一个默默无闻的代王。

功臣有求于代王:他们要代王承认政变的合法性,否则将来清算就会身死族灭。

代王看准了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待价而沽,到了京城先不接受帝位,功臣希望讨价还价被拒绝,不得以功臣作出妥协,全面服从代王的指示,于是代王变成了汉文帝。

汉文帝之所以没有成为傀儡,一方面是因为功臣没有其他更好选择,第二方面是因为汉文帝有代国作为后盾,第三方面是因为汉文帝对功臣实施了分化瓦解的策略。


在西汉、东汉两朝,有很多皇帝是由权臣推上皇帝宝座的,西汉文帝、宣帝都是。而这两位皇帝在汉朝都是创造盛世的一代明君。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7

东汉皇帝短命居多,所以继位的皇帝年龄很多都偏小,傀儡皇帝五个手指头数不过来,比如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都是。

为什么都是由权臣拥立上台,可结局却截然不同呢?

我们以西汉文帝和东汉末帝献帝来对比分析一二

先直观来看年龄

文帝23岁继位,大好年龄,有15年治理代国的经验,还有宽厚仁善的美名。

献帝8岁继位,懵懂无知,母亲还早早被害死。他除了被董卓、曹操控制外,他还能做啥?

第二、时代背景不同

文帝所处时期,西汉才历经两个皇帝,跟随刘邦打天下的陈平、周勃、灌婴等一帮老臣,虽说位高权重,但是他们丝毫没有取而代之的念头,他们是忠诚于刘氏王朝的。

而在整个东汉一朝,除了刘秀和明帝非常防范外戚和宦官外,到了章帝时,他仁爱宽厚,对宦官和外戚都很纵容,为以后外戚和宦官专政埋下伏笔。而东汉短命皇帝居多,很多皇帝继位时都很幼小,毫无执政经验,朝政都是由外戚或宦官把持。不听话,外戚掌握一切大权,分分钟可以把皇帝拉下来再换一个,皇帝就是个摆设。

而皇帝想除掉外戚,毫无外援,只有依赖宦官。依赖宦官无疑又是饮鸩止渴。

而文帝就截然不同了。他有丰富的执政经验,在代国15年,把代国治理的井井有条。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8

所以他上台后,在许多问题处理上游刃有余。很快就掌握了主动权。

(1)在处理与功臣关系上,先是给予高官厚禄,而后旁敲侧击,慢慢夺去权力。比如对周勃。避免了刘邦时诛杀功臣带来的恶果。

(2)在处理宗族关系上,也是有意识地压制,不给予过大权力。

(3)注意挖掘培养忠诚自己的人

周亚夫就是他去军营提拔的人才。把他提升为负责京城治安的军事长官——中尉,后来周亚夫果然不负其望,在平定“七国叛乱”里立了大功。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9

(4)根据国情,灵活外交

比如针对南方的南越郡,统治者赵佗,原是秦始皇派过去的官员。刘邦没有力量降服赵佗,就采取了缓兵之计,封他为南越王。

吕后当政时,对南越采取强硬手段,多次派兵镇压,可惜都被赵佗打败。赵佗干脆宣布独立,自称南武帝,并派兵攻打长沙郡。

刘恒执政后,下令官府修好“老赵”家乡的祖坟,使“老赵”大为感动。他给“老赵”写信,表示要和平解决南越问题,接着派出使者带着诏书和礼品来到南越,赵佗很快就答应了刘恒提出的条件。

刘恒不费一刀一枪解决了大问题,避免了一场战争。这就是政治家的魅力。而这一切,汉献帝是做不来的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10

不过他不甘心做傀儡,他也反抗,可无奈手中毫无一兵一卒,最终都是无用功。

刘协先是被董卓胁迫,后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来,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操手中。从此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时代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公元200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做傀儡,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可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

伏皇后畏惧曹操,于是写信给她的父亲伏完,希望伏完能够效仿董承,铲除权臣,但伏完始终未敢行动。

公元214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诛杀曹操的密谋败露,伏皇后被幽闭而死,刘协与她所生的两位皇子亦被毒酒毒杀,伏氏宗族百余人被处死。

所以,汉献帝只能在傀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逼迫刘协禅位,曹丕即皇帝位。废献帝为山阳公,但仍可以用汉天子礼乐。公元234年,刘协寿终正寝,魏明帝以素服为他发丧。

自此,东汉王朝彻底败亡,而中国历史也正式迈入了战事频发的三国时代。

我是历史逸事,喜欢文章点个赞吧。


首先汉初的诸侯王是很强势存在,人家手里有兵马的。不然,后来汉景帝削藩的时候就不会引发七国之乱了。汉文帝当初的封地在代国,这个地方比起齐国、赵国等等是比较偏,经济可能也比较差。因为那个地方常年要御北防匈奴,所以士卒的战斗力应该是不错的。

然后,陈平、周勃等人虽然都是汉初列侯,也有打仗的经验,但终究不是一线的武将。为首的陈平就是一个文臣谋士。他们这些人拿什么去杠正经的诸侯王啊?难道靠长安城的禁军?

问题是禁军本来是在吕家人手里,后来朱虚侯刘章和陈平等人合谋诛了吕家人才拿到禁军的兵权。这么一来,禁军也不可能全在陈平这些人手里,朱虚侯刘章也有份额啊。跟

着,刘章是刘邦庶长子齐王刘肥的儿子,他还有哥哥刘襄继承刘肥的王爵。在平吕的时候,这对兄弟都有出力。

朱虚侯刘章属于在长安跟一群刘氏老臣搞事情,他哥齐王刘襄直接在齐地发兵响应。

其实,平吕这件事情上,刘肥的两个儿子出力是相当多,表现也相当出色。就因为他们表现得太能耐了。所以,陈平怕立了刘襄的话,他怕自己吼不住长安的场子。

于是乎,陈平找人才去联络了代王(汉文帝)刘恒,希望他可以过来接长安的盘,做天子。万万没想到代王入京为人不是传闻里的好好先生。人家坐稳了天子之位后,很快就不卖陈平的账了。可能本来也没多么买帐。

毕竟,刘恒继位在礼法上,其实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本来就是当时刘邦活着的儿子里最为年长的。在嫡子那一脉绝嗣的情况之下,立嗣的顺序庶子肯定优于庶孙啊。

换言之,陈平他们拥戴刘恒本就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他们这事情本质上谈不上太大的功劳。何况,当时他们不拥戴刘恒,那大概只能投齐王刘襄这些人。到时候,他们的结局也不一定有多好。

至于说架空刘恒或者刘襄,于陈平这些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亲,胳膊拧不过大腿,没有兵权拿什么杠?何况,当时刘姓诸侯王,还有楚国、吴国、淮南国等等。他们这些人诛吕氏,打得的抬头可是为了还政刘氏。这点上,附和当时大部分刘姓诸侯王的利益。反之,这些人若同刘氏诸侯王不快,那么他们结果大概只会跟吕家人一样。


选择汉文帝是汉初功臣集团与刘氏皇族的博弈的结果。相较其他诸王而言,汉文帝继位前的实力确实不强,剿灭吕氏集团也没有立什么功。正是这种特殊情况,加上他是刘邦仅存为数不多皇子中最年长,两方集团选择了汉文帝。尽管他的根基比较弱,内部是功臣集团,但关东是众宗师集团,两者之间内外相互牵制自然形成相对稳定的情况。

汉献帝就不同了,整个天下已经混乱,他也是在众割据军阀之间流落,没有自己的实力,自然就不能跟汉文帝相比了。


这和当时天下的局势有关,汉文帝继位时是西汉初年,刘邦为了制衡权力,分封了自己的儿子为诸侯王,这些宗室诸侯势力雄厚,他们的存在尽管为后来的动荡埋下了祸根,但是对于制衡功臣集团和外戚,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11

表面上看刘恒是被陈平、周勃拥立上位的皇帝,但实际上刘恒却是实力雄厚的诸侯王,只是在陈平、周勃这些功臣眼里,他看上去是个软柿子,比那个气势汹汹的齐王刘襄更好控制罢了。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12

但实际上,刘恒并不羸弱,且极有谋略和智慧,处处谨慎小心,带了自己的亲信之人进京,第一步就是控制兵权,让宋昌和张武两人一个接管京城部队,另外一个做郎中令,负责宫中保护自己的安全。等于直接就把陈平、周勃这些人给缴械了,没有了獠牙的老虎不过是纸老虎,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13

汉文帝刘恒还善于制造矛盾,让功臣和诸侯们发生内讧,他故意询问国政,借此机会表彰陈平而打压周勃,让周勃这个大老粗做丞相,借此机会剥夺周勃的权力,离开了部队,没有了兵权的周勃就像当年的韩信一样,不会对汉文帝刘恒构成任何威胁。至于灌婴,开始被提拔做了太尉,属于有名无实的司令,后来做了丞相,和周勃类似,完全不称其职,最后被安排上了前线,在和匈奴人的战斗中光荣牺牲。自此,陈平、周勃、灌婴组成的铁三角被瓦解。对于周亚夫,汉文帝赏识其能力,但忌惮其出身,因此临终前才嘱咐汉景帝,周亚夫能力突出,可以委以重任,但不到万不得不用启用。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14

对于宗室诸侯,刘恒很照顾,尤其是齐王刘襄三兄弟,刘章和刘兴居都被封王,地盘就从齐国的土地里割取。这样一来,不仅齐国被削弱了,兄弟之间也成了分割利益的人。刘恒的这个办法,可以说就是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推行的“推恩令”的雏形。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15

我们很多时候,只是看到了刘恒的仁厚,而忽视了他在政治上的老辣,这些都是汉献帝所不具备的条件和能力,因此只能“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汉献帝刘协既先天不足,又后天失调,变成傀儡并不稀奇。汉文帝刘恒虽先天不足,但因诸多条件的影响,将后天失调调整了过来。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16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17

公元188年,黄巾军四起,地方剿匪不力。宗室刘焉向汉灵帝刘弘上疏,四方兵寇,由(于)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于)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

汉灵帝和一帮大臣没有细究其中的弊端,贸然答应下来,使得管理州郡的太守刺史既有兵权又有财权,东汉朝廷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东汉开始四分五裂,陷入了军阀割据混战的乱局。

汉献帝刘协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被董卓立为皇帝,时间为公元189年,刘协时年九岁。

董卓之所以能够以西北边军入京,掌控东汉,这是由于外戚何进听从袁绍的主意,命董卓领军诛杀分何进权势的宦官。

宦官为自保,在何进动手之前,先将其斩杀,袁绍等一干何进的心腹,既为了自保,又为了替何进复仇,领军将宦官砍杀殆尽。

外戚和宦官的首领级人物,在这场乱战之中,死伤殆尽,董卓趁机领军进入长安,兼并了丁原吕布等小军阀,称雄于长安,而后废刘辩,改立刘协为皇帝。

大权落入到了董卓之手。

直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被曹操迎入许昌,汉献帝的身份就没有甩掉傀儡的帽子,常常被圈定为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天子”。就是王朝常常设立的太子,也没有在汉献帝“统治时期”出现。

而汉文帝刘恒则不同。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18

当公元前180年八月,吕后死后的一个多月,汉文帝在众位刘邦时期的功臣拥立为帝。此时,汉文帝已经23岁,早已成年。

吕后在世时所立的皇帝,被汉文帝出手诛杀。所使用的人则是,刘恒的封国代国的旧臣。

其中尤以宋昌和张武最为受宠,刘恒入主长安的当天夜里,刘恒就下诏任命宋昌卫将军,掌管负责长安、皇宫安全的南北军;以张武为郎中令,沟通皇宫内外。

第二年,便受周勃陈平等功臣的奏请,立长子刘启为太子,就是日后的汉景帝。

之所以汉文帝刘恒能够如此轻松的掌控住军权,是由于当时刘邦统治时期,早早建立了磐石之宗。

所谓的磐石之宗,就是刘邦相继将异姓诸侯王除掉,改任同姓诸侯王。同时将诸侯所在封国的兵权和财权全部移交给诸侯王。

刘邦对这些封国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将封国内的主要管理者“相”以及军事长官“中尉”的任免权抓在手中,对诸侯王进行监督和管理。

因此,可以说西汉朝廷并没有失去对地方的管控,尤其是兵权和财权。

同时又因汉惠帝吕后在刘邦之后,统治了西汉长达15年的时间,各个诸侯王已经长大成人,早已在与朝廷以及朝廷委派的官员之间的磨合之中,形成了自己各自的势力。这对掌控住长安的功臣们形成了威慑,功臣们虽然立汉文帝为皇帝,但还是惧怕同姓王在其中挑刺。(这从刘邦庶孙齐王刘襄以一封国敢于起兵直面西汉朝廷可见一斑)

远在边远之地的代王刘恒刚开始由于长期远离长安,没有多少的根基。再加上母亲薄姬做事以低调为准则,故而刘恒只是在开始时受制于周勃陈平等功臣。短短三年后,即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汉文帝刘恒明确下诏,命主管全国军事的太尉周勃下野,到自己的封国绛地养老。

这位在刘邦建国之前,就一直驰骋沙场的老将,丝毫不敢有任何反抗,拖家带口去了封国。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19

总之,一方面由于刘恒确实是政治高手,数年之内掌控了全局。另一方面是因为刘恒有长达近二十年的管理封国的经验。刚一接位就派人控制了军权和财权,占据了主动。

反观汉献帝刘协,自继位之初,就如同一个身份高贵的乞丐,两手空空,寄人篱下,任人摆布。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但是没有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政治环境不同。

汉文帝时期天下安定,民心向汉,刘氏皇族根基牢固;而汉献帝时期,汉室衰危,奸佞当道,民不聊生。

2.拥立者目的不同。

拥立汉文帝的人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军功老臣和刘氏皇族,他们忠于刘氏,拥立汉文帝是为了分得更多利益;而拥立汉献帝的人是奸臣董卓和枭雄曹操,他们目的是通过控制汉献帝而主宰天下。

3.政治能力不同。

汉文帝刘恒的父亲是开国皇帝刘邦,他八岁被封为代王,治理代国十五年,把代国治理的很好,有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汉初政治环境复杂,造就了汉文帝母子沉稳内敛的性格,汉文帝一生韬光养晦,凡事以身作则。被拥立为皇帝后,汉文帝迅速布局,首先把军队掌握在自己手里,接着恩威并施组建新的领导班子。汉文帝举贤纳谏,把军政大权牢固掌握在自己手中,用一系列政策赢得了朝臣和民众的敬重。而汉献帝被拥立时年近9岁,没有得力的辅佐之人,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朝廷内外一片混乱。

以上是我对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这个问题的认识。

我是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言评论或者转发支持!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20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21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22


皇帝和大臣是一对敌对势力。若是大臣强悍了,皇帝就受气,若是皇帝强悍了,大臣就受气。

很显然谁都不想当受气的一方,作为臣子的就想遇到一个软弱的皇帝,就好比赵高,他遇到了秦二世,就可以为所欲为。若是遇到了秦始皇,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谁都不愿意遇到秦始皇这样强悍的皇帝!

刘邦的孙子刘襄太强,被排挤掉了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23

若是大臣有选择皇帝的权利,他们肯定是会选择比较软弱的人的。

吕后驾崩之后,功臣们把诸吕给灭族了,朝中没有了皇帝,他们就要选一个人来当皇帝了,要选谁当皇帝呢?

很显然选一个软弱的人当皇帝,对他们才是有利的。但是,他们还不能把自己的想法直接表达出来,只能投票选举。

投票选举当然就要排除了。

按理说诛灭诸吕过程中,刘邦的孙子齐王刘襄的功劳最大了,而且他也是第一个起义的人,他当皇帝最合适。

但是,大臣们都不希望他当皇帝,就是嫌他太强悍了。怎样把他排除掉呢?就说他的母亲家不讲理,若是选了他当皇帝,可能会出第二给吕后。

所以,就把刘襄给排除了。

刘恒给大臣的印象,是软弱的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24

当时刘邦的儿子,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皇四子刘恒,另一个就是刘长。

刘长从小就没有母亲,他是吕后养大的,很显然是不能让他当皇帝的,毕竟他和吕后是有一些感情的。

若是在刘邦的儿子里选,只能选择刘恒了,因为刘邦没有其它儿子了。

刘恒也是功臣们最钟意的一个皇帝,在所有的人看来,刘恒是软弱的一个人。他的软弱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吕后杀刘邦其它儿子的时候,刘恒装作不知道,没有任何反应,对此也不评价。这也是他被吕后放过的一个原因。

2、吕后去世,刘邦的孙子都站出来起义了。但是,刘恒作为刘邦的儿子,还是跟没事人一样,不听不闻,好像江山不是他家的一样。似乎,他也没有当皇帝的心思。

这给了所有人一种印象,刘恒是胆小鬼,他拍死,怕惹事。所以,才夹起尾巴来做人的。

这不是老实人是什么?

刘恒很想当皇帝,大臣选了他,他竟然不信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25

当然了还有其它的人也有当皇帝的资格,比如刘邦的弟弟刘交,但是,因为年龄太大,被功臣否定掉了。

还有,刘邦的其它孙子,都是一一排除了。

最终,他们就把刘恒选来当皇帝了。刘恒被选上后,他压根就不相信。觉得这可能是一个阴谋,怕被大臣陷害。所以,他不敢去。

但是,他又害怕这是真的,若是真的想让他当皇帝,他不去不就错过这个机会了吗?在这个情况下,他反复派他的舅舅去打听消息。

最后,得知了千真万确是让他当皇帝去的。所以,他最终才选择了到长安去的。

刘恒还没登基,就给了功臣一个下马威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26

皇帝要来长安了,大臣们肯定要来接驾的。当皇帝坐着轿子来到大臣面前的时候,所有的大臣都跪了下去,给刘恒请安。

同时,周勃说有话要给刘恒说。事实上周勃就是想要在刘恒面前邀功,听到周勃有事汇报,刘恒并没有出声。

没有出声,就代表他不想见周勃,也就是说刘恒对他们没有什么好感。不要觉得你们选我当皇帝我就会感激你们。

刘恒从代国带来的大臣,听到刘恒没有作声,他就告诉周勃,若是想要说国事等皇帝登基之后,在给皇帝汇报。若是想要说私事,对不起皇帝是没有私事的。

周勃只好退下去,这也让功臣们见识到汉文帝刘恒的硬气,他并不是功臣们眼里的软货。事实上汉文帝刘恒,是告诉所有人,我当皇帝了,你们也要懂规矩,不管什么事,都是我说了算。

汉文帝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抓军权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27

汉文帝对这一群功臣,确实是没有任何好感的。想一想他们竟然灭掉一个家族,还是曾经的皇太后的家族,同时,他们还能重新立一个皇帝。这样的事情发生,真的是太可怕了。若是汉文帝让他们不满意了,是不是他们也会杀汉文帝呢?

这是汉文帝不得不考虑的一个事情。

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呢?

汉文帝到了皇宫当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守护都城安全的南北军的首领,换成自己在代国带来的人担任。

只有用自己人,他才能睡个好觉。

通过汉文帝刘恒的举动,这些功臣派都知道,汉文帝刘恒才是一个心机重的人,他表现出来的软弱都是假的,若是大臣想要把他当作傀儡来操纵,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汉文帝提拔新人,排挤功臣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28

汉文帝当了皇帝之后,先是稳住了大臣,给了他们封赏。

但是,他紧接着做了第二件事,要招聘贤才,贾谊等一大批人,都是汉文帝招上来的。说白了他就是对功臣派们有所忌惮,你们不是功劳大吗,你们不是推举我当皇帝吗?要让我感激你们,甚至当你们的傀儡没门。我重新招募人,等人招募多了,我就把你们都赶回家。

正如后来,他颁布了一个政策,让周勃这样的功臣带头离开长安。

那个时候被封侯的人,都是住在长安的。但是,规矩在刘恒这里改了。被封侯的人,你们到你们封地上去管理好你们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不用在我这里操心了,我也用不着你们。

所以,选择了这样的刘恒当皇帝,大臣们才是后悔不已的。周勃这样重要的人都离开都城了,其它的人也只能乖乖离开。

公元前180年七月,吕后病情突然恶化,自知时日无多的她,担心自己死后,吕氏族人被刘氏诸侯清算,于是,她做了一系列的布置,来防止这一局面的发生。

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

吕后知道吕氏族人要想控制朝政的关键,一在于军队,二在于权力。

所以,吕后在临终前便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吕氏族人掌权铺平道路,她一上来首先从人事方面入手,她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率北军;吕王吕产为相国统率南军;又以吕禄的女儿为皇后,这样一来吕氏族人便能全方位掌控西汉王朝的军、政大权。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29

然后,吕后又唤来吕产、吕禄,着重对他们强调需要注意的事情:

高帝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史记·吕太后本纪》)

除了交待自己的族人要掌控好军政大权外,吕后还留下遗诏,在自己去世之后,给将、相、列侯、郎吏等各级官吏依据秩位高低赏赐黄金,其中诸侯王每人黄金一千斤。

可以说,这既是一种利益均沾的表态示好,也是借机利用规则试探各方势力对吕氏掌权的具体态度:你收了我的钱,大家就是自己人,如果你不收我的钱,那就表明咱们是敌人

方法非常简单明了,可就在吕氏族人布好局,准备收网的同时,大汉朝堂的另外两股势力也没闲着。

一派是以灌婴、陈平、周勃为代表的功勋阶层不甘心被吕氏族人夺去权力,另一派是以齐王刘襄、楚王刘交、朱虚侯刘章等为代表的刘氏诸侯王,打算趁吕后去世,权力交接的真空期,搏一搏,将单车变成摩托。

八月一日,吕后的死,就成了推动这场战役的导火索。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30

▶诸吕之乱后,汉王朝的军功贵族们,为何要选择没有功劳的汉文帝当皇帝,而不是诸吕之乱中立下大功的皇子刘襄?

吕后已经尽可能高估了刘氏诸侯的势力,为此,她不惜将齐国一分为四来扼杀对自己有威胁的势力,但很显然,吕后还是低估了像陈平、周勃这样的功勋阶层的能力了,她万万没想到吕氏族人在掌握军政大权,完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也能被太尉周勃、右丞相陈平等人设计反将一军拿下主动权。

有趣的是,就在吕氏族人策划夺权的时候,吕禄的女婿朱虚侯刘章便随同东牟侯刘兴居,将内部消息透露给了齐王刘襄,他们几人里应外合在诸吕之乱中,牵制了很大一部分吕氏集团的外部势力。

而在长安这个权力漩涡的中央,周勃、陈平又设计从上将军吕禄手中拿到了兵权,如此一来,在刘氏诸侯王和汉初军功阶层的合力之下,吕氏外戚集团的势力就正式宣告瓦解。

等到诸吕之乱尘埃落定的时候,原本的功臣集团占据了权力中枢,随着吕后扶立的皇帝被废除,大汉王朝的朝廷大权,就实际上落到了功臣集团手中,其中就包括皇帝的选举权

本来,按照当时的实力和诸吕之乱中功劳的排位,刘氏诸侯王和不少大臣们其实已经在心底默认齐王刘襄就是下一任的皇帝人选。

可就在刘襄志得意满,以为稳操胜券的时候,琅邪王刘泽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方以吕氏故几乱天下,今又立齐王,是欲复为吕氏也。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长者;且代王又亲高帝子,於今见在,且最为长。以子则顺,以善人则大臣安。”——(《史记·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31

琅邪王刘泽的这番话,提出了三点对刘襄不利,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致命的因素:

其一,刘襄家里有一个脾气恶戾,又相当强势的舅舅,如果立齐王为帝,多年以后又会形成第二个像吕后那样的外戚势力;

其二,刘泽说论资排辈,代王是高祖儿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最有资格继承帝位。虽然这句话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是相当勉强,毕竟在双方都非嫡长子的情况下,他俩的资格是相当的;

其三,代王刘恒的母亲薄氏性格善良,刘恒本人又性格沉稳、宽厚仁慈,“以子则顺,以善人则大臣安”

刘泽的这番话,言外之意,就是相比于诸侯王中实力最强的齐王,刘恒这个在中央缺乏根基的代王显然更容易控制一些。

以当时的齐王刘襄和功臣集团许下的条件来看,假如齐王当选皇帝,那么刘襄就拥有上将军吕禄的赵地、相国吕产的梁地以及富饶强大的齐国三块基本盘,加上中央本身拥有的势力,诸侯和军功阶层与朝廷维持起来的微妙平衡立刻就会被打破。

原本就略微劣势的诸侯们,和这样的刘襄作战,立刻就会居于下风,到时候刘襄想打压他们,夺取他们的势力,恐怕就会相当容易了。

所以,权衡之下,周勃、陈平等人心中就做出了决断,他们派人迎代王入长安,将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天子玺献给了刘恒,从而为这场权力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

他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32

▶都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汉文帝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

只是军功阶层和刘氏诸侯们,恐怕都没有想到,表面看上去老实的汉文帝,并不像他们以为的那样软弱可欺。

同样是被大臣拥立的皇帝,汉文帝进京的举止,比起汉献帝,他展现出了教科书一般的稳重操作。

在入京时,汉文帝只带了宋昌、张武等六人陪同进京。

期间,汉文帝基本是将“稳”字发挥到了极限,因为担心大臣们有阴谋,汉文帝让宋昌探明了路,才敢继续前行。

当时太尉周勃本想单独和汉文帝对话,宋昌却出来拦住他说道:“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

这一幕,相当有意思。

周勃此人,极为傲气,他手握重权,在诸吕之乱中又平乱有功,加上自己又是拥立汉文帝的大恩人,所以,在他心中始终对汉文帝抱有一种轻视的思想。

而这次见面,他自然是想敲打汉文帝,奠定尊卑秩序了。

刘恒当着众臣的面,用一种公事公办的态度来回应周勃,一来体现出了自己该有的人设,二来也能借着众大臣制衡一下周勃。

当然,光是这样,汉文帝只能保证自己不会被欺负得太惨,他要想坐稳皇位,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为了稳中求胜,汉文帝登基后,立刻针对性地做出了部署,来提高自己的生存率:

第一,汉文帝入驻未央宫后,当天夜里便任命宋昌为卫将军,镇服和安辑南北军。以张武为郎中令,巡行殿中,以此来确保自己的安全;

第二,汉文帝为了拉拢大臣,他对于拥立自己的功臣、诸侯,都加倍给予了厚赏,像那些影响力巨大的功臣阶层,汉文帝更是高官厚禄稳住他们的心,像右丞相平徙为左丞相,太尉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

第三,汉文帝把原本被吕后打压,夺取封地的贵族们重新恢复爵位和封地;

第四,对于不服从自己的权臣、诸侯,明升暗降,逐步打压分割他们的势力。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33

一开始汉文帝以利拉拢、主动示弱的策略,在大臣们看来,确实符合他表现出的仁慈形象,这使得汉文帝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拥有了一批忠于他的大臣。在此基础上,汉文帝又开始着手打压自己的竞争对手。

例如诸吕之战中,大臣们原本许诺将上将军吕禄的赵地赐给刘章,封刘章为赵王,将相国吕产的梁地赐给刘兴居,封刘兴居为梁王。

等到汉文帝继位后,他为了不让自己的竞争对手刘襄势力增强,果断取消了原本大臣许诺给刘章他们的封地。

原本该拥有一国作为封地的刘章和刘兴居最后到手的福利是:每人食邑二千户,限于黄金一千斤

这样的福利,富贵有余,如果想靠此实现政治抱负,恐怕就有些不现实了。

除了折断刘襄的左膀右臂外,汉文帝对刘襄本人的冷处理,也是非常有意思,等到一年后,诸侯中实力和影响力最大的齐王刘襄和楚王刘交都突然去世。

掌控军权、拉拢和分割大臣、打压不服从自己的对手(周勃被免去相职;文帝三年,刘兴居举兵叛乱被杀)……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34

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此时的汉文帝,基本上就已经正式坐稳了自己的皇位。

稳健的汉文帝,以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手段,摘得了诸吕之乱的胜利果实,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大权,这不得不说,他本人具有非常卓越的政治才能。

文/脑洞趣味历史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记得给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您带来好文章


汉文帝刘恒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他是汉高帝刘邦的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亲就是薄姬。

他确实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皇帝的,那么为什么没有成为像汉献帝那样的傀儡皇帝呢?其实,还得从这么两个方面来解说。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35

其一、汉文帝是比较有实力的藩王,而且已经有16年的治国经历

  • 汉文帝刘恒,有治理“代”这样的诸侯国的实际经验

汉高祖11年,也就是公元前196年,刘邦在亲征平定代地诸侯陈豨的叛乱后,册立八岁的刘恒为代王,设代王的国都于晋阳,晋阳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

其后,刘恒在他的藩国,16年如一日,苦心经营代国的事业,他与代地民众休养生息,努力发展农业生产,自身比较恭顺和简朴,进而成为当地百姓的榜样,代地因此安定太平。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36

与此同时,由于汉初复杂的政治环境,以及他母亲的悉心教育,刘恒养成了谨慎沉静的性格。更为重要的是,也为即位后成功应对功臣问题,以及治国施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汉文帝刘恒也是有实力的诸侯王,仅仅是为人比较低调而已

汉高帝11年,刘恒受封为代王。他宽容而平和,仁厚而低调。

事实上,他作为一个诸侯王,也是比较有实力,他也有自己的文臣武将,也有自己的行政班底。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37

举个例子,当年朝廷大臣拥立刘恒的时候,刘恒有些恐惧,毕竟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但是他的中尉宋昌力排众议,认为刘氏江山稳固,不必有所顾虑。

那么这个中尉宋昌就是代国的中尉,是跟随刘恒多年的老部下,也是代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者。

他的中尉宋昌,主管代国的国都治安,指挥代国诸侯王禁卫军部队,为负责刘恒安全的高级军官。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38

说白了,刘恒是有兵权在手的,起码这个中尉就有不少的代国兵马,可以负责刘恒的安全。

其二、刘恒继皇帝位之后,举措有力,行为得当

  • 刘恒继位后,立马对拥立他做皇帝的功臣们一一赏赐、封官晋爵。

对于被吕后贬斥的刘姓王公,则恢复了爵位和封地,同时,对于跟随父亲刘邦开国的功臣们分别赏赐、分封。这些封赏措施使的文帝的帝位得到暂时的巩固。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39

  • 汉文帝入京,带有自己的文臣武将,比如宋昌、张武等六人。

刘恒即位后,下定决心要尽快整合皇权体制,以恢复和加强国家政权的运转能力。

为此,他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宋昌、张武为新朝廷的卫将军和郎中令,专门负责守卫皇宫、京城,从根本上确保皇帝的人身安全。

  • 刘恒也能够树立王者的良好形象

当年,太尉周勃进言说:“要求赐片刻时间秘密禀陈刘恒。”

身边的中尉宋昌传话说:“要是太尉所陈的是公事,就请当着众臣的面奏,要是所陈的是私事,王者无私事。”

太尉周勃觉得刘恒此举确实很有道理,马上就跪着送上天子玉玺。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40

综上所述,汉高帝去世后,吕后临朝称制,汉惠帝英年早逝,诸吕掌握朝中大权,吕后去世后。

因为汉文帝是比较有实力的藩王,而且已经有16年的治国经历,他继皇帝位之后,举措有力,行为也得当。

所以,汉文帝被太尉周勃、陈平等大臣拥立当上皇帝之后,没有成为汉献帝那样的傀儡皇帝。


汉朝有好几代皇帝都是被实权的大臣拥立的,比较出名的就有汉文帝、汉宣帝和汉献帝。众所周知,汉献帝是一个名不副实的傀儡,他在位时期,汉朝先后被董卓、曹操等人把控。

汉宣帝在位早期也像个傀儡,他是被霍光拥立的,霍光在世时,霍家的人遍及朝野,各个身居要职,霍光的权势远远盖过了汉宣帝。有一次霍光陪着汉宣帝去祭拜宗庙,他站在汉宣帝的身后,虽然只是老老实实地跟着,但还是能让汉宣帝紧张得全身出汗,感觉有一根刺扎在背后。霍光在世时,汉宣帝不过问任何大事,所有事务全凭霍光决断,他本人则是垂拱而治。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41

与他们相比而言,汉文帝就比较特殊了。他本来只是汉朝边境的一个小国王,小的时候不受刘邦的宠爱,被封到边远的、狭小的代国。诸吕之乱时,汉朝的大臣门铲除了吕氏,派人把汉文帝接回长安即位。

这个从小在代国长大的国王,在朝廷内和长安城中,自然是没有任何势力的。而汉朝的大臣们,都是早年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不仅位高权重,还长期身居要职,在朝廷内和长安城中的势力根深蒂固。

汉文帝就像是代国那片小树林的一棵大树,他突然被移植到长安这片雨林中,自然是无法立刻把根基扎进深层的泥土中,无法让自己的势力根深蒂固。而雨林中又有许多在里面扎根生长了几十年的参天大树,他们枝节粗壮、根基深厚,汉文帝要与这些地头蛇竞争,要与他们争夺土地里的养分和天空中的阳光,自然是处在明显的劣势中的。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42

才即位没几年,汉文帝似乎就获得了真正的权势。拥立汉文帝即位的大臣派,他们的首领是身居相位的绛侯周勃,此人早年与刘邦是好友,同他一同打天下、安天下,显贵了半辈子,在汉朝只手遮天。刘邦逝世后,他从汉朝的军事长官升职为【相】,并且身兼太尉、相两官的权力,成为汉朝的行政长官兼任军事长官。

不论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他的权势都已经远远地盖过了汉文帝。而且西汉初期,本来就是大臣与皇帝共同治国,相的地位不比皇帝低多少。周勃一是开国功臣,二是汉朝的相、三是诛灭诸吕之乱的功臣,四是拥立汉文帝即位的大恩人。于情于理于实,汉文帝都该卑身侍奉周勃,周勃也是地位不可动摇的大显贵。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43

然而汉文帝即位没几年,就用莫须有的罪名,把赋闲在家的周勃抓入监狱,要不是窦太后力保周勃,周勃可能就要陨于狱中了。这件事看似只是一场冤狱,实际上标志着汉朝初期开国功臣的势力,已经被汉文帝完全拔起,他已经可以无缘无故就把开国功臣抓进监狱了。

一个被开国功臣拥立的皇帝,短短几年时间就把这些功臣的势力完全削弱,汉文帝为何能做到,有什么个人原因和时势的原因吗?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44

一、汉文帝的年龄。

正常来说,一个大臣几乎没有可能把一个皇帝给架空的。就像现代,一个员工能把自己的老板架空吗?实际上,用小的势力去攻击大的势力,用卑下的地位去对抗高大的地位,迎来的结局只有自身的破灭。

但是如果老板只是个三岁小孩,活着老板身体不佳,只能把事务推给员工,员工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势力。

汉献帝即位时年仅8岁,一个八岁的小孩,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还要依偎在乳母的怀抱,他又如何能管理好汉朝呢?董卓当初为啥要选一个八岁的小孩即位,为啥不选那些青壮年的宗室成员即位?还不是因为小孩好控制吗。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45

汉宣帝即位时年仅17岁,这个年龄段的人,虽然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一定的心术,但还是太过稚嫩,他拿什么去和老谋深算的霍光对抗呢?汉宣帝即位时只有17岁,他在霍光面前只能选择让步,但不至于被架空得像8岁的汉献帝那样。

而汉文帝即位的时候有23岁,他已经是一个经历过风雨的成年人了。董卓和霍光可以借口说皇帝年幼,然后堂而皇之地担任辅政大臣,周勃就没有任何合理的理由让23岁的汉文帝垂拱而治了。

而且汉文帝本人的手腕确实算得上高明,他知道周勃能力不强,就故意用难题质问他,让周勃自己都认为自己不配当相,然后主动把位置让给了陈平。陈平逝世后,周勃又继任为相,汉文帝又借口说“之前让诸侯们回到自己的采邑,然而他们都不愿意离开长安,相是我重视的人,就先回采邑起个带头作用吧。”,就这样,周勃只好辞职回采邑了。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46

二、时势的影响。

汉文帝时期,刘邦的余威还在震慑着整个大汉帝国,刘邦兵锋所向无不泯灭,项羽、韩信、六国残余贵族纷纷被他击败,当时的人都认为,刘邦能建立汉朝,凭借的不是他个人的能力,而是上天的帮助。

而且在高皇后和孝惠帝十几年的治理时期过后,连年战乱带给中原的创伤已经被抹灭,百姓纷纷安于种田织布,只想过平静的生活,他们也感激刘氏带给他们的安宁。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人敢挑战刘氏的统治权。而且当时的大功臣们,曾经都是刘邦的老部下,对刘氏自然是忠心耿耿的。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47

周勃选择拥立23岁的汉文帝即位,就表明了他对刘氏没有二心。而且当时恰好所有有资格继位的人,都正值青壮年,刘邦的儿子们在当时都已经长大了,大臣们当然没有任合理由,绕过刘邦的直系血脉,去拥立旁支的那些小孩即位。

有一点需要注意,当时有资格继位的有三人:齐王刘襄、淮南王刘长、代王刘恒。刘襄本来就拥有强大的齐国,他还有个强势的舅舅,两个强势的、且在长安有一定权势的弟弟,是三个候选人中势力最强的人。大臣们找理由刷掉了他的资格。

刘长年幼丧母,一直被吕后抚养长大,大臣们讨灭了诸吕之乱,自然不会让刘长即位。刘恒是折中的选择,可见大臣们对于刘氏,并不完全是没有二心的。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48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深刻的历史问题,需要认真探讨,而且必须从中得到感悟,汲取历史教训。

任何社会形态都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以及确保这套制度顺利施行的组织、监察系统。

汉文帝被拥立为帝时,汉初刘邦所建立的那套政治体系以及保障这套体系运转的大臣们还在,萧规曹随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而献帝被拥立,就因为董卓一句话的事,朝廷的保障体系已经荡然无存,监察体系也完全失灵,中央权威尽失,地方政权也不再买朝廷的帐。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谁主导中央政权,汉献帝都只能是傀儡一样的存在。否则,不仅难以延续汉室,就连性命也难保。

代王刘恒被立为帝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徐州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帝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

汉文帝是西汉第五位皇帝,这听起来似乎是离刘邦建国已经很久远的事,其实,说起来也没有多久。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驾崩。刘邦与吕后的嫡长子、年仅十六岁的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

吕后临朝称制,不久就把汉惠帝折腾死了。

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惠帝去世,吕后立惠帝庶长子、年仅五岁的刘恭为帝,是为前少帝。吕后继续临朝称制。

汉高后四年(前184年),吕后废黜前少帝刘恭,并暗中将其杀害,改立汉惠帝另一子常山王(恒山王)刘义为帝,改名刘弘,史称后少帝,吕后继续临朝称制。

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去世。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皇孙朱虚侯刘章兄弟联手诛灭了吕氏势力,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

大臣们认为吕后所立的小皇帝刘弘并不是汉惠帝之后,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评估了刘氏诸侯王和外戚势力之后,相中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为新帝。

刘恒被立为新帝,虽经历了汉惠帝、前少帝、后少帝三位皇帝,但离西汉开国之君刘邦驾崩,仅仅过去了十五年的时间。

主持朝政的大臣,虽然经历了萧规曹随,现任丞相陈平已经是第三位丞相,但依然是刘邦打天下的老臣。中央政权虽然经历了吕后之乱,但中央集权的权威还在,政治制度及中央官僚体系、军事制度及军事实力、中央监察制度、诸侯王制度、地方行政体系等等基本完整存在。这就保证了刘恒被立为新帝之后,作为皇帝的权威还在,控制中央及地方的权势还在。

从参与剪除吕后之乱的皇孙朱虚侯兄弟不能被立为皇帝来看,朝臣的势力强大,在权力的争夺中,诸侯王并不占上风。这也是能够铲除吕氏诸侯王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陈平等作为刘邦时期的老臣,忠于汉室,他们的存在稳固着汉室的根基;另一方面,诸侯王及外戚势力相互牵制、制衡的结果,刘恒很快就确立了自己的核心地位,不至于成为陈平等拥立大臣的傀儡。

刘恒是幸运的,这是他与献帝刘协境遇不同的地方。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49

汉献帝被立为帝的情况

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字伯和 。东汉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

献帝刘协是东汉末代皇帝,但东汉政权的腐败、衰微,早在桓灵二帝时期就开始了。

宦官、外戚轮流干政,朝廷卖官鬻爵,行贿之风猖獗,朝政严重混乱,中央权威几乎完全丧失,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地方的掌控力都已经十分微弱。

从黄巾军起义来看,中央没有能力派兵镇压,需要地方政权招募军队平乱。这是汉末动乱的根本原因,失去了军事控制权,基本也就决定了汉室消亡的命运。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病重,有意立王美人所生刘协为太子,但遭到了何皇后及何进等大臣的抵制,遗诏将刘协托付给宦官、上军校尉蹇硕。

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拥立何皇后所生刘辩为帝,是为汉少帝。刘辩异母弟刘协被封为渤海王,后改封为陈留王。何太后临朝称制,但朝政大权控制在何进手中。

本来兄妹俩好好辅佐少帝刘辩延续何氏宗族的辉煌才是,但二人为了争权夺利,玩起了相互残杀的游戏。

何进为了剪除何太后的羽,决定铲除翼宦官,就接受了袁绍的馊主意,征调并州刺史董卓带兵入京。

何进本想借助董卓的势力除掉宦官,却不曾想事机不密被宦官所杀,董卓趁机控制了朝政。

董卓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发展自己的势力,就废掉了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新帝,是为汉献帝。

董卓仅凭个人意志就随意废立,以此看来,汉朝廷整个政治体系已经彻底失去了运转的功能。

敢于抵制董卓擅权的丁原、卢植等人,或被杀或被免官;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的袁绍、曹操等人被迫远遁;韬光养晦的司徒王允等人只能屈身依附;不能坚守大节的名士蔡邕等人只能随波逐流。

至此,汉王室的权威尽失,朝政完全掌控在权臣董卓之手。汉献帝刘协成为了傀儡皇帝,只能被权臣任意摆布。

纵然司徒王允联合吕布斩杀了董卓,但朝政系统并没有恢复,权力重新掌控在王允一人之手。诛杀蔡邕一事,就完全说明了王允的飞扬跋扈,独断专行,汉献帝没有一点话语权。

董卓部将李傕、郭祀等人攻入长安,斩杀了王允,击败吕布,掌控朝政后,献帝更是处于傀儡状态。

到了曹操奉迎天子到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汉献帝的生活稍微安定了一些,但依然没有话语权。

许多三国迷都对刘备津津乐道,臆想刘备一统天下会如何。毫无疑问,刘备统一了天下,刘协一样也是傀儡。

就是诸葛亮一统了天下,他也不会再让刘协做皇帝。

没有强大的政治体系作保障,无论是谁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发号施令,都不好使;只要有完善健全的政治制度存在,就是襁褓中的小儿,坐在那个位置上,满朝文武大臣一样磕头自称奴才。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50

一个政权的维系需要一系列制度作为保障

汉文帝入京,只带着宋昌、张武等六人。即位后,便下决心整合皇权体制,以恢复和加强中央政权的运转能力。

首先任命心腹宋昌、张武为卫将军和郎中令,负责守卫皇宫、京城,从根本上保证自己的安全。

然后,对拥立自己的功臣们大力封赏、封官进爵;对被吕后贬斥的刘姓王公恢复了爵位和封地;对于刘邦时期的开国功臣们分别赏赐、分封。

这些措施,巩固了汉文帝的统治地位。

但前提是皇帝的权威还在,整个官僚体系还在,军事力量还掌控在中央政权手中。

如果没有这些制度及体系,没人买账的话,汉文帝一样无所作为。

就如汉献帝,所有权利掌控在董卓一人手里,这已经是皇帝一般的存在。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种情况下谁做皇帝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董卓之后,继而是王允、李傕及郭祀等,最后是曹操,情况一样,不会也不容许善心大发。。

汉室已经名存实亡,地方诸侯势力已经不再接受朝廷控制,随意任免官吏,最多是给献帝上一道表奏,不管是否认可,下面就执行了。

在这种政治生态下,汉献帝是不能有所作为的。

汉文帝时,太尉周勃因为拥立有功,骄横跋扈,不把文帝放在眼里。一开始,文帝对周勃非常客气,但文帝抹下脸严肃起来,周勃就害怕了。有人提醒周勃,注意功高盖主,周勃立马辞去了丞相职位。

如此的情形,在董卓、王允、李傕、曹操等人主政时,献帝敢吗?有谁愿意看献帝的脸色行事呢?

曹操奉迎天子后,国舅、车骑将军董承搞了一个衣带诏事件,结果自取其祸。

就算董承把曹操给杀了,汉献帝能收回权利吗?跟王允斩杀董卓有啥区别?何且曹操并非董卓,恐怕天下会更乱。

汉献帝被立为帝,与汉文帝被拥立,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整个政治制度已经不复存在,中央政权统治的基础已经崩溃,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傀儡。

豹眼感悟

政治制度是立国的基石,法治建设就是这一保障。

米国大选的超级大片即将落下帷幕,看似是一地鸡毛,但米国依然强大。

究其原因,不管大选如何激烈、龌龊不堪,但其整个国家政治体系并没有彻底崩溃,军事力量没有削弱,在内是相互倾轧,但对外依然是铁板一块。而且为了转嫁国内矛盾,转而薅世界人民的羊毛,却是一贯的做法。

由此可见,建立起完善、独立的国家政治制度是多么重要,任何时候、任何国家,独裁统治都不会久远,这是留给后世永远的教训。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51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汉文帝虽然是被功臣们推举上去,做了皇帝,但在做皇帝之前,他曾经做了十五年的藩王。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52

在这十五年的藩王生涯当中,汉文帝经历了很多险峻的斗争,又经历了良好的教育。所以,汉文帝登基之后,虽然是被推举上去的,但他本人的政治手腕,已经十分高明,完全可以坐稳皇位了。

公元前203年,汉文帝出生于河南。当时正是楚汉战争最关键的时候,楚汉双方在荥阳一线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韩信则是已经率兵横扫北地,为刘邦集团争取到了很大的优势。而当时的刘邦,便坐镇河南一线,从正面牵制了项羽集团的主力。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53

虽然当时楚汉双方在打仗,但刘邦作为汉王,身边自然会带上一些后宫女子。战争闲暇时,也会宠信一下自己的妃子,完成传宗接代的光荣任务。在此期间,某一天,刘邦的两个宠妾,忽然提醒刘邦,说后宫有一个姓薄的女子,已经很久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了。

对于这个姓薄的妃子,刘邦其实印象很深。这位薄夫人原本是魏王的妻子,魏王是标准的战国魏国王族后裔,曾在秦朝末年举兵反秦。后来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便把他重新封为魏王。而楚汉战争开始之后,这个魏王曾经摇摆不定,后来刘邦就直接把他给灭了。而在这个魏王被灭之后,他的后宫女子,也全部被刘邦抢了过来,充实了自己的后宫。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54

刘邦的这个举动,其实更像是胜利者的一种炫耀姿态,而并非真的喜欢魏王的妃子们。所以,那位薄夫人被他抢来之后,刘邦很快就把她给忘了。直到这时候,刘邦被自己身边的妃子提醒,这才想起了这位薄夫人。所以,就在这一天,刘邦便临幸了这位薄夫人。

而在这一天之后,这位薄夫人很顺利地就有了身孕。十个月之后,薄夫人生下了一个男孩,后来被刘邦取名为刘恒。

这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55

刘恒出生之后,虽然是刘邦的亲儿子,但刘邦却压根没怎么管过他。一方面,就在刘恒出生的同时,楚汉战争便进行到了最后的阶段。不到一年之后,刘邦便在垓下决战干掉了项羽,顺利称帝开国。而汉朝开国之后,刘邦又一直忙着铲除其他异姓王,平定中原,实在是没空管孩子。

另一方面,在刘恒之前,刘邦已经有三个儿子了,而且后来陆续又生了四个。再加上刘邦对于那位薄夫人,也谈不上什么喜欢。如此一来,刘恒自然就更难得到关注了。

不过好在,刘恒的母亲薄氏,出身大族,是个很有见识的女子。在薄氏的教导下,刘恒虽然没有得到父亲的关心,但还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56

公元前196年,也就是刘恒八岁那年,山西那边发生了一场叛乱,而后刘邦率兵平定。平定叛乱之后,刘邦觉得还是应该从自己的儿子里面,挑一个来山西这边做王,最后便挑中了刘恒。于是,在八岁这一年,刘恒被封为代王,就藩山西太原。从此之后,接下来的十五年时间,刘恒和母亲薄氏,一直远离朝堂中心,也因此避开了接下来的那场惨烈斗争。

就在刘恒就藩一年之后,刘邦死了,而后刘恒的二哥刘盈即位,史称汉惠帝。因为汉惠帝即位时比较年幼,所以大权都掌握在太后吕雉手里。而吕雉掌权之后,为了稳固汉惠帝的皇帝宝座,便开始对刘邦的几个儿子下手。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57

更要命的是,七年之后,汉惠帝刚刚成年,便因病去世了。而汉惠帝去世之后,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吕后先后立汉惠帝的两个儿子为皇帝。为了稳固皇权,吕雉针对刘邦儿子们的手段,也更加地激进。

等到吕雉临死之前,刘邦的八个儿子里面,就只剩下了老四刘恒,和老七刘长还活着了。

刘恒之所以能活下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不受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刘恒除了姓刘之外,其他方面完全不像是刘邦的儿子,刘邦也从来没搭理过他。再加上刘恒和薄氏这对母子,一直对吕后也比较恭敬,所以才能幸免于难。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58

而在这十五年当中,刘恒几乎每天都要担心,会不会被吕后下手杀掉,丝毫不敢有任何放松。少年时代的汉文帝,既要做好一个藩王,又要防备吕后对他下杀手。在这种环境的磨练下,汉文帝成年之后,心思和手腕,都已经变得极其老辣。

直到十五年之后随着吕后去世,以周勃和陈平为首的西汉勋贵集团,忽然发动政变,诛杀了外戚吕家,重新夺回了大权。而在这场政变之后,接下来,让谁来做皇帝,就成了一个核心问题。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59

原本吕后掌权的时候,立了刘盈的一个幼子做皇帝。但是,对于这个幼子的身份,千百年来却一直是一个谜。有人说,这个孩子是吕后抱养来的,并不是汉惠帝的亲儿子。也有人说,这个孩子就是汉惠帝的儿子,但是功臣勋贵集团不承认。

反正在这场政变之后,大家是打死都不肯承认,这个孩子是汉惠帝的儿子。所有开国功臣一口咬定,这个孩子就是抱养来的。既然这样,那这个孩子自然也就没资格继承皇位了,大家只能从刘邦的其他后裔当中,再挑一个,来继承皇位。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60

如此一来,按照古代的宗法继承制,汉惠帝这一支既然绝后,那接下来就得从汉惠帝的兄弟里面,挑选继承人。而汉惠帝的几个兄弟里面,此时在在世的,而且最为年长的,就只有刘恒了。

于是,公元前180年,以周勃和陈平为首的功臣集团,在铲除了外戚集团之后,派出使者,要去接刘恒回京城做皇帝。

然而接下来,当使者抵达山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刘恒之后,刘恒却表现得极为冷静和老辣。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61

首先,刘恒的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若狂,而是进行怀疑,怀疑是不是有人给他设了圈套。然后,刘恒将自己封国内的几个实权大臣,都召集了过来,询问他们的意见。

在得到这几个王国内的实权大臣的支持后,刘恒以卜卦为名,做出决定,决定要去继承皇位。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刘恒先派自己的舅舅,前往京城打探消息。等到舅舅探听出准确的消息之后,刘恒才抵达京城。

而到了京城之外,刘恒又让心腹手下,入城去探听情况,同时将他抵达的消息,告诉城里的那些大臣。如此一来,京城的那些功臣们,就只能出城去迎接刘恒。接下来,刘恒又迫使太尉周勃,当着所有人的面,在城外把传国玉玺交给了他,等于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了皇位的传承。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62

这下子,刘恒已经等于是在入城之前,便已经即位了。而等到他入城之后,就算功臣集团想要搞点小手段,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再之后,经过一番场面上的仪式,刘恒正式登基为帝。在登基的同时,刘恒撤换了皇宫周围的所有军队,负责守卫皇宫的将军,更是全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安全。除此之外,对于那些有着拥立之功的官员,汉文帝还大加赏赐,给他们加官进爵,分给了他们足够的好处。而对于那些刘氏宗亲,刘恒也大范围恢复他们的爵位,对这些同族宗亲大加拉拢。

经过这样一番操作之后,很快便有一大堆大臣,开始真心支持刘恒了。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63

而除了奖励之外,刘恒也没忘了立威。之前那个被功臣们废掉的小皇帝,直接被刘恒下令杀掉。同时,汉文帝开始以各种手段,逼周勃交权。而周勃本人也比较识趣,得知汉文帝的意图后,几乎没怎么反抗,便直接辞去了丞相之位,将丞相之位交给了另一位大功臣陈平。

但此时的陈平,身体情况已经很差了,根本无力威胁汉文帝的皇帝宝座。一年之后,陈平去世,周勃再次被功臣们推举为丞相。但没过多久,汉文帝又以诸侯应该去就藩为名,逼周勃离开京城。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64

经过这样一番操作之后,汉文帝已经拉拢了一大批支持者,而功臣集团的核心,也被他打压了下去。就这样,年纪轻轻的汉文帝,在即位之后,很快便坐稳了皇位,摆脱了功臣集团的束缚。


“比较法”是读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但如果流于表面,很容易贻笑大方。东施说了,我也想做西施啊,刘娥说了,谁不想当武则天?汉献帝刘协撇撇嘴:要不你来试试?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65

两个人的起点不一样

汉献帝即位的时候才8岁,因为怕遭到何皇后的毒害,他一直被董太后养在身边,估计连太后宫都很少出去,更别说洛阳城和远方了。

当群臣用“圣德”来评价汉献帝时,柏杨先生就说“九岁小娃有屁圣德”。确实年龄的差距是个先天性缺陷,而汉文帝刘恒即位时已经23岁,且已经就藩代国当了四年代王。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66

刘恒虽然也是被权臣拥立,不过请注意一个细节,他出发前有人替他帮他决策,有人替他打前站,一进皇宫立刻收了兵符。也就是说,刘恒是有自己的政治班底的,他可以把代国的旧邸班子打包带到京城,帮他掌握住关键岗位。

比如,中尉宋昌当夜就被刘恒任命为卫尉、卫将军,控制了南北二军。郎中张武出任中郎将,负责刘恒的贴身侍卫。这两个人就保证了刘恒的生命安全,汉献帝呢?他登基前受何皇后危险,登基后接连成了董卓、李榷、郭汜、曹操的傀儡,小命随时掌握在别人手上,那什么独立?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67

汉献帝从长安逃回洛阳时15岁,那恐怕是他唯一摆脱军阀控制的好机会,可惜的是洛阳残破,大臣们都饿死一堆,关东士族的代表人袁绍又不尽责,活不下去的汉献帝只好乖乖走进曹操的虎口。

相对于汉文帝生存有安全,政治有基础,年幼的汉献帝连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你让他怎么办?

两个人的对手不一样

由于汉献帝从来不能行使皇权,所以我们不能假设他的能力,但我们可以比较他与汉文帝所面临的对手。

无论是董卓,还是李榷郭汜,以及曹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军阀,即以武力控制政治的军事寡头。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68

回顾人类历史,凡是军队凌驾于政治之上,社会必然处于最黑暗的时期。军队崇尚从肉体上消灭对手,又是吞噬社会资源的黑洞,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只有等到社会资源枯竭,实在无法支撑战争的持续,才会通过有政治头脑的军阀完成一统,回归正常的社会秩序。

在军阀时期,政治人物如同风中落叶,只能在军阀的裹挟下求边缘生存几率,包括皇帝在内。

皇权的至高无上,首先就表现在对军事武装的控制力,这是底线,然后才是政治上的优势地位,这是上限。

汉文帝很幸运,他的对手周勃陈平等人,虽然一开始掌握军队,但他们是按照政治秩序行事的政治家,而不是挨千刀的军阀。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69

汉文帝首先守住了底线,又在上限上具备跟功臣势力一较高下的基础,这就给他了极大的缓冲机会,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才华,一步步改造环境,培植个人势力,提高自己的政治上限。

汉献帝的开局就直接被对手们“抄底”,底线都守不住,遑论上限了。这就是政治家和军阀的差异,也是董卓臭名昭著的原因,他直接摧毁了东汉的政治基础,从此东汉政权从政治平衡走向野蛮的武力角逐。

汉献帝所处的环境,只有一个出路,即他自己也当军阀,以暴制暴。可问题是如此一来,他岂不是放弃了政治身份的优势?难啊!

两个人的环境不一样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70

你可能要问,为何周勃等人不做军阀,甘愿放弃手中的刀把子,跟汉文帝做“不公平”的竞争呢?环境不一样,周勃不具备当军阀的历史条件。

汉文帝是高祖的儿子,他登基时西汉政权刚刚建立20年,经过秦末战乱和汉初的复兴,整个社会大环境不容许再出现动乱。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周勃想当军阀,他的经济基础在哪里?谁能拥护他?他的兵源来自哪里?

汉献帝时期不一样,那是一个下行期,所有的社会矛盾积压到爆炸,人民生活无以为继,根本不缺拥护势力和兵源。曹操算不上豪族,他两次变卖家产,轻松就能组织起军队。

另外,汉末是豪门士族集团的天下,皇权本来就相对薄弱,像袁绍这样的豪门子弟,流亡到地方就能靠家族光环轻松当军阀。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71

西汉呢?那时候士族阶级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强大的政治势力,皇权相对来说比较独立。也就是说,周勃想要当军阀,他连起码的政治拥护势力都没有。加上西汉的开国功臣原本都是社会底层人士,家族势力也不够强大,这些客观条件决定了他“孤军奋战”的局面,跟皇权掰手腕分量不够。

由此可见,历史人物都是历史环境下的产物,个人能力再强也摆脱不了环境的束缚,简单比较往往是盲人摸象。别说汉献帝,就是让刘邦代替汉献帝,他也得向曹操低头。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72


这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汉初和汉末最大的不同就是刘氏皇权的权威已经极大的削弱,汉文帝时期是人心向汉,而汉献帝时期是人心离汉,文帝前虽有吕氏乱政但吕氏毕竟是高祖刘邦的原配,对刘氏权威损害比较小,所以文帝继位时,重臣还是支持刘氏皇权。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73


而到了汉献帝时,已经几轮的外戚、宦官、军阀的乱权,再加上身边又有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枭雄曹操,结果可想而知,刘氏皇权的权威早就没有了,谁兵强马壮就谁说了算。


汉文帝是被一群人推上去的,是拥立


吕后死了之后,由丞相陈平、太傅周勃和朱虚侯刘章共同挑选时任代王的刘恒为帝,他们之所以扶植刘恒,是因为刘恒是高祖在世的最大的儿子,出身没问题,其次是刘恒母亲薄姬势弱,不用担心产生第二个吕后,还有代王刘恒本人仁厚低调,产生变故的概率最小,因此,最终刘恒登上大统。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朝廷的政治、军事、宗室的代表的共同选择,是实实在在的拥立。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74


刘恒在登基的当晚,就命令自己的亲信宋昌接管了禁军,控制了南北两军,也控制了京城,保障了皇宫及自己的安全,从而被被动为主动。


刘恒在继位之初也没有多少权力,类似于傀儡,但他审时度势,利用权臣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相互制衡,自己从中渔利,周勃和陈平都老谋深算,狡猾得很,与陈平假装谦逊相比,周勃则是野心与贪恋外露,丞相陈平是文官,太尉周勃是武将,因为周勃在平定诸吕叛乱时立了大功,所以功臣集团内部对周勃当丞相的呼声非常高。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75


刘恒就顺水推舟,就让周勃当上了丞相,周勃毕竟是武将出身,文治上面的事情就是个门外汉,刘恒就问了几个文治上的问题,周勃一个问题都没有回答上来,异常的尴尬,刘恒顺势的罢了周勃的官职,让陈平重新接任了丞相的位置,不过这时候的陈平年事已高,没过多久就累死在工作岗位上了,周勃后来也被赶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刘恒就这样一步一步的站稳了脚跟。


汉献帝是被一个人弄上去的,是傀儡

而东汉末年的献帝刘协则不一样,是董卓进京后,废少帝刘辩而改立的,不能喝拥立的刘恒相比,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挟的就是刘协,曹操是个有野心的人,他虽然一生都没有称帝,但是他为自己的儿子铺平了道路。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76


在曹操为相的时候,朝堂上上下下都是曹操的人,刘协完全就是个空壳,只有皇帝的名号,并没有实权,比起汉文帝刘恒就差远了,此时虽然还是汉朝的天下,可早已是军阀混战,大乱难止。


刘协这个皇帝此时只有象征意义了,一点权力也没有,国家都四分五裂,作为傀儡皇帝他也无奈,他的对手是文武兼备且异心又重的枭雄曹操,他只能隐忍,蛰伏,先把曹操熬死再说。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77


刘协虽然身为皇帝,但朝廷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都是曹操的势力,全部人马都是曹操自己拉出来的,献帝刘协只是他捡回来的招牌,只是个皮囊,一点家底都没有,虽然他也熬死了曹操,但家底是人家曹家的,大家只认曹家的人,现在人家要换招牌,另起炉灶了,自然要将他刘协一脚踢开。


手下权臣一边倒,没有制衡的力量,君弱臣强,刘协这个老大就很难当了。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78


和平时期权臣权力再大,也不敢篡位,因为民心所向,而且周勃、陈平都很忠心,同时实力也有限,大家势力均衡,没有谁一家独大,最重要的是汉文帝刘恒继位前是藩王,有多年的从政经验,深谙帝王之道,早就羽翼丰满,对付这些权臣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79

拿汉文帝与汉献帝比较,问: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

这个问题很复杂,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自身条件讲,两者相差很大。

汉文帝登基与汉献帝上位尽管与大臣有关,但是两者区别很大。

最少有以下三大差别:

第一,汉文帝是在功臣派铲除吕氏家族势力后经过讨论,形成一致决议,被功臣派拥戴登基的;汉献帝是在京城发生动乱后由董卓挟持上位的。

第二,汉文帝登基之前拥有代国,具有一定的势力;汉献帝上位之前,是在逃难之中,被董卓找到后,当做傀儡扶持上位的。

第三,汉文帝登基带着代国的原班人马赴京;汉献帝上位一无所有,靠董卓施舍过日子。

二,从客观上看,不在一个台阶上。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80

汉文帝登基与汉献帝上位面对的具体情况不在一个台阶上,尽管他俩都是面对强大的权臣,但是区别很大。

最少有以下三大区别:

第一,汉文帝面对的是周勃、陈平等功臣派,是一大帮子人;汉献帝面对的是董卓这个独夫民贼。

汉文帝面对周勃、陈平等功臣派最初是真心实意辅佐汉文帝的;汉献帝面对的董卓就是一个野心家。

第二,汉文帝登基面对的是一个统一国家,刘氏家族势力掌控了国家大权,大部分国土控制在刘氏家族手中;汉献帝上位面对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大部分国土控制在军阀手中。

第三,汉文帝面对的是一个刚刚建立的走上坡路的新兴王朝;汉献帝上位面对的是一个走下坡路的坍塌王朝。

三,从主观上看,两人有很大区别。

汉文帝登基与汉献帝上位后区别更大,具体列举三个方面说明。

第一,汉文帝登基后,掌控了国家权力,所有的官员都在汉文帝主导下论功行赏包括加官晋爵,稳定了政权;汉献帝上位后,朝廷权力控制在董卓手里,连汉献帝的吃喝拉撒都靠董卓施舍。

第二,汉文帝登基后由于掌控了朝廷权力,对于皇家势力、外戚势力、功臣势力等三方面进行了有效布控。先后铲除了叛乱的济北王刘兴居和淮南厉王刘长;将功臣派代表人物周勃逐出了朝廷;处死了自己的国舅爷薄昭,并在执政过程中册立了太子。这些措施,巩固了汉文帝的权力。

汉献帝上位后毫无作为,官员任命全掌控在董卓手中,之后又被曹操掌控。

第三,汉文帝登基后继续执行汉高祖生养休息的政策,励精图治,国家太平安宁,人民安居乐业。

汉献帝上位后,国家混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81

综上所述,汉文帝与汉献帝都是由权臣扶持登基,但由于汉文帝登基前具有一定的势力,登基后又迅速掌控了国家机器,所以避免了汉献帝那样的遭遇!


汉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也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不过汉文帝刘恒的皇位得来的方式,跟许多的皇帝不同,并不是自然继位的,而是被大臣们拥立为皇帝的。因此很多时候,提到汉文帝,人们往往会认为他是凭借着运气当上皇位的。

不过,在运气背后,还有哪些支持他可以成为皇帝的因素?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82

要说汉文帝刘恒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到刘邦去世后,吕后等吕氏一族的专权。在吕氏一族的控制下,刘氏一族被打压,高祖的很多儿子都被他们杀害。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何刘恒都能安然地活下来呢?这里面就和他的“示弱”有关了。其实,这也是后来刘恒能够获得皇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恒的生母薄氏,出身非常地低微。刘邦生前很少会想到她,因此刘恒出生后也没有太受刘邦的待见。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83

要知道皇子们都希望得到父皇的重视,并且认为这种重视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本。但是对于刘恒来说,这种不被重视反倒成为他后来可以在吕氏一族控制下活下来的原因。

刘恒被封到了代国,这是现在山西、内蒙古一带,条件不怎么好,封国又小又穷,完全不对吕氏构成威胁。所以吕后在除掉刘恢后,甚至想把他的封地给刘恒。不过,刘恒还是很聪明的,他主动示弱,表示要为国家束手边疆。

讲到这里可以看到,虽然刘恒先天条件不足,但是他还是有成为一代君主的条件的。他懂得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示弱,也懂得用弱小来保护自己,为自己积蓄能量。

事实上,他等到了机会。

在吕后去世后,周勃和陈平等大臣,发起行动,除掉了吕氏一族,废掉了吕后所立的皇帝刘弘。大臣们环顾当时的各位诸王,觉得刘恒性格仁厚,适合成当皇帝就拥立他为皇帝。

如果说刘恒之前的种种做法都是为了自保,那么从他被拥立为皇帝的那一刻起,他的所有做法都在让自己可以当好皇帝。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84

他一改往日的弱小,开始有手段地对权臣剿抚并用,不断树立自己的地位。

刘恒先是派自己的心腹接管了京城,然后重用支持自己上位的老臣。周勃和陈平被任命为左右丞相。灌婴被任命为太尉。

这里要说一下,灌婴在刘恒为拥立为皇帝上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因为在吕后去世后,齐王刘襄已经起兵造反,但是掌管军政大权的吕禄和吕产,派灌婴去对付刘襄。但是最终灌婴倒戈,为周勃和陈平的行动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汉文帝刘恒也在不断分化刘姓宗室。刘恒是汉惠帝刘盈的兄弟,因此他即位后需要处理好刘盈后世,防止他们复辟。于是,即位当天他就处理了刘弘和他的兄弟。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85

由此可以看到,看似什么优势都没有的刘恒,其实非常地有头脑。在成为皇帝后,他不断地平衡着各方的权力,从而保障自己的地位。另外,他也继续坚持汉初的无为政策,推行仁政,逐步恢复吕氏一族专权下对汉室的影响。也正是这样,后世才有了“文景之治”的评价。

在很多时候,说到汉朝的历史,人们往往会把汉文帝和汉献帝进行对比。因为两个人都不是通过继位登上皇位的,但是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汉文帝虽然是被拥立为皇帝的,但是他自己有军事能力和政治头脑,可以用好皇帝这个身份。

反观汉献帝,东汉末年时局非常动荡的,豪强当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皇帝已经没有了实权,更没有发挥能力的空间。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86

所以在汉献帝这里,就算他再有本身也无计可施。更何况汉献帝当时手上根本没有可用的之人,也没有军事力量。他逃出洛阳城的时候,只能靠曹操的帮助才能吃上包饭,这样的情况下,他又如何能够摆脱傀儡的身份。


说起汉朝,汉文帝与汉献帝是非常具有可比性的,都是被大臣拥护的皇帝。但汉文帝掌握大权,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汉献帝却沦为权臣董卓与曹操的傀儡皇帝,最终也被曹操的儿子—曹丕撵下台。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87

所以,很多人也好奇,为什么同是被大臣拥立的皇帝,汉文帝却不沦为傀儡呢,这一切还在于汉文帝善于弄权力制衡

我们知道,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为了防止权力过于集中,提出了权力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三权分立”学说,汉文帝就是巧妙利用权力制衡,防止权臣的权力威胁皇权,维护了皇权,创造了历史上藩王代国的“降龙”斗过朝廷功臣集团地头蛇的奇迹。

汉文帝刘恒简介

汉文帝刘恒,乃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是汉惠帝刘盈同父异母的弟弟,母亲是性格平和低调的薄姬。刘恒也是不被汉高祖器重的儿子,在皇位继承人中都是被排除在外。汉文帝在八岁时候被刘邦册立为代王,代王的国都在晋阳,晋阳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88

刘恒被册封的代国,就是在今天河北北部与山西北部一带,也是农牧交界之处,位于抗匈奴的前沿,战略位置重要。但都是山区,气候寒冷,发展空间不大。所以,汉文帝管辖的代国,都没引起朝廷过多的关注。

汉文帝虽然位居代国,在母亲的悉心教育下,形成谨慎沉静的性格。而且,目前薄姬也远离当时西汉吕后与戚夫人的权力斗争,谄媚与顺从吕后,对朝廷吕氏专权与功臣诛杀吕氏一系列政变都是表示淡薄的态度。由于汉文帝的谦和、低调,经过西汉汉武帝留下的功臣集团权衡和论证,确定汉文帝进京为皇帝。

权力制衡,汉文帝的手段

汉文帝也知道自己这个皇帝是被拥立的,虽然他为人谦和与低调,却擅长心计与权谋,也是一个实力派的皇帝。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89

在汉高祖死后,西汉朝廷也形成外戚、功臣集团、诸侯王三股政治势力。汉文帝就是巧妙平衡这三股政治势力,互相牵制,以达到加强与巩固自己权力的目的。

当时,汉文帝看到,功臣集团作为“地头蛇”的势力强大。在吕后时候,陈平、周勃为领导的功臣集团和刘姓皇室宗室,发起了对掌管朝廷内政外戚吕氏家族的诛吕战争,一举消灭了吕氏家族的党派与铲除了势力,也废除了当时的小皇帝汉少帝。之后,功臣集团夺得了朝廷的全部权力,由此形成功臣集团独掌天下的局面。

虽然汉文帝是被功臣集团民主推选出来的皇帝,但他也知道自己也不能如牵线木偶一样被功臣集团控制,稍不谨慎,功臣集团也会废掉自己。汉文帝就是采取这些步骤,制衡与削弱功臣集团的力量:

一 打压功臣集团的势力

刘恒在登基刚开始时候,自己也没多少权力,类似于被功臣集团拥立的傀儡。但是,汉文帝却审时度势,深谋远虑,利用权臣之间的矛盾,通过互相制衡,从中捞取渔利。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90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91

第一,首要就是打击功臣集团首领的权力

汉文帝的做法,就是先给诛吕战争中有功劳的周勃、陈平等功臣集团封赏,利用周勃、陈平两人联合解决对自己皇位由直接威胁的刘襄、刘章、刘兴居三位诸侯王。

之后,汉文帝也观察周勃与陈平都是老谋深算与富有城府的人。周勃的特点是野心与贪恋,陈平特点是假装谦逊。汉文帝就利用两个功臣集团首脑的特点,剥夺两人的权力。如他先让陈平当文官丞相,周勃等最高的武将太尉。

之后,由于周勃在平定诸吕叛乱的时候立下了大功劳,功臣集团自然很多官僚拥护周勃当丞相。然而,周勃毕竟是武将出身,干文官管理行政事务上就是个典型的门外汉。汉文帝就事先考察周勃在工作中的失误,然后在朝廷上,忽然当着所有大臣的面,质问周勃国家一年有财政收入多少、出了多少刑事案件这一类文官的工作。

当时,周勃没有任何准备、回答不上、哑口无言。汉文帝借此抓住把柄,指责周勃工作的不得力,在朝廷重臣面前训斥他,不给他任何面子。这样,使周勃觉得是自己工作上不得力,如今天基层公务员考核不过一样,只有辞职才能谢天下。辞职之后周勃的家人,由于怕被诛杀,就经常带着兵器出街,被人抓住把柄想要谋反,被人告准备谋反,被锒铛入狱就,之后被公主、薄昭、薄太后等一批人马获救。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92

这样,周勃的官职与权力就丢失了,汉文帝借着顺势让陈平担任丞相的位置。不过这时候,陈平的年龄也大了,没多久就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这样,汉文帝就把功臣集团的两个首领的权力都剥夺了,把威胁皇权的相权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对整个强大的功臣集团也发挥了震慑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到汉文帝政治手腕的高超、成熟与老辣。

第二,汉文帝为了加强对功臣的监督管理,削弱功臣集团在国家决策选择和舆论控制等方面的权力,建立了谏议制度。谏议制度的存在,也就是允许普通民众直接向皇帝上书,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与意见,有一种现在基层民主的韵味。

著名的缇萦救父故事,就是汉文帝时候齐太仓令淳于公之女缓萦,上书请求废除肉刑。如当时西汉著名的文人贾谊、贾山等人都留有大量的谏议书在世上,现在也有汉文帝时候的小吏、平民的谏书存在世上,这也证明了汉文帝也是听取了民间的意见决策国家大事。所以,谏议上书制的建立,皇帝能获得更多国家决策的信息,也使决策更利于民众与百姓,也限制了功臣集团对国家决策的一手遮天。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93

第三 在官僚集团中添加新的忠于皇室的势力,在内部瓦解功臣集团的势力。如汉文帝提携年轻官僚,举贤良的官员为朝廷官员。这些官僚大多是充当言官和谏臣,虽然不掌握任何的实权,却在舆论方面对官僚集团施加压力。

同时,汉文帝也把自己在封地代国的旧臣融入到朝廷的功臣队伍之中。汉文帝入京的时候,携带自己的文臣武将,如宋昌、张武等六人。

当他入京城的时候,首先就任命自己的心腹宋昌、张武为新朝廷的卫将军和郎中令,专门负责守卫皇宫、京城,从根本上确保皇帝的人身安全,以及兵权把握在自己人的手中。看来,汉文帝也懂得抓住了枪杆子,就掌握了天下的道理。

汉武帝也把跟从自己的旧臣,都封官为九卿,将代臣在不损害功臣利益集团的前提下融入到朝廷高的朝官、宫官系统之中。通过整合皇权体制,恢复与加强国家政权的运转能力。这样,汉武帝通过建立以代国旧臣为中心的汉朝宫廷机构,制衡了功臣集团的力量,实现对汉朝政治的控制。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94

二 运用外戚力量制衡功臣集团

汉武帝知道权力制衡的道理,他为了压抑功臣集团的权力,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外戚的地位,使之具有抗衡功臣集团的影响力。

西汉起码有一半以上时间都被外戚控制,东汉则除了刘秀父子外基本都被外戚控制,但是,在封建社会前期,外戚也通常是皇权用来对付官僚系统的最有效工具。

封建社会皇帝利用外戚力量,一般都是借用母亲娘家的力量,与同姓诸侯王形成联合之势,防备官僚集团有任何异动。由于外戚的权力来源于皇帝的血缘关系,不是依附于皇权,却是皇权的一部分。所以,外戚力量都是以皇帝为中心。

汉文帝继承皇位之后,就充分利用外戚力量制约功臣集团,防止功臣集团的权力独掌天下。如汉文帝不仅封自己的舅舅薄昭为候,也封淮南王的舅舅赵兼、齐王的舅舅驷钧为侯。这在一定程度加强了皇权与王权,也在一定成为外戚势力正名,提高了外戚的地位,使之具备抗衡功臣集团的影响力。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95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96

也就是说,吕太后的吕家势力当政只是吕氏坏,不代表所有外戚力量都是坏,这也暗示诛吕的权力具有合法性。由于外戚力量的存在,对官僚功臣集团形成一种平衡和威慑。

三 运用刘汉皇室同姓王的力量,制衡权力

刘邦立国的基本国策,就是封本家族的人为同姓王,借此辅佐皇帝。刘邦的目的,就是借用本家族血缘的纽带,巩固皇权,维护汉家王朝的稳定。虽然后来“七国之乱”证明了同姓王的存在,是对皇权最大的威胁。但是,汉文帝处在西汉初期,需要用本家族同姓王的力量制约功臣官僚集团的力量。

如汉文帝登基的第二年,就延续了同兴王辅佐皇帝的基本国策,一下就分封了六个王爷,如立赵幽王少子辟彊为河间王,以齐剧郡立硃虚侯为城阳王,立东牟侯为济北王。

之后,也立自己的三个皇子,分别为刘武为代王,刘子参为太原王,刘子揖为梁王。汉文帝的封王,自己的皇子分封在离朝廷政权近的地方,其他王爷分封在远的地方,体现了按血缘亲疏划分封地的原则,有利于稳固皇权。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97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98

同时,汉文帝为了制衡同姓王的权力,也通过把分封国家数量增多的方式,也就是不断分化刘姓宗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如他把代国分成两个国家,使之无法强大,难以构成对中央的威胁,巩固皇帝的权力。

四 为什么汉献帝会沦为傀儡呢?

很多人奇怪,汉文帝为什么能够善于利用权力制衡,保住了自己皇权,并且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但东汉末年的汉献帝,为什么会沦为傀儡与末代皇帝呢?

最主要还是两人处在时代与能力不同。汉文帝是23岁继承皇位,有着十五年治理代国的经验,也有着宽厚仁善的美名,再加上母亲薄姬也是老练的政治家,自然有能力能打击反对皇位的力量,巩固皇权。而且,在管理代国时候,也有自己的小朝廷与军队,这些都是他对抗朝廷功臣集团的资本。

从民心上来看,汉文帝处在西汉初年,吕后虽然对政敌的手段残暴,但对百姓也是厚道。由于汉武帝与吕后带来的西汉安稳的社会秩序,国泰民安,百姓幸福感比较强,不愿意出现大骚乱,自然也愿意拥护刘家宗室的统治。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99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100

汉献帝登基年龄年仅八岁。八岁的孩子,心智大多数是不成熟,懵懂无知。而且,汉献帝的母亲早早被害死,除了被权臣董卓,曹操操作之外,也真的无所作为。

当时,汉献帝虽然为皇帝,但朝廷里里外外都是曹操的势力,没有自己的军队,以及拥护自己的官僚集团。由于君弱臣强,虽然熬死了曹操,却被曹操的儿子曹丕踢走,无力主掌朝政。

而且,汉献帝处在的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人们对东汉朝廷幸福感也随之下降,对东汉朝廷凝聚力不强。而且,曹操在平定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自然有实力“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101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102

所以,利用A斗B,B斗C,C牵制A,削弱对方权力与掌握大权是比较容易的。善于利用权力分衡,使权力相互制约,这就是汉文帝一个外来的降龙能斗得过盘踞在西汉首都长安的地头蛇—功臣官僚集团的原因。由于汉文帝善于利用权力制衡的政治手腕,打压了权臣为皇权的威胁,开创了“文景之治”以及西汉两百多年统治的延续创造了条件。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插图103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好观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ptv1080.com/372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