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主要是四个政策!
首先第一个政策抬高地位,其实一开始朱元璋是想在凤阳称帝,也就是把凤阳作为自己的首都的,但是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劝阻,朱元璋最后还是选择在南京城里,然后定都在南京,但是凤阳则被定为中都,不仅如此,朱家皇室的祖陵实际上就在凤阳!所以一下子凤阳在安徽就如同鹤立鸡群一般!
第二个政策就是免除赋税!
实际上这一点历朝历代都有,皇帝做到了,比如说刘邦,他称帝之后就免除了自己老家沛县的。所有赋税,朱元璋也照做了,只不过这个赋税它有一个限制条件,就是你必须得是凤阳本地人!待着呢凤阳一共才多少人,小地方能有个十几万人已经算顶天了,再加上战火,凤阳能够剩下多少人都尚未可知!这点很重要,这个必须得圈起来考!
第三个政策就是移民!
凤阳由于经理常年战乱,人口不剩多少了,朱元璋为了刺激凤阳的生产力和消费能力,因此迁徙了大量的富户,这些有钱人迁入到凤阳,短时间之内刺激了凤阳的消费能力,使得凤阳这个地区一下子商业就开始发达起来!
第四个政策就是大规模增加凤阳的经济投入,也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最著名的朱元璋在凤阳和南京之间修了一条直道,可以说这是一条高速公路了。
以上的这四种做法混在历史上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期都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大型城市,(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好观点网)但是在凤阳却没有这样。反而大家都知道的一句俚语,自从有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为什么凤阳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我们看这四条政策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就是朱家的皇帝必须得感念凤阳这个地方!也就是说,朱家的皇帝必须对凤阳这个地方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够一直持续的对凤阳进行经济投入!
但是我们也知道,后来出生的朱家皇帝没有一个是在凤阳出生的。不仅如此,朱元璋为了联系中央政府,跟凤阳之间的联系,修了一条南京到凤阳的高速公路,但是后来直接迁都到北京去了!这凤阳到北京可没有一条高速公路,而且路途还特别远。这都使得后来一系列的东西就开始朝坏的方向进展!
首先,就是免除赋税,免除赋税,只是适用于凤阳本地人,对于外来户口一点儿用都没有。所以这对于很多迁入进来的外来居民来讲,时间久了自然也就想离开凤阳这个地方,为什么?我来这个地方到底图啥?我背脊凌霄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这个地方,就是为了给凤阳人打工。谁心里当然都不服,来这里就是获取利益的,你这利益都没有,这怎么说?
所以很多富商被朱元璋逼迫来凤阳的时候,根本就没带多少家产。后来等到朱元璋一死,这些人也就变着法儿地逃离了凤阳!而且朱元璋为了大规模的正兴,凤阳经济开始大兴土木,修建了各种各样的宅邸,皇宫,祖陵等等,但是正是由于这些大型土木使得凤阳本地区,很多山水都被破坏掉了,尤其是山林,被大规模的砍伐,用来建造各种各样的设施,所以凤阳,水土流失严重,这个地方一下子就陷入到了一种不适于耕种的情况!
再加上人才还有经济投入的各种各样东西的减少,凤阳一下子就落败下去了!朱元璋一开始的想法是好的,可这又犯了一个老错误,就是拍脑门决定,拍胸脯保证,最后拍屁股走人,留下凤阳这么一个烂摊子,这简直就是一个半拉子工程!而且凤阳这个地方本身他能接到的经济总量和农业产值是有限的,过度的开发最终导致凤阳这个地方整体承载能力濒临崩溃。等到后来失去了朝廷的巨额援助之后,这个凤阳就立刻落败下去了!
元代,凤阳为濠州,是淮河流域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地方,所辖不过四县,明代之前凤阳在史书中几无记载,除在关于淮河流域战争的记载中被偶尔提及外,其他时候都是默默无闻,毫无地位。
然而,随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横空出世,作为龙兴之地的凤阳,它的地位就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知名度大幅度提升,且政治地位更是与日俱增。
在明代,凤阳地位最顶峰的时候,就是差点成为明朝这个庞大王朝的首都。彼时,朱元璋开国不久,便提出了一个让所有大臣都惊讶不已的计划,那就是将凤阳升格为中都,成为新兴的大明王朝的首都。
为何将凤阳升格为中都?朱元璋给出的理由很是冠冕堂皇,理由是南京“去中原颇远,控制(北方)良难”,而“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凤阳离中原甚近,且“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故而以凤阳为中都,可以弥补定都南京而不能牢牢控制北方的不足。
从朱元璋的嘴里,将凤阳升格为中都,似乎真的是为了大明朝考虑。然而,所有人都清楚,凤阳不但经济落后,且无险可守,根本就不是最佳的定都之地。
朱元璋一心想将凤阳定为中都,不过是私心作祟,无非就是“圣心思念帝乡,欲久居凤阳”,说白了就是想要炫耀。
为了营建中都凤阳,朱元璋一改往日的节俭风,不但派遣朝中文臣第一人李善长亲往督造,更是倾全国之力,调集百万民夫前往凤阳营建,并选取最好的材料,竭力想在最快的时间造出最富丽堂皇的中都。
之后,如若没有出现那件事,凤阳必定成为大明朝的新都,因为朱元璋的设想,就是等中都凤阳营建完成后,将南京降为陪都,直接将凤阳定为首都。故而,到那时凤阳的地位将一步登天,直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地方,超越南京、北京和西安等古都,成为大明朝的政治中心。
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洪武八年(1375年),中都凤阳营建基本完工,朱元璋亲临凤阳验收。然而,正当大臣们决定无奈接受凤阳被定为首都之时,朱元璋却又作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重大决定:废弃中都凤阳!
为什么一夜间朱元璋会迅速转换自己的决定,愿意放弃已经修建好的中都,不再执着于将自己的老家凤阳定为国都呢?
据史书记载,原来朱元璋来到凤阳后,从亲信口中得知一件让他很惶恐的事情:那些被押来干活的工匠因心怀不满,实施了 “厌胜法”,在宫殿的一些关键部位,埋下了泥人、木人、弓箭、剪刀、纸人,据说这样将给居住者带来恶运。朱元璋害怕真的会给自己和大明朝带来灾难,遂下令废弃了中都凤阳。
不过,是否真的就是单纯的因为朱元璋认为这些不吉利,就废弃中都,时间久远,谁也不知道。
笔者认为这似乎不合乎常理,朱元璋是谁,杀人如麻的狠角色,如果他真的相信这些东西,又怎会去杀人?他就不怕因果报应吗?故而,笔者认为这不是朱元璋废弃中都的根本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应是朱元璋认识到了凤阳的确不适合作首都,这并不利于大明朝的长治久安,只是朱元璋碍于面子问题,便以有人在中都凤阳实施 “厌胜法”为由,向大臣们宣布废弃中都。
当然,不管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下令废弃中都,最终的事实,就是凤阳没能成为首都。
但是,凤阳毕竟是龙兴之地,是朱元璋的老家,所以凤阳在大明朝的地位依旧是非比寻常的。
朱元璋父母的明皇陵在凤阳,江北四府三州乡试举办地在凤阳,明朝犯罪宗室囚禁地在凤阳,明朝皇子教育基地在凤阳。在朱元璋的有意扶持下,本身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的凤阳在明朝瞬间从淮河流域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城市变成了淮河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除此,朱元璋为了让凤阳这块龙兴之地的经济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变成江南那样的富庶之地,从而不辱没龙兴之地的名声,朱元璋是为凤阳提供了一系列“特殊政策。”
第一项是大移民。自开国后,朱元璋就在全国各地组织了6次往凤阳进行大规模移民的行动,其中最大的一次是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徙江南民十四万实中都。” 除了这次外,比较大规模的还有洪武六年(1373年)十月,朱元璋“乃命指挥江文徙其民居于中立府,凡八千二百三十八户,计口三万九千三百四十九。”据不完整统计,朱元璋组织的这六次迁移,被迁移人口至少在20到30万之间。
除此,为了充实凤阳的人口,让凤阳的经济能发展起来,朱元璋除了移民,还在凤阳驻扎了一支庞大的军队,据《明史•兵志》记载, 洪武年间凤阳府各州县总计驻军约为64960人,与家属合计则有军籍移民18.8万人,而要知道洪武初,凤阳府人口不过13万。
第二项是减免赋役。朱元璋建国之初,便宣布减免凤阳、临淮二县十年徭赋。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更是发下谕旨:凤阳永不课征。当然,需注意的是“永不课征”针对的是明之前就在凤阳居住的百姓,却不包括被朱元璋下令迁移而来的那些新居民。
第三项是兴修水利。在以农为本的古代,水利灌溉工程至关重要,一个地方要是水利发达,那这个地方的农业肯定不会差,而农业不差,经济肯定也不会差,所以朱元璋对凤阳的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非常重视,早在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就派两位侯爵康铎、俞春源来凤阳亲自督造水利建设。
第四项是发展交通。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古往今来亘古不变的法则,只有交通发达,与外界的交流通畅无阻,这个地方的经济才能发展起来,不然物资都运不进来谈何发展呢?因此,朱元璋在凤阳大力发展水路交通,整治了“道狭而峻”的清流关,开通水路;开辟了从凤阳到南京的驿道,设20站,开通陆路。
在朱元璋不遗余力地扶持下,凤阳经济开始快速发展,迅速成为一个岁收超二十万石的富庶繁华的上府(明代以税粮多少来划分府县等级,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十万石以上为中府,十万石以下为下府),人口大幅增加,荒芜许久的凤阳土地又出现了“一郡桑麻翠如洗”的兴旺景象,很多荒田被开垦出来,土地数量达到了四十万顷。
凤阳的临淮关“居民稠密,商贾辏集”,更是成为淮河流域一个重要的商业城镇。
不过,朱元璋的这些特殊政策虽然在短时间内让凤阳成为了富庶繁华之地,但同时也为之后凤阳的落魄埋下了伏笔,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叙。
朱元璋是元末的濠州钟离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凤阳人。他的偶像是布衣皇帝刘邦,他自己本人就更胜一筹,从乞丐到帝王,横扫了诸多强敌和元朝,成为了一名载入史册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登基后对家乡广施仁政
朱元璋此人雄才大略,从参加红巾军开始和郭子兴混的时候,就一直走的是老实人路线,他为人处世给人一种忠厚的感觉,久而久之,朱元璋在红巾军中的形象就成了忠义的形象,他也成了红巾军中忠义领袖。在他的军旅生涯中,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朱元璋都办了很多“忠义”的事情,无论是还帅于郭子兴,还是在陈友谅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救援小明王,都让朱元璋的“忠义”形象深深的刻在了天下人的心中。
在朱元璋登基以后,这样的忠义形象自然也要保持下去,他对于家乡凤阳如何处置,自然就成了一个大家关注的焦点。
朱元璋作为一个忠义之人,他对于家乡肯定会感恩戴德,事实也正如世人所料的那样,朱元璋对凤阳人的赋税永久免除了,这是他们支持他朱元璋打天下该得的报酬。凤阳是“龙脉之乡”,也是“龙兴之地”,如今朱元璋已然成为了九五之尊,所以他的家乡凤阳也要赔得起自己的身份才行,于是,朱元璋决定建凤阳为中都,这在历代皇帝之中,对于家乡的恩宠也绝对是前几名。
除此以外,凤阳因为多年战乱,此时早已不复当年的繁荣,大有荒芜凋零之意,为了改变这一的状况,朱元璋开始调集工匠进入凤阳修建,又派遣军队进驻,守护凤阳。还做了一件充实家乡的大好事,迁移江南富庶等地的富人到凤阳,发展经济。在当时的人看来,朱元璋的一系列政策对凤阳都是利好的政策,朱元璋作为一个忠义之人,对家乡的“回报”已经做到极致了。
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
在朱元璋“仁政”频频之下,凤阳的境况却并没有达到所有人期许的那样,甚至最终达到了“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地步。
朱元璋登基之初,凤阳的人口锐减,多年的战乱是其中之一,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与这里是朱元璋故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凤阳的大部分青壮都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离开了凤阳,最终夺得天下,却也都不愿意在回到凤阳,而是纷纷成为了王侯将相,留在了京城居住,加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这些搏取了功名的人,自然又多有亲属投奔,如此一来,本就不多的凤阳人口更加稀少。
“大明昌运 ,汝颍兵兴 ,民之从龙者席卷而行。 ”——《颍州志》
好在,凤阳被朱元璋定为了中都,一时间土木大兴,工匠和军队的入驻将凤阳的人气再一次顶了起来。随后,朱元璋又四处迁移百姓,使他们来到凤阳,兴建他曾经的家乡。在这移民之中,又有半数以上是江南的富户,他们的到来,自然给了凤阳经济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一派生机盎然之下,凤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直到中都建设取消,凤阳重新降为了 州府,这样的巨变使得凤阳富足的移民心生动摇,开始思念起富庶的家乡。竟然多有行乞归乡之人,长此以往,凤阳出走的人数不断增多,最终就只剩下了一些凤阳原著居民,和一些不愿意离开的移民。大量土地荒芜,凤阳也被打回了原型,出现了“十年倒有九年荒”的惨景。
“地有千顷,而荒有十九 ,耕者一二。”
朱元璋是个高人
既然朱元璋对于凤阳的改变,在历史的印证之下彻底失败,那么朱元璋是否是一个“蠢蛋”呢?答案是否定的,朱元璋不仅不蠢,反而极为高明,令人钦佩。
朱元璋当年初登大宝,立足未稳之际,“忠义”形象势必要保存,对家乡回报成了他当时的首要大事,是一个展示他“忠义”的大好机会,他必须要抓住。所以,朱元璋对凤阳施行了特殊的照顾,永不用税。但是,这一项政策却并非是凤阳所有人都能享受,而是当年凤阳的原住民可以享受,后来的移民并不能享受。为何如此?只要了解了凤阳移民来自哪里,为什么将他们移民到凤阳就可以明白了。
在凤阳的移民中,前文我们也已经提到,半数之上乃是江南的富户,为什么他们是移民主力呢?有钱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当年朱元璋与张士诚势同水火,这些人是张士诚背后的主要后盾,所以,迁移他们到凤阳,大有惩罚他们之意,这是他们曾经支持了张士诚的代价,也是朱元璋对江南人展示他的皇威。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一部分移民来自元朝的边境,把这些本就稀少的边民迁移到凤阳,给元朝的税赋施压,让他们减少崛起的资本,以此进行打压。一次简单的移民,打了一边,赏了一边,既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又全了自己为家乡尽心竭力的“忠义”,一举两得。
定凤阳为中都,使凤阳成为了当时风光无限的都城,成为了全天下聚焦的地方,似乎凤阳在未来一定会腾飞。然而,凤阳虽然也是一个军事要地,但是却决然不是都城的首选。朱元璋连南京都看不上,多次想要迁都,又怎么会将都城建在凤阳呢?即便真心想定都凤阳,没有都城基础的凤阳,想摇身一变成为都城,这其中要付出的代价,明初根本无法负担。所以,朱元璋根本就没打算定都凤阳,他之所以修建了几年,正是为了稳定住那些江南迁移过去的移民,让他们觉得那里有商机,有钱赚,也正是这些富户对商机的敏锐嗅觉,才着了朱元璋的道儿了。至于那些边民,知道最后离开的人也不多,他们认为这里还不错,至少比自己的老家要好得多。
朱元璋的做法太高明了,既惩罚了当年对手的支持者,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厉害,让反对自己的人胆寒,又给足了家乡的“面子”,维护了自己的形象,最终成就了200多年的大明王朝。
参考文献:《颍州志》
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命江阴侯吴良视察督工在老家凤阳的为父母修建的皇陵。这一年朱元璋已经50岁了,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一时思绪回到几十前,他在家凤阳艰辛的生活。朱元璋出生就在今天安徽的凤阳,在明代称为中都。
凤阳在元朝时,可以说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灾害四起,民不聊生来形容。因为元朝定都北方,仰仗南方的漕粮北运,为了维持南北漕运的命脉,京杭大运河不被黄河泥沙淤积,淮河下游成了牺牲品,经常泛滥成灾,为了治水不得不征发百姓服徭役,一年到头没有好日子过。朱元璋的成长史就是这片土地最真实的写照,那就是无穷的苦难。
那么,朱元璋称帝后,对待家乡是什么的政策呢?
一,提高自己家乡的政治地位。
洪武四年(1371年),为了营建中都,朱元璋大笔一挥,将拨给濠州十八县之地,三年后将濠州更名为凤阳府,濠州的地位一下超脱于淮西,成为一个行政大区。朱元璋原本在凤阳建立都城,但是凤阳不符合建都的条件,而且经济落后,建筑陈旧,交通不便,朱元璋权衡再三最终放弃了凤阳建都的打算,决定在经济富庶的南京定都。
但是家乡凤阳,被朱元璋定为中都,朱元璋在凤阳置中都留守司,主官条件很苛刻,必须是皇亲,勋臣都没有资格。凤阳又被定为江北四府乡试所在地。还是皇子们的教育基地,诸子在就藩前,必须先凤阳拜偈皇陵,忆苦思甜。同时凤阳是囚禁明朝犯法宗室的地方,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明末。
朱元璋这样一套政策,硬生生把原本无名的凤阳拔高到了整个淮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充实凤阳人口。
由于瘟疫、天灾和战争,凤阳地区剩下的都赤贫的百姓。否则老朱也不会沦落到父母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步。根据记录,洪武初年,凤阳府人口不超13万。没有人口,啥事也弄不成,凤阳也无法复兴。洪武年间,朱元璋使用行政手段,先后六次向凤阳府移民,主要是从江南、山东、山西迁入,数量在20到30万之间,在明初这可是庞大的数字。
三,在经济上扶持。
从洪武元年开始,朱元璋就下令一次性免除凤阳地区十年的赋税。这为当地人减轻多少负担,并且十分关心三农问题,对于农民的耕作、播种以及秋收都作出重要批示,如果有困难,朱元璋会用行政命令调全国之力进行帮助。和朱元璋相邻的穷邻居们都分得大片的土地,而且还不赋税,许多人都过上好日子。
凤阳地区主要是水患,十年九灾,为此,朱元璋开始在家乡大修水利,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凤阳水患问题。
四,重用家乡的人。
朱元璋出身凤阳,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中有很多都是他的同乡,这批人也被称为“渡江旧人”,而这些人的投资也获得丰厚的回报,家乡有6人被封为公爵,代表有李善长、徐达等。侯爵28人,代表有汤和、耿炳文、郭子兴等。这些人朝廷中任关键职位,同时还和皇室联姻,同气连枝,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后入伙以刘基为代表的“浙东派”受到严重的挤压。
朱元璋鼓励这些勋臣们提前退休回家养老,并拨给功臣们修建府邸的费用,但是前提必须回到家乡凤阳修建。在政策的导向下,大批的家乡功臣,衣锦还乡,一时间,凤阳城里树起众多豪宅,街上跑起豪车,路边多了美女。
中都凤阳在朱元璋大力扶持下,可谓欣欣向荣,成为富庶繁华的上府,颇有新兴都市的味道。
历朝各代的开国皇帝中,论起出身最低的肯定是朱元璋,三代贫农是保底,或许境地会更惨一些,至朱元璋本人得算辗转讨生活的流民。
正如当下农民工进城谋生挣了钱,首要大事就是回故乡盖一座两楼两底的敞亮房子,是否真实居住不重要,衣锦还乡的节奏要端稳,乡亲跟前有面子更关键。
朱元璋也免不了俗,当了皇帝后很快就想造福家乡凤阳,再不是以刘伯温等一众老臣摆事实讲道理的拦着,一度连首都都想迁到凤阳府。
朱元璋的心情也不难理解,他生于斯长于斯,对凤阳有刻骨铭心的感情,知道凤阳老百姓日子过得有多么惨淡,几乎每年都在跟天灾抗争着,用尽全身力气也只是糊口,但凡家里出一点意外,就得背上行囊外出碰运气。
如老朱一般从乞丐、和尚一路走到开国帝王的亘古未有,放在网文里就是作者给开了金手指,属于硬是将开局一手烂牌打出王炸的命运宠儿型选手。
更多的普通人,就是朱元璋的二哥朱重六那样,同样外出谋生,结果穷困潦倒中客死他乡。
所以朱元璋要改变凤阳老乡的命运,他几乎用了所有的政策利好来帮持凤阳的发展,那么具体都有哪些政策呢?结果又如朱元璋预想的那样,凤阳人是否过上富足安逸的好日子了呢?
首先从朱元璋的中都政策来看,他建国时想定都在凤阳,即使经刘伯温等人的劝阻没有立刻实施,此番想法也没有彻底打消。
毕竟站在朱元璋的视角来看,应天府(今南京)旧势力盘根错节,老派文人贵族在此根深蒂固,早已形成一个针油不进的铁桶,十分不利于新贵的繁衍生息。
若能以“人挪活”的思路迁都到凤阳,那局面会大不相同。
所以朱元璋命人在凤阳修建巍峨的中都宫殿群,木材石料都选用当时的最上等,远比故宫的材料还要优质许多,规划的宫殿面积也足有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城分为内、中、外三道,并同时于凤阳修建皇陵和龙兴寺等大工程。
如此声势浩大的工程量,等于说朱元璋采取先斩后奏的方式在推进着凤阳首都化的进展,先把基础设施建设完毕,将凤阳的政治地位做大,从而方便移首都工作顺利完成,毕竟皇亲国戚、满庭朝臣和其家属林林总总数万人,凤阳本来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屋子都不够住。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颁布免除凤阳本地人十年赋税和徭役的政策,并于洪武十六年修正为凤阳和临淮两地永久免除,给予了凤阳明显区别于别地的政策扶植。
朱元璋幼年时在凤阳吃足了杂税的苦头,他认为导致凤阳人不得已背井离乡的就是年复一年的盘剥,将为数不多的种田进项都上交掉了。
接着,朱元璋还下令迁移大量的江南一带富户至凤阳,人口高达数十万,他认为凤阳本地人糊口都难,几乎没有做生意发家的富商。
但经商又不是一日之功,至少需要几代人的经营,所以直接南水北调来得更便捷一些。
朱元璋的免除凤阳人赋税和徭役以及迁移富户政策,都属于一批人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后面人这一挂,他设想中不用多少年,本地人就会丰衣足食,开始雇工扩大耕地生产,二代移民则能带起凤阳府的商业氛围,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口来此种地和贸易。
并且他还将“要想富,先修路”理解得很透彻。
在凤阳一带修建了多达20多个驿站,并于洪武五年,修建起吞吐量百万石的粮仓,还未雨绸缪地盖起了气派的公侯爵宅院。
要将凤阳变成经济和政治中心的计划,从朱元璋每一个利好凤阳的政策里都能看出来。
那么凤阳的发展真如朱元璋所构想的那般顺遂吗?结果并不太愉快,不仅朱元璋的宏大蓝图没有实现,就连饥荒的状况都没有改变,以至不久就有老乡的顺口溜:“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问题出在哪里,首先就是中都宫殿群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既然凤阳本地人得到了免除徭役的政策关照,那么工匠就得从各地调动。
大批流放者和战俘成为修建宫殿和皇陵的劳力,他们本就是代罪之身,薪酬必然没人关心,想着管饭就行。
可繁重的搬运石材和修建工作让他们无法承受,崩溃中就以在建筑里埋“镇物”来泄愤,朱元璋带人视察时发现了,一怒之下杀了上千名木匠。
但宫殿已经盖了几年轮廓都基本成形,返工的成本太高,征平民匠人来续摊的花费也高昂,洪武八年下令,正在进行的一律停止,没开发的就搁浅,等于说中都的建设不了了之。
接着给与凤阳本地人的政策扶植和富户迁移,也逐渐发生出矛盾,凤阳当地出现了人等划分趋势。
一等人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他们许多被安排居住在修建好的公侯爵院落里;二等人则是翻身做主人的土著;三等人是有家底沉淀的移民富户;末等就是外乡的一众雇工。
一无所有时想着生计问题,待有了特殊照顾就担忧阶级掉段,凤阳本地人为了不丧失掉赋税和徭役的免除福利,儿女结亲上肯定十分排外,外乡雇工压根就不在考虑范围内,公侯和富户也是如此,那资源封锁就形成了。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各地农民一看凤阳没有出头之日,就纷纷离开,劳动力大量流失,使得凤阳在洪武和建文两朝成为练兵之地。
而富户发现生意受阻,不惜化装成乞丐也逃离回乡,不得不留下的移民没有现成土地耕种,开采荒山一度都让此地水土失衡。
所以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水土失衡会导致农作物的歉收,甚至连本来的收成都难以为继,被强行委以经济和政治双重发展重任的凤阳,风光了数十年后,于朱棣一朝彻底沉寂了下去。
要说中国历史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非朱元璋莫属。秦始皇嬴政在成为皇帝之前就已是秦王;晋武帝司马炎是靠爷爷司马懿、大伯司马师、父亲司马昭为他打下的基础才坐上皇位的;出自关陇贵族世家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时期就已是显赫一时的外戚;唐高祖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兄;宋太祖赵匡胤出身后周禁军将领;元、清两代则是由少数民族首领入主中原。
纵观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之中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位开国皇帝是出身布衣平民。如果非要拿刘邦和朱元璋比,那么无疑是朱元璋的起点更低:刘邦好歹还当过泗水亭长;朱元璋最落魄时甚至当过乞丐。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这位中国历史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在应天府(今天的南京)登基称帝,由此开创了传承十六帝、延续276年的大明王朝(不含南明在内)。
俗话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朱元璋作为中国历史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其实有着强烈的光宗耀祖心理。1366年4月朱元璋得到一封前线捷报:濠州(今安徽凤阳)守将李济开城归降。濠州不仅是朱元璋一生事业的起点,也是他老朱家祖祖辈辈生活的桑梓之地。朱元璋刚一拿下濠州就回到老家祭扫父母的坟茔。回到家乡的朱元璋把乡亲故旧都召集起来饮酒叙旧。朱元璋临走之时还给了乡亲们不少赏赐。
后来朱元璋又进一步宣布免除凤阳、临淮两个县所有土著居民10年的徭役赋税。这时的朱元璋还只是割据一方的土皇帝,两年后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天的南京)正式登基称帝。朱元璋称帝后给予了自己的家乡凤阳更多优惠政策,然而凤阳却并没因为朱元璋的优惠政策而得到发展。有一首凤阳民歌是这样唱的:“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这个地方不是像南京、北京那样的历史文化名城,甚至连个大型城市都算不上,然而在历史上凤阳一度曾很有知名度:凤阳花鼓戏是一种驰名海内的传统曲艺形式,我国农村的改革开放也发源于凤阳小岗村,可在历史上凤阳一度曾是著名的逃荒要饭之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凤阳这个地方的经济民生与其知名度、政治地位是不相称的。这点在明代表现得尤为突出。
朱元璋甚至一度想要迁都到自己的故乡濠州钟离:朱元璋称帝后就把这里升格为凤阳府。朱元璋派人回乡重修祖坟,还在老家建起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当时凤阳宫殿群的规模甚至比起朱元璋建在南京的皇宫也逊色不了多少。除了庞大的宫殿群以外朱元璋还在凤阳营建了安葬朱家历代先祖的皇陵以及龙兴寺等一系列工程。那些跟随朱元璋从凤阳走出来的开国功臣们也大多把府邸建在凤阳。
朱元璋特地开通了从凤阳到南京一路上的20个驿站,与此同时在水利上也做出了重要的改进。凤阳在明代的政治地位仅次于北京和南京——整个有明一代凤阳都被定为中都。然而大力营建凤阳府不过是体现了贫民出身的朱元璋“富贵还乡”理想而已,至于真要迁都凤阳其实是不现实的。凤阳无论在经济水平上或是人文底蕴上都不具备成为都城的实力,完成是依靠朱元璋的扶持政策才在明代被打造成为中都。
然而如果要把凤阳建设成为首都无疑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相比之下依山傍水的南京则是历朝古都。南京的条件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要优于凤阳,所以朱元璋在刘伯温的建议下最终选择定都南京。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对凤阳依然给予了相当优厚的政策:当初朱元璋割据江南时已免除过凤阳、临淮二县土著居民十年的赋税徭役,而到了洪武十六年朱元璋下旨意永久免除当地土著居民的赋税和徭役。
朱元璋此举对凤阳是千古未有的利好。不过朱元璋免除的只是凤阳当地土著居民的赋税徭役,至于从外地迁徙到凤阳的外来户就享受不到这样的政策了。免除赋税可以让凤阳的老百姓少交一些钱。可如果当地百姓本来就没钱,那么再怎么少交钱也富不起来。朱元璋想到了当年秦始皇把天下所有富人和他们的财富都弄到咸阳的事,所以他也想效法秦始皇迁徙一部分富人去凤阳。
在经历元末明初的饥荒、瘟疫和战争后整个凤阳县的人口只有1.6万,而整个凤阳府也才只有大约13万人。凤阳的经济条件本就不是很好,而人口的锐减进一步导致当地农田荒废、商业凋敝。洪武七年朱元璋从江南迁徙了14万人前往凤阳府,此后又相继多次向凤阳移民。朱元璋在位时期从全国各地移民到凤阳府的百姓有20多万人。迁徙而来的人口中不乏富商巨贾。事实上朱元璋就是指望这些人的到来能带动当地经济。
然而这些人其实是不愿意前往凤阳府的。凤阳这地方并不是像今天的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完全是靠朱元璋的扶持才得以成为中都,然而凤阳的商业氛围其实远远不及当时江南的苏州、杭州等地。凤阳尽管在政治地位上是中都,然而在经济水平上却是欠佳的。朱元璋扶持凤阳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都是针对当地土著居民,而对这些外来移民却并没给予一丝一毫的优待。
从繁华富庶的江南迁到经济水平欠佳的凤阳其实和变相流放也没太大的差异。这些人携家带口千辛万苦来到凤阳却得不到任何好处,完完全全就是为了帮朱元璋建设他的家乡来义务劳动的。可想而知谁也不愿干这样的差事,所以这些移民中每年都有人逃走返乡。当时通过正常途径离开凤阳是要被朱皇帝治罪的,所以在凤阳混得不如意的外来移民就只能以逃荒的方式开溜了。
久而久之凤阳就成了著名的逃荒要饭之地。事实上这些逃荒要饭的人大多不是凤阳本地人,而是在朱元璋的强制命令下被迫来到凤阳的外来移民及其后代。这些人有些无法融入凤阳当地的社会,日子久了之后有些人连生计都成了问题,又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去其他地方谋杀,于是就只好以逃荒的方式离开凤阳。这些外来移民之所以很难在凤阳生活其实也和朱元璋的政策有关。
朱元璋为他的凤阳乡亲们制定了优厚的待遇,然而却丝毫不顾外来移民的死活。当时凤阳的上等土地由辅佐朱元璋的功臣勋戚们占据,中等土地由凤阳当地的土著居民们占据。来到凤阳的移民们既得不到土地,也得不到任何钱财物资补助,所以他们就只能通过开拓以前无人耕作的山林荒野维持生计。这样做的结果是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所以后来凤阳就时常遭受水患。
后来黄河改道夺淮入海就使凤阳的水患变得更为频仍。朱元璋死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北京是防备蒙古势力的边防重地,但明朝的经济重心位于江南,所以联系北京与江南地区的漕运线就成为维系京城粮食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重中之重。明朝中后期为了保护漕运就有意识地引黄入淮。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现象就是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的。
凤阳花鼓戏的传唱其实是凤阳人的一种自嘲,同时也是提醒听者凤阳人的无奈与自豪。当然这其中也有对朱元璋控诉。“凤阳花鼓戏”的传唱者很多都不是凤阳本地人,而是江浙、山西等地的移民。在朱元璋的政策下一些生计无着的移民只好到处逃荒要饭。可想而知这些人及其后代对朱元璋是有多不满。当然在明朝他们可不敢公开唱这种控诉朱皇帝的歌。
到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外出逃荒的凤阳人(包括本地人和外来移民后代)开始流行传唱凤阳花鼓戏。多年来人们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对朱明皇室的愤怒爆发了出来。清军入关后把这种歌曲作为攻击朱明王朝的舆论武器。到了康熙年间“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样的歌词几乎已传遍大江南北。朱元璋发展凤阳当地经济的初衷是好的,可他做梦也没想到他的政策最终造成了怎样的负面影响。
朱元璋为濠州钟离人,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凤阳人。自从他称帝之后,对自己家乡凤阳可谓是采取“绝对扶持”的态度,各种优惠与宽松政策,为的就是能将自己的家乡建设成一个一流的大都市。只可惜,在种种原因的作用之下,凤阳县在明朝初年并没有按照朱元璋料想和规划的那样发展壮大。朱棣迁都之后,凤阳乡的政治地位也失去了直接依托而默默无闻!
朱元璋和平常人是一样的,尤其是布衣出身的朱元璋,对家乡更是抱着一种别样的情怀。凤阳水土养育了朱元璋,朱元璋自然也会极力的回报家乡!朱元璋称帝之后,便开始对凤阳县进行从内到外的“经济武装”,试图让其成为中原大都市。
1.基础设施建设。
朱元璋在称帝之前,对皇都考虑了很久,其中包括应天府(南京)、开封、西安、凤阳等。最后在多种考量之下,选择了古都应天府!面对前几个历代古都,凤阳这个小县城自然毫无竞争力,但是朱元璋还是有意要将其建设富强。朱元璋虽然定都应天府,但是对南京好像不太受用。朱标考察西安归来便病故,朱元璋暂且放下了对西安的考虑。就这样,新首都的事宜就此作罢!凤阳县虽然没有成为首都,但是成为了陪都(当时称为中都)。
由于基础设施较差,朱元璋从洪武二年开始便对凤阳进行了中都建设,为的是能匹配应天府成为陪都。但是凤阳县历朝历代的建设规模都是有限的,朱元璋突发奇想的建设指标,使得工程量十分巨大(原先基础设施太薄弱)。工程历经六年,最终只能在百姓的哀声中作罢,不过这也能映射出一点:朱元璋对民生还是很在意的!
2.经济建设。
对于落后的凤阳经济,朱元璋决定大力复苏。如何复苏?移民!朱元璋曾经强令江南十四万富商富农移居凤阳县,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好心帮了倒忙,原本的富商在江南的经营模式大都作废,从新积累置办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说白了也是凤阳县缺少这块能挽留富商的土壤,最后弄得富商富农抱怨四起。
眼看凤阳经济没有起色,在洪武十六年,朱元璋再次下令,免除凤阳县原著居民的所有赋税,以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移居的十四万人却并没有这样的待遇,这便加重了移民对朱元璋的仇视。
结局
朱元璋的强行建设倏然方冯艳霞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毕竟缺少自身实力,而且朱元璋也没有找到如何发展好凤阳县的方法,结果适得其反。明成祖朱棣前度之后,凤阳失去了往日毗邻应天府的优势,政治地位也开始下降。这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凤阳最终还是没能坐上这班快车!
出身农家的朱元璋乡土观念很重,称帝后对家乡凤阳处处照顾,短时间内确实造福了家乡,但从长期看,却坑了家乡。
朱元璋称帝后不久做出了一个让世人震惊的决定,把凤阳作为明帝国的首都,称为中都。凤阳历来是不起眼的穷乡僻壤,无论地理位置、地形地势还是经济水平等各方面都不具备作为首都的条件。之前各朝代都是选择名城建都,比如长安、洛阳、北平、南京、开封。但朱元璋主意已定,群臣不敢反对。
为了把凤阳建成中都,朱元璋不惜血本,由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主持,从设计到施工各环节都精益求精。明政府从全国各地征调了百万工匠,使用最好的建材,历时六年终于完工,小小的凤阳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明末中都毁于战乱,经考古勘测,中都的规模是后来明成祖营建的北京的3倍。但朱元璋亲自验收中都后却做出了一个让天下更加震惊的决定:不再定都中都。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从全国各地征调来凤阳施工的工匠们因为长达六年的艰苦劳动,没有工钱,心怀怨恨,施工过程中在宫殿里埋下了无数符咒、人偶、弓箭、剪刀等“厌胜法器”,以此来诅咒朱元璋。传说朱元璋住在新建的宫殿里心神不宁,查明原因后震怒,杀了几千工匠,从此不敢再居住在中都宫殿中。修建中都花费的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就这样打了水漂。
尽管建都计划放弃了,但朱元璋还是出台了很多对家乡的照顾性政策,主要有:一是移民,为了充实家乡的劳动力,朱元璋从江南、山西等地强制迁移了近50万人到凤阳定居,从此移民人口占了凤阳总人口的80%以上。二是永久免除家乡人民的赋税(只有土著才能享受这一政策,移民除外)。三是兴修水利设施和道路,把贫穷闭塞的凤阳变为了四通八达之地。朱元璋还鼓励为他打江山的功臣勋戚(大部分是淮西老乡)回乡居住。这些老乡拿着朱元璋赏赐的大量财富在老家买田建房,一时间凤阳成了达官贵人云集、公侯府第遍地的地方,这也带动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凤阳一度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凤阳虽然繁华了一阵,但并不具备可持续性。由于营建中都、移民、驻军带来了大量人口,远远超出了当地的生态承载能力。凤阳本来就土地贫瘠,有限的肥沃土地基本被功臣勋戚们占了,次一等的土地让凤阳土著占了,大量外来移民只能靠开垦山林、填湖造田养活自己,严重破坏了生态。明朝中期以后,凤阳成了水旱灾害频发的地方,外来人口大量逃亡。到万历年间,凤阳的人口由明初的十几万人,减少到不足两万人。
凤阳花鼓传唱:“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或许是朱皇帝万万没想到的吧。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朱元璋当了皇帝,把自己的老家凤阳做中都,然后迁徙了大批的富家商贾到此,不让他们回家,这些人只能扮做乞丐回老家,时间久了就成了乞丐比较多的聚集地,别人问他们哪儿来的,都说是凤阳来的!!
“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史记·项羽本纪》
西楚霸王在攻占咸阳之后,因为思念故乡,不顾群臣的劝阻一心要东归故里,留下了这句名言。从此,寻常百姓家都知道发达之后需要衣锦还乡,朱元璋作为一名“匹夫起事”的布衣天子,当然要厚待自己的故乡。
都城北迁的夙愿
早在洪武元年,朱元璋登基后不久,他就决定将家乡凤阳确立为中都,并要求按照南京的规制建立城池宫阙。
当然,确立中都和大兴土木的决定,并非完全是朱元璋眷顾故乡的私心,而是朱元璋政治抱负的体现——他早在登基之前就想定都于偏北的城市。
尽管金陵乃是六朝古都、虎踞龙盘,“抚形胜而临四方,何向不克”,但毕竟地处江南、偏安一隅。在早期征伐于长江流域的时候,南京的地理位置的确十分优渥,但登基后的朱元璋已经有了更高的追求:
-
近:击败北方的元朝残余势力,确保新生的明王朝有一个安定的北部边界;
-
远:定鼎中原,恢复中华泱泱大国的地位。
回望历史,凡是一统中华、四方臣服的大朝代,其都城都在黄河流域或更北的地方,即使是北宋也曾定都汴梁。反观定都南京的,已然成为“六朝旧事随流水”,短暂而凄凉。
所以朱元璋登基后仅两个月,就派兵攻占了北宋故都汴梁,并很快亲自进行了视察。 但是此时山西、陕西仍然在扩廓帖木儿的控制之下,蒙古骑兵很快就能突击倒汴梁城下,实属“四面受敌之地”,并不适合立即定都。
朱元璋在第二年又与大臣们进行了头脑风暴,论证了南京、汴梁、长安、洛阳、北平这些都城的备选地点。最后的结果是,朱元璋认为中原地区饱受战乱摧残,破败不堪、民不聊生,在汴梁、长安、洛阳、北平兴建新的都城耗资太大、劳民伤财,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工程。
“今建业长江天堑,龙蟠虎踞,江南形胜之地,真足以立国;临濠则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为槽,朕欲以为中都,何如?”——《明太祖实录》
因此朱元璋再次确立了南京的首都地位,同时也把自己家乡临濠(凤阳)提升为中都,加上汴梁作为“北京”以确保北方伐元的军事行动,形成了明初“两京一都”的独特格局。
建设中都的梦想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是一段流传了数百年的凤阳花鼓调,似乎是朱元璋的凤阳老乡们在控诉朱元璋忘恩负义,没有好好建设自己的家乡。
然而这其中的“凤阳是个好地方”却是实实在在的谬论,凤阳地处江淮之间,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夺淮河水道,造成淮河流域水患不断。再加上江淮常常成为不同势力范围的分割线,实乃兵家必争之地。天灾战乱不断,凤阳真的难以称得上是好地方。
反倒是朱元璋这个布衣天子,对家乡多有眷顾,试图建设好美丽家乡。
其一,充实人口、恢复生产。
人口是一个地区发展兴旺的基础,特别是在农业社会,只有劳动力数量得到保证,地方的经济才能繁荣。早在朱元璋提升凤阳为中都之前,准确的说是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前,朱元璋就把原张士诚、方国珍的部下2700多名谪居到了凤阳。
同为出身卑微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很喜欢模仿汉高祖刘邦的办事风格,他想起刘邦当年用齐楚大族充实关中的旧事,就把明初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富民强制迁移到凤阳。
其二,减免赋税、劝课农桑。
为了提升家乡人民耕种劳作的积极性,朱元璋多次减免家乡的赋税。他在位31年,减免了凤阳、临淮两县21年的赋税。同时还调动官员到凤阳地区指导家乡人的耕种,兴建水利设施,并在灾年广施赈济。
其三,大兴土木,以备迁都。
前文提到,朱元璋一再想将都城北迁,并确立凤阳为中都。如果有可能,朱元璋很乐意将都城定在自己的老家。所以朱元璋在确立凤阳为中都后,就命令自己的心腹李善长在凤阳大兴土木,不仅按照南京规制兴建宫殿,还建造了宗庙、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国子学等等政治建筑,完全是陪都的配置。
结果
朱元璋苦心孤诣地建设自己的家乡,其结果却差强人意。
强制迁居的人口对凤阳没有归属感,加上当地官员施行差异对待,他们分得了最差的土地、承受着最低的政策待遇。再加上凤阳地区的天灾不断,大兴土木和各种王爵官员的盘剥,很快让不少移民无法生存,艰难逃荒,这就有了“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到有九年荒”。
而且由于政治上的统筹考虑、朱元璋与李善长的矛盾、大兴土木耗资巨大等等复杂原因,洪武八年,朱元璋前往中都巡视后,就下令“罢中都役作”。
凤阳在明代300年的历史里,始终是一个有名无实的“中都”。
说实话,朱元璋是真的带不动凤阳的百姓。朱元璋是土生土长的凤阳人,他做了皇帝以后,自然是要回馈凤阳百姓的。
可是凤阳为啥没有像南京、北京那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呢?甚至连个大型城市都算不上?明朝给了凤阳那么多好政策,最后还是带不动凤阳,这就没办法了。
而且自从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凤阳还流传了一个歌谣:凤阳出了朱皇上,十年倒有九年荒。因此自打那时候开始600多年来,凤阳都是著名的逃荒要饭之地。为啥会变成这样呢?难道朱元璋没给他们什么好处吗?
一、凤阳被朱元璋定为中都,还差点成为明朝首都。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自然非常牵挂,毕竟他的父母兄弟,都是在这里被饿死的,也都葬在这里。
因此朱元璋最早本打算将凤阳设立为大明朝的都城,首都效应那是相当惊人的,自然可以吸引不少有钱人过来做生意,久而久之凤阳必然发达。
可是刘伯温却表示反对,他认为凤阳地盘太小,不具备成为都城的实力。反倒是南京依山傍水,是历朝古都,所以刘伯温建立在南京建都。
最终从大局考虑,朱元璋选择定都南京。不过凤阳也没有被朱元璋给放弃,他被朱元璋定为中都。中都的规模还是相当大的,占地382.3公顷,比北京故宫还要大。
一方面南京太靠南方,不利于统治北方,设立凤阳为中都,可以有效对北方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凤阳也是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也可以借此回馈家乡。
二、回馈家乡凤阳,朱元璋至少给了三条特殊政策照顾。
- 1、免除凤阳本地百姓的赋税和徭役。
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免除了凤阳当地百姓们的赋税徭役。最初在刚建国的时候,朱元璋宣布免除凤阳、临淮两个县,所有土著居民10年的徭役赋税。
这可是大手笔啊,凤阳的百姓不知道要多高兴了。但是也有人觉得朱元璋小气,才免除了10年,为啥不永久免除呢?
等到洪武十六年的时候,朱元璋发现,刘邦回家的时候,永久免除了老家人的所有徭役和赋税,相比之下,自己的确太小气了。因此朱元璋再次下了一道旨意,永久免除凤阳、临淮二县土著居民的赋税和徭役。
这对凤阳来说,那是千古未有的利好。不过这里也说明了,朱元璋免除的,只是土著居民的赋税徭役,对于外来户,那可就没有这样的特权了。
- 2、迁徙大量富商到凤阳来发展当地经济。
光免除赋税,如果没有商业活动,那老百姓还是富裕不起来,至少生活质量无法提高,完全没有中都的样子嘛!
为此朱元璋想到了当年秦始皇把天下所有富人和他们的财富都弄到咸阳来的事情,所以他也想效法秦始皇,打算迁徙一部分富人去凤阳。
当时整个凤阳县只有1.6万人左右,整个凤阳府也才13万人。战乱和灾年,都是导致这里人口锐减的重要原因。因此大移民政策就这么开始了。
在洪武七年,朱元璋从江南运了14万人前往凤阳府,此后又相继多次移民。从全国各地移民到凤阳府的百姓,有20多万人。
但是老百姓们是真的不愿意前往凤阳府,那地方又不是北上广深,移民到凤阳有什么好政策吗?并没有,纯粹就是为了帮朱元璋建设他的家乡。
因此大量人员不愿意听从皇帝的调遣,不过不去的话,那就是犯罪,需要坐牢。因此不少百姓是被强迫搬迁到凤阳的。
这其中有大量江南的富商,这帮人手握财富,是发展凤阳的重要力量。但是人家也不傻啊,凭什么要发展凤阳呢?所以这些人就算来凤阳,也没有带多少钱财。
而且每年都化妆成乞丐返乡,没办法,正常途径离开凤阳,那是要被朱皇帝治罪的,只能以逃荒的方式开溜了。因此迁徙政策对凤阳的帮助基本宣告无效。
- 3、大兴土木。
要致富先修路,为了拉近凤阳和南京的距离,朱元璋特地开通了这一路20个驿站,沿途全部重新修路,跟现在的高铁建设有的一比。在水利上,朱元璋也做出了重要的改进。
此外朱元璋在凤阳,还修建了大量的建筑。除了庞大的中都宫殿群以外,还有他们老朱家的皇陵、龙兴寺等等。
因为工程比较多,一段时间里,的确让凤阳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而且大量开国功臣的府邸,也都建设在这里。
他们退休以后来到凤阳居住,手里有钱有人,在凤阳吃喝玩乐,自然是可以带动凤阳的经济发展。这一点对凤阳的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
因此就算凤阳的土著百姓被免除了赋税,可朱元璋在凤阳之地所收取的土地税和商业税也是相当可观的,一度超过了昔日的农业税收。
总结:这些利好政策,往往却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上面这3条看似都是非常利好的政策,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却造成了很大的问题。因为人口激增之下,凤阳本地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当时上等土地是明朝新贵们的,中等土地是凤阳土著们的,移民过来以后,只有下等劣质土地,这对移民来说非常不公平。因此社会矛盾也在不断激发。
没有好的土地可以耕种,那移民们自然要想办法活下去,因此他们开始到山上毁林开荒,结果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此后凤阳常常发大水,而且周围的山林全都成了光秃秃的荒山,砂石从山上冲击而下,导致了凤阳湖泊淤堵,使得淮水泛滥,灾年不断。
因此朱元璋的这种过度扶持,反倒是直接害了凤阳当地的百姓。本来可以少部分人富裕起来的,但是结果竹篮打水,大家都一场空。为啥凤阳在历史上有那么多乞丐呢?其实真不是那些移民的富人为了化妆回家,而是后来凤阳真的穷了。
参考资料:《明史》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如今的凤阳只不过是安徽辖内一个很普通的小地方,各方面发展可以说都比较滞后,然而这里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在历史上颇有地位。
明朝时期的凤阳,因为朱元璋的发迹而得以翻身,尤其朱元璋在称帝之后,几次三番想要迁都到凤阳,将其升格为中都,虽未成功,却也让凤阳盛极一时。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大明朝,不过随着徐达率军北伐驱逐元廷,明王朝的整体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朱元璋对于金陵应天府并不满意,他一直想要将都城迁走。
南京这个地方虽说虎踞龙盘,但毕竟偏安江南,无法对中原等地形成有效制衡,而汴梁之地又历经战火破坏,十分凋敝,长安洛阳也差不多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决定另外新建都城,而选定的地点就是自己的故乡凤阳。
朱元璋毕竟是贫困农家出身,有深刻的小农想法,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不仅是朱元璋,像是李善长与胡惟庸等出身淮西的功臣都很赞成定都凤阳。
就在洪武二年,朱元璋下诏在临濠也就是凤阳建立中都城,所有的城池与宫殿规格,完全按照当时应天府的规格建造。
工程由李善长主持,并且在洪武三年正式破土动工,到洪武六年,宫城基本完工。
定都凤阳实在是个不明智的想法,当时很多的朝廷重臣都表示了反对,尤其刘伯温等,明言凤阳之地土地贫瘠人丁稀少,周围都是平原,不适合作为都城。
对于这些,朱元璋自然是知道的,但他并不打算因此放弃。
既然凤阳比较落后,那就想办法将其发展起来!因此从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下令将山西等地的多余人口与江浙一带的富户,大规模迁往凤阳府。
为解决家乡凤阳的劳动力不足与田地缺少的问题,朱元璋动迁超过五百个县的移民,总数超过四十万之众,迁往凤阳进行开垦。
对这么多的移民,朝廷给予路费以及耕牛、农具还有种子,并免除三年税赋。
原本从南北朝开始,江淮地区就成为十分富裕的新兴农耕地区,但在靖康之变以后的数百年之中,当地因为频繁的战乱与天灾,变得极其贫困。
朱元璋年少时期,就亲眼目睹了家乡凤阳的惨淡。
作为凤阳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想要彻底改变故乡的模样,将其建设成为中都城,不仅是对于自己丰功伟绩的炫耀,更是对凤阳做出的巨大贡献。
明朝时期的凤阳,要比如今大得多,当时的凤阳乃是一个府的名称,隶属于明朝中心之地南直隶的北部,包括了如今安徽北部与江苏西部。
洪武七年,朱元璋一次性从江南各地迁移十四万民众前往凤阳。
作为明王朝的中都城,朱元璋也在当地施行卫所制度,每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所,军士一律别立户籍,称作军户。
此外,前往凤阳参加建设的还有大批流放者、罪人、战俘等等。
可以说,为了将凤阳营造成一个合格的预备都城,朱元璋几乎是不惜成本进行推进,当时的凤阳被建设得极其宏伟壮丽,丝毫不逊于应天府。
明中都占地五十多平方公里,分成内、中、外三道城,其中的皇城比当时的南京故宫稍小,而比如今的北京故宫还要大出约十二万平方米。
可令人意外的是,洪武八年朱元璋巡幸中都之后,当即暂停中都城的建设。
朱元璋给出的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太耗钱了,他要求正在建设的工程全部停止,而没有开始的工程一律不再进行,中都城的营造并没有完全按计划完成。
虽然称作中都,但凤阳并未担负过作为京师的职责。
作为明朝皇室的发源地,凤阳在洪武、建文时期,仍旧作为练兵之地,也有不少皇亲国戚居住在此,直到朱棣登基北迁,凤阳中都才逐渐荒废。
毫无疑问,朱元璋对待自己的家乡是非常充满期待的,并且很希望让家乡成为足以媲美汴梁等城市的名城,这种不忘本的想法,其实也很正常。
成为中都之后,凤阳建立了皇宫、中书省、大都督府与皇家祭祀的地方。
洪武五年,中都建设了百万石规模的粮仓,建设了钦天监与观星台,并且朱元璋下诏在凤阳建设大量公爵与侯爵的府邸宅院。
从各方面的建设过程来看,朱元璋完全是按照京城的标准去建设家乡的。
朱元璋希望家乡好,希望凤阳成为明朝的都城,只可惜凤阳先天不足,注定永远也无法担此重则大任,最后一场折腾之后的朱元璋看清情况,放弃了中都建设计划。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有独特的感情,更何况是朱元璋,一个从放牛娃成长起来的皇帝。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对待自己的家乡凤阳那是相当的不错,毕竟是自己的老家,算是龙兴之地,无论是百姓还是帝王,都有那份衣锦还乡的心思。
朱元璋祖祖辈辈都在凤阳当农民,别说地位了,连口饱饭都没有吃过,自己的爹妈都是饿死的,凤阳在元时期不但穷,那是非常的穷,大部分人的出路基本上就是要饭,朱元璋也不例外,小时候给刘地主放过牛,爹妈饿死后,连埋葬地都没有,还是村里的刘继祖给了块地,才把老朱家的祖坟才算定下了。
朱元璋从放牛娃,到乞丐,到和尚,最后参加义军,当上了皇帝,那他肯定会回乡炫耀一番的,并且制定了对凤阳非常优厚的政策。
政治上,凤阳被尊为中都,朱元璋甚至打算把都城定在凤阳的,不过,这地方实在太破了,而且在历代朝代里没有任何的影响力,朱元璋甚至在凤阳都把都城建得差不多了,最后在大臣们的极力反对下,只要作罢。
凤阳的乡里乡亲肯定会得到朱元璋的照顾,首先在经济上得到了江浙一代的支持,甚至在政府行政管辖下,有意的划分出一块富庶区域来包括凤阳,称为南直隶。免除凤阳地区很多的赋税,并且在农户上得到政府的一些支持和补助。
凤阳人口不多,特别是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人口就更少了,这与朱元璋的老家地位不符了,毕竟老朱家的龙脉就在这里,朱元璋于是从江浙富庶地区迁居十多万人填充凤阳,但真正的凤阳本地人(土人)才享受朱元璋的优厚照顾。但是真正最为让朱元璋照顾,其实是他原来那些穷邻居,大概有二十户人家,包括给了朱元璋一块地埋葬父母的刘继祖,他还被封了侯爵。
中都凤阳在朱元璋一朝达到了顶峰,无论是经济和政策都有很大的倾斜和照顾,可是这照顾归照顾,毕竟底子薄,基础差,人口又少,光有几座老朱家的祖坟也没有用啊,当时又不允许圈起来卖门票。
凤阳在明朝后期其实也落败起来,虽然城墙高大,城门气派,但是依然有大批的人逃荒而去,朱元璋时代的破落景象再一次重演。
凤阳的命运随着朱元璋的称帝,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直接变成一个人口庞大的大都市,不过这个大都市并没有维持多久,不到百年就已经落寞。
强行成为大都市的凤阳
元朝时期的凤阳,连一个县都不是,只是临濠府钟离县的一个地方,但随着朱元璋的崛起,凤阳这个地方直接变成大都市。
由于凤阳隶属于临濠府,所以朱元璋将临濠府的临濠两字改为凤阳两字。与此同时,将毫州、颍州、太和、怀远、天长等九州十八县,全部划为凤阳府管辖。
这时的凤阳府已经成为一个跨越淮河两岸的大都市,但这还不够,还要有人口。
由于凤阳府原本就不富裕,再加上经过元末群雄争霸,生灵涂炭,当时凤阳府的总人口不过十三万人。朱元璋为了快速增加凤阳府的总人口数量,从河南、江西等地六次移民,总共移了大概三十万人到凤阳府。
凤阳也变大了,人也变多了,按道理来说朱元璋该停手了,可是朱元璋依旧没有停手。在他看来凤阳变大,人变多,还是体现不出凤阳的排面,为此他还在凤阳府各地驻军六万四千九百六十人。
为了凤阳府的百姓能够舒适的活着,配套设施肯定是少不了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水利工程,如果一个地方的水利工程得不到完善,那么百姓的土地灌溉将会成为很大的问题。
况且当时的凤阳府突然间多了三十万人,这三十万人当中,富民占极少数,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而普通百姓到凤阳府肯定要开垦土地。
要让这三十万人长期在凤阳府呆下去,就必须要让他们的田地都有水,都能够长出稻苗,所以朱元璋亲自派遣两位拥有侯爵的开国将领到凤阳府当地负责水利工程。
南京作为当时的都城,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朱元璋想将南京的经济红利分一点给凤阳府,特地在南京与凤阳府之间修了二十个驿站加强了南京与凤阳府的联系。
凤阳在朱元璋的折腾下,顺利成为大都市。
朱元璋统治期间,原本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众的凤阳府田地数量竟然高达四十万顷,税粮更是高达二十万石,成为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的大都市。
但这种强行成为大都市的大都市,仅仅只能够维持一段时间而已。
朱元璋在规划凤阳未来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突如其来的大量人口会给当地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
由于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基本上都是凤阳人士,而自古以来衣锦还乡就是我国的传统,大多数人挣到了钱都想回老家显摆显摆,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也不例外。
功臣一个个都跑回老家凤阳府到处圈地,上好的土地基本上都在功臣的手中,而中等的土地则在凤阳府本地人的手中,毕竟先到先得,而最次的土地则是外来移民的。
外来移民是本地人的将近三倍,这将近三倍的外来移民为了活下去,只能到处开垦土地,无论是山林,还是湖泊附近,都遭到了外来移民的开垦。
以至于到了明朝中期,凤阳府境内山林光秃秃,河道混乱不堪,灾难成了家常便饭,百姓苦不聊生。被迫无奈的百姓只能选择外出生存,原本高达四十万顷的土地,到明朝中期只剩下了六万一千二百六十三顷。
“凤阳十年九荒,非旱则雨”——《凤阳新书》
朱元璋怎么想都没有想到,他的好心结果办成了坏事。
得利最多的一批人
要说到凤阳府得利最多的那一批人,肯定大多数人会想到原住民,其实真正得利最多的那一批人,并不是原住民,原住民得到的福利也就是暂时减免徭役赋税而已。
真正得利最多的那一批人是当年朱元璋的邻居。
朱元璋居住在太平乡时的邻居总共有一百多户,但等到朱元璋称帝时,已经只剩下了二十户,这二十户人每一个都成了朱元璋父母陵墓的陵户,不但有田地租给别人耕种,而且还能够享受国家的各种优待政策。
陵户虽然平日里闲来无事,但是依旧能够领取一定的俸禄。当时规定只有当官的人建造房屋才能够使用红色,而这仅剩的这二十户人无论是哪一个建造房屋,都能够使用红色。
以上的福利虽然已经足够满足当时的那二十户人,但是真正恐怖的地方在于这二十户人的陵户是能够传承的。就是说,只要明朝不灭亡,他们家的人不死绝,就能够享受初代的待遇。
朱元璋的邻居当中有两个人得到了最大的福利,这两个人分别是当年施舍一块土地给朱元璋埋葬父母的刘继祖的儿子刘英,以及当年倾尽家财送朱元璋进皇觉寺讨一口饭吃的汪大娘的儿子曹秀。
这两个人早在朱元璋打天下期间,就已经投奔朱元璋。天下平定,他们两个人自知能力平庸,甘愿回到凤阳,对于这两个人,朱元璋肯定不能够亏待。
别人是陵户,他们则是皇陵祠祭署署令以及暑丞,负责陵墓的一切事物,官职与其他的陵户一样,世袭传承。
朱元璋为报刘继祖的施地之恩,还将刘继祖封为“义惠侯”,世代传承,外加田地数百亩。
就这样,在朱元璋打天下期间只能够充当龙套的刘英,在担任署丞的同时,还得到了明朝为数不多的侯爵。最幸运的是,他能够善终。要知道,当时明朝的侯爵十个里面有九个得不到善终。
差点成为都城
朱元璋的思乡之情不是一般的高,早在他当吴王时期就已经体现出来,凤阳刚一收复,他就急不可耐的,只经过了一个月就到凤阳视察。
当他统一全国,当即提出凤阳建造计划。动用百万民工,历经六年,在凤阳的里里外外共修建起三道城墙,这三道城墙每一道都宏伟壮观,从表面上看来,与当时的都城南京城无异。
三道城墙之内的工程,每一块石料的用工都追求极致。现如今考古学家考古当年所残留下来的石料发现,无论是数量、品种、质量都超过元朝的都城元大都。
就连后来北京紫禁城所用的基石,都比不上凤阳城的基石。
凤阳城修建完毕,朱元璋本人亲自到凤阳视查收尾工作。
原本在建造凤阳城的过程中,朱元璋就有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凤阳的想法,这种想法得到了群臣的全力劝阻,其中就包括刘伯温,但是朱元璋不以为然,依旧想要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凤阳。
朱元璋在凤阳视察收尾工作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一个重大消息,那就是服徭役的工匠在修建凤阳宫殿的时候动了手脚。
工匠明明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却拿不到一分钱的工钱,只能白打工,因此在凤阳宫殿的一些地方埋下纸人、木人、剪刀等一些“下镇物”。
在当时的人看来,如果说有人在里面居住,将会给居住的人带来不断的厄运。
满心欢喜的朱元璋被泼了一盆冷水,打算将所有的工匠全部杀掉,后来经过工部尚书的进言,只杀掉了木匠一千多人。之所以只杀掉木匠,不杀掉铁匠、石匠,是因为只有木匠才能够接触到宫殿的一些关键部位。
自此之后,朱元璋再未动过迁都凤阳的念头,也从未到过凤阳。
有的人或许会说,难道朱元璋不能够将埋在宫殿关键部位的下镇物去除掉吗?如果朱元璋想,那是绝对能的,毕竟他是一国之君。
但是那可不是一般的麻烦,得将宫殿一点一点的拆掉,又得白白浪费数以万计的民力,倒不如干脆不拆,反正实际上凤阳无论哪一点都比不上南京,看开一点也就行了。
结语
朱元璋当年的邻居不但接受到朱元璋的福利,而且有的时候还会被朱元璋接到宫里款待。最主要的是朱元璋一点都不把他们当成外人,就比如刘继祖的儿子刘英。
当年刘英入京见朱元璋,朱元璋由于政事繁忙,让他过几天再见,结果他认为朱元璋摆谱,直接回了老家,这让朱元璋哭笑不得。
要是换一般人,朱元璋直接就将他宰了,但这个人是刘英不但是他恩人的儿子,还是老乡,他放低姿态,请刘英再来一次,但是刘英回去之后就一病不起,去世了,得澄清一点,绝对不是朱元璋杀的。
朱元璋称帝对于凤阳的发展非常重要,同样,整个明朝对于凤阳也是很照顾的。这种照顾使得凤阳在明朝成为“大城市”之一,无论经济还是政治地位都是最好的时期。但是,我们又经常听到“凤阳花鼓戏”,凤阳这个地方的经济和民生又与他的知名度、政治地位极度不相称。所以,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一、朱元璋对于凤阳的宽松政策。
1.朱元璋建都考虑,促进了凤阳的基础建设、富民迁移促进了当地经济、永远免税使得凤阳原住民有了最大的经济好处。
朱元璋曾想把都城建在开封(汴梁,时称北京)、凤阳(时称中都),最终无奈正式定都应天(时称南京),但他对南京一直不满意,其后又有了定都洛阳、西安的想法,最终,西安的最大支持者太子朱标死去后,朱元璋也就无心去考虑了。
凤阳经过六年多(洪武二年到八年)的建设,在中都工程验工时,却听说建造工人因为对工作太苦、太义务便下了各种符咒,朱元璋只好放弃。凤阳为此丢失了一次最重大的发展机会。要知道,立都之后凤阳的发展必然完全不同。
凤阳鼓楼
但作为凤阳人,朱元璋对家乡十分怀念,为此在洪武十六年下旨:凤阳府永远免赋役(洪武初年免十年)。更为主要的是,永远免赋役的对象只是凤阳土著,并不包括移民。
为了定都凤阳,必须要改变经济条件,所以,朱元璋对凤阳进行了大规模地经济倾斜,力图改变凤阳的经济结构,其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移民。而这反而导致朱元璋名声的进一步被破坏。
二、朱元璋与“十年倒有九年荒”
“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是从清代康熙朝就开始的凤阳歌,特别是后半句,笔者小时候还曾听到唱过(1980年代初)。其实,“十年倒有九年荒”与朱元璋关系不大。
淮河流域自从黄河夺淮入海后,凤阳就成了灾害频仍地区。朱元璋死后,到了明朝中后期为了保护漕运运粮,非常重视黄河,有意识地引黄入淮,所以,凤阳地区灾害更加频仍。因此,“十年倒有九年荒”是历史原因和明朝中后期的政策导致。
“凤阳花鼓戏”的传唱,其实是凤阳人的一种自嘲,同时也在提醒听者凤阳人的无奈与自豪。当然,你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朱元璋控诉。
因为“凤阳花鼓戏”的传唱者许多都不是凤阳本地人,而是江浙、山西的移民。朱元璋强令江南富民14万充实凤阳,实行“以富带贫”的政策。所以,江浙移民的后代对朱元璋其实不满的。
当然,在明朝这种歌儿是没人敢唱的,出现这种歌只能出现在明末农民大起义时代。移民之间对朱明的愤怒有了爆发点。其后,清兵入关以其作为武器对朱明进行了攻击,康熙年间随着清军的进入,就有千名“花鼓戏”演唱者。《榕城纪闻》
当然,这很正常,不过是战争中的舆论战而已。
朱元璋做了皇帝,在南京举行登基大典。
据说,历史上的朱元璋,诞生于濠州“钟离之东乡”,也就是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金桥坝。
他放过牛、种过田、当过和尚、讨过饭,在家乡的特殊经历,造就出他对“龙兴之地”的特殊情感。
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后,运用手中的皇权,开始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决心把赤贫的濠州打造成—个气象万千的新凤阳。
朱元璋登基的第二年,开始在凤阳大兴土木,营建都城,大批工匠、都头云集而来。
但是,凤阳花鼓却是如此唱法: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三年水淹三年旱,三年蝗虫闹灾殃。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那么,朱元璋称帝后,对自己的家乡凤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呢?
主要还是这么三个方面的大举措
其一、明朝开国初期,朱元璋实行“三都制”,以应天为南京,以汴梁为北京,以凤阳为中都,凤阳在明朝的地位,顿时身价百倍
明朝因开国伊始,各项基本制度都在探索之中逐步确立。特别是国都的设立,理所当然地属于基本制度之列。
明朝开国初期实行“三都制”,以应天为南京,以开封为北京,以凤阳为中都。
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决定以临濠为中都,洪武七年,临濠改为凤阳。
朱元璋认为,临濠前有长江,后临淮水,地势险要,运输方便,也是一个可以建都的地方。
其实,以凤阳为中都,很大程度上因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当年他就是从家乡参加红巾军起义,最后当上皇帝的。
事实上,濠州本是穷地方,不适合建立都城。
据说,都城的建造工程还未全部完工就停建了。
中都建设的上马和下马,包含着诸多谜团。
对以凤阳为中都,朝臣有两派意见。赞成派以淮右出来的朝臣为主,其主要动机与朱元璋基本相同:情感因素,乡土观念;满足虚荣心,光宗耀祖,为己谋利。
也有部分朝臣不赞成,所以,他们当时提出了多种方案,开封、洛阳、长安、北京、应天等等,就是包含着回避凤阳的意图。
理由很显然,作为都城,不论哪一条,凤阳都比不上以上几个曾经的都城。
在反对派中有深谋远虑,颇具战略眼光,为朱明王朝万世基业直言不讳、舍身忘死的刘伯温。
凤阳有山有水,可谓是风水宝地。
但是,因为刘伯温等人的反对,朱元璋没有完成中都建设,到洪武八年九月,已经进行了近6年,宫城建设已达相当规模时,却停止施工,留下了“半截子工程”。
凤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却实实在在的建成了。
明代,凤阳县是凤阳府治所在地,官方学校建设非常有规模,但私立书院只是教育的补充。
其二、战乱造成凤阳人烟稀少,朱元璋采取移民垦荒措施,迁徙苏、松、杭、嘉、湖富民14万,以充实凤阳人口,对逃归者有严禁举措
清代著名学者赵翼曾经说: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间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
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以为被荒而逐食也。然年不荒亦来,行乞如故。
事实上,明太祖时,曾经迁徙苏、松、杭、嘉、湖富民14万,以实凤阳,逃归者有禁。是以托丐潜回,省墓探亲,遂习以为俗,至今不改,理或然也。
当时,朝廷规定私归故乡者有重罪。富民欲回乡省墓,别无办法,只能男女扮作乞人,潜归祭扫,冬去春回。
其后,相沿以为例,届期不得不出,遂以行乞江湖为业矣。
所以说“凤阳丐者”和“凤阳人乞食之由”,主要是由移民“潜回省墓探亲”习俗演变而来的风俗而已。
说白了,很多乞丐不是真正的乞丐,他们都是假装乞丐,以便回故乡探亲而已。
据说,安徽凤阳裴氏发源地,在山西省河东郡绿野堂。
元朝后期始祖裴大公迁徙徽州喜鹊窝,至明朝时期,因战乱造成凤阳人烟稀少,朱元璋采取移民垦荒措施,其祖辈才从徽州喜鹊窝徙居凤阳。
当时来凤阳的裴氏三兄弟分居临淮头铺、花园湖北岸,也就是现在的凤阳枣巷镇裴家和安淮集三处,共繁衍后代近八百人,其后人铭记“绿野堂”号,他们都知自己是徽州喜鹊窝发脉之人。
其三、朱元璋专门派遣守护皇陵的军队到凤阳,除了地方巡抚之外,还专门派出太监在此监军,镇守凤阳
明王朝的中都风阳,既是朱元璋的发祥之所,又是明王朝皇室祖先的陵寝重地,所以被称为中都。
凤阳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但是凤阳确实明朝皇陵所在地。
除了卫所镇兵之外,还有班军、高墙军和护陵新军等用来专门守护皇陵的军队。除了地方巡抚之外,中央还专门派出太监在此监军,镇守凤阳。
凤阳的皇陵的正面,“明皇陵”三个镏金大字的拱门,一条神道正立在南北中轴线上,神道两旁,石狮、石虎、石马、石羊,还有华表、麒麟、文臣武将,威风凛凛,气概非凡。
其正殿,是供朱元璋父母、三个兄嫂及两个侄儿的神主牌位,以及举行祭祀典礼的场所。
凤阳皇城后红门,即是朱氏的坟冢,坟冢为覆斗式封土堆,陵台之中则是松柏森森,香火袅袅。
在凤阳,回望整个皇陵,杨柳依依,花儿正艳,游人如梭,其钟灵毓秀,不失为凤阳八景之一。
因为是皇家的发源地,所以驻守地军队很多,包括全国各地轮流而来的班军,还有凤阳独特的“高墙军”,他们的重要任务就是保护皇家陵园和凤阳的威仪秩序。
综上所述,朱元璋称帝后,对自己的家乡凤阳非常关心,一度曾想把凤阳变成都城,来提升凤阳的城市地位,再就是迁移富豪到凤阳定居,然后强化凤阳的守卫等等举措,明朝的这些政策,在很多方面彻底改变了凤阳的面貌。
朱元璋的故乡是凤阳,本来是淮河领域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因为出了个朱元璋而被世人熟知,朱元璋祖祖辈辈都是老农民,深受元朝统治者的压迫,自己的爹妈就是饿死的,爹妈饿死后连块埋葬地都没有,真的是度过了很悲惨的童年,他一生从放牛娃,到乞丐,到和尚,再到义军首领、再到九五之尊的皇帝。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传奇的经历,朱元璋始终没有忘掉自己的老家凤阳,不仅要回次老家衣锦还乡,并且还给凤阳带来了优厚的政策。
朱元璋对自己的家乡凤阳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
政治上,凤阳被尊为中都,朱元璋甚至打算把都城定在凤阳的,不过,这地方实在太破了,而且在历代朝代里没有任何的影响力,朱元璋甚至在凤阳都把都城建得差不多了,最后在大臣们的极力反对下,只要作罢。
凤阳的乡里乡亲肯定会得到朱元璋的照顾,首先在经济上得到了江浙一代的支持,甚至在政府行政管辖下,有意的划分出一块富庶区域来包括凤阳,称为南直隶。免除凤阳地区很多的赋税,并且在农户上得到政府的一些支持和补助。
凤阳人口不多,特别是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人口就更少了,这与朱元璋的老家地位不符了,毕竟老朱家的龙脉就在这里,朱元璋于是从江浙富庶地区迁居十多万人填充凤阳,但真正的凤阳本地人(土人)才享受朱元璋的优厚照顾。但是真正最为让朱元璋照顾,其实是他原来那些穷邻居,大概有二十户人家,包括给了朱元璋一块地埋葬父母的刘继祖,他还被封了侯爵。
朱元璋当时免除了凤阳二十一年的税粮。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恢复了凤阳百姓世世代代不再负担徭赋的政策,这是朱元璋对家乡人民的特殊照顾。
中都凤阳在朱元璋一朝达到了顶峰,无论是经济和政策都有很大的倾斜和照顾,可是这照顾归照顾,毕竟底子薄,基础差,人口又少,光有几座老朱家的祖坟也没有用啊,当时又不允许圈起来卖门票。
凤阳在明朝后期其实也落败起来,虽然城墙高大,城门气派,但是依然有大批的人逃荒而去,朱元璋时代的破落景象再一次重演。
朱元璋本来打算在安徽凤阳建立中都,为何开工6年后却全部拆除?
朱元璋是听取了自己手底下人的建议,他才选择在开工6年后立刻停止建都工程。在当时朱元璋手底下的大臣多次向他阐述凤阳建都的利害关系,在一次视察建都工作的时候,一位大臣对他所说的话深深的震撼了他,他才选择立刻停止在凤阳的建都工程。
在朱元璋称帝后,朱元璋已经和满朝大臣们商量过多次定都计划了,在当时,朱元璋对于南京的位置不是太满意,他认为南京位置偏向东南不利于管理中原地区,因此朱元璋十分想迁都。但这个话只是朱元璋的表面话,在朱元璋的心里,他早就打好了自己的算盘,在朱元璋看来,他一定要迁都至凤阳来满足自己的思乡之情。
在朱元璋提出迁都凤阳之前,满朝的大臣们曾经提出过多个迁都方案,这其中就有位重臣就多次力荐朱元璋不要放弃南京,可朱元璋思乡之情太重,无奈于皇帝的威慑,明朝的迁都活动还是继续展开了。
在一次视察工作的时候,朱元璋向这个大臣问道“此次迁都如何?”,这位大臣当即向朱元璋表示“此次迁都之举,我深为皇上担忧”。在这位大臣看来,凤阳乃是交通堵塞之地,同时凤阳这个地方易攻难守,无论是北边的方丘湖还是西边的马鞍山,它们都能藏兵百万,面对这样的威胁,在凤阳建都实在是太过危险了。
当朱元璋仔细思考过这番话后,朱元璋立刻就叫停了迁都的建设工作,作为开国皇帝,他深知此处的隐患,为了让后代能更安稳的统治,朱元璋不得不放下自己的思乡之情了。
凤阳的百姓为什么对朱元璋不满?
我们从唱的歌声中能听出来,凤阳因为有了“朱皇帝”,才变成“十年九荒”的悲惨景象。这就让人觉得奇怪了,自古以来开国皇帝都对自己的家乡十分重视,也往往会给予乡亲们很大的实惠,如刘邦就将老家沛县终生免除赋税,更让朱元璋从此留下了骂名。其实跟朱元璋没啥关系,就是贬低朱元璋罢了。
朱元璋成立新国家之后大力改变这块地皮,打算把这个地方变成好地方。首先是在凤阳建新都。洪武二年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定临濠为中都,城址建在凤阳,虽然后来罢建中都,但经过多年的营建,一座新的都城已初具规模。可以想象,这些豪华、宏伟的建筑,给凤阳增添了光彩和壮丽。重要的是发展社会生产。朱元璋大规模移民到凤阳,以充实人力。从吴元年到洪武九年,从全国各地移民到凤阳有六七次之多,移民人数达二十万之众。除了移民垦殖,驻守凤阳的军士也参与屯种。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垦荒屯田,必然对凤阳的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可是,后来一首凤阳花鼓词让朱元璋背上了“恶名”。当时黄河夺淮的局面日趋严重,凤阳经常受灾,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加上明后期百姓的负担日益加重,因此也就形成了“十年九荒”的局面,毫无疑问,这与已经死去多年的朱元璋没有任何关系。
这首凤阳歌被乞丐们一个传一个的传出去了等于把朱元璋的“罪名”传遍了全国。可是我们要知道,最初这些乞丐都是被朱元璋迁出来的居民,明朝中后期,这些江浙移民生活贫困,无奈之下只好返回家乡。
结语
虽然朱元璋登基后,实行的一系列优待政策让凤阳发展达到了鼎峰,可是凤阳在明朝后期还是衰败了,所以明朝后期出现了一段”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这样的歌谣。可见明朝后期,当地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农田无人耕种,政治腐败,自然灾害频繁,朱元璋即使前期对老家下了大手笔,各种政策倾斜,依然没有帮凤阳真正摆脱贫困。
朱元璋称帝后对家乡的优待政策有多种,如在政治上,即位初期曾一度将家乡凤阳设立为中都,虽然最终废除,但是凤阳的官职机构仍然较普通府州县为高,而且在凤阳兴建皇陵,以皇亲协守,凤阳还是江北四府三州乡试之地。此外,还向凤阳进行大规模移民,并大肆兴修水利、扩建交通。而学者讨论最多的还是其对家乡的赋役优待,但并不是所有的凤阳人都可以免除赋役。
洪武时期,凤阳居民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土民,即当地土著居民,另一种是编民,即明初从其他地区迁移过来的居民,是构成凤阳县民户的主体。土民与编民的区分始于洪武十一年(1378),是年清理3342户土民,编为六十四社,并将其管理权交由执掌皇陵祭祀的皇陵祠祭署。
而编民正常承担赋役,并在赋役方面并没有政策优待。享受优待的只有土民,大部分土民都与编民类似,也有田赋、丁赋、各项杂差徭役,不过其田赋皆免,代之以服务皇陵,供应皇陵祭祀等,但在土民中又有一群人,他们享受最高的待遇,“永免税粮徭役”,也就是实录中提及的“二十户”(见《明英宗实录》 皇陵旧有二十户邻近仁祖淳皇帝御居,蒙太祖高皇帝赐与田宅,蠲免粮差……),这些才是真正得以免除赋役的乡邻,在文献史料中多见“二十户”或“二十家”的记载。
凤阳花鼓词中有一段妇孺皆知的唱段:“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说的是凤阳虽然出了朱元璋这样一位帝王,可凤阳的老百姓却没有过上好日子,还是吃不饱肚子。朱元璋在称帝后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家乡的呢,难道真的像唱段中说的这样,因为朱元璋凤阳才变得这样穷困的吗?
俗话说的好,“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者”,更何况是一国帝王。像武则天在称帝之后,就把自己的家乡并州设立为北都。朱元璋打小穷苦出身,他对“衣锦还乡”的渴望是远远高过其他开国帝王的,这就为他的家乡凤阳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建立明朝之际,朱元璋建都的选项有好多,在南京、西安、洛阳、汴京这样的古都之外,还有一个选项就是凤阳。又因为朱元璋的功勋之中多有淮西将领,他们对回家建都是非常赞成的。但是由于耗资巨大和一些大臣的反对下,之后迁都凤阳就不了了之了。
虽然不能定都凤阳,但是凤阳毕竟是朱元璋的老家,这里还葬着朱元璋的父母祖辈。所以朱元璋登基之后,就全力营建中都凤阳,并修建明祖陵。而且大力提高了凤阳的政治地位,明代的凤阳下辖泗州、宿州、亳州、颍州、寿州等处,一座大城市在中原隆起。
虽然我们此时不能再见中都凤阳的恢弘景象,但是从考古学家发现的建宫殿用的大型石构件来看,中都的恢弘是不输元大都的。“中都丰镐遗,宫阙两京陟。千里廓王畿,八屯拱宸极”,就给我们描绘出了中都之奢华。在自己的祖坟被修好并且大大提高了家乡的地位之后,朱元璋又把目光望向了家乡的百姓。
从洪武元年开始,朱元璋就一次性减免了凤阳十年的赋税,后来又宣布永免凤阳、临淮两县的赋税。由于连年战乱加之灾害连连,为了充实中都,朱元璋从江南富庶之地“徙江南民十四万实中都”。但是这些从江南迁过来的百姓并不算朱元璋的乡亲,故而他们的赋税还是要收的。
这样凤阳的百姓就被分开,一部分老凤阳人被称为“土民”,而迁移过来的这部分人则被称为“编民”。一字之差,是待遇上的“天差地别”,而且编民是不可能转为土民的。对于土民这些真正的家乡人,朱元璋也分开了等级,对于自己家以前的邻居,即赫赫有名的“亲邻二十家”。这些人是朱元璋的邻居,自然获得了极大的优待,不仅不交皇粮,反而可以获得朝廷的资助。
至于以前对朱元璋有恩之人,朱元璋更是不吝恩赐。以刘继祖为例,朱元璋父母去世以后竟无处安葬。这时村中的刘继祖大发善心,给了朱元璋一块地皮做坟墓,他们家族因此后福无穷。不仅刘继祖被封为义惠侯,而且世袭罔替,终明朝二百余载,成为一段佳话。
总的来说,对自己的家乡凤阳,朱元璋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不仅迁十四万人充实中都,还多次减免钱粮,将凤阳营造成了明代的“第三都”。最重要的是,凤阳人也因朱元璋获得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凤阳还充当了朱元璋的教育基地,在朱元璋的儿子去做藩王之前,一定要去凤阳拜谒皇陵,忆苦思甜。
总的来说,有明一代,凤阳的人比其他地区的百姓幸福的多了,特别是那些土民。但是后来由于淮河改道,造成凤阳旱涝异常,才会出现大量灾民,这也说明了为何之后会传出那样一句歌词。只是在这句歌词出现的时候,皇位上坐的已经不是朱皇上了。朱皇上对家乡的感情是充沛的,他亲自在上谕中写下过这样一段话:
凤阳实朕乡里,陵寝在焉。昔汉高皇帝丰县生,沛县长,后得了天下,免其丰、沛二县之民粮差。今凤阳、临淮二县之民,虽不同我乡社,同钟离一邑之民。朕起自临濠,以全乡曲。凤阳府有福的来做我父母官,那老的们生在我这块土上,永不课征。每日间雍雍熙熙吃酒,逢着时节,买炷好香烧,献天地,结成义社,遵奉乡饮酒礼。
可做见证。
以上。
所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人们对于自己家乡的感情也是无比眷恋,无比怀念,尤其是发达后,都想让家乡变得更好。
前几年,广东湛江一富豪盖了258套别墅送村民,竟然送不出去,刘强东后来在微博发话说,这富豪初衷是好的,但农村路滑,人心复杂,一不小心就酿成大错了。
其实这种粗暴回报家乡的举动,在明代就有一个很鲜明的例子,那就是农民皇帝朱元璋。
自从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把家乡凤阳建设好,于是他绞尽脑汁的出台了一些政策,虽短暂的刺激了发展,但是这些政策却在后来酿成了恶果。下面咱们来详细看看。
朱元璋的家乡叫濠州,在元代只管辖四个县, 朱元璋在打下濠州时,就把其升级为临濠府,等他当上皇帝4年后(1371年),他立马迫不及待的扩大临濠府的领地,由原来的四个县,变为九个州十八个县,又过得3年,朱元璋改临濠府为凤阳府,下辖亳州、颍州、太和、颍上、霍丘、寿州、怀远、蒙城、宿州、灵璧、天长、盱眙、泗州、虹县、五河、定远、凤阳、临淮等共十八个州县,占地广阔,政治地位大大提升,后来又把凤阳定为中都。
刚立国不久,老朱甚至想把都城搬到老家凤阳来办公,他找了些理由说,南京没有凤阳挨近北方,不好控制北方,古时候的皇帝大多是定都中原的啦,这样防止意外发生,幸亏被刘基为首的大臣们冒死反对,理由是中都凤阳那小地方不适合定都。
“去中原颇远,控制(北方)良难。”——《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
“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朱元璋御制文集·高皇帝御制文集卷第十七》
时上再幸凤阳,不能无昼绣意,建为中都,而锐欲出塞,灭王保保。基濒行,谓上:“中都曼衍,非天子居。王保保不可轻也”,其后皆如基言。——《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重刻誠意伯劉公文集後序》
老朱见不能把自己老家定为都城后,就花心思放在扶持政策上,都有啥政策呢?
第一条政策:大移民
明朝开国之初,凤阳县仅有16620人,相当于现代的小镇子,整个凤阳府九州十八县,也仅仅得13万人口,每平方公里只有5人,处处残垣,可谓真正的十室九空,而要拉升当地的经济水平,必须得有人吧。于是老朱兴致勃勃的组织了6次强行移民,最大的一次移民,强行迁移了江南民众共14万人。
这6次移民人口共计48.8万人,其中民籍为三十万,加上他设置的凤阳府驻军,八卫一所共有军籍18.8万(军人加家属),外来移民是本地土著的3倍有多。
(明军籍卫所军)
根本就不会有人想来这鸟不拉屎的凤阳,不过在老朱的皇命下,只能乖乖的遵从,不然后果很严重。浙江人吴季可的墓志铭提到了这次移民的残酷。笔者特意摘抄如下:
“洪武八年春,有旨遣贫民无田者至中都凤阳养之,遣之者不以道,械系相疾视,皆有难色,独公所遣,掉臂走道上。公且戒其子,宜体上德意,无以私废义。公临事有为,类多如此。”
“械系相疾视,皆有难色”这两句说的是由武装部队强迫押送的,难民就像是流放的犯人一样,不得不去。
第二条政策:减免赋税
洪武十六年(1383年),老朱读书读到《刘邦传》,发现刘邦永久免了自己家乡的赋役,自己才免家乡十年的赋税,想想确实比刘邦小气了,一向自喻为刘邦第二的他,立马大笔一挥,谕旨一下,把老家凤阳府永免赋税!
“凤阳,朕故乡,陵寝在焉。昔汉高皇帝丰县生,沛县长,继成帝业,而丰沛之民终汉世受惠。朕今永免凤阳、临淮二县税粮徭役,宜榜谕其民,使知朕意。” ——《明太祖实录·卷一五三》
首先他免除的是两个县的赋税,九州十八县其他的别想了,其次是凤阳县和临淮县的原土著才能享受永久免除赋税,后来的外来移民,不好意思,你们没资格享受这种优厚政策。
第三条政策:交通水利
朱元璋为了家乡,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专门开辟了一条凤阳到南京的驿道,此驿道全长近200公里,设了20个驿站,也就是每隔10公里设一个。
专门驿道的设立,使凤阳狭小而曲折的交通,得到极大的改善。
交通改善后,他还专门派了两位侯爵大人物康铎、俞春源来凤阳搞水利建设,把凤阳这块“龙兴之地”的水利情况搞得妥妥的。
老朱本意是想把凤阳搞得又富又强,谁知道结局却差强人意,凤阳得到朱元璋的那些政策扶持后,曾经短暂繁华过一段时间。
(朱元璋建的龙兴寺)
因为这是中都所在地,朱元璋在此地修建的皇陵、十王四妃坟、龙兴寺等,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曾一度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而且,朱元璋还大力建议退休的开国元勋们回乡置业,大批的淮西功臣也在买田买地,建府建宅。为此,老板朱元璋还特赐给公侯们钞一万锭,银五百两,让他们到凤阳建豪宅用。
这些淮西功臣,携带重金,在凤阳挥斥方遒,消费巨大,再次拉升当地的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各行业的发展。
一时凤阳数百里之间,“风云之彦,星罗棋布,于数百里间,王侯之家,甲第相望,冠盖如云……可谓盛矣”——(光绪《凤阳县志》卷十)。
在朱元璋的折腾下,凤阳由原来的十室九空,变成了“一郡桑麻翠如洗”的的繁华景象,很多荒田也被开垦出来,甚至耕地数量高达40万顷,这在明代是被评为上等富裕州府的。
第一项恶果:生态被破坏而恶化
明初大量移民被迁移入凤阳府,这些移民属于喝汤底的人,根本没有良田可耕,上等优质良田被勋贵功臣们霸占,中等一般的耕地被本地土著优先占据,剩下些下等耕地,劣质耕地留给这些高达30多万的外来移民。
《凤阳新书》卷七说:“田上则者,归之军,归之功勋矣。中则者,土民括其一,佃户括其一,惟留下则处瘠,乃得以实编民之耕。”
(凤阳县小溪河镇耕地)
这些劣质耕地的产出,根本不能够养活一家大小,他们遂到处开荒耕种,毁林造田,围湖造田,此举让凤阳府环境急剧恶化,造成了大批的荒山秃岭,大量的水土流失,令当地环境陷入无限恶化的坏循环里。
第二项恶果:水利杀民生
由于洪泽湖畔的泗州是大明祖陵所在地,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就葬在此地,为保证“王气”不会泄露,不准洪水淹没祖陵,否则当地官员会被问责。
明朝中期,甚至制定了治理洪水的策略:“首虑祖陵,次虑运道,再虑民生。”意思是,祖陵最重要,其次是淮河运道,最后才考虑老百姓。
(明中都皇陵遗址局部)
当洪水准备淹没祖陵时,当地官员会不故后果,掘开高家堰放水,人为的降低洪水以保护祖陵,至于决开洪水后淹没的百姓以及田地,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凤阳府的环境生态恶化后,经常造成河道淤塞,洪水泛滥,又经常被当地官员为保护祖陵,放水淹没下游,因此,淮河两岸的百姓民不聊生,生不如死。
长此以往,凤阳府变得十年九荒,又因为灾荒养不活那么多人,很多人就开始逃荒。
那时的凤阳府, 变得“地力既尽,元气日销,天灾流行,人事屡变。”——《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
第三项恶果:民众逃离
明初时,朱元璋强制迁来的移民,他们的后代,在一次次灾荒中,不断的逃离凤阳,明朝中期后,凤阳的人口在不断地减少。
据《凤阳新书》记载,单单凤阳县一地,在洪武年间移民后,人口就高达14万之多,到了万历年间,该县仅存13894人。
剩下没逃荒的人,渐渐以乞讨为生,成为职业乞丐,有些人是因为懒惰,但有更多的人是被穷恶的水灾和旱灾闹得,一贫如洗后,加入了乞讨大军。
“群趋于惰,兼之水旱频仍,中人荡产,且乏兼岁之储。一遇灾荒,辄膏子女、弃故土而适他乡者,比比皆是”。——《雍正版怀远县志·卷一风俗篇》
(旱灾:赤地千里)
凤阳府由于大量耕种人员流失,以及灾害频繁,明朝末年更是年年大灾,导致凤阳府由昔日繁华的州府,变为饿殍遍野之地狱,各种耕地由明初的40万顷,到明中期弘治年间萎缩至61263顷。
甚至整个凤阳府的土质由著名的水稻产区,变成“不宜产稻”,不得不改种小麦。
时至今日,凤阳由县到府,再由府降为县,然后一直贫困,既没有苏南地区的富裕,也没有鲁中地区的兴旺,同属沿海开发区,差异如此巨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明朝时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老朱也是好心想帮扶家乡,却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至于文章开头的那位湛江富豪,也是如此,令人不禁握腕长叹。
参考:《朱元璋对凤阳“特殊政策”的意外后果》
文: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