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

真不是我吐槽,我姥姥家4个孩子,爷爷家5个孩子,全白搭。都还不如我家一个孩子。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

闲话少说,用事实说话。

一、姥爷住院一个月,小舅居然冒了一句——“床前百日无孝子”,纳尼??

姥姥、姥爷一共生了4个孩子——大舅、我妈、小姨、小舅。

姥爷头前带个男孩,是我大舅,姥姥头前带个女孩,是我妈。

重组家庭后的他们,生了小姨,小舅。

大舅是80年部队副团转业,为了自己的爱情,还有大妗子的守望,毅然选择去了大妗子的家乡就业,这下,彻底惹恼了姥爷。

也注定了姥爷的遗书中写了“所有的财产,尽数交由小儿子继承,外人不得干预”。

啥叫外人?那个叛逆的大儿子?那个别人的种生的大闺女?那个小闺女?还有平时经常往来的女婿吗?

所以,一句“外人”,凉透了所有的亲戚。

姥爷是小脑萎缩走的,生病期间,换了8个保姆,都伺候不好。

为啥?

姥爷白天睡觉,晚上起床,用拐棍敲地面,“当当当”地,男保姆都忍受不了。

家中有马桶,却跑到院子中小便,而且还当着表姨的面甩来甩去,那个女同志还是我们家的亲戚呢,你这个快80岁的人了,还是老师呢,为人师表,造次不造次?

中间实在找不到保姆了,小舅顶了上去。

没有什么其他工作,无非就是跟着黑白颠倒一下,晚上陪着姥爷,防止晚上有意外。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1

就一个月,小舅顶着一对熊猫眼,告诉我——外甥啊,告你啊,这个“床前百日无孝子”,说的可是真有道理啊,我是真的顶不住了,要熬死了啊!

我就想问——你继承了姥爷的全部财产,哥哥姐姐一个钢镚都没有,也陪着你伺候老人,就这一个月,你搬出来一个“床前百日无孝子”,你是个男人嘛?

二、姥姥住院二十天,小姨帮姥姥倒尿盆都得捏鼻子,什么状况!!

姥姥在2009年的时候查出来慢性肾衰竭,就是非常接近“尿毒症”的那种阶段。

全家老少也都动员起来了,姥姥的病床前是我妈和小姨吃住在医院。

大舅专门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做中长期打算,小舅呆在家,和保姆一起伺候姥爷。

好了,姥姥的肌酐数值一直居高不下,透析吧,身体撑不住——双目尽赤,奋力反抗。

我们得4个成年男子,按住83岁的姥姥,强行透析,不然痛苦会让姥姥发疯。

医生都看不下去了——太不人道了!

不透析呢,人分分钟就没了!

大舅不是姥姥亲儿子,不好拍板。

母亲是姥姥的亲闺女,拍了板——不管花多少钱,手段多么极端,一定要救活老太太!

因为姥姥在清醒的时候,曾经把自己的往事都交代给了母亲。

母亲就问了姥姥一句话:妈,你还想活吗?

姥姥点了点头。

后来,母亲顶着压力,签了字,强行对姥姥透析,终于在两天后,成功地把肌酐值降到了标准区域中,姥姥今年96岁了,母亲为姥姥争取了13年的生命。

小姨也出了不少力,帮姥姥倒尿盆。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2

小姨用指尖捏起姥姥的尿盆,另一只手捏起了鼻子——这一幕被母亲看到了。

母亲说,小妹,你要是嫌脏,或者干不了这活,告诉大姐,别这么难为自己了!

小姨还挺委屈,眼泪汪汪的。

你能相信,平时家中“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百善孝为先”都经常挂在小姨嘴边吗?

我信,因为我亲耳听过。

我又不信,因为小姨就是个做表面文章的,搞搞样子可以,动真格的就废了。

三、爷爷去世后,大爷居然把花圈送到了父亲的单位,这操作??

爷爷奶奶下面5个孩子,都是亲生的。

大爷,大姑,二姑,父亲,小姑。

爷爷去世前,当过乡供销社主任,在60、70年代,是个大肥缺。

爷爷也是个老革命,打土豪的时候,搞了好多的古董在家。

别吐槽,那个年代,都是这么干的,不稀奇。

好了,爷爷去世前,想吃西瓜,奶奶为了给大儿子争取到财产,在爷爷弥留之际,不忘给爷爷施压。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3

菜板就搁在爷爷耳边,西瓜放在上面, 奶奶一刀劈开了西瓜,西瓜应声分成了两半,露出了通红的瓜瓤,奶奶并没有继续切,用菜刀用力地干剁着菜板——“铿铿然”,你这个老东西,怎么还不死呢?

爷爷眼睛一闭,两行浊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爷爷的病因是高血压,夏天和大爷家的小孙子吃饭,我这个堂哥说热,非要吹风扇,结果诱发了爷爷的高血压。

爷爷的死因——不详。

去世后当天晚上,分家产。

爷爷家的堂哥拿起了那把菜刀,扬言要劈了老四,就是我父亲。

大姑、二姑站在大爷这边。

小姑站在我爸这边。

奶奶送给父亲一把太平天国时候的柳叶刀——娃呀,拿刀抓紧跑吧,不然你今天跑不出去了!

这把刀,竟成了爷爷留给父亲的唯一念想,是耻辱,也是痛苦。

爷爷火化后,大爷把花圈打包送到了父亲的单位。

兄弟就此绝交了10年。

大爷去世的时候,父亲主持的葬礼,大爷自己的两个儿子就到了一个,孙子辈的一个都没到。

四、奶奶去世后,还没凉透,耳朵上一对大金耳环就被长孙女摘了,你很急吗?

爷爷去世后,奶奶一顿半斤白酒,一天一斤半,喝到了76岁。

有一天中午,喝多了,要走出院子去骂人。

结果呢,一脚嗑到了门槛了,一头嗑在地上了。

被发现后,送到村卫生室,半瓶水还没吊进去,人没了。

抓紧送到镇卫生院,医生就说了——人没了!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4

七月份的天气,奶奶的身体还是软的,大爷家的长孙媳妇,就趁着这股子软乎劲,把奶奶两个耳垂上的金耳环摘了。

这是爷爷当年给奶奶打的,也是奶奶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

奶奶是晚上走的,所以,我听大爷的老婆(大婶子)说——老太太死的时候挺好的,给晚辈留了一顿早饭。

也就是说,奶奶如果早上去世,就是对后代不好了。

我笑不出,也不想感谢谁,人性如此,还说什么呢?

五、我一个独生子,照顾老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啊!

父亲静脉曲张做手术,医院里面爬满了蟑螂。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5

为了不让父亲被虫子咬,那一夜我干死了二百多只蟑螂。

该挂号、叫护士,倒尿袋,我都能干啊!

我就主张一句——嫌脏你就别干,干了就别嫌脏!

母亲胃里长息肉动手术,医生告诉我,手术完一定不能让母亲睡过去,不然会呼吸衰竭,人没了。

我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去照顾我妈。

那天晚上硬是没合眼,也没让我妈合眼,等到她麻药劲过去后,我才回到单位,小眯了一会。

累吗?有点吧!

我经常和母亲开玩笑——你们四个子女,伺候一个老人都说累,我呢?我一个要伺候你们两个,你们就是这样给我做榜样的吗?

母亲笑了笑——你比他们能力强,我放心!

我就不明白了,凭什么?

这些所谓的长辈平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说的比谁都好听,关键时候,怎么都这么让人看不上?

六、结束语:

1、孩子真的不必多,多了以后赡养会扯皮。

2、老一辈,一碗水要端平,不然你苦果是你种的,最终还是要子女不得不吃掉。

3、独生子女,不见得像90年代媒体“日本孩子对比中国孩子”评价一样——“垮掉的一代”,作为80后,赡养老人,我只能说——我说话算话,说到做到!

4、母亲告诉我——人呐,享自己的福,才是真的享福。所以,我会一直努力,一直对生活充满着敬畏,为我自己,也为了我的家庭。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6


家里有矿的多来几个孩子也不会影响生活品质,靠工资养活一家人的普通小市民还是要一个孩子好。

我本人也是人到中年,两个孩子。

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每年还能带着孩子出去走走看看,每周下个馆子,逛个商场;自打有了二宝,又赶上了疫情,我和老公在同一个行业里,到现在都没有正常工作,日子开始变得艰难。

我家两个孩子正好差3岁,幼儿园接送都要持续6年,两个孩子要管,让我不敢离家工作,收入也比以前差了一大截。

多了一个孩子,多了一份开销,二宝的吃穿用度明显跟大宝小时候差了一大截,就连大人都不敢随便花了。

后悔要二宝吗?我还是可以肯定地说不后悔。

虽然二宝是意外来的,但她给我们的快乐却是金钱买不到的。尤其听她刚学话却能清晰地喊妈妈,我的内心是满足的。

不后悔只是我们的态度,真要论是否过得好,我们身边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的确过得比我们轻松多了,毕竟现在养个孩子不是吃饱穿暖就可以的,孩子的教育花费太大了,在城市里不给孩子报个培训班都不好意思说出口,而且一般还不是一个,算下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像我们这种小市民压力还是很大的。


其实做为80年的我很想生个二胎,于是和朋友说打算生二胎之事。

朋友回怼:年纪这么大了,别生了,一个孩子多好,干嘛让自己这么辛苦。

不过,想着既然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乎就想去努力一下。

最终却发现,高龄的人想生个孩子不容易,不得不去医院看看不孕不育症。

照一下B超,医生说卵子储备不足了。还有各项指标表示卵巢功能开始衰退。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老人说的那句话:想生娃要逞早。

真是,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

不过,10年前也想过要生。

但是,条件不允许!

特别是财务人员,如果在那事业发展最好的时候选择生娃了,可能就只能永远做个会计员了,别说实现财务总监之梦想了!

于是,选择了先拼事业,再拼娃!

鱼与熊掌真的不可兼得!

所以,财务总监梦想实现了,但是生娃之梦想暂时不可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于是,革命尚未成功,还需继续努力?!

最后回答题主的问题:其实过得好不好,与生几个娃没有必然的联系。1娃有1娃的好,2娃有2娃的好,主要看自己的选择。

选择了就是累也是快乐的!


还有一种说法,很多人到了老年就会发现有两个以上的孩子会过得更好。

其实过得好不好,跟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没有什么关系的。如果父母三观正的话教育的好,无论几个孩子都会很孝顺,很懂事,不用父母太操心,反之,如果父母从小只知道溺爱,而不知道管教孩子的话,无论几个孩子都不会懂得孝敬,即便孩子长大成家了,也让父母操不完的心。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孩子多了是累赘,操心,生活太累。养育孩子其实是很累的,但是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给家庭带来的欢乐也很多。孩子小的时候会有几年非常忙碌非常累,但是等孩子慢慢大了 自己老了,那时候就会知道多一个家人多一份牵挂,其实也是莫大的幸福。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7“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8


这种问题其实很难有标准答案,就像有人说女孩好,有人说男孩好。个人有个人的想法,各个家庭有各个家庭的困难和小幸福。

如果大多数人都开始产生这个想法,无非就是下面几个原因:

一、经济原因

现在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了,从出生开始,奶粉、尿不湿、各种穿的用的全都得花钱。每个月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对于家长来说这是不能少的支出。开始上学,花的钱就更多了。上学学费、兴趣班费用、吃穿用,都说养孩子就是个无底洞,话糙理不糙。这还是身体健康的情况,万一生个病,进了医院花费就更多了。

二、精力不够

孩子出生后,不仅要提供物质方面的资源,更要承担起他/她的思想和精神教育。教他吃饭、走路、穿衣服、写字,上了学还得辅导功课。家长每天白天要上班,下班时候身心俱疲,结果晚上回家还要照顾小孩子,少的话还好,多了就顾不过来了,与其分散精力,不如全身心地养育一个孩子。

三、观念问题

以前的父母总觉得孩子越多越好,喜欢儿孙满堂,喜欢热闹,生的孩子多一些,几乎一辈子就围绕着孩子转了。但是现在的大多数人观念发生了变化,在养育孩子的基础上还要追求个人价值,不能因为孩子捆绑了自己的后半生。只有一个孩子的话,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不管是哪种状态,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够了。


我1975年出生,今年46岁了,只有一个孩子,男孩,已上大一,家里只剩下我们两口子,平时上班,放假休息,孩子回了陪陪他,觉得这样挺好。二胎放开了真心没想要,精力达不到,一个就好,压力小些。每次看到二宝爸妈累的够呛,很感谢自己当初的原则,不是不想要,是精力达不到。如果不是二胎非要凑个好字,还是实际点吧,你们觉得呢[呲牙]


一个女同事,只有一个儿子,今年18岁正准备高考,过春节时出车祸,住了三天ICU没抢救过来,人就没了。前一天同事朋友圈还在晒儿子生日照片,第二天出的事。

这个同事平日里属于女强人类型,但人品不好,为人比较刻薄,脾气很坏,对唯一的儿子视若珍宝超级温柔,她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拥有这个儿子,她的办公桌上、手机里都是儿子的照片。

同事儿子去世到现在不到两周,处理完儿子后事她就如常来上班了。再见到她,整个人像是变了一个人,双目无神像是被抽走了灵魂,眼神都是麻木的。从前,多么靓丽惹眼的一个人,每天化着精致的容妆,工作快二十年了从来没有见过她素颜的模样。如今她已经面色萎黄,好像一下子老了几十岁。整个人的气场也变了,从前凌厉咄咄逼人的她,如今变成了一个落魄潦倒的中年妇女。

她来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辞去了自己中层领导的职务。当前,为了竞争上岗,她打了鸡血一样东奔西走拉关系,铆劲儿硬是挤掉好几个炙手可热的男同事,从十几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单位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层领导。她是个工作狂,一心想要在事业上向上爬,反而干的更起劲,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搞关系个人事业发展上。

没有了儿子,同事把一切都放弃了。人到中年,失去了唯一的寄托和希望,儿子去了,她自己也没有了希望,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再也不执着于工作上的竞争了。她申请从单位最重要的岗位调整到后勤服务部门,专门管档案。

她一遍一遍地说,如果当年要两个孩子就好了。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悲哀就是抗风险能力太差了,孩子没了,整个家就完了。

也有人劝她趁着年轻再生一个(她今年45岁),可是没有机会了,她前两年做了子宫切除手术,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了。

这也是许多一个孩子家庭的悲哀吧。一个孩子的家庭,父母输不起,全国每年有多少失孤家庭因为失去孩子而破碎。


确实如此。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

阿莲婚后一连生了两个女儿,盼着生个儿子了却心愿。哪知第三胎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亲戚朋友都来贺喜。阿莲一脸忧愁:难养啊。

阿莲在一家小超市当收银员,做一天才有一天的工资,她丈夫做保安,收入低。双方家庭都不宽裕,一切只能靠自己。现在一下添了两个儿子,家庭经济紧张。一想到日后两儿两女,吃的穿的用的,上学,买房,嫁女娶媳妇,什么都是钱,阿莲愁的不行。亲朋好友劝她“船到桥头自然直”,办法总比困难多……

唉!从前人们都说“多子多福”,“一只羊也是养,一群羊也是养”意思是“多一个人多一双筷子”“饭里面多加一碗水”,花不了多少钱,负担不了多少,熬过十几年,几个儿女都长大了,出息了,该回报父母,该享受了。

如此育儿,养猪么?

现代人育儿成本高,特别是教育成本高,补英语补数学各种补习班,跆拳道、舞蹈,篮球、游泳等特长班……

过去是“多子多福”,现在是“多子多愁”,“多崽多难”


一个孩子可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个孩子也可能毁掉一个家庭!

村里有一个男子,因为有几兄弟,做事很霸道,村里游手好闲的人都喜欢他,而老实巴交的人都很讨厌他。

村子后面有座小水库,每年干旱时间,村民可以利用水库的水灌溉稻田。村里把“引水灌溉水田和旱地”这样的农活叫放水。

水库附近的水田放水方便,不用担心放水的问题。可是离水库远的水田放水很麻烦,所以常常听到因放水吵架、打架的事。

为了减少因放水引发的矛盾,村里约定,凡是需要用水的田户在放水那天都必须有人出工参与,否则不能用水。

那男子无视村里约定,总找借口,说放水那天有事忙,不能出工参与,却要求使用大家一起从水库引流过来的水。有个村民不同意,那男子就把那个村民打伤了。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9

村里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年那男子却要养很多鸭子,鸭子将要出栏时正是稻谷快要成熟时间。那时鸭子涨得快,吃得也多,那男子经常故意看管不住自己的鸭子,让鸭子跑到别人稻田里吃稻子。

村民们幸幸苦苦种出来的稻谷被鸭子吃了,都很气愤,一起找他理论。他也知道理亏,跟大家道了歉,并保证管好自己的鸭子。

但那男子道歉是道歉了,鸭子还是经常管不住,所以大家都很恼火,但又没有办法。那时田里老鼠常出没,也偷吃稻谷,有个人会想出一个使坏的法子,不跟别人说,偷偷买了老鼠药放田里。鸭子进入稻田偷吃稻谷时,也吃到老鼠药,结果毒死了几十只鸭子。

后来,那男子知道是谁使坏后,召集自家兄弟,二话没说,把放老鼠药那个人打进了医院。

那男子会用歪门邪道,在村里搞到不少钱,经常召集村里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吃饭喝酒,那伙人自然喜欢他。而老实种田人经常吃他的亏,对他又恨又怕。

那男子结婚后有一个儿子,他本想多要几个,像他那样有几个兄弟,啥事都不怕,在村子活得威风。后来他的老婆生来一场病,病好后无法再生育了,所以他的儿子成了独子。后来不知是谁给他的独子起了外号叫“毒(独)苗”,因为毒苗父母不反对,所以大家都这么称呼他。

因为是独子,他们夫妻对毒苗特别溺爱,毒苗要什么就给什么,且无论毒苗做错什么事,他们既不舍得打,也不舍得骂,最多就是责备几句,心疼得很。如果哪个小孩不小心伤到他,估计就要倒大霉。

有一次几个小孩和毒苗一起玩游戏,其中一个小孩不小心把独苗撞倒了,毒苗没有哭,应该没有伤到,可毒苗的妈妈看见了,直接就给那个小孩两巴掌。那个小孩的妈妈看到有人如此打她儿子,也心疼得要死,当场就发飙,结果两家大人吵起来,还大干了一架。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能从孩子身上看见父母的影子。独苗从小就喜欢欺负别人的孩子,所以后来大家都不让自己的小孩跟他玩。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10

毒苗读小学时还有留级制度。毒苗不爱学习,成绩不好,有过三次留级。他读六年级的年龄就跟人家读初三的年龄一样大,加上他的父母舍得买好的给他吃,营养丰富,个子长得又高又大。平时见惯了打架斗殴的事,又受父亲影响,胆子特别大,所以他在读小学时虽然经常与人打架,却从来没碰到对手。

毒苗读完小学,没有考上县一中,只能在离村子较远的镇中读初中。因为距离远,毒苗晚上要住校。

谁都没有想到,在小学一直称霸的毒苗,进入初中的第一天就被初三学生收取保护费。毕竟是初来乍到,毒苗不敢反抗,也没有告诉老师,而是老老实实把钱交了。

毒苗毕竟是毒苗,他并没有认熊,只是在熟悉新环境。经过一个星期的了解,毒苗又恢复了他的本来面目。

开学第二周,初三学生又来收取保护费,这次毒苗大胆拒绝,于是他们打了起来。毕竟对方人数多,很快毒苗就被打倒在地,受伤了。

当天,学校通知双方的家长来校处理打架事情。处理的结果是:参与打架的初三学生都受处罚,带头打架的初三学生被开除,其余有参与进来的初三学生都被学校计大过处分,并且要给毒苗赔付医药费,退回之前收取的保护费,还需要向毒苗赔礼道歉。

毒苗父母对处理的结果很不满意,儿子被打了,他们非常气愤,最想自己打回去。但为了儿子能继续能在学校读书,他们还是忍住,没有亲自动手。因为学校反复告诫双方,从此不能再找对方麻烦,如果学生不听告诫,再找对方麻烦,将立即开除,如果是家长参与报复,则选择报警,并处理学生。

其实独苗只受轻伤,第二天就能正常上课。不过毒苗第一次被人打了,觉得很没面子,他想尽快找回“尊严”,没过多久他就跟同班的一个同学发生矛盾,并出手打伤了自己的同学。

为此学校也给予毒苗计大过处分,并进行了教育。而独苗父母却没有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只是说了几句责备的话。因为他们从小就宠溺儿子,从未因儿子做错事处罚他、责骂他。况且他们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常常使用拳头解决问题。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毒苗并没有接受学校的教育和反思父母的责备,经常故意跟同学制造矛盾。在初中读了半个学期后,竟然也学初三的学生收取保护费,在收取保护费时动手打了几个同学。有些人选择忍气吞声,而有些人则选择报告家长和学校。

后来很多家长赶来学校反应问题,把事情闹大了,加上毒苗不是初犯,最后学校把入学仅半年的毒苗开除了。(那时还没实行义务教育)

毒苗被开除后,还惦记着刚入学时打他的那几个初三学生,而当时他们还在学校读书。

一个星期五早上,毒苗的父母又请召集村上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喝酒吃饭。酒足饭饱之后,这伙人抄起家伙便浩浩荡荡前往镇中,在学校门口守着,准备实施报复。

因为动静太大,学校老师发现不对劲,及时报警,那几个初三学生才躲过一劫。那几个初三学生没有被伤到,却被彻底吓到了,之后在学校总是提心吊胆,担心随时被打,也都无奈选择退学回家。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11

毒苗不读书,便与村里游手好闲的人为伍。村子毕竟小,可玩的乐子也少,毒苗在家玩了两年,已满18岁,突然想到广东打工,看看外面的世界。

一天早上,毒苗和几个平时一起玩耍的哥们坐上开往广州汽车,希望在那里闯出一片天地。

由熟人介绍,他们一起进入一家皮鞋厂打工,工作的内容是加工鞋底。昏暗的车间,空气飘着粉尘,听到各种机器在轰鸣,所有的人都在不停地忙手上的活,如此陌生的场景竟把他们几个唬住了。

第一天上岗就要从早忙到晚,吃完晚饭接着加班,一直做到晚上十点。毒苗从小就没吃过苦,平日生活舒服惯了,那经得起如此长时间高强度的劳作,所以做了一天就要请假休息。当时工厂订单多,每天都要加班赶货,毒苗提出要请假,老板则告诉他:不准请假,要么去上班,要么卷铺盖走人。

离开工厂晚上住哪里?这是毒苗他们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刚到广州,人生地不熟,他们想回家都不知道怎么回去,这是人在外地,身不由己。

他们不傻,没有选择离开皮鞋厂,而是选择老老实实回去站岗上班。

都说人是有潜力的,毒苗他们度过前面痛苦的半个月,对工厂工作适应了,并不觉得上班有多么辛苦。所以一个人在没有办法、被逼的时候,也是能吃苦耐劳的。

不知不觉,毒苗他们在皮鞋厂已经做了九个月,对附近的情况也基本熟悉,知道去哪里玩耍,哪里可以K歌,哪里方便喝酒,那家早茶好吃……所以在周末不加班的时候,毒苗他们几个哥们都喜欢到附近玩耍,找乐子。

一天早上他们在外面吃早茶,在回厂的路上,看到一个米粉店要转让,当时吃米粉的人很多。毒苗很好奇,生意这么好的米粉店,为什么要转让呢?于是上前询问。

原来是米粉店的老板新开一家大饭店,要做更大的生意,不想分散精力经营米粉店,所以想把米粉店转让出去。

因为毒苗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在皮鞋厂干了九个月,手上也只有区区几百块钱。他想接手米粉店,只能打电话回家请求家里支持。

毒苗的父母不放心,亲自来到广州,一是考察米粉店有没有问题;二是考察毒苗要那么钱有没有问题,要钱是不是用来开米粉店。

有了父母的支持,毒苗很快就把米粉店开起来,同时辞掉原来在皮鞋厂的工作,开始做老板经营米粉店。

原来的老板是个好人,转让米粉店后,还亲自指导独毒苗经营三天。原来的米粉店早上卖米粉,中午、晚饭卖快餐,夜里还卖夜宵,因为位置好,一天到晚都有很多人进店吃东西,生意特别火爆,一天就能赚不少钱。

毕竟独苗没做过生意,学了三天也只懂得个大概,加上米粉店经营时间长,从早忙到晚,总是觉得人手不够。后来跟他一起进皮鞋厂的哥们陆续辞职过来帮忙。

他们这伙人又聚在一起了,这时他们已不像刚到广州时,啥也不懂,现在他们已经知道在广州有各种吃喝玩乐。而所有的吃喝玩乐都是要花钱的,没过多久,米粉店赚的钱就不够他们的这伙人日常花销。

米粉店赚的钱不够花,加上米粉店经营时间长,大伙没有休息好,都特别累,所以毒苗他们经常莫名其妙对顾客发火。老板和员工都没了好脾气,米粉店生意越做越差。自毒苗经营米粉店后只过一年,毒苗竟然连房租水电都交不起。

后来,因毒苗向父母要了几次钱,用来交欠下的房租和水电,他的父母觉得经营米粉店亏钱,就劝他不要再做了。因为自从毒苗做米粉店生意,已花了家里不少积蓄。

米粉店终于关门了,这时毒苗已无心再进工厂打工,又不愿意回农村生活。而在广州每天都要花钱,所以他们想方设法去搞钱,除了以做生意为借口向父母要了一些钱,他们已开始做起偷鸡摸狗的事了。

当时广州的治安很不好,经常出现一些“飞车抢包”的事情。毒苗他们那伙人,就曾经做过这种事,有两个人因开飞车抢包被判了两年。

后来,毒苗的父母接到广州某辖区派出所的电话,吓得他们连夜赶往广州。

原来,毒苗他们几个趁着夜黑偷偷进入一家工厂的办公室偷东西,当场被人抓住。在派出所做尿检时发现毒苗吸食毒品。因为盗窃和吸毒,独苗被关监狱一年。

刑满释放后,毒苗在农村家里呆过一段时间,当时他很少出来。不过还是有人在村上遇见他,那时他已骨瘦如柴,脸色发青,两眼深深地凹陷,目光呆滞,看着有些吓人。

不知什么时候,毒苗又离开村子,之后就再也不见回来,但村子的人发现,毒苗的父母那几年苍老了许多,头发都白了,把几年前新建的房子也卖了,搬回自家老房子居住。

听说毒苗入室抢劫,还是失手杀了人,他父母几乎倾尽所有,使了钱才保了他一条命,但毒苗还是被判无期徒刑,要在牢里漫漫度过余生。

现在,独苗的父母也将近70岁,早已没有当年的凶狠和戾气!每当有人跟他们提起毒苗时,他们都会锤胸顿足,非常自责,怪自己当初没有好好教育孩子,导致孩子走上一条不归路。

从卖米粉做生意到现在,毒苗几乎花光家庭积蓄,也许他父母赚钱主要就是给独子花的。但后来毒苗的违法入狱,则会掐断了家庭延续的香火。

从以上故事说明,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及日常开支会比几个孩子少。如果不重视教育,一个孩子的家庭不一定就能过得好。教育好,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教育出了问题,一个孩子可以毁掉一个家庭。

最后我想说,做人应该善良有德,为孩子做个好榜样,为了防止孩子学坏,应对孩子严格教育,溺爱会变成祸害。莫要等到孩子已误入歧途了,才想要挽救回来,到时已晚矣。

(如果喜欢,请关注、点赞、转发、收藏,谢谢!再次谢谢!)


这个,我想我最有发言权。

以我周围几个老太太的老年生活来举例,一个孩子的家庭,老年人都是活得最清爽,特别是一个女儿家的。

董阿姨看着几个老姐妹一地鸡毛的生活,摇头直说:“如果我当年也生了两个,那我也整不来”

懂阿姨是这几个阿姨中过得最舒心得一个,因为他只有一个儿子。年轻时因为工作,又是在城里,所以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一个好。

渐渐地儿子长大,董阿姨开始为儿子张罗对象,由于是独生子女家庭,财富比较集中,老两口早早得就把孩子的婚房准备妥当了,自己也在新区的单位集资了一套,两个小区离得很近,房屋的装修设计都是相当得有质感,每次去他们家都感觉干净又舒心,什么都是妥妥当当,有计划进行。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12

后来千挑万选找了个儿媳妇,儿媳妇在学校当老师,人品极佳,没几年生了一个漂亮孙女。董阿姨退休后就一门心思开始带孙女,由于董阿姨的辛苦付出,儿媳妇和儿子都感激不尽,时常带董阿姨出去旅游,董阿姨她们一家4个大人赚钱供一个小孙女,所以小孙女的生活条件,相对于其他小朋友要优越很多,无论是穿的、吃的、用的质量都是上乘的,所以小孙女从小就很有自信,成长在大家的关爱和羡慕声中,学习也是出类拔萃,一直是小区里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

董阿姨和老伴也非常理智,虽然二胎放开了,但是明令禁止儿子再生,认为一个就够了。经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一草一木都是你的,所以儿子理解母亲的付出与辛苦,家庭关系清清爽爽,一家人其乐融融,是大伙羡慕的对象。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13

再来看看李阿姨,两个儿子的家庭战争

李阿姨相对于董阿姨比较悲催,因为年轻的时候在农村生活,所以在计划生育很严的时候,偷偷又生了二胎,连着两个男孩,可能在农村生活两个男孩为上乘,但是一旦到了城里,那可就是劳累的代名词了。

老大孩子和老二都结婚了,但是奇葩的是,两个丈母娘都是中年丧夫,所以都是跟着女儿一起生活的,儿媳妇一嫁过来,连同丈母娘一起来生活了。老两口辛苦大半生,到头来新房子都没住过一天,只好搬到了农村生活。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14

没过几年大儿媳妇怀孕了,让李阿姨去带孩子,没几年二儿媳妇也怀孕了,也要让李阿姨去带孩子,没办法,李阿姨从老大家搬到了老二家。老大儿媳妇一看二胎放开了,紧接着就又怀了一个,老二儿媳妇一看不乐意了,这是专门挤兑我咋地。开始使劲和婆婆过不去,认为她们欺负她,婆婆咋解释都不听,最后两家吵起来了。

老大儿媳妇生完孩子后,就把公公也叫来了,公公的退休金都给他们填补上也不够用,老二一看退休金给老大以后,又不乐意了,直接又是吵了一架,老两口为了儿子们不吵架,真是费劲了心思,李阿姨为了带孙子面黄肌瘦没人关心,都还是在争吵父母为谁付出的多,偏向谁而争吵。不光在这上面争,更棘手的还是房子。老家的一套房子的分配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说清楚,那就预示着还有一架要吵。

一儿一女的战争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15

大多数家庭的矛盾,都是从儿子结完婚开始的。

无论是怎么样的原生家庭,只要是儿子一娶媳妇,就预示着家庭里的女主人要换人了。但是很多家庭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要么是婆婆情感依赖小姑子,让媳妇不舒服,要么是,小姑子看不惯嫂子两个人相互不对付。

而王阿姨家的情况是这样的,刚娶了儿媳妇挺开心的,也给儿子准备了婚房,但是儿媳妇自从生了儿子以后,就开始看不惯王姨了,觉得她带孩子不讲卫生,对着孩子喷口水了,抱的姿势不对啦,抱孩子胳膊没消毒啦,各种为难,王姨自然是心里不舒服,难免会对女儿吐槽。

王姨的小女儿又是个直肠子,30多了还没嫁出去,一看老妈受委屈就直接去质问嫂子,她也不知道她们家已经换了天了,结果被嫂子大骂了一顿:拨不出去的烂脏水,搅屎棍等。

当小姑子的女儿被气得要自杀,王姨也被儿媳妇骂了一通,儿子居然向着媳妇说话,最后闹得老死不相往来,由于想把老房子留给女儿,儿子媳妇知道后又是一场大纠纷。最后儿子赚钱了也不给老妈,王姨还在抖音上经常看到,儿媳妇骂婆婆一家不要脸的视频。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16

王姨一生气,得了肝病,每天都得吃药维持,儿媳妇又怀了二胎,她不去照顾,又被儿媳妇大骂,去照顾吧,女儿这边不愿意,最后闹得那边都不是,每天都是泪流满面的。

两个女儿的张姨

张姨年轻的时候是位老师,但是依然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原本是生了个儿子的,但是儿子在7岁的时候夭折了,所以又生了两个女儿。虽然心有不甘,但是计划生育已经超标了,如果再生,会影响到老公的工作,所以生养了两个女儿,但是自己还是时常对别人说:没儿子还是不行。

大女儿早早远嫁,由于从小没有得到妈妈的肯定,性格比较懦弱。对丈夫言听计从,对婆婆也是唯唯诺诺,好几年才敢回来一次,有一次母亲生病住院,居然没有得到同意,就真的不会来了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17

老两口害怕了,只好把二女儿召回来,可是二女儿由于在外地开阔了眼界,也不想再回来了。好说歹说终于愿意回来了,但是快40了还没找到合适的,老友们也不敢说,怕她们生气,有时候谁哪壶不开提哪壶,立刻就和她们翻脸。不过至少房子的问题不用烦恼,两个女儿一人一套,这点倒是省心的。

吴阿姨的美好老年生活被二胎所累

吴阿姨年轻的时候只生了一个儿子,所以生活被他安排得妥妥当当。儿子的条件相当不错,也找了一个在学校教书的老师,很快也有了一个孙女。

可惜好景不长,吴阿姨带孙女7年后,终于上了小学,本想着可以轻松了,谁知二胎政策来了,亲家公亲家母怕只有一个太孤独,让女儿再生一个,这下可累坏了吴阿姨。

这孙子还没出生的时候,亲家母就不在了,没人帮忙带孙子,吴阿姨为了带孙子一个月瘦了几十斤,累出了关节炎,心脏病。只要孙子一生病,吴阿姨都得住一场院。

就这还没完,每次最头疼的就是孙子孙女吵架,打架。孙女认为奶奶偏心,所以就算奶奶以前对自己再好,现在也是对奶奶爱理不理的,有时候看到大家对弟弟好,就会暗地里踹几脚,吵架打架那是常有的事,所以吴阿姨经常偷偷骂亲家母:找自己找事,生一个多好,现在整两个命自己都快没了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18

总的来说,有两个孩子的父母面对的,有可能就是财产的分割,和带孙子、家庭关系的烦恼,带孙子还有可能吃力不讨好,三胎放开之后,就更没有轻松可言了。家庭关系矛盾比较轻的可能会争吵,然后漠视,关系破裂,重的有可能要打官司上法院解决纠纷,有些父母会把经济好的孩子转的钱贴补经济条件不好得孩子,最后两边受委屈。所以最心累的还是老人。

而一个孩子的家庭,只要孩子在一个城市,大多数过的还是比较轻松的。不光老人轻松,孩子自己也轻松,没有别的方面的顾及,一个人享受了父母的专宠和资源,那么父母就是自己的责任,父母老了,照顾父母责无旁贷

我73年生的 ,已经人到中年了,奔五的年龄,只有一个独生女儿。

我们这些70后,在生二胎事上应该是最悲催的一代。

60后基本生不出来了,他们不着急,波澜不惊。80后来日方长,他们也不着急。

唯有我们这些70后,之前被耽误了,现在放开二胎了,纠结无比,到底生还是不生?再不生的话就来不及了。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19

老实说,放开二胎后,我也曾纠结过,我们黑龙江计划生育是很严格的,这次好不容易放开二胎了,却在生与不生的事上犯了纠结。

因为独生女儿今年已经15岁了,再生的话,两个孩子年龄差距太大,这样的话会有代沟。

而且,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比较自私,想一人独享父母的宠爱,比如我女儿就明确反对我们生二胎。

在生不生这件事上,还有个纠结,就是现在养孩子成本太高了,主要是教育成本。拿哈尔滨来说,补课之风很盛,我女儿上初中后,一年补课费大概5万+,这还是初中,若是上了高中,花费会更高。

其实有时想一想,人生苦多乐少,人一生下来就是受苦的,与其这样,为什么要生孩子呢?还不如不生为好 。

而且,现在人类社会充满了变数,比如人工智能越来越普及,夺取了很多传统的工作机会,将来我们的下一代,会面对怎样的世界呢?

以上是不生的理由,完全出于理性考虑。但是生的想法同样很强烈,因为我喜欢小孩子,而女儿小时候太可爱了,非常渴望时光倒流,再来一次。将来儿女绕膝,多好!

其实,我并不是那种封建的人,什么传宗接代都是扯,可是,还是有些介意女儿生的孩子将来要随别人的姓,自己将来要当外公的。

但是,有一点明确,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生一个孩子确实更轻松一些,经济方面相对宽裕一些,能把主要精力用在独生子(女)教育上,全心全力培养孩子成材。

而家庭有多子女的话,除非家庭条件极好,否则的话,养育两个及以上孩子确实比较累心的。

尤其将来子女结婚,女儿倒也罢了,儿子结婚,按照传统风俗,总该给儿子买房,再不济也得拿出点首付支援是不?

所以,只有一个子女和多子女家庭各有各的优势吧。借用那句话说,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身知道,就看自己怎么想了。

最后祝福我们这些70后,祝大家平平安安,开开心心过一生。


有一位老人七十多岁了,癌症晚期。一个女儿四十多岁,未婚。

老人长期住在医院里,女儿在私企上班不能长期请假,其实长期请也可以,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基本上就算失业了,所以七十多岁的老伴陪护。中间需要做多种检查,老伴一个人做不了,还好可以请护工,明码标价的,并不缺钱的日子也并不是多难受,但是没有分担的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法分担。

另一位老人,四个子女家庭条件都不错,四家轮流住,但是交接的那一天都不情愿,老人出了上一家的门进不了下一家的门 最后冻死街头。

真正的幸福不是有一个或几个孩子,而是你要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的晚年,指着谁都不是万能的。


我个人是独生子女,90后,生活在沿海城市,从小家庭幸福,我周围的同学绝大多数也是独生子女。后来上了大学,我们宿舍八个人,有三个人有弟弟,一个人有哥哥,另一个是有姐姐,其余的两个人和我都是独生子女。就家庭条件来讲,我们三个独生子女和另外一个有哥哥的舍友的家庭会比其他人好一点。先说说我那个有哥哥的舍友,他们家之所以生下了二孩的她,是因为她的父母真的太想要个女孩了,有点“重女轻男”,哈哈哈,用我舍友的话来说“他哥像是被领养的,只有我是亲生了”。玩笑归玩笑,这可能也是她父母教育子女的一种方式。

接下来说说,我另外三个有弟弟的舍友吧。为了方便区分,分别起名小红,小绿,小黄吧。小红有一个弟弟,在她的口中,他的弟弟是一个不学无术,语言表达能力极其欠缺的一个孩子。她弟弟的各种班级群或者学校事务都是她在操心。在我们大二的时候正值他弟弟中考,由于平时学习并不是很刻苦,她的妈妈总是打电话给小红让她多劝他弟弟,小红对此也很无语甚至对他弟弟的行为感到愤怒,因为小红每次打电话都是去宿舍外面打电话,四年从没听见过她和家里人的通话过程。她弟弟的情况也都是听她和我们说的。对于她的父母很少向我们提及。但有一次让我印象很深,她如往常一样,在宿舍的大阳台那打电话(因为我们住六楼,那有一个露天的大阳台)我恰巧从食堂吃完饭回宿舍,需要穿过大阳台,就看见她在阳台打电话,那一次她的情绪非常激动,哭的很大声,我只听见她说“她考不上,难道还要怪我吗,我能怎么办”,说完这句话不知道电话那头说了啥,他就把电话挂了。然后坐在了地上。那一刻,我没去打扰她,因为是晚上,即使是知道有人路过她也不会知道是我。如此,我便回到了宿舍。过了大概半小时小红回来,我没向其他人说我的所看所听,她回到宿舍也是如往常一样,依然会和其他人搭话,但我很心疼她的努力“掩饰“”。后来,她的弟弟以高数分数线2分的成绩考上了高中,那天她是在宿舍打的电话,也是她妈妈第一次主动给她打的电话。但她好像并没有太高兴的感觉,只是说:“考上了就好”。中考结束,我们也很快就会考试放暑假,大二的那个暑假她没有回家,而是自己找了一份兼职赚钱。九月份开学后才知道,他干了两个月,挣了不到5000块钱,我的大学所在的城市,夏天很热很热,而她住的地方,不仅没有空调连风扇都没有。

小黄,她的弟弟比小红的弟弟小很多,还在读小学。但学习成绩也是不行,总是旷课逃学,小黄的家庭和小红一样也是农村,父母也是到处打工,供孩子读书。小黄是一个不太有主见的人,总是跟随别人的意见,对于一些大的决定总是难以抉择,甚至于谈恋爱,他总是被男朋友牵着走,男朋友说东就是东,连吃饭都是她去楼下等她男朋友。大四那年我们搬宿舍,很多人都是男朋友过来帮忙搬,而当她打电话让他男朋友来帮忙的时候,他男朋友说他太困了就不去了,大白天躺在宿舍睡大觉。我们都替他感到很无奈,而她依然没有任何的不高兴,反而还在为他找理由。而等到他男朋友搬宿舍的时候,她成了她男朋友专业唯一一个女朋友过来帮忙的人,为此她的男朋友还在很多男生面前显摆了一把,最后小黄累的躺了一整天都没缓过来。对于她的男朋友我并不想发表任何的观点,但我想说爱情是双向的,不是一个人的付出。小黄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人,但她好像总是觉得很多事是她应该的,我不清楚是不是家庭的原因致使她在感情或生活上如此的卑微,总是在为别人让路。有一次,办活动,电影周,我作为活动的策划和领导者,需要写方案并选一些电影,我就在宿舍问一下大家的想法,集思广益一下。我觉得《唐山大地震》还挺有意义的,于是就问我的舍友,暂时待定一下这部电影。讨论完大家都觉得挺好,但小红和小黄说他们没看过这部电影,这让我还是挺惊讶的,而我的舍长竟把她的惊讶当众说了出来,这让小红和小黄有些尴尬,最后,我的上铺打了圆场过去了。后来小红和小黄看了这部电影,他俩问我说“你说要是我弟和我同时压在那个石头下,我妈会救谁呢”,我当时有点愣住了,因为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可能因为是独生子吧,但我记得小时候看电影的时候我问过我爸,我说:“爸,要是你做选择,你会就谁”。我爸说;“我不会让你处在这样的危险中。”我就把我爸对我说的话告诉了他们,他们说你爸真好,不行,我也得问问我妈。过来几天,他俩还真的问了他们的妈妈,小红说她的妈妈没给出正面回答,小红说,我妈应该会救我弟。而小黄的妈妈说“我会救你弟弟,因为你比她大,你享受的爱比她多很多年。”当小黄说完,我当时真的很愤怒,我当时立马就说“那你怎么不问你妈,我弟要是我哥呢,你救谁。”小黄当时说,“对哈,不过…..我觉得我妈说的也对,我弟小,应该救他。”对于小黄,我是又爱又恨,我心疼她的“应该”,我恨她的“应该”。世上哪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现在也都毕业了,听说毕业后她,还是挺艰难的,我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她也回到了老家,也帮不上她什么忙,希望她可以遇到一个良人吧,好好爱她就好,把她缺失的都补给她。

最后说一下小绿吧,小绿的弟弟上初中,,是一个阳光善良的贴心大男孩,小绿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妈妈在家照顾弟弟上学,他的弟弟总是帮着妈妈干活,很孝顺妈妈,也很明白爸爸的辛苦,学习上很刻苦,他经常把她妈妈给的零花钱赞起来给她的姐姐小绿。小绿经常说我弟弟就是我的骄傲,还说感觉她和弟弟生错了顺序,弟弟更像是哥哥,总是操心这操心那的。但小绿也是不太有自己的主意,但她经常跟我一起,她的品质很好,没有过多的心思,但有点越努力越心酸的感觉。她总是出没图书馆,她就想拿一次奖学金,但她的学习总没太大的起色,奖学金也没拿到过。为此直到毕业,这都成了她过不去的坎。

努力的人总会有所得了,学习是一个长线的过程,既讲究效率也讲究方法,行为上的努力和思想上的努力要划分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今天看到了这个问答,突然勾起了很多的回忆,洋洋洒洒的就堆砌了这些文字,感谢遇见,希望我们都可以在原生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慰藉,希望我的朋友们都能一生努力一生被爱,希望大家在彼此都看不见的日子里都熠熠生辉。

感谢阅读,我是梦枕星河的女子,喜欢我的文字可以关注我。

感谢所有不期而遇


我是一个差不多揪着70尾巴出生的中年人。39岁时,大宝11岁半,二胎出生了,所有关于生不生二胎的利弊我全部都考虑过,但我发现这简直就是一个伪命题,我顺应了现实,还是把孩子要了下来。

直到现在,有时看着二胎天真灿烂的笑脸,我又会涌动当初的那些纠结,如果当初没有要这个孩子,我现在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分析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个是经济上的,第一个是情感上的。

生二胎无非最大的影响就是家庭财政支出增大,进而给自己添加了不少的压力。特别是有些家庭在孩子出生以后,没有老人家可以帮忙,很多宝妈都是被迫辞职在带孩子(家里有矿,无须宝妈赚钱的另当别论)。说实在的,现今社会上很多的烦心事都是因为钱引发出来,因为挣不到钱就甩锅给生二胎,这事也不少见。

说说我的个人经历吧!我们家里没矿,当初因为全家人一致决定把二胎生出来,最终原本想送大宝去读私立重点初中的计划(提前录取了,年花费大概需四五万),最终去了一间公立初中就读。我曾经问过大宝,你恨不恨妈妈因为生了妹妹而没让你去读重点初中,她很懂事的说,那算什么呀?到底是人重要还是去哪里读书重要?初中毕业,大宝还算争气,靠自己考上了重点高中,着实是给我们省了一大笔钱。

原本担心二宝的出生会让生活品质直线下降很多,但这几年观察下来,其实也差不多,主要这几年的工作还算稳定,收入即使是没有增加,也不至于让生活陷入拮据,可能就是一些教育和消费观方会有所改变。比如对二宝的培养,我现在没有像以前那样子,不停的想给她报什么兴趣班,孩子每天就是快乐的玩耍,我对此也非常的佛系。

我现在是两个女儿,我从来没有奢望过未来的老年生活要靠两个女儿。自己也服侍过老人,未来孩子对自己能有多孝顺,也是随缘吧!

如果你想着生二胎出来,未来就能为你养老,这个赌注说实在真的很大。无论什么时候,真的还是得靠自己,年轻的时候自己攒点钱,老了的时候才能够为自己负责。如果你保证不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却寄望于孩子,多半是没有任何安全感。

从情感上来讲,小宝的出生给我们的家庭带来了非常多的欢乐,其实不也等于用钱买的欢乐吗?我非常认同一个观点,生孩子其实享受的是在养育她的过程,而不是想着最后的回报。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听着小家伙对自己说着腻乎的“情话”,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非常大的充盈,从这点上来说,我怎么会后悔生了二胎呢?

也许我没有生二胎,我也能过上只有一孩那样的中年生活:孩子在校寄宿自己除了上班,下了班几乎就是爱怎么乐就怎么乐,那是另外一种快乐。而我现在虽然会更忙更累,但我体验的是另外一种快乐。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快乐,大脑获得的快感是一样的,真的没有可比性。

两种生活,各有各的遗憾,各有各的好,更不应拿对方的弊端去跟自己的益处相比较,生活嘛,本来就是冷暖自知,只要你觉得是值得的,它就是对的。


很多人到晚年才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自己,晚景可能很凄凉。

中年朋友觉得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过得很好,因为还处于壮年嘛,等到晚年就不那么想了。

人生某一个阶段的感受,绝对不是人生的全部真相。

我一个朋友是脑血管专科的医生,大主任,主管临床很多年的那种。因为住院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常年跟患者和家属打交道,所以那些老年人,晚年过得好不好,他是相当有发言权的。有一回我俩聊独生子女、丁克老了以后幸福不幸福的问题,他就跟我说,他们医院里住院的老人,大致有这么几类:

第一类,家里一看就特有钱,至少几千万往上的那种,吃喝、保养、药品什么都用最好的,聘请专业护工两班倒的照顾,来探望的人也多,各种亲戚朋友,有时候担心休息不够,还得限制探望。

第二类,普通人家,没那么多钱,虽说用不起最好的吧,不过子女孝顺,兄弟姐妹轮着照顾老人,有的家庭也请了护工,看上去也还是不错的,老人平常心情一般都还好,恢复的也快。

第三类,独生子女家庭,家里说不上富裕,也不能说很穷,至少住院费、手术费什么的还是能按时缴的,子女很少露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类老人的问题,主要就是孤独,一言一行就能流露出那种孤独感。

第四类,家里明显缺钱,有的儿女多,但是吵架,有的家里就一个儿女,愁眉苦对。治,还是不治,生,还是死,是一个大问题。

第五类,老人一个人留在医院里去世的。有的是子女来了以后消失无踪,有的是一开始就没有子女过来,真的挺悲凉。

那天我和那位医生朋友聊了挺多,最后他总结了一下,啥样的晚年大概率能比较幸福:

首先要努力去做个有钱人,如果既有钱,又不缺儿女,那么恭喜你了,你会感到幸福的,有钱不一定幸福,但幸福确实与钱相关,尤其到了晚年。

大多数发不了财的普通老百姓里,子女多的更容易幸福,对,多子多福仍然成立。

所以,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多赚钱和多生娃,对人生幸福都很重要。

虽说这俩事儿,都有难度。


我就一个女儿,她已经上高中了,半月才回来一次,我现在就感觉到了清闲,没有所谓的人到中年筋疲力尽的感觉,反而有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

有的亲戚、熟人见面会问我只有一个闺女吗?当听到答案时,会替我遗憾,说怎么不再要个,一个太少了,到老了怎么怎么样………

我这个人想的挺开,人生哪有那么多完美,再要一个孩子人生就完美无憾了?人生短短几十年,想开、看开,就那么回事。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所以一定要自己先活明白,自己一定要学会享受人生,自己这辈子享受过人生,才不枉此生来世上一回。

我现在的日子就很悠闲,平常上班,闲暇时间美美容、购购物、健健身、读读书……

可能有人会说自私,只想到自己。错了,因为只有一个闺女,我从没让她受到过委屈,甚至上大学的费用都给她准备好了。

等我退休了,我也准备自驾游,全世界是没能力看遍了,但全中国我一定要看一遍。

所以一个孩子也好,几个孩子也好,都是自己的选择,没有对错。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

是的!我用儿子的话回答你的问题。

很多年以前,我们在家里聊天。当我们聊到邻居张家就一个小孩,又高又胖,看样子非常健康的时候,儿子说了一句话:“妈,一个苹果,一个孩子吃了跟两个孩子吃了是一回事吗?

我觉得儿子说得非常有道理。

一个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好。

在城市里,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是50后、60后、70后的人。那时候,国家只准生一个孩子,想多生也不行。六个大人一个孩子,家庭经济条件很好。

1.一个孩子从小就享受最好的待遇。玩具高档;书籍很多。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

2.家长有条件经常带孩子旅游,开阔眼界,增长了知识。

3.孩子可以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家长为了培养优秀的孩子,不惜一切让孩子去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中小学,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

一个孩子的家庭,岳父岳母、爸爸妈妈都有工作,没有经济负担。

一个孩子的家庭,自己有工作,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大都有退休工资。在经济方面没有一点负担。他们自己买房买车,老人多少都能给于资助,所以生活比较好。

如:我的两个孩子都是70后,都是一个孩子;孩子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都有退休工资,所以他们的家庭都过的比较好。

我妹妹是50后,在烟台也是一个孩子;她儿子是80后,更是一个孩子。我妹妹两口子工资不高,但是一个孩子,他们的退休工资花不了,可以资助她的儿子。所以儿子有房有车,生活比较遐逸。

在城市,一个孩子的家庭,自己有工作,自己有工资,岳父母、父母都能帮助他们。所以他们的日子都过的很好。

岳父母、父母的养老问题自己都能解决。

城市一个孩子的家庭,父母都有工作,有养老保险;有医疗保险。有病住院除了国家报销的部分,自己能承担。不用儿女讨钱。

养老问题,自己有工资,到老了可以顾保姆,可以去养老院。儿女跑跑腿就可以了。

所以很多人到了中年后会发现,一个孩子的家庭都过得很好。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大都过的很好”你怎么看这句话?插图20


很多人到中年会发现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过的很好,我认同这种看法,但在原来,老人们的观点多子多福,,子孙绕膝,讲究人丁兴旺,累死累活,心甘情愿,而如今则不同,年轻人多数只生一个小孩,图清闲享受,毋庸置疑,孩子少最突出一点经济上压力轻,生活轻松加愉快,专心致志抚育一个孩孑,学习各方面都能观察,照顾的上,而孩孑多则不同,压力大,经济上花销大,现在人们攀比,心理负担重,压的透不过气来。沒白天黑日地工作,过的不如一个孩的家庭轻松,看看周围的人群与家庭,不用到中年就己经感觉到了!所以我认同这种看法。


我就是你说的这种情况。本人现处中年,是一名教师,位于省会城市,妻子是一名企业高管,就一个女儿在上大学。原先对没有儿女双全感觉有点遗憾,但是近几年好像心态越来越好,感觉就一个小孩挺好的,没有生活压力,夫妻都有自己的事业,经济上以后肯定不要孩子负担,可能还会支持孩子。想想当年要再多生个孩子,现在可能还要忙二宝,妻子也不可能专注事业,家庭收入可能要降不少,身心可能都不会这么放松,所以一个孩子挺好的,只要把她培养成人成才,以后能立足就行了,什么养儿防老,什么传宗接代?一切都是浮云!我常讲,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受罪的,只要一辈子少受点罪就是圆满!


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吧,我有个姐,我们两家过得截然不同,我40岁,结婚17年,一个孩子,16岁,老公有两个姐姐,我结婚的时候婆家条件不好,我和老公很努力的经营着日子,我也想做个好媳妇,孝顺公婆和睦一家,娘家爸妈给的思想就是家和万事兴,但是这十几年我过得很不顺心,公公婆婆偏袒闺女,闺女又蛮不讲理,婆婆为了闺女,说瞎话,当戏精,各种挤兑我,把我和老公挤兑离婚后又找人去请我,说是只要我复婚婆婆给我跪下都行,为了孩子为了老公,我复婚了,婆婆继续作……现在我婆婆作的我们跟老公他姐好几年不说话了,我也好几年不怎么跟我婆婆说话了,我不敢生二胎,这样的家庭我只想把儿子好好带大,过好我自己小家庭的日子。

我姐婆家有个哥哥,有个妹妹,公公婆婆讲理,一大家人都相亲相爱,那样和睦的家庭她说生两个孩子多好,人多有事可以商量。

我觉得一个孩子也有幸福的,两个孩子也有幸福的,家里的老人很关键,穷过富过的让孩子们和睦了老人才幸福,别把心长歪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好观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ptv1080.com/777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