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

老妈退休前是水产职工,她说那时候海胆都是用来沤粪的,海星根本就没有人人为能吃,剥皮鱼都是几分钱一斤,人们还不喜欢要,梭子蟹都是用铁锨铲着卖,当年海里的海鲜真的这么丰富吗?

那时代海鲜多得是,贝壳海鲜几分钱一斤,小杂鱼一毛左右一斤。那时代吃海鲜比较简单没有现在这多做法。落大潮赶海可以捡到好多海鲜,那时大海非常富有。1992年落大潮带女儿赶海在海岸浅水区用手在沙土摸海螺、?蛤蜊、沙滩捡小鱼和虾能捡十多斤一个人。


我是一个70后,我从小到大就生活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大连因为地处辽东半岛的最南端,黄海和渤海在这里交汇,加上正位于北纬39肚这条黄金海鲜生产线上,因此这里出产的海鲜一直以口味鲜甜和品质优良而驰名中外。

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插图

我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海边不过500米的距离,因此赶海和钓鱼是我从小到大都喜欢做的事。

大连的海边一年四季出产的海鲜品种和海鱼品种都有所不同,因此人们当年都是按照它们的最佳食用季节来捕捞,过季以后的海鲜和海鱼在当年可以说是白给也不要。

春天随着海水的变暖,这个季节是食用海菜和一些小虾的时候,还有就是梭鱼好鲅鱼这类应季的海鱼;夏天是食用贝壳类海鲜和海胆的季节,因此每到夏季海边的滩涂上都会聚满撅腚赶海挖蚬子和蛏子的人;秋季是鱼获和海鲜最丰富的时候,各式各样的海鱼为了越冬积蓄能量,这个时候都肉质丰腴肥美;冬季是海菜、海参、鲍鱼、大虾、海蛎子和扇贝最美味的时候,因此这个季节就是食用它们的最佳季节。

70年代的海滩上确实有很多小海鲜,这些小海鲜在当年本地人根本不认为能吃,可以说满海滩都是也没有人稀得去弄,就像现在海鲜市场上被拿来卖钱的海葵,当年我们这里管它叫“海腚根”,谁要弄它来吃是会被人笑掉大牙的!像假鲍鱼这种现在也要卖上20多元一斤的小海鲜,这在当年被称为“老太太脚后跟”,黏糊糊脏兮兮的根本没人要;海星这是钓鱼人最烦的东西,没有人认为它能吃,后来还是发现在旅游景点有卖的,大家还一致认为这摊贩太“黑了”!竟然拿这种满海滩都是东西来“熊”外地人,谁能想到这玩意现在也能卖钱。

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插图1

记得以前皮皮虾、海胆和剥皮鱼这些海鲜几乎没有人要,尤其是海胆和皮皮虾,海边渔民弄回来都会气的拍碎扔到沤粪池子里沤粪,剥皮鱼几分钱一斤大家还不爱吃。记得有一年春季旅顺蛇岛海域梭子蟹大丰收,用大卡车拉着在街头卖,用烧锅炉那种大铁锨铲着卖,买一铁锨全家五口人可以烀满满一大铁锅吃个饱,要知道梭子蟹清明前后才是最肥的时候,现在有几个人吃过清明前后的大母蟹子?

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插图2

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这当然是真的,主要原因在这几点

一,当年的物流保鲜技术跟现在没法比

小海鲜主要是吃个鲜活劲,只要死去和不新鲜以后就会无法食用,当年的物流和保鲜技术不发达,小海鲜只能在本地销售,因此如果不便宜卖剩下了就只能沤粪或丢弃,这也是当年这些小海鲜多到没人稀得吃的主要原因。

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插图3

记得我妈当年在水产公司工作,她们收购的海产品基本都是讲究大鱼和虾,其它的海产品是很少收购的,渔民当年弄到海参都是自家煮了拌上草木灰用脚踩实以后晾晒保存,主要以卖干货为主。

二,当年人们的饮食习惯

海鲜有个特点就是大多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这样的海鲜吃后不占肚子,也不頂饿,这在当年人们肚里缺油水的年代,海鲜不受欢迎也是很正常的事。

当年靠海居住的人群,只要勤快自己去海边敲点海蛎子、挖点蚬子和薅把海菜回家吃很正常,还有就是用自制的鱼竿去钓鱼,每潮水也都会满载而归,记得当年邻居大爷就说:“大海就是他家的冰箱,想吃鱼随时就去拎几条。”这其实也是当年很多沿海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插图4

三,当年海鲜不值钱,因此捕捞少海里的产量自然高

70年代的渔业资源还很丰富,但是捕捞技术和水平还比较落后,也没有现在这种GPS导航和定位,渔船不少都是人工摇撸的木头舢板,大马力的渔船很少,因此捕捞水平比较落后,所以海里的海鲜和海鱼特别多,像渤海湾的刀鱼和大对虾这些当年也不稀奇,自然很少有人去弄不好保存的小海鲜。

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插图5

其实直到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大连市场的海鲜品种也非常多,那时候的海鲜也不是很贵,当年吃海鲜是要比吃肉要便宜不少的,几块钱就能买上不少。

结语:

海鲜的产量越来越少和价格越来越高,主要还是跟人们的生产力提高有很大关系,还有就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海鲜的营养价值和味道有了重新的认识,因为市场需求量大,加上产量越来越少,自然一些以前没人稀得吃的海鲜现在也被当成“宝”了!


听我爷爷说,每当月圆之时,黄水都会泛着黄光,海面都是“咕咕咕”的声音,那都是大黄鱼!你看看现在的大黄鱼多少一斤?


我家东北煤矿工人,没见过海,每年冬季矿上都分海杂鱼,特别便宜,用草袋子装着,那真的是杂鱼,什么样的都有,没人能认全叫什么鱼,大的有一米多长,认识的只有带鱼乌贱扒皮鱼多数不知道叫什么,螃蟹和虾没人要,那玩意肉少占份量,


别说70年代,80年代小海鲜也非常丰富。我自小就在海边渔村长大,这个是深有体会。

70、80年代,村里每年都要集体养海带、收海带,经常会在收海带的时候,黄鱼、鲈鱼等一并跟海带收上来,有时傻鱼自己都会蹦上来。

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插图6

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插图7

那时的黄鱼,可没有今天这么金贵,还只是舟山渔场四大经济鱼类之一,黄鱼多了都晒鲞,易储存。

我爸机帆船近海捕捞海产,带鱼、鲳鱼、乌贼、黄鱼可是产量丰富,是舟山渔场出名的四大海产品。为了保存,家家户户都有各种鱼鲞。

不说渔船捕捞的海产品,泥涂上的小海鲜也是非常丰富。近海滩涂上,青蟹、虾蛄弹、望潮等各种小海鲜种类繁多,数量众多,等退潮后,就可下海去抓。

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插图8

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插图9

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插图10

一般滩涂上捕捉小海鲜,或者自己下泥涂去抓,或者涨网兜住涨潮上来退潮出不去的,或者找个泥涂上的水坑将水排干,或者用泥堵住自然形成往下流的水沟,基本上都能收获很多。

有时家里来客人,只有鱼鲞,没有新鲜的海鲜,我就会跟着我爸下海。特别是七、八、九月份,青蟹会窝在烂泥里,或者洞穴中,脚都能经常踩到;清汪汪的洞里,虾蛄弹、望潮需要点技术;水坑里,泥鱼、石蟹、虾都能装上大半桶;还经常能抓到成对的鲎。

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插图11

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插图12

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插图13

如今,要找到这样的泥涂下海成了奢求,一边是大量围海建设,一边是大马力渔船捕捞,还有渔船柴油污染,绝户笼、蜈蚣笼、小眼网等捕捉小海鲜无良手段,造成近海渔业资源枯竭,海产品产量降低,小海鲜是越来越少。


当然是真是,一是那些年人口少加之没有运输能力,一个县有一辆汽车就不错了,运不出来。而全国人口仅七亿,如今十四亿,想想就知什么原因了。海鲜又易腐烂。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我是在青岛,小时候青岛的后海就是我们赶海的乐园,每逢跌大潮,大人小孩都拿着嘎斯灯去赶海。

青岛的嘎啦很出名,也就是蛤蜊,嘎啦是青岛的方言,我们那个年代真的是一挖一麻袋,压根就不值钱,两分钱一斤你还得早点去市场卖,去的晚了赶海的都回来了价格更低,甚至再低也卖不出去了。我就有过拿了两“裤袋子”嘎啦换了两根冰棍的经历。

“裤带子”就是把身上穿的裤子脱下来,把裤筒子一扎,就是两个直筒子的袋子,能装不少嘎啦来!

再就是赶海捡的海蛎子,海螺,虾姑(跟琵琶虾很像)蛏子,都不值钱,东西也很多,随便一捡就能捡个十斤八斤的。

我的一个朋友老家是红岛的,那个年代他的父亲常年出海打鱼,因为鱼获丰富不用去太远,最远也就是到浙江的舟山群岛,那个年代的琵琶虾都不吃,都不能用价格来衡量了,如果一网下去捞上来的是琵琶虾,就跟触了霉头一样,赶紧从船上拿出蒜臼子啊,锤子之类的东西,直接在网里把琵琶虾碾碎,动作必须要快,因为晚了就把网给刮了就不划算了,可想而知,那个年代小海鲜是多么的不值钱。

那个年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含着口水看诸君的回答


那是海边人的感觉,内地人是吃不到的。因为那时保鲜和运输是个大问题,内地人能吃到的多是腌制品,海产品再多也运不到内地,只能白白的浪费掉,所以根本不会过度捕捞。

现在不同了,保鲜冷冻运输都非常发达,从捕捞到上市都还是鲜活的,再加上人们生活好了,不差钱,所以好的海鲜需求量非常大,这也就造成了对海洋的过度捕捞。随着我国对渔业的规范,在不远的将来海洋一定还会恢复从前的活力,让我们的后代子孙真正感受大海的魅力。


锦州海边就这样

真的这样。我73年,出生在渤海湾边的一个靠海的小渔镇,在这个小镇上度过了童年时光。

小镇以渔业为主业,我家人亲戚都不是渔民,都在镇上的单位上班。记忆中,梭子蟹基本常年都吃,从秋季开海,一直吃到第二年春末禁渔期,禁渔期还有咸蟹子,蟹酱的海产品。那时国家还没规定禁渔期,这个禁渔期是渔民自发的,俗称“歇伏”。家家户户都有大缸,缸里腌的咸蟹子,咸鱼,能吃一冬天。其余的像渤海对虾,鲜虾秋天我都吃够了,只吃虾干。秋季开海,姥姥一般选择星期天,孩子们都在家,用和面的大盆盛上一盆蒸好的红通通的梭子蟹,一盆红通通的大虾,让我们几个孩子使劲造。我直接吃腻了,只掰螃蟹的大钳子抠里面的肉吃,直到现在我吃螃蟹也爱吃钳子,蟹腿。像毛蛤肉干,虾米,虾皮等小海鲜,家家户户常年有存货,这个不值啥钱。

我妈妈在运输公司上班,就是从港口的船上往各仓库,冷藏厂,门市部运货的单位。我时常跟着妈妈去单位玩,有时妈妈在码头上忙,我们就在一边的海鲜加工厂玩,加工厂的空地上晒满了鱼,毛蛤肉,大对虾。日常玩的就是和小伙伴在虾皮山打滚,捉迷藏,就是晒虾皮,晒好了堆成山,又暄又厚,时常钻里边玩,不过被大人看见是要被骂的。

我家附近有一条河,和海相连,到夏天这条河是两岸孩子们的乐园。下午放学后,涨潮的时候,孩子们弄个小渔网,别上几个螃蟹皮,蛤蜊肉,扔在河里,在一旁玩耍,过一会儿,把网子一提,巴掌长的小鱼活蹦乱跳,一会就能装满小桶,运气好的话,能捉到洄游的鲈鱼。不过这些鱼,我们是不吃的,都是回家喂鸭子和鸡,小镇上几乎家家户户养鸡鸭,我家的鸡都飘了,不稀得吃鱼,只捡米粒吃,鸭子吃得欢,很敬业,天天下蛋,有时还超额完成任务,下个双黄的。

出牡蛎的季节,小河两边的河堤上,堆满了如山的牡蛎,那时的牡蛎又大又重,最小的也有鞋子般大,牡蛎肉是免费吃的,但得自己去开,镇上的药材公司和水泥?只收牡蛎皮。大牡蛎开肉很麻烦,皮厚重,肉又不多,得带上刀,锤子,桶,很费力气。一般镇上的人工作忙,懒得去开,有闲得没事的闲人,才去开牡蛎。

至于鱼什么的,一年四季都有的吃,鲜的,咸的,一撸鲜的,轮换着吃。就是海豚,小镇的渔市上都卖过,当地人叫“猪鱼”,说肉多脂肪厚,不好吃,反正我没吃过。皮皮虾直到我初中才吃,以前嫌皮扎嘴,没人吃,用来沤肥。渔民都讨厌打上皮皮虾,刮坏渔网不说,根本没人要。我读初中时,污染严重了,海产品产量少了,才吃皮皮虾。八十年代后期,污染严重了,海产品少了,小镇渔业逐渐萧条,直到近十年,治理污染见成效,小镇的渔业才恢复了,但怎么也回不到以前了。

从小吃这么多海鲜,自家花钱买的很少,因为左邻右舍,爸妈的同事朋友很多是渔民,这家给点,那家送点,就够吃了。我从小成绩很好,班里的有同学时常抄我的作业,我的报酬就是,谁想抄我作业,就事先往我兜里书包里塞蛤蜊肉干,虾干,蟹肉干,墨鱼干等小零食,我也飘了,这些小海鲜直接吃够了,谁要给我饼干糖果什么的,我都能帮他写作业。

闲时和我老公讲这些,吊吊这个偏远山沟犄角旮旯出来的农村娃,馋得他一脸口水[呲牙][呲牙][呲牙]


是真的。依我们这里为例,三面靠海,一面是山,自古以来人们靠海吃海。

小时候,由于经济不发达,交通运输不方便,加上陈旧老化的捕捞工具,使这里丰富多产的海产品难以消售出去,很多东西白白浪费,严重影响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你看见把皮皮虾用干面杖将虾肉挤出来,合上面剁丸子吃吗?你见过用大肥蟹的大腿肉拌凉菜吃吗?大黄蚬当咸菜吃,大鲅鱼肉蒸饭团,对虾晒干当小食品………

半斤重黄化鱼二角钱一斤,一斤重刀鱼二角五分,对虾一角钱一斤,至于小鱼小虾,隔流不新鲜的全部送去做粪料。

那时候海产品有多丰富,记得有一天空阴云密布,我和二姐去海边捡海螺,看见一池水湾里上下翻腾,象开了锅似的,我们用网兜兜水,就那么一间房子大小地方,网上来几十斤乌鱼,活蹦乱跳。

到了冬腊月,冰天雪地,渔船出不了海,盐渍的海货吃够了,想弄点新鲜货过年,有办法,用酒瓶子灌满炮药,塞紧不透水,插上导火索,点燃后扔进海里,十几秒钟后,只听海底轰隆一声,泡沫上下直翻,转眼,一片一片的鱼肚白露出海面,说出来你不相信,梭鱼,黄鱼不稀罕,单捞鲈鱼,黑鱼,一斤以上的,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后来听说炸鱼危险,上级三令五申才禁止住了。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坐标烟台:我亲身见证过用对虾头、螃蟹(梭子蟹)、海鱼沤肥的。当时,那螃蟹大的能有半斤一只,海鱼能有两三斤一条。我有一个朋友,他家住烟台山下,当时在海边的烟台八中上学,家与学校的距离约500多米。放学后,赶上退潮,顺路就去海边的礁石区捉螃蟹(赤甲红或花盖子),每次都能捉十余只带回家解馋。我说的是“顺路而为”,而不是专门的“赶海”,您说当时海里的海鲜多不多?


人没有油特别是肉的油!实在是没有办法过!你来一只深海老甲鱼没有猪肉炖粉条搭配!我个人觉得!也是枉然[捂脸]


七十年代海鲜品种多而且便宜,记得那个年代扒皮鱼开始试吃都是单位免费的后本市场上卖也只要二角钱一斤那个年代麻蛤二角钱一大铁锹……现在那些都贵的出奇而且稀少了。


我给你讲几件真事。

1.1977年,我父亲贩过螃蟹,纯北海野生海捕梭子蟹,八分钱一斤,我父亲推着地排子车,走街串巷两天,没人买,最后都臭了,气的全倒在路边沟里,现在市场卖的都是养殖蟹,比野生的差的太远了。

2.我一个姨在寿光羊口,那里都是盐碱地,不种庄稼,就是出海捕鱼,年轻的时候生产组出海捕鱼,捞上来螃蟹,煮熟了只吃蟹划,就是螃蟹那条后腿,拧一下拽出一块肉,只吃一口,剩下的随手扔海里,因为太多了,天天吃,嫌剥螃蟹费劲,做梦都想吃熬大白菜。

3.我姑给我讲,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们那农村大集上,有小摊卖煮熟的海捕对虾,成年人巴掌大的对虾,一毛钱一对,早上起来赶集,一毛钱就能吃饱,现在的纯野生海捕对虾,一个大概要60——80,而且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

4.99年和同学跟着他父亲去央子玩儿,不大的石蟹子,只能腌着吃或者做蟹酱,5块钱一水泥袋子,买回来三家分了分,吃了一个多月。

5.七八十年代,在潍坊,皮皮虾都是扔货,没人稀罕吃,买海蜇买鱼有时候搭着送皮皮虾。海虹更是没人要,最不值钱的海货,谁家穷疯了才吃海虹。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尽管已经能吃饱饭,但是肚子里没油水,海鲜性凉,又不能充饥,所以人们那时候嘴巴还是馋肉,有钱割块肥肉炼一炼,大油留着炒菜,油渣卷饼夹馒头。即便是想吃海货,也是鲅鱼,刀鱼,鲈鱼为主。


舟山,七十年代剥皮鱼还给农民作肥料,八十年初才开始人吃。主要还是加工鱼片。现在竟可以卖到每斤几十元。[捂脸][捂脸][捂脸]


对的,我八零后,小时候皮皮虾都是沤肥的,野生大黄花二十厘米长的很多,在船上想吃啥直接扔锅里煮着吃原汁原味


70年代海鲜的确丰富。

我们这儿的渔船刚刚从帆船往机器船过渡。渔民用的是定置网具~~坛子网。是用木桩定置在海里的网,像一个口袋,利用潮汐的作用,让网在水中兜取海鲜。就像一个捞兜在水中捞渔。

那时候鱼虾很多,每到汛期,大量的迴游鱼虾被捕捞上来。每段时间,捕捞不同的渔货。

渔满舱的时候,渔民会在桅杆上挂上红旗。

定置网那时离海岸并不很远,渔民在海里工作,岸上的人能看的见。

那时候渔满舱并不代表发财了。大量的渔货同时上岸,岸上不能在短时间内消化。~~那时没有先进的保鲜技术,只能做干加工,而且加工部门又少。生产模式是集体所有制。遇上雨天只能腌制,一系列问题造成产品积压。大量的渔货因不能及时加工被浪费了。利用价值就是生产队用来沤肥。在海边大量变质的海鲜弄得臭气熏天。

但离海远的人们,餐桌上是不会有丰盛的海鲜的。一是没钱买,一是不流通。

在海边不稀罕吃的海鲜是有的。

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那时候的生活真的没有现在好。

老妈说70年代海里的小海鲜有的是,人们都不稀得吃,是真的吗?插图14


我老家不是海边的,离最近的海有一百多里路。

记的七十年代,有一年生产队里来了不少小乌贼,是公社里分下来的,当肥料用。不过,生产队里也没有当肥料用,而是按人口分到户里了,让人们吃。但是,很多人家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吃都扔了。我父母也要扔,我不同意,我就挑了一些大的,到河里洗干净了,回家炒了吃,很好吃。那时我第一次吃乌贼鱼。不过村里不少人笑话我,他们说那东西也吃,看起来就瘆人。

我们那里叫皮皮虾叫虾爬,有时候北乡的人到村里换虾酱时,也带着一些皮皮虾,也有专门来换皮皮虾的。那时的皮皮虾很大,一拃长,很便宜,可是,很少有人要。那时的人们觉着皮皮虾就是一张皮,去了皮就没有什么东西了。

还有蛤蜊,到村里来卖的蛤蜊一个个像小孩的拳头那么大,六七分钱一斤,不过村里也很少有人要的。

那时候,村里的人不是不吃海里的东西,但是,像蛤蜊、皮皮虾、螃蟹之类的很少有人吃。那时候吃的比较多的主要有三样,一是咸带鱼,二是狗杠子鱼,三是虾酱。虾酱最喜欢的是白虾子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好观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ptv1080.com/399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